- 相關推薦
讀《追尋教育之美》有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追尋教育之美》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欲求教書好,先做讀書人”。閱讀是一名好教師成長的必經之路。為了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分享豐富的閱讀經驗,快速地提升教育智慧,我校搭建了一個“圖書漂流”活動的平臺。在茫茫書海中,我一眼便相中了它——《追尋教育之美》。
文本之美
《追尋教育之美》的作者,是株洲市四中的校長,同時也是知名的語文特級教師、研究員。此書的創作是基于株洲市四中的辦學實踐,從美的角度深入研究的成果。在研究思想方法上,作者抓住“美”和“實”兩個關鍵詞。
其中,“美”強調的是研究的角度,集中于一,不蔓不枝,因而研究能夠深入;“實”強調的是研究的哲學,從作為研究樣本的株洲市四中辦學實踐入手,把文獻研究統一于案例研究和行動研究之中,不講大話,不發高論。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們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姜野軍敏銳的眼光和犀利的語言。
教學之美
本書以語文教學美為例的研究,涉及學科性質、教學策略、課堂教學藝術以及學科活動開展等方面,提出了“堅持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從根本上決定著語文課堂教學的面貌”“正確理解語文課程價值,準確把握語文考試技術,讓語文的教與學的實踐回歸于語文本身”等觀點。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的教學重心更多傾向于課文,卻忽視了生活中的語文以及語文的本身。作者的觀點讓我對“語文”這門學科有了新的認知,明白教語文不僅是要學生成績好,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中國語言的美。
成長之美
村上春樹曾說,拂曉時分,晨光照亮周遭的一切,一邊慢跑一邊聽著鳥叫,是一種快樂;薄暮夜讀,沉浸在書的海洋,讓思緒徜徉,也是一大樂事。讀書和運動,誰都可以去做,只要你堅持,你終究會享受到生活一點點、慢慢變好的過程。閱讀此書,我感覺在書中與姜校長相遇、共鳴。我相信堅持通過書籍與名家對話,一定能在我的教育之路走得更快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