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教育》閱讀有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教育》閱讀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作為一名新教師,轉眼間已參加工作三年,我為自己的職業感到驕傲,既有初為人師的喜悅,也有不知所措的緊張。雖然每天都在忙,但是內心總有一絲不安,猶如汪洋中的一條小船,搖擺不定。究其原因,缺少具體的目標是主要因素。此時更需一個燈塔,引導我前進。“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我的追求、夢想。在《新教育》這本書中,我全面了解了新教育實驗的理念和行動,與書本相伴的教育時光里,懷揣夢想,共同進步。
朱永新教授認為“人的精神饑餓感,是在中小學階段,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形成的,所以真正的閱讀要從兒童開始”。"晨誦、午讀、暮省"是新教育實驗倡導的一種回歸樸素的兒童生活方式。一所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學校教育離開了閱讀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我把培養學生熱愛閱讀作為努力的方向,相信只要行動,就一定有收獲。
晨誦,為每一天注入生命源泉。新教育實驗認為,晨誦的目的不是為了進行記憶力的強化訓練,而在于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領略母語的優美。每天清晨,孩子們走進校園,享受童謠、童詩。就像沈從文說的那句話:于清晨極靜之時,聽到鳥鳴,令人不敢墮落。
午讀,喚醒生命的神奇與美好。午日柳蔭正,“閱讀”正當時。新教育實驗中的師生和小王子認真地看一次日落,看一朵花開,看一次星空……行萬里路,是為了看自然的風景;讀萬卷書,是為了看精神的風景。
新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即伴隨他們的良好習慣。我也將每月一事積極在班中推進:八月,讓我們笑著進入校園;九月,讓我們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十月,讓我們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十一月,讓我們愛上朗誦;十二月,讓我們做父母的小幫手。教育就是為了人,為了一切人的發展,朱永新教授將此理念作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我們不要太多的口號,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的經驗遠遠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學習、教學中不斷總結反思提升自己,使自己真正成長為不辱使命感、歷史責任感的優秀教師,我相信這也是每一個教師所追求的思想境界。相信只要我多學習,多反思,在新教育實驗的偉大航道里揚帆,做一個鍥而不舍的追夢人,以良好師德、奉獻意識、責任意識、崇高的人格,為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