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蒙曼《武則天》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蒙曼《武則天》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英才遠略,鴻業大勛。雷霆其武,日月其文。”若是未曾了解任何背景,讀至這十六字,你可能會想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鮮有人會想到,在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這十六字贊頌的,竟然是一位后人稱之為武則天的傳奇女子。千古以來,唯此一人而已。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關于她的紛紜,古往今來從來沒少了去。有人說她不守婦道,背綱離德,致使父子聚麀;有人說她冷血無情、利欲熏心,為了權力殘害自己的丈夫和兒子;有人說她荒淫無度,放任二張禍亂朝綱。但是,也有人贊她,李顯稱她“在朕躬則為慈母,于士庶則為明君。”《宣和書譜》贊曰:“凜凜英斷,脫去鉛華脂韋氣味。”褒貶不一,是非善惡,毫無頭緒。
可是,一路走來,迎著謾罵與諂媚,指責與贊頌,否定和認可,她一步一步,從唐太宗的才人,走到唐高宗的宸妃、天后,走到則天大圣皇帝。她的腳步永遠堅定,方向永遠向上,路的盡頭,立了一塊無字碑,將評說的筆留給后人。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史書上卻沒有留下她的名,只有榮耀的稱號“則天”象征著她的豐功偉績,后人呼之“武則天”。
掩卷沉思,我最欣賞的,是則天陛下敢于直面野心的勇氣、敢于對抗世俗的決心。她的目光永遠牢牢盯著最高處,順著內心躁動不安的野心與欲望,她可以舍棄綱常倫理、七情六欲,可以無視人聲鼎沸、千夫所指,終于“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封建社會男權的壓抑之下,只有她敢于直面自己內心的渴望,并為之付出行動,蔑視喧鬧的世俗,掙脫綱常的枷鎖,活出了自己的本色。或許這就是為什么,中國可以有四大才女、秦淮八艷、金陵十三釵……但卻只有一個武則天。蒙曼老師總結地十分到位,“武則天的成功還得首先歸功于她杰出的才華、非凡的能力和永不言敗的性格。”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芳流華夏,光被九州。”無字碑無字,勝過萬字;無言,恰似千言。蒙曼老師的這本書,堅持客觀歷史的基礎之上,合理地剖析了武則天的心理,帶我們跟隨則天陛下的腳步,一步一步看到她的選擇與舍棄、堅定與猶疑。語言流暢優美,引經據典,情節充實,可讀性極高。那個對女子不公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但則天陛下敢于直面自己內心渴求的勇氣,奮力追逐目標的決心,卻永遠不會過時。對則天陛下的一生有興趣的小伙伴們,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書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