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旅行人信札》有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旅行人信札》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們必須曾在此山之中
勘踏過其中的草徑
漱飲過其中的溪流
撫摸過其中的石和樹
我們必須曾活在那里
才能真正看到
才能從外形看到實質
——陳嘉映《旅行人信札》
一本由自己給友人在旅行中所見所感寄送的書信組合而成的書,由于本身就是書信的格式,很多時候作者都是有感而發,隨性而寫,盡興而終,讀來會有娓娓道來的述說之感。
作者用兩個月的時間游歷了祖國的西南,華南,東南和華東,絕對是人生中非常值得驕傲和紀念的事情。對于我來說,能花上一段時間,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想來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相比作者,還有你陪我一起走,實在是幸運至極。
此刻,因為疫情被封在寫字樓里,別說游歷祖國,哪怕出個辦公樓大門也是困難,大概創了我在辦公室待的時間記錄。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非常喜歡這兩句話,也讓我有了用公眾號記錄自己讀書,研究每個城市旅游攻略的想法。
當然,《旅行人信札》對我最大的影響,還是讓我有了奮筆疾書的沖動,哪怕碎片的、零散的、甚至于靈感乍現的,都是我思維的源泉。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會更傾向于深度游玩,而不是走馬觀花的形式,一個城市住上一周,用心感悟每個大眾的、小眾的、喧囂的、靜謐的、時尚的、厚重的、典雅的、粗俗的風景,都可能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感悟。
回到本書,在80年代的中國,作者能在這樣的環境下,2個月游歷這么多地方,實屬不易,旅途頗有徐霞客的感覺。
作者陳嘉映,現在于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任特聘教授,有很高的學術建樹,同時又對生活充滿了熱情和細致入微的觀察,我想,也許越是熱愛生活的人,越容易探求存在的價值,越愿意追尋哲學的真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