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東方稻神》有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東方稻神》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今天我要講的是東方“稻神”———袁隆平爺爺的傳奇事跡。
上世紀六十年代,全國人民經歷著讓人無法忘記、也不敢忘記的天災人禍,也是在那時,袁隆平爺爺壯志雄發,下定決心:不管前路有多艱辛,一定要研發出一款高產量的水稻,讓廣大人民群眾吃飽飯,不受饑餓之苦。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他發現了一株“天然”稻株。一剎那,雜交水稻的靈感在他腦海中閃現。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爺爺畢生的追求。他經歷重重困難,讓雜交水稻突破一次又一次科研領域。終于,人們不再為饑餓而發愁。
我突然想起有一次媽媽帶我去餐館吃飯時對我的教育。餐館長長的餐桌上,擺著琳瑯滿目的美食,我饞得口水直流,趕緊把喜歡的食物往自己的餐盤中夾。媽媽見狀,連忙阻止道:“婷婷,你夾這么多,能吃得掉嗎?”我望著滿臉嚴肅的媽媽,信心十足地說:“放心吧,這些都是我喜歡吃的,我肯定可以吃掉。”媽媽看看我,不再說話。
我挑好食物開始用餐。剛開始,我吃得津津有味,但漸漸地,我的肚子越來越撐。看著餐盤里那一堆食物,居然有一種想吐的感覺,我沮喪地說道:“媽媽,我吃不下了。”“前面媽媽問過你的,你怎么回答的?”我滿臉委屈,低著頭不說話。然而她并沒有因為我難過縱容我,繼續道:“既然吃不掉,那就打包,晚上繼續吃。”我瞪大眼睛,非常氣憤地問:“為什么?不就是一點剩飯剩菜嗎?”媽媽嘆了口氣,溫柔地摸了摸我的頭,說:“孩子,你可知道,你的這點剩飯剩菜也許是別人一天的食物。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現在還餓著肚子,你覺得只是浪費了一點剩飯剩菜嗎?”聽了媽媽的一番話,我想起了在書上、電視上看見的貧困地區的人們,眼淚止不住在眼睛里打轉,再也說不出一句話。
是啊,那些窮苦的人們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奔波,只為了能填飽肚子。我慚愧不已,跑去拿了打包盒把飯菜認認真真打包回家。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能浪費糧食,向袁隆平爺爺學習,為祖國建設發展、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