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外國名著《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外國名著《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外國名著《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1
隨著科技的發展,隨著世界的變化,隨著學習壓力的增大,在很多時候,我都有因前途渺茫而欲哭無淚的感覺。每當這時,我都會想起魯濱遜,因為他,讓我站起來,也只有他,才讓我不怕挫折,乘風破浪。
我第一次知道魯賓遜這個是在我上二年級時,當時的我對他的印象就是——厲害。因為他一個人在荒島上生活了整整28年,在當時年幼的我眼里,怎么可能不厲害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魯濱遜的看法也不僅僅只是厲害了。在我眼中,他就是一個神話般的傳說——僅僅只靠自己的努力,就在一個荒島上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羊群,農場和三個舒適的`住處,并且過得豐衣足食,還救了一個野人和幾名落難船員。并且教會了那個野人說英語,還幫那幾名落難船員奪回了大船,最后還回到了英國并過上了安穩且富裕的生活。
我認為,魯濱遜是一個既可憐有幸運的人。他之所以可憐,是因為他每次出來航海所乘坐的船都遇難了,而且最后還漂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每天都過得心驚膽戰;他之所以幸運,是因為雖然他所乘坐的船都遇難了,但他每次都幸存活了下來,而且如果他沒有漂到荒島上去的話,那他的晚年還會那么幸福嗎?哪還會有如今家喻戶曉的《魯濱遜漂流記》嗎?每件事都有它的兩面性嘛。
如果我像魯濱遜那樣漂到了荒島上的話,我想我肯定一到荒島上就因崩潰而跳海自殺了呢,因為我對絕處逢生這方面的知識一無所知,反正總是要死的,不如早點。雖然我相信奇跡,但我想像我這樣運氣這么差的人,應該沒那么好運吧。
魯濱遜,你那不滿足于現狀,不停的去追求,熱愛勞動,剛強不屈,堅毅不拔的新人物形象,讓我對你敬佩不已。而你那勇敢不去的戰斗精神將激勵我們人類永遠拼搏向上!
外國名著《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2
一個不幸中的萬幸的男人,他與世隔絕生活在一個沒有文字,沒有人;有的是殘暴的食人族,恐怖的地震,無限恐懼的世界里。在這樣的一個環境里他用雙手創造了家園,開墾了田野,種植了蔬果,教化了食人族……他創造了一個百年奇跡,令世人贊嘆,他就是魯濱遜·克魯索《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翁。
故事講述了一個18歲的男孩魯濱遜為了夢想、追求在海上漂流,然后流落到一個孤島上然后在孤島上生活,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小島的故事,并且他還經歷了地震、瘧疾、野人襲擊、海盜劫持、富裕……各種各樣的經歷,時而開心、時而悲傷、時而恐懼、時而崩潰。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下魯濱遜成為了一個強者。夢想、追求不在于家境如何,而在于有一顆不滿足于安逸的心。魯濱遜處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生活不錯,他完全可以在家里享受,但是他選擇了不,他帶著了夢想去遠航。在孤島上更重要的是一個良好的心態,這種心態來源與他不畏懼危險,正如作者笛福在書中的一句話:“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還要可怕一萬倍!”之所以魯濱遜會在逆境中成為一個英雄,是因為他不去害怕危險,他有一顆開朗的心。在島上食物是有限的所以必須要靠自己創造,所以魯濱遜在島上自己制作了許多的物品,有房子、木筏、面包、桌椅板凳……他的'勞動力給了他更好的生活、他的勞動力給了他一切包括生命。這就是魯濱遜在困境中生活的三大要素夢想帶領他漂流、心態讓他不再畏懼困難、勞動力給了他一切。
《魯濱遜漂流記》告訴了我只有擁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一個英雄。我要學習魯濱遜的精神,用這種精神創造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