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精品]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1
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后,我感慨萬千,心中有太多對圓明園的毀滅而惋惜,對英法聯軍的痛恨。我的心就像那大海里的海浪一樣高低起伏,久久不能平靜。通過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圓明園原來是這么美麗,讀著讀著自己似乎身臨其境,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但是這么美麗的一個萬園之園,竟然被英法聯軍給毀滅了。
那些英法聯軍簡直就是壞透了。把能搶的東西搶去,不能搶的還燒毀,毀滅罪證證據,我實在太痛恨他們了。圓明園是一個聚集了許許多多風景名勝精華的一個皇家園林,在世界歷史上稱的上為是萬園之園。在圓明園里面,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文物,這些文物是從先秦時代一直到清朝,所有最珍貴的文物全都放在里面,給人們參觀。
可是現在圓明園那昔日的輝煌哪去了?那金碧輝煌的殿堂哪去了?那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哪去了?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哪去了?那熱鬧的“買賣街”、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又哪去了?原本華麗的圓明園,如今已是一片廢墟,那是英法聯軍一把火燒了世界文化、歷史上的瑰寶與精華呀!好幾代帝王的夢想和人民的心血呀!有些物品還是木匠工人們用了幾個世紀辛辛苦苦的做出來的,做了這么長的時間,但是被英法聯軍一搶而空,還把圓明園燒了,徹徹底底的被毀滅。
多少勞動人民的辛勞,才換來了這么美的皇家園林,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等于是把勞動人民的心燒了。圓明園是供人參觀的,不是供人破壞的。圓明園已經被風景名勝的精華滲透了。但是我看到了今天的圓明園實在太傷心了,這都是英法聯軍惹的禍。
這個世界上的大瑰寶—圓明園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英法聯軍,你們所作所為永遠記在我們中國人的`心里,雖然現在已經過了很多年了,但是我們依然不辱國恥。當時圓明園被毀滅是因為當時中國人不強大,以后我們一定會努力學習或工作,漸漸地把中國發揚光大,讓你們看看我們中國也是強大的,我們中國也會有一片屬于我們的天空,屬于我們的大地!
可是最可惡的是萬惡的洋人,他們不但隨意侵略中國,還我國的名勝古跡燒毀或破壞,他們還讓我們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國的國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而清政府和洋人們不明白,在這蒙受侮辱的背后,又有多少萬雙淚汪汪的眼睛在看著他們;有多少雙憤怒的眼睛怒視著他們;有多少萬人正準備揭竿而起,他們卻絲毫不顧人民的死活。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國屈辱歷史的一段見證上,它的殘垣斷壁,仿佛在對人們訴說他輝煌的過去,又好像在向人們訴說洋人的殘暴行徑。它的毀滅在我國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英法聯軍為什么來侵略我們呢?原因就是我們太落后了,要是當時我們強大,他們能敢嗎?所以落后就得挨打。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效勞,不讓祖國再受蹂躪,讓祖國永遠列強國之首!
因此,我們要銘記一句話:莫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2
讀了這篇課文,我感到無比的憤怒。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林園,全園占地350多公頃,濃縮了全國最有代表性的名勝。這項偉大的工程,用了150多年的時間才建成的。但是這個金碧輝煌的圓明園卻在幾天之間被侵略中國京城的英法聯軍毀滅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城,闖入圓明園,將園內凡是能夠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為了銷毀罪證, 10月18和19日,一把大火將這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瞬間化為灰燼。
這幫可惡的強盜,在中國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一座舉世聞名的世界文化寶庫,就這樣在敵人手中毀于一旦。。為什么圓明園會被英法聯軍燒毀呢?那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沒有能力抵抗外國列強的.侵略。
這篇課文使我想起前些年香港的拍賣會。在拍賣會上,不是拍賣過十二生肖銅象嗎?且聽我細說一二。
在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中,目前已經回歸的有五件: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馬首。除豬首外,其他四件銅像的回歸均與拍賣有關。20xx年4月底和5月初佳士得和蘇富比在香港的春季拍賣會上,牛首、猴首和虎首銅像現身。當時這兩家拍賣公司拍賣流失文物的做法,引起了香港和中國內地社會各界的極大憤慨。最終中國保利集團公司毅然參拍,以774.5玩港幣拍得牛首、818.5萬港幣競得猴首,而虎首則以1544.475港幣成交(價格均包含拍賣公司傭金)。
20xx年9月初,蘇富比發布消息稱,將以“八國聯軍-圓明園遺物”專拍之名拍賣馬首銅像。消息傳出,各界嘩然。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率先發表聲明“堅決反對公開拍賣馬首銅像”,并提出應以公益方式實現馬首回歸。關鍵時刻,港澳愛國企業家、國寶工程顧問何鴻燊博士于9月20日在拍賣會舉行之前以6910萬港幣購得馬首銅像,并宣布將其捐贈國家。
惟一沒有拍賣公司介入、而是以公益方式回歸的是豬首銅像,不過也與何鴻燊有關。20xx年初,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在美國尋訪到豬首銅像的下落。經過努力爭取,美國收藏家同意將豬首銅像轉讓給該專項基金。20xx年9月,何鴻燊向該專項基金捐款人民幣600余萬元將豬首銅像購回。
在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中,目前已經回歸的有五件: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馬首。除豬首外,其他四件銅像的回歸均與拍賣有關。20xx年4月底和5月初佳士得和蘇富比在香港的春季拍賣會上,牛首、猴首和虎首銅像現身。當時這兩家拍賣公司拍賣流失文物的做法,引起了香港和中國內地社會各界的極大憤慨。最終中國保利集團公司毅然參拍,以774.5玩港幣拍得牛首、818.5萬港幣競得猴首,而虎首則以1544.475港幣成交(價格均包含拍賣公司傭金)。
如今的圓明園已侵略者掠去了昔日的輝煌,想到這些,我感到無比的憎恨和無限的惋惜。為中華兒女,一定要牢記國恥,奮發學習,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3
看了學校的《火燒圓明園》的記錄片后,我感受到了可惜和痛恨侵略者的感受。1860年10月18日——我們應該銘記于心的日子,因為在歷史的篇章上,這是帝國主義火燒圓明園的日子。圓明園的毀滅,即見證了帝國主義的傷天害理,令人發指的罪證,也證明了那時清朝的腐敗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閉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燒圓明園的場面,也看到了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強盜在肆無忌憚的罪惡。我可以聽到他們在驕傲的笑著,笑著他們的勝利,笑著他們的偉大,笑著中國的腐敗。
其實,這段歷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對的歷史,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也是作為每個中國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個中國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無避諱的燒殺搶掠的帝國主義吧!這不是我在夸大其詞,而是他們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讓中國人氣憤,不能不讓全世界所茍同。對于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曾經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現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掠奪圓明園奇珍異寶的時候,隨軍的神職人員在圓明園被焚毀前居然大言不慚地說:“都拿走吧,再過半小時,所有的東西都將被燒掉。這是拯救,而不是搶劫。”這是令中國人所憤怒的,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可以做到這么的自圓其說。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我想,現在的英國和法國應該抱有抱歉之心了吧!畢竟他們的做法實在太過分,太可惡了!可是,網上的一條消息,徹底把我震撼了:對于圓明園一事,帝國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甚至是慶祝勝利之類言語。他們這般的自我吹噓,我真的被震撼了。他們難道不該覺得在圓明園一事上,他們的做法可恥之極嗎?沒有記載,這不是小人的做法嗎!敢做不敢當,這不是和當年□對于二戰時的殘暴行為不以承認的可恥做法一樣嗎!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曾說過:圓明園劫難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態度:對于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和罪行,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是呀!那畢竟已是歷史,是不可改變的。現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再讓這篇歷史在以后重演。我們要把這篇羞辱的歷史銘記于心。成為我們加油的指引標。歷史是不可改變的,它將永遠記錄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變以后,改變將來我們的生活。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為了以后中國美好的將來奮斗。從現在努力,為了新中國,為了歷史不再記錄像火燒圓明園這樣的屈辱史!我們應該有奮斗的決心。來!為了中國的以后,我們努力奮進吧!憤怒的是侵略者竟在我們國家的國土上橫行霸道,惋惜的是這樣一座皇家園林就這樣消失了。
學這篇課文時,我猜想:圓明園一定是一個仙境般的地方吧?可是她還沒有讓我們這些世人一睹她的風姿。就這樣?我不甘心!為什么侵略者會在我們的國土上橫行霸道呢?是因為局部精美、建筑華美、文物絕美。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4
當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候;當人們為申奧成功歡歡鼓舞的時候;我們不會忘記,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有一個百年的惡夢,那是一段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也是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歷史。今天,我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是我對那段百年的惡夢有了更深的了解。
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圓明園中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
但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連軍侵入北京,將圓明園洗劫一空。為了銷毀罪日,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打入我門的“心臟”.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恥辱,現在,已經不需要我們浴血奮戰了,所以,我們要把這奇恥大辱化為我們心中的警鐘,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使我們這個發展中的新中國變成一個世界強國。我們必形謹記:落后就要挨打。
我們決不能忘記這段奇恥大辱,把仇恨化成激勵我們不斷上進的力量,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新中國。新中國的發展就應該由我們今后來不段的創造,所以,我們更應該,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
學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使我對圓明園既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因為它的建造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又感到了無限的憤怒和惋惜,因為它被可惡的英法聯軍毀于一旦!
圓明園曾經是一座建筑精湛的皇家園林,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它不僅美麗,而且凝聚了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貴歷史文物,稱得上是當時世界上舉世聞名的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然而1860年的10月6日,在這個國人永遠難忘的日子,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來到了圓明園,在園內肆意燒、殺、搶、掠,甚至還放火將其付之一炬。而當時無能昏庸的清政府,竟屈服在了這些萬惡的洋人的淫、威之下,不僅不敢抵抗,甚至把洋人做靠山。
最可惡的是萬惡的洋人,他們不但隨意侵略中國,還肆意踐踏我們的.名勝古跡,逼迫清政府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我國的國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在這恥辱的背后,有多少雙含淚的眼睛在盯著他們,有多少雙憤怒的眼睛在怒視著他們,有多少有志之士正準備揭竿而起,而他們卻視而不見。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國屈辱歷史的見證。它的殘垣斷壁,仿佛在對人們訴說他輝煌的過去,又好像在向人們控訴洋人的殘暴行徑。它的毀滅在我國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英法聯軍為什么敢侵略我們?因為當時的社會太黑暗,當時的中國太落后。此時此刻,我真正體會到了“落后就得挨打”的深刻含義。
為了不讓這屈辱的歷史重演,我們應該努力學習。讓我們記住梁啟超先生的至理名言: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5
小時候,睡在枕邊,躺在床上,媽媽總會講一、二個小故事哄我睡覺,作文300字讀后感。令我記憶猶新 的是媽媽講得最認真也是最悲傷的一個故事——《《圓明園的毀滅》》。那時,我還小,不懂“侵略”,“任意毀壞”“洗劫一空”等詞語。我只是一笑了之,然后,便吵著要媽媽講另一個故事。媽媽搖搖頭,長嘆一口氣,隨后說道:“君瑤,你還小,很多事情你還不懂呢!”
直到上五年級了,翻看一本本新書,突然,我的手不由自主停住了,眼睛全神貫注地盯著一篇課文標題——《《圓明園的毀滅》》。我迫不及待地讀完全文,誰知,越讀越憤怒,越讀越惋惜。
圓明園是我國著名的皇家園林,全園占地面積達350余公頃,濃縮了全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名勝。園中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與各種名人書畫、奇珍異寶,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這項偉大的工程用了整整一個多世紀的時間才修建成,經歷了5個朝代。
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最后,強盜們為了銷毀罪證,竟然放火焚燒圓明園,大火連燒三天,熊熊烈火洶涌不斷,天空中到處彌漫著濃煙。
這幫可惡的強盜,侵略者,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就這樣毀于一旦了。他們不僅燒毀了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還破壞了璀璨的文明,這需要多少人的勞動和汗水啊?!這需要多少中國人民的智慧和結晶啊?!我的心由一潭靜水,忽然間,被一個頑童投入了一塊大石頭,久久不能平息。
從今天開始從此時開始,我定會珍惜每分每秒,好好學習,為祖國做貢獻,不再讓歷史重演!讓我們的明天變得更加美好!變得更加燦爛!祝祖國更加繁榮富強!也祝世界從此不再有戰爭,不再有糾紛!讓我們邁出向往明天的第一個腳步吧!
《母愛》里的老黃牛為了孩子,不顧一切的.攔水車,就算主人用長鞭狠狠地抽打它,它也不管,此時,它心里可能只有一個念頭:我的孩子要喝水!我的孩子要喝水!一開始,運水員還以為它是要自己喝水解渴,其實不是!它為了自己的孩子,冒死攔住運水車,來要水給它的孩子喝,自己卻連一滴水都沒喝到。
我的母親也不是這樣嗎?每當我生病時,不管用藥多貴,她都愿意花錢給我治病,當她生病時,卻總是說:“沒關系,撐撐就過去了!”每當家里做了好吃的魚時,她總是把最鮮嫩的那一塊魚肉夾到我碗里,自己卻吃那上面幾乎沒有肉的魚頭。我心疼她,便說:“媽媽,別吃魚頭了,吃點魚肉吧。”她卻總是搖搖頭,笑笑:“不了,媽媽喜歡吃魚頭哩!”每當我忘帶東西時,她不辭辛苦,給我送來,我卻向她發脾氣:“怎么這么晚才送來呀!”每當我考試不好時,她不但不罵我,還給我仔細講解錯誤的題目。她對我這么好,我回報過她什么嗎?就像 《母愛》里的老黃牛,任勞任怨,為的還不是它的孩子?我的媽媽,辛苦工作,為的還不是我們的生活?
母愛就像春天里的太陽,溫暖著大地,溫暖著我們-----小苗。“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要用實際行動來報答媽媽,用優秀的成績來回報媽媽對我們的愛。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6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慶、道光、咸豐三代屢有修繕擴建,歷時150多年。人們習慣上所稱的圓明園,實際上是圓明、長春、綺春(后改名“萬春”)三園的總稱,占地甚廣,外圍周長約10公里。圓明園系一座水景園,水面占全園面積一半以上。在山環水繞之中,分布著145處景觀,有些景觀的命名,直接以水為主題。如,“平湖秋月”“蘇堤春曉”“三潭印月”“曲院風荷”,都來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還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廬山的“西峰秀色”,仿獅子林的“疊石迷宮”,仿瞻園的“茹園”,仿孤山放鶴亭的“招鶴蹬”等等,匯集了無數天下勝景和名園的精華。在圓明園的鼎盛時期,這里既是具有空前規模的皇家園林,又是清代皇帝發號施令、行使權力的統治中心。從康熙到咸豐,6個皇帝每年總有三四個月在此居住,并處理政務和進行各種政治活動。當年的大宮門兩旁,曾設置了內閣、六部、軍機處等中央政府部門的辦公處。在西北面的一片廢墟殘跡中,仍能尋找到幾組規模宏大的宮殿遺址。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舉行盛大宴會的“九洲清宴”、供奉歷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宮”和藏書樓“文源閣”等等。
在建筑藝術上,圓明園還形成了一種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長春園的北端,原建有一組園林化的歐洲式宮苑,其中有座“西洋樓”,由意大利傳教士、畫家郎世寧等外國專家設計,創建于清乾隆12年至24年(1747—1759),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細刻的石材,主要景區裝置了多種形式的水池和機關噴泉。園路鋪飾、綠籬修剪,以及圍墻、石雕、銅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樓頂卻蓋上了中國特有的琉璃瓦,墻壁上鑲嵌著琉璃磚,同時采用了中國傳統的迭石技術和磚雕工藝。這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處兼有東西方風格的園林建筑群,因而被西方譽為“萬園之園”。園內還收藏了極為豐富的文物珍寶、字畫典籍,堪稱是東方文化藝術寶庫。
八國聯軍光緒二十六年(1900),英、德、俄、法、美、日、意、奧8國組織的`侵華聯軍。19世紀末,中國北方爆發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提出“扶清滅洋”口號,并陸續入京。1900年5月31日,英、美、日、法、俄、意等國以保護使館為名,派兵300余名,強行入京。6月17日,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大沽口炮臺,6月19日慈禧決定對各國宣戰,21日下宣戰詔。8月14日八國聯軍進攻北京。8月15日晨,慈禧挾光緒帝西逃。侵略軍入城后,火燒莊王府,屠殺在王府的義和團民眾約1700余人,并在北京搶掠3天,后又繼之以私人搶劫。8月27日,清政府派奕劻和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向八國求和,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各國政府訂立《XX條約》。
《火燒圓明園》電影解說詞里有這樣一段話:有一把火曾把恥辱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臉上,同時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這把火騰空燃燒的時候,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一個擁有億萬雙有力的手和億萬雙淚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卻只能握著空拳,眼睜睜看著這座萬園之園化為一片灰燼…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7
“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
臺上老師激動地讀著,眉頭緊鎖;臺下同學們認真地聽著,表情凝重;我眼含淚水,拳頭緊握,仿佛要把侵略者一個一個碾死在掌心里。是的,我們正在學《圓明園的毀滅》。
這篇課文主要描述了一個舉世無雙的皇家園林,從金碧輝煌的燦爛,一步一步走向毀滅的過程,在英法聯軍的威脅下,跌進了死亡的深谷。氣勢宏偉的亭臺樓閣,玲瓏剔透的奇珍異寶,巧奪天工的民間建筑,以及價值連城的名人書畫,就這樣被兩個強盜毀滅了,毀滅了,徹徹底底地被毀滅了!而令人更痛心疾首的是清政府的無動于衷。
朦朧間,我仿佛看見了清朝政府腐敗的情景,及民間生不如死的凄苦生活。
花天酒地,可謂玉盤珍羞值萬錢,各色名貴談論金錢利益,卻忘卻民間水深火熱,低矮房屋,似倒,可謂一個冠冕堂皇,一個泥削瓦落,一個衣食無憂,一個饑渴難忍。直到那一場災難降臨,屈辱宛如血液流經全身,洗刷我們的靈魂!侵略者,舉著槍和大炮,來擊破我們長矛和木雕組成的方陣,他們嗤著牙,用木棒擊碎那古代名匠的心血,一個碎了,兩個碎了……他們高舉火把,放肆地獰笑,一拋,火,燒起來了,十幾億空無的雙手,淚汪汪的眼睛,只能看著這一切……
我們,成了階下囚。我們的恥辱遠不止這些。這不禁讓我想起1856年那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重新挑起事端,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牟取暴利。1857年,中國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英國便懷恨在心,派出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口與我們交戰,鴉片戰爭就此爆發。
長達兩年的戰爭啊,痛苦與恥辱已深深注入我們的靈魂!同學們,要想使我國不落后,不貧窮,我們就要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用我們的智慧去學習最先進的科學,最美的.藝術,來建設富強美好的祖國!
有人說:此路不通走彼路。學了《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后,我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父親帶作者登上教堂高高的塔項,告訴作者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后來,作者牢記父親的教導,解決了無法定期交貨、時裝展不能如期進行的兩個問題。這句話使她終生受益。
讀完課文,我靜靜思索起來:生活中有許多困難,不要只看眼前的一條路。也許換一個角度思考,就會發現,其實,還有很多條路可以通向終點。
我不由地想起這個學期開學第一天發生的事。那天,路上車水馬龍,十分喧嘩。車子擠在一起,把路堵死了,根本開不出這個包圍圈。爸爸剛把車子開出小區,就被車流包圍了,無法前進也無法后退。平時只用5分鐘就可以到學校的路程,開了二十分鐘也只到小區路口。眼看時間一點點流逝,一個大膽的念頭浮現在我腦海里:走路!為了不在開學第一天遲到,我和媽媽下了車,快步前行去學校。
一路上,我們愉快地聊著天,發現了身邊許多平時不曾留意的植物。我們不時看看馬路,車流依舊紋絲不動,喇叭聲倒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司機們大都煩燥地按著喇叭,聲音震耳欲聾。我不由得又一次贊同步行這個主意。
是啊!有時候,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就在不經意間解決了。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8
這段時間,我們學習了《圓明園的毀滅》一課,這篇課文讓我感到了當時的中國是多么的弱小,多么的落后。
圓明園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 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還有象征著山鄉村野的田園風光......
就在1860年10月6日這個可恥的日子,英法聯軍入侵北京闖進圓明園,把凡是能拿動的國寶統統搶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和牲口搬運;實在拿不動的就任意破壞;最后一把火把這里燒成了灰燼......
一個民族的瑰寶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個悲劇的發生,是誰讓祖國母親從此蒙羞?為什么英法聯軍以很少的人就把我們打的潰不成軍?我又查閱了很多的歷史資料才明白了一些。
這個悲劇的發生是必然的是有原因的。清政府從所謂的康乾盛世開始就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康熙皇帝為了愚弄他的子民把西方傳教士帶來的一些先進的技術當成秘密封鎖起來,把和俄國打仗時繳獲的火槍當做戰利品供自己把玩而不去研究火槍的威力,并且下令不許以火槍取代弓箭。西方的數學,天文傳到中國僅供康熙一人研究。并且把數學斥之為“九九賤技”說天文歷法只有他自己知道就行了,免的老百姓知道的多了起來造反......
康熙的孫子乾隆更是繼承了他爺爺的遺風,制造了許多的`文字獄冤案,使得當時的文人有文章不能做,有話不敢說。并且進行了禍國殃民的六下江南,乾隆自詡為“十全老人”他是“十全”的,但是中國的創造性思維卻嚴重傷殘了。就這樣中國慢慢的變成了一個落后貧窮的國家,中華民族成了一個愚昧.無知的民族。這時的清朝皇帝們還在做著萬國來朝的白日夢,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皇帝,自己的國家是最強大的國家。
而這時地球的另一片土地上卻開創了文明的新紀元。歐洲的工業革命,俄國的彼得大帝改革,日本的明治維新等等。這些被中國皇帝瞧不起的國家逐漸的變的強大了起來,它們掌握了先進的技術,擁有了堅船利炮,可以來中國搶劫來了。而我們只有大刀.長矛,人再多也打不過人家,就像倆匹武裝到牙齒的餓狼去撲咬一只病重許久的老羊似的,輕而易舉,不費吹灰之力。就這樣,強盜們來了,清朝皇帝跑了,中國人痛苦的看著圓明園被洗劫一空,這同時也是一個王朝滅亡的開始。
外面下雪了,好大的雪啊,此時我的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陰沉沉的。雪后的風景一定很美,但是再美再潔白的雪也遮蓋不住歷史的丑惡,雪是要化的。被強盜們搶走的國寶終有一天我們要如數追回,我們要向全世界控訴強盜們的惡行。我們要努力學習立志成為祖國大家庭中有用的一員,讓我們團結起來共同奮斗讓我們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使我們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勞記圓明園之恥,時刻提醒自己:決不讓和圓明園的毀滅一樣的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