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華傳統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華傳統作文1
春節的步伐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帶著一抹紅色,帶著一陣陣香味。終于在農歷一月初一的時候來臨。
春節是我喜愛的節日之一,之所以我這么喜愛春節,是因為我可以收到許許多多的紅包,就像所有小孩子一樣,最快樂的就是可以得到一個個“紅袋子”。我可以用這些紅包去買我喜愛看的課外書了。到了春節媽媽還會帶著我輾轉各個大商場,去挑我喜愛的衣服,把我裝扮得漂美麗亮。這一刻,我覺得幸福感爆棚。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美食啦。我們全家人圍在一張大圓桌子旁,看著桌子上的'雞鴨魚肉,我的口水快要流到桌子上了,我用手擦了一下口水,預備伸出我的兩只竄天猴,一下子被姐姐打回去了,說吃飯前,要我背一首關于糧食的古詩。背的出才可以吃。我恨恨地盯著姐姐,可又無可奈何地馬上在腦子里篩選我學過的古詩,忽然我靈光一閃,馬上嘿嘿地笑起來。“我知道,我知道。”我得意地背了起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叫《憫農》的古詩。”大家都為我鼓起掌來。我抬起頭來看著姐姐,瞇瞇地笑著。如同在說:“怎么樣,難不倒我吧。”姐姐點了點頭,說:“你可以吃了。”我抓緊向著我點頭的雞腿下手了……
中華傳統作文2
古人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一年的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都會回老家探望逝世多年的太奶奶和爺爺。
每年的清明節都會下起紛飛小雨,小鳥也不再吵吵鬧鬧,似乎也在思念去世的親人,我覺的有一股清淡,使此刻變得更加空寂無言,孤獨寂寞。雨停了,露出了少有的陽光,陽光雖然暗淡,卻也不缺少原來的美,天空也沒有往日那么藍,好像還有一絲悲哀。
我們準備好物品,便向太奶奶和爺爺的墳墓走去,此時,我心想:以前都是我和爺爺去看太奶奶,現在呢?變成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太奶奶和爺爺了。踏過山間小路,穿過雜草叢生,順著山勢向上爬。便到了太奶奶和爺爺的墓地,大家都開始整理自己的手中的物品,只見爸爸把燒紙的.盆子搬來,點燃火,我忙跑去要燒錢,我邊燒邊回憶往事:那時,爺爺對我很好,連自己的錢都要留下來給我當壓歲錢。每次,我做錯事情,他都是嚴厲的批評我,其實,我心里清楚,他是愛我的,直到那一天,在病魔地摧殘下,使他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爺爺和太奶奶對我的照顧。
接下來就是上香了,媽媽幫我點好香,我望著爺爺和太奶奶的墳墓,想:爺爺、太奶奶,在天上要好好保護好自己。我閉上雙眼,說完心里話,便起身離去,可天空不作美,又下起小雨來,仿佛在低聲哭泣。
這一次的清明節就在作文中結束吧!
中華傳統作文3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讀這句詩詞的時候,我們都會想起中華傳統節日—中秋節,這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也是一個思念的節日。為什么這么說呢?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中秋節的節日知識。
提到中秋節,我們首先想到就是月餅和月亮,這都是中秋節的兩大習俗,每當中秋節來臨之際,大街上、商場里的'月餅琳瑯滿目,隨著經濟發展,月餅的味道和樣式不但越來越多,還越來越奇特。當然,月餅還可以自己動手制作,那你有自己動手做月餅嗎?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人們常說“十五十六月最圓”,月亮在這天是很圓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仔細觀察過。中秋節是有假期,這天人們都會陪家人們一起度過。所以我覺得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
嫦娥奔月這個美麗傳說,相信大家多少都有聽說過吧,相傳古時候,后羿射日立下大功,他向王母求得不死藥,這藥可助人飛天成仙,然而后羿不舍妻子嫦娥,便把藥交嫦娥保管,但這藥被小人覬覦,小人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被逼無奈吞下此藥,嫦娥因掛念丈夫后羿,便只飛仙在離人間最近的廣寒宮—月亮上住下了,這天正好是中秋節,后羿回家發現嫦娥不見,很是傷心,他為了思念愛妻,在月亮下擺香案,向月亮上的嫦娥寄托情思。中秋節拜月風俗漸漸興起并流傳至今。所以我覺得中秋節是思念的節日。
無論是團圓的中秋節,還是思念的中秋節,都是中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們的節日我們一起發揚光大,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中華傳統作文4
我國有很多傳統的美德,例如:樂于助人,拾金不昧,尊老愛幼....................
曾發生在我身上的就有很多。又一次,我走在大街上,我忽然看見了地上面有幾張100元的紙幣,我抬起頭一看,原來是走在前面的大姐姐身上掉下來的,我急忙跑過去,等追到大姐姐的時候,我已經上氣不接下氣。我邊喘氣邊說:“大姐姐,剛才你的身上掉下了幾百元錢,正好我撿到了,我把它還給你。”大姐姐笑著說:“小妹妹,真的是太謝謝你了。姐姐給你30塊錢,你拿著買東西吃吧!”我說:“不用了,謝謝大姐姐,姐姐再見。”說完我就跑回家了。那一天我特別開心,心里甜滋滋的呢!因為我做了一件好事情。
還有一次,發生在一年級,那天,我的同桌沒有帶語文書,正好第一節課就是語文課,老師提同學起來讀書,正好提到了我的同桌,她站了其來,不知所措。我急忙把我的語文書放到了她的.書桌上,她望了我一下,拿起書,通暢的把那篇語文給讀了一遍。下課了,我剛要走,她拉著我說:“謝謝你,解心藝。”我笑著說:“不用謝了。我們是好同學,是應該互相幫助的。”我們相視的笑了!
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還有好多好多,總之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小就要養成這些美德習慣,才能成為真正的中國公民。
中華傳統作文5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是為什么要吃粽子呢?為何不吃餃子呢?
“為何過端午節呢?”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笑瞇瞇地對我說:“端午節是紀念楚國的一位大臣屈原的。”我又問:“那為什么要包粽子呢?”媽媽不厭其煩地說“那是因為要把粽子扔在江水中,讓小魚、小蝦吃粽子,不要吃屈原的身體。”
中午的時候,粽子熟了,三角形,鼓鼓的,很是好看。我讓媽媽給解開一個粽子,一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吃了一口,那糯米軟軟的,像一塊軟軟的'棉花糖,好吃極了!
吃完午飯,我便找來了我的平板電腦,打開百度,讓它給我“講”端午節的傳統文化。平板電腦“說”,端午節有賽龍舟,掛艾草吃粽子的習俗,講了屈原因為愛著自己的國家而跳江自盡。
我不禁唏噓感嘆,原來每端午節背后都有著一位讓人永久懷念的英雄人物,有一段永遠值得人們感動的故事。記住端午節,就是記住一種精神:忠心與愛國。
中華傳統作文6
端午節是傳統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端午節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還可以和小朋友們頂雞蛋,和爸爸媽媽踏青,戴荷包,看賽龍舟。
端午節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習俗呢?傳說有一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為了國家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百姓異常悲哀,人們劃著船打撈屈原的尸體,大家紛紛往江里扔粽子,好讓魚蝦吃飽了不吃屈原的尸體,于是,端午節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端午節,我家都自己包粽子,媽媽說糯米和竹葉都要提前泡一天,媽媽已經把材料準備好了,早上,我和爸爸媽媽開始包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竹葉對折,把糯米裝進去,再用線把它捆綁上。看媽媽做時,我看著很容易,可我連包了好幾個不是漏米就是松皮,我費了一番周折才包了一個不漏米,又像粽子的“丑八怪”。粽子包完后放入鍋中用水煮。
這時我拿著幾個雞蛋去院子里和小朋友們頂雞蛋,每當這時,小院子里都熱鬧非凡,贏的小朋友在歡呼:“我勝利了”!而輸的小朋友在偷偷的流眼淚,但是過了一會兒卻破涕為笑。小院里充滿了孩子們的笑聲。
這時媽媽喊我回家吃粽子,我飛快的.跑回了家,屋里充滿了粽子的香味,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沾了白糖的粽子,一股又香又糯的味道涌上心頭,沁人心脾。
媽媽還給我戴上了荷包,荷包是用香草做的,聞一聞,有一股淡淡的香草味,讓人心曠神怡。
端午節的祝福和溫暖藏在粽子里,封存在荷包里,也將永遠傳承下去……
中華傳統作文7
數千年來,中國人會把“龍”視為能行云布雨,消災降福的神物。今年元宵佳節,我們在學校里體驗了一把“舞龍樂”。
一下課,全班同學立刻興沖沖地來到操場,一條條金龍已然等待著我們。它們那火紅的身軀上鑲嵌著片片金鱗;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和那對威風凜凜的龍角,特別有韻味;那張牙舞爪的模樣,似乎想令人望而生畏,不過此刻,同學們一擁而上,哪里還有一絲畏懼?
伴隨著急促的鼓點,舞龍開始了!龍頭高高昂起,大家的'目光一直追隨著它們。你看,龍珠高高上舉,金龍緊跟其后扶搖直上,仿佛真的要騰云駕霧,向著高空飛去;龍珠向左側倒去,金龍扭頭擺尾,俯沖而下。舞龍頭的同學緊盯著龍珠,不敢一絲分神。舞龍身的同學緊跟著龍頭“大哥”擺臂邁步。人轉著圈,龍繞著人,讓人眼花繚亂。
望著上下翻飛的金龍,同學們個個心里樂開了花,好像自己也直沖云霄,在空中自由騰飛。活動最后,大家意猶未盡地放下手中的舞龍棒,久久不愿離去。
這次舞龍活動不僅給我們帶來歡樂,更讓我們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讓我們行動起來,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光大貢獻一份力量!
中華傳統作文8
我們國家的節日有很多,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在這一天,媽媽很早就起來去菜市場買了艾草和粽葉。回到家,媽媽把艾草掛在門上,聽說能驅蚊避邪。爸爸幫媽媽把粽葉洗干凈,媽媽把糯米放進粽葉里,把粽葉包成一個三角體,用細繩把粽子扎緊,放在鍋里蒸熟后,軟軟的、甜甜的,好吃極了。粽子的口味有很多種,蛋黃的,肉松的,還有火腿的。我真想媽媽做出各種餡兒的粽子,我就能逐一吃個夠了。
吃完粽子,我們一家人還去看了劃龍舟比賽。當時的場景可熱鬧!發令槍一響,比賽開始了,河面上黃的、紅的、藍的`、綠的龍舟,像很多條彩帶一樣飛快地向終點飛馳。咚,咚,咚,有節奏的鼓聲響徹云霄,鼓聲越來越快,參賽者的吼聲越來越大,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跟弟弟一人拿了一個粽子放在水里,聽爸爸講,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魚兒來吃粽子,而不會去破壞屈原的身體。
吃了美味的粽子,又看了激烈的龍舟比賽,還紀念了屈原。我覺得這個端午節過得很有意義。
中華傳統作文9
在中華傳統上,節日也包括在這兒里面,中秋節就是其中之一。
中秋節,又稱月夕,八月節等等,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日,也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舉辦一些活動,如:猜燈謎會、走月、賞月、玩花燈、祭月、做燈籠、吃月餅……
說到中秋節,還有一個非常動人的神話故事,我想你們也應該知道,那就是《嫦娥奔月》。嫦娥非常的美麗和勇敢。她很想去天國,有一天她吃了仙丹后就飛到月亮上去了。
當然,在中秋節人們少不了吃月餅,大家歡聚在一起品嘗各種口味月餅,說說笑笑,開心極了。我國古代宋朝時期,月餅還有其它的雅稱,如:荷葉、金華、芙蓉等叫法。月餅真是由來已久啊!關于好吃的.月餅,正如一位詩人詩句所描繪的那樣“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所以月餅的美味真是可想而知呢!
中秋節的美麗傳說和神話讓人神思,關于中秋節的優美詩句更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深情,如《水調歌頭》。這一天更是親人相聚團圓的時刻。中華傳統文化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啊!
中華傳統作文10
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一桌桌豐盛美味的年夜飯,一串串五彩繽紛的煙花,在人們的翹首期待中,春節終于來了!
早晨,媽媽就開始包美味的餃子了。只見她先倒出面粉,再加上水,揉成長條形狀的面團,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接著把句子搓成圓圓的餅,然后把各種各樣的餡料放進餅里然后捏起花邊,一個個美味的餃子就做好了,她把餃子放在旁的.案板上,還沒有下鍋,我的口水就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不一會兒,餐廳里就傳來了陣陣香氣,媽媽大喊,“該吃年夜飯了,快來吧!”“好嘞!這就來。”我趕緊關上小愛同學,快馬加鞭地跑向餐桌,餐桌上面的美食各種各樣,有餃子,有魚,有蝦,有焗土豆,有烤地瓜,還有可樂,……香氣彌漫了整個餐廳,我實在忍不住了,頓時狼吞虎咽了起來。
吃完年夜飯,我們到小區門口放煙花。爸爸熟練地拿起打火機打了三下,煙花箱里飛出一發又一發煙花,它們在空中爆炸,放出五顏六色的光球,好看極了。
睡覺的時候到了,我們看著滿天綻放的煙花,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家。
雖然,春節過完已經很久了,但那個處處都充滿著喜慶氣氛的日子帶來的快樂依然歷歷在目,令人懷念不已。
中華傳統作文11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你最喜歡哪個?
我最喜歡的就是過年!過年的前幾天,全家人一個個忙得不亦樂乎:爺爺忙著灌香腸,奶奶忙著清洗床單、被套,爸爸忙著買對聯,媽媽忙著備年貨,哥哥忙著打掃屋子。我呢?就給哥哥當起了小助手!
過年的習俗有很多:掃塵、守歲、貼春聯、放煙花、拜年、給壓歲錢、吃團圓飯……最累、最開心的就是掃塵了!每年快過年的時候,我們就要把家里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得一塵不染,年前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因為家特別大,所以打掃起來也特別累,我們又是擦又是洗,又是掃又是拖,雖然在打掃的過程中很累,但是想著馬上就要過年了,心里還是甜滋滋的。
說起過年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呢!相傳古代有一個叫做“年”的怪獸,每到除夕那天,年就會到桃花村為非作歹、殘害百姓。百姓因為怕年獸,每到除夕這一天,就扶老攜幼到山上避難去。
又是一年除夕,有一位老神仙來到了桃花村。一位老奶奶看到了老神仙,就給他吃了幾個包子,勸他離開,還把原因告訴了那個老神仙。老神仙說,讓他在老婆婆家住一個晚上,可以把年獸趕走。
這一晚,年獸來了,它看到了村頭老奶奶的屋內燈火通明,竹筒“噼噼啪啪”響個不停,門上還貼上大紅紙,嚇得落荒而逃。
第二天人們來到村子里,發現村里安然無恙,這才知道,原來年怕紅紙鞭炮和亮光。從這以后,過年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習俗。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節日——過年。
中華傳統作文1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年在人們的期盼中悄然而至,空氣中似乎也彌漫著過年的氣息,人們臉上喜氣洋洋。
一大早,我們一家就開始忙活,爸爸一起床就來到家門口,拿出一副閃閃發亮的春聯,二話不說就貼了上去,媽媽也忙著貼窗花,我就在旁邊為媽媽遞東西。過了一會兒,家里就變得煥然一新,有種辭舊迎新的氣象。
接著媽媽就帶我來到了大超市購買年貨,超市里的年貨琳瑯滿目,各式各樣,讓人眼花繚亂。走在大街上,有來來往往的汽車,有小商販的叫賣聲,有小孩子們玩耍的歡笑聲,到處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極了!
到了傍晚,媽媽忙得不可開交,過了好一會兒,原來空蕩蕩的桌子,忽然間出現了一道道香氣撲鼻、可口美味的佳肴,有紅燒牛肉,有涼拌菠菜……讓人垂涎三尺。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有說有笑,十分幸福。
晚上,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到空地上放煙花,一個個煙花從地上“嗖”的一聲飛上了天空,一朵朵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把絢麗多彩的降落傘,有的像五顏六色的花朵,美麗極了!
新的一年在團圓和熱鬧中到來,過年真開心啊!
中華傳統作文13
早上一起來就聽到爸爸媽媽在談論,爸爸說:今天三月三。媽媽一聽就來勁兒了:三月三,吃雞蛋雞蛋和薺菜一起吃。
我剛上完課就跑去問媽媽三月三是什么節日,估計媽媽也記不得這個節日了,直接轉移話題說:三月三,薺菜煮雞蛋吃,就不會頭疼。我不知道的都要刨根問底:薺菜是什么?是一種野菜。媽媽都被我問得不耐煩了,我只好作罷,回房間,自己去琢磨了。
三月三?我一邊絞盡腦汁一邊嘀咕:好像在哪兒聽過哦,對了,我記得有一個人跟我講過。是誰呢?我也記不清楚。她說:‘大家都知道女媧和他的哥哥伏羲吧,他們一起創造了人,后來女媧補天,功不可沒。為了紀念他們,而有的三月三。’
一定是這樣!我一邊想,一邊在腦海里撈針,又找到了,人們常說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看來,三月三的由來還真有不少。對了,在西游記里有三月三西王母開蟠桃大會,而且有一次還被孫悟空攪了。
我去網上找了一下資料,果然三月三有不少由來,除了剛才說的'三個還有許多,我都記不清了。
我順便看了一下,薺菜煮雞蛋的原因:薺菜還有一個名字叫地菜,它在三月三藥性最強。在我國江西等地有著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老話,可見中國祖先的智慧。
中華傳統作文14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不過,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
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跑到村子里來危害人們,吃牛吃羊。所以,人們一心想除掉它。可是,無論人們用什么辦法,都無法趕走“年”。最后,一個孩子無意之中點燃了竹子,發出劈里啪啦的聲音,“年”被嚇跑了。人們都很高興。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高興的日子,就在每年的這一天放鞭炮,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以后,每年的這一天就逐漸演變成了“春節”這個節日。
我每年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過年,每年都很熱鬧。一年的最后一天,就是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貼上了“福”字。有的人心靈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還有的`人把大紅的燈籠掛在大門上,非常喜慶漂亮。
這天晚上,一聲聲炮聲,像打雷一樣,此起彼伏,連接不斷。放完了鞭炮,人們又包起了又香又大的餃子,吃上了團圓飯。兒女們也都和父母團聚在一起。人們一邊吃餃子,一邊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會,一直持續到晚上十二點,新年的鐘聲敲響。第二天早上,人們都起得很早,無論大人小孩都穿著新衣服挨家挨戶地拜年。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嘴里說著吉祥的話。
我喜歡春節,喜歡這個熱鬧喜慶的節日,瞧,再過幾天春節就要真的來到了。
中華傳統作文15
我國傳統節日非常多,數不勝數!清明節、重陽節、元旦……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
大家都知道,大年初一的春節,具有獨特的習俗,如“新桃換舊符”,春節到了,人們總是要把舊對聯(春聯)換成新的;“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到了晚上,人們不管兒童大人都不能睡覺,歡樂的度過這一晚上。“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對了,這就是放炮竹。
上面說了這么多,也不能白說呀!去體驗一下吧!2019年春節的晚上,我到鄉下哥哥家玩放煙花。剛到,就見哥哥提著一大堆吃的,玩的',用的,饞的我喲,正準備享用,哥哥卻說:“這是年貨,現在還不能吃。”“那姑姑哪兒去了?”我問,“拜年去了,還沒有回來。”“我也要去!”我嚷道。“現在太晚了,吃了年夜飯再去。”終于到了放煙花的時間,還沒開始放呢,就聽見外“嘭!”“嘩!”“嘶!”一連串的響聲傳來,我好奇的往天上一看:哇,一串串煙花漫天華彩、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火樹銀花,漂亮極了。有的像一個個大蘑菇,有的像一條銀色的瀑布,還有的煙花我卻完全形容不出它的樣子。紅的、藍的、黃的、紫的……煙花的美麗,如此之短,卻如此的奔放,如此熱烈。即使只有一秒生命,也要做到最完美,開放得最燦爛。
看著這些繽紛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我心中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和快樂!
【中華傳統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中華傳統作文02-18
中華傳統美德作文07-10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06-30
中華傳統美德的作文06-26
中華傳統文化的作文07-03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07-02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04-26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04-27
中華傳統節日的作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