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通用)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理念:
自主探索,凸顯學生個性;合作探究,構建和諧課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性: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發現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關系。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數之間的規律。
3、能夠借助圖形,利用規律來解決簡單植樹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發現規律,應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借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踐活動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從實際問題中發現植樹問題(兩端都種)的數學模型。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植樹問題(兩端都種)的數量關系,正確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紙條、表格、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激趣導入
1、活動交流
師:同學們,我知道你們都聰明、好學、上進。今天我很高興能與大家一起探索數的奧妙,你們歡迎嗎?
謝謝你們的掌聲。下面請大家伸出你們懂事的雙手,讓老師看一看,可以嗎?
大家認真地看一看,將來我們就是要憑借這一雙手,創造我們的幸福生活。
同樣也是這一雙手,還藏著很多數學奧秘,你們想知道嗎?
2、教學“間隔”含義
師:看著老師舉起的這只右手,你們看見了幾個手指?
學生齊說:“5個手指頭”。
師:很好。你們再看看,這5個手指間有幾個空格?
生:4個
師:很好!在數學上我們把這樣的“空格”叫做間隔(板書)。
大家再仔細觀察自己的手,5個手指之間有4個間隔。那么,4個手指間有幾個間隔呢?3個手指,2個手指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師:你們發現手指數與間隔數的規律了嗎?誰能勇敢地站起來告訴老師嗎?
答案:手指的個數比間隔數多“1”或間隔數比手指少1。
3、導入課題
實際生活中的“間隔”隨處可見,比如,每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也是一個間隔。
今天,我們就以植樹為例,一起來探索數學里間隔的奧秘。(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課前導入這一部分,學生配合的比較好。而且學生之間發現“手指數與間隔數之間的聯系”,這是非常好的,但是,我在這覺得這樣是不是有點多余。可是我又覺得這里,讓學生初步的感知這一數量之間的關系,其實是一個鋪墊作用。想想也有此理。
二、動手操作,初步感知
1、創設情景(課件出示)
師:我們學校為了進一步美化校園環境,準備在學校門口這條路的一
邊種上白樺樹。
師:你們想不想看看學校打算怎么種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要求吧!
2、理解題意
[出示要求]:我們學校準備在學校門口長100米的這條路一邊種上白樺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都栽),請問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師:我想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從這份要求,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同學們可以小聲交流一下,然后把你們交流的結果向全班同學匯報。(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總長、間距、間隔數、棵樹)。
師:兩端都栽你們怎么認為的呢?
指名說一說,然后師實物演示。
師: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來告訴你的同學嗎?
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歸納小結。(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五米,每兩棵樹的距離都相等,兩棵樹之間的間距是5米)
師:好,你們能幫幫老師算一算,學校需要準備多少棵樹苗呢?
3、自主探究
生:自由做題
師:指點幾個學生上臺板演。同學們做完了嗎?我們看同樣的要求卻出現了不同的答案。你們同意哪個呢?那學校究竟該買多少棵樹苗呢?是20還是21……
這個環節,不知是不是學生基礎比較差,還是……我從學生的小組中發現只有一種答案沒有別的,別的就是很離譜的過程。這里學生只知道100/5=20(棵)這一答案。這樣使我在講時就有點難。
師:這樣吧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聽清楚要求:利用你們準備的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用一條線段來代表100米的小路,用你們喜歡的圖案表示樹。把你們小組的想法在紙上畫一畫。(小組活動)
4、匯報交流,展示思路
師:同學們,你們探究出結果了嗎?
生:畫線段的方法
生:擺火柴的方法……
師:初步推出棵數=間隔數+1(板書棵數)
這里學生們有一部分的學生知道通過擺一擺的方法去探究出實際需要21棵。但是沒有學生知道用線段來畫,許多的學生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做。我在想是不是我講解不清楚,可是有一部分的學生可以通過擺一擺得出這個規律呀。這可能對學生了解不夠深吧。也許該用更簡單的方法去授課。用20米長的小路,也許會有更好點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發現規律。
1、探索規律
學生匯報,師也同時在黑板具體教學擺一擺及畫線段圖的方法。進一步理解間距、間隔數
師:學生都表現的不錯,我們再來看一下這種規律發現過程。這是一條100米的小路,學校要求兩端都栽,我先在一頭栽上一棵樹,隔5米栽一棵,隔5米栽一棵。現在是幾棵樹,幾個間隔,現在呢?這又是幾棵樹,幾個間隔……。好了,我不栽了。請同學們想一想6棵樹幾個間隔,8棵樹幾個間隔,10棵樹幾個間隔,100棵樹幾個間隔,那15個間隔幾棵樹,18個間隔幾棵樹,那20個間隔幾棵樹。
師:從中你們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指名回答,要強調是在什么情況下。)棵數比間隔數多1,間隔數比棵數少1。
師小結:兩端都栽的情況下:“間隔數+1=棵數”
“間隔數=棵數—1”(板書)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
師:同學們,在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有什么關系?
請同學錯的上臺訂正。
師:同學們,我們在剛才探討了在100米的小路上,兩端都栽,每隔5米栽一棵,需要21棵樹苗。我代表學校謝謝你們。
2、運用規律
師:如果讓你來設計我們學校這條小路的植樹方案,還是這100米長的小路的一邊(兩端都栽)還可以每隔幾米栽一棵?(整米數)
出示:表格。
師:根據學生匯報,完成表格。這一部分可能是多余的。我在授課時,發現這樣填表格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
四、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師:現在我們得用用這個規律來解決數學問題
師:還是這條小路,假如每隔兩米栽一棵,在兩端都要栽的情況下,需要幾棵樹苗呢?請你們口答這題。
師:假如現在這條小路延長到200米,還是每隔5米一棵(兩端都栽),需要幾棵樹苗呢?
師:如果我種了5棵樹,每隔5米栽一棵,從第一棵到最后一棵全長多少米呢。
師:真棒,我發現學生學的非常的認真!我們剛據探討出來的規律就運用的這么好。老師真佩服大家。運用植樹的規律不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還能解決我們生活的實際問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類似于植樹問題的事件,同學們你能列舉一些這樣的事例嗎?(學生匯報后,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的事例圖片。)
師再出示:安裝路燈、電線桿、設立車站、擺花盆、走樓梯、建樓房、排隊做早操等等。
五、提升思維,鞏固練習
師:看來,數學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有很密切的聯系,我們平時一定認真觀察,多留心身邊的事物。
師: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我們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1、做一做
在全長1000米的街道兩旁安裝路燈(兩端都裝),每隔50米安裝一座。一共安裝了多少座路燈?
2、想一想
在沿河路的一邊,設有16個節能路燈(兩端都設),相鄰兩根的距離平均是60米,這條路有多遠?
3、猜一猜。
甲、乙、丙誰說的對?
有100人參加春游活動,這列隊伍中如果每兩人平均距離是1米,請問這列隊伍全長多少米?
甲說:100米
乙說:99米
丙說:101米
六、質疑:
學習到這里,同學們想一想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的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七、歸納:
(同學們學得真不錯,讓我們一起完成一首兒歌吧!)教學兒歌
八、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師:同學們坐好了,這節課上同學們個個都表現得特別棒,積極思考,涌躍回答問題,這一卻都給了我快樂,給了我鼓勵,和同學們在一起我很幸福,你們快樂嗎?那你又有什么收獲呢?誰能說說。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植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12-28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07-04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05-22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05-13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15篇05-13
烙餅問題教學設計優秀12-26
五年級《植樹問題》教學設計05-10
植樹問題教學實錄07-05
五年級上冊《植樹問題》教學設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