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必備)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篇外國文學是《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創作的,寫于1919年4月,據今天正好100年。
便士是英國的貨幣單位,一英鎊等于100便士,六便士折合成人民幣也就是6毛錢,其實當你讀完整部小說才發現,全文始終既沒提到月亮,也沒提到這六便士。
作品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參考原型,描述了一個原本普通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德,突然有一天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放棄了美滿優渥的生活,離家出走,先走巴黎,后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畫筆譜寫生活和生命的故事。
毛姆很另類,他筆下的斯特里克蘭德更加另類,違反世俗和傳統。小說以第一人稱“我”為觀察者敘事者,冷靜、客觀、克制、包容的看待人性,既不揚善也不隱惡,把人性的復雜不可知,與善惡兼容陳述出來,讓讀者自己去觀察,體會和揣摩。正像有人說,藝術家都是超道德的,我一個凡夫俗子有的地方并不能理解,我也就我能理解和體會到的說幾句吧。
小說開頭先出場的是斯特里克蘭德的太太,她過著令人羨慕的體面的中產生活,有一雙漂亮的兒女,她經常舉辦午餐聚會,文化沙龍,還嘲笑過她的丈夫不懂藝術。而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這時候小說給了大家一個大大的懸疑,斯特里克蘭德忽然有一天離家出走了,而周圍的人們與他的家人都以為他帶著另外一個年輕女子私奔了,而拋棄了與他共同生活17載的妻子,是一個薄情寡義的負心漢。
而隨著作者去到巴黎,找到斯特里克蘭德,謎底進一步揭開。他實際上是跑去巴黎學畫畫了,住著不能再廉價的小旅館,雖然“他的冷酷無情到了沒人性的地步”,但是他卻是一個不追名逐利,純粹的狂熱的熱愛畫畫的藝術家。“他真心不介意人們怎樣看待他的人,因此常規的習俗拿他毫無辦法,他就像一個全身涂滿油的拳擊手,你根本無法抓住他,這就給了他一種自由,而讓別人火冒三丈。
“我必須要畫畫,我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一個人落到水里,他如何游泳姿勢好看,難看根本沒有關系,他必須掙扎出水,否則就會被淹死”!
他如此狂熱的熱愛畫畫,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貧窮疾病,都奈何不了他。這又讓我想到這幾天被媒體曝光的上海流浪漢沈巍,說人們的生活理念不一樣。
最后斯特里克蘭德重麻風病死了。他的壁畫也付之一炬。而那些墻壁上異乎尋常的壁畫,給他看過病的摩特醫生這樣回憶說:“徹底的將他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了,對生活的全部理解,發現的全部秘密,肯定都已呈現在的那部畫里了,終于找到內心的安寧,孤獨而痛苦的靈魂終于得到安慰”。此后他名聲大噪,一畫難求。那些生活在他周圍曾經見過他的人都為沒有擁有他的一幅畫而狂擰大腿抱憾終身。
作者還講了一個與畫家斯特里克蘭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故事,兩位師出同門而命運截然相反的醫生的逸事。醫術高超的亞伯拉罕聽從內心的召喚,拋下倫敦的優質厚祿,到亞歷山大港當了樸素的檢疫員;技藝稍遜的卡邁克爾則幸運的頂替了亞伯拉汗留下的空缺,成為趾高氣揚的社會名流。作者提出了兩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1、難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讓你感到舒服的環境里,讓你的內心得到安寧,是糟踐自己嗎?
2、難道成為年入上萬英鎊的外科醫生娶得如花美眷,就是成功嗎?
這又是人生終極意義的拷問。前一陣子報道的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馬旭,自己過著清貧的生活,卻把畢生積蓄1000萬捐給家鄉,帶給人們的震動一樣。
再回到題目,月亮和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畫家對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對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月亮和六便士如何取舍這取決于人們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對自己有什么要求。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作者毛姆本身是他那個年代最有錢的作家。而這幾天的熱播劇“都挺好”,蘇明玉的幫助家人時毫不猶豫的出手闊綽大家都覺得很過癮。所以生活中多一些克制包容和接納,允許別人和自己不一樣,不要輕易去隨便評判別人。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相關文章: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04-19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02-16
讀《月亮與六便士》有感02-25
讀《月亮和六便士》有感11-09
讀月亮和六便士有感11-07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07-04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05-11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1-11
月亮與六便士讀書筆記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