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端午節的作文9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粽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與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她對我的哺育與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范圍,她精心呵護與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粽子與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的懷抱,我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著、索取著自己的需要,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與上學,城里與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了我的心里。于是,周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與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睡夢中就能聞到粽子的清香與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著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的粽子,里面的各種豆兒與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粽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粽子,我一直到現都認為奶媽的粽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粽子的藍子上還掛著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粽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脖子上學校向女同學炫耀著,高興著,美著……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么幾次趕上奶媽家過節,于是,包粽子就成了我最高興的事,盡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大盆子邊上,拿著棕葉包著米與豆兒,拿著草捆扎,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一邊包著手里的,一邊教著我,還把我包的粽子也放入鍋里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的粽子不是找不著,就是里面成了稀飯,盡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盆里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的媽媽,女兒現仍然不會包粽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的粽子與香包永遠永遠留記憶中,那是什么樣的粽子與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里有沒有粽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這里為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愿與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粽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為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的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的,因為您愛這個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炙熱的陽光,帶著金黃的翅膀,撲簌簌的飛濺下來。窗外的世界,那份從芳菲的四月里一直延續下來的溫婉和清爽,顯然一日日的淡遠了。隨之而來的,是掩在婆娑之中的那些藤藤蔓蔓和枝枝丫丫罅隙里的光和影,在午后青白的陽光下,閃爍的有些耀眼。
那日,外出辦事,聞到一股子荷韻的清涼,蠶豆的淡甜,粽子的飄香撲鼻而來,忽而曉得,一年一年的端午不知不覺悄然而至了。
就在昨日,母親打電話一再叮囑我端午節那天一定不能忘記“懸艾葉、掛菖蒲、吃粽子”的端午習慣。聽筒的那頭,母親一遍遍絮絮叨叨不厭其煩的叮嚀著;聽筒這頭,我一聲聲歡快平靜的答應著,仿若彼此間要把所有的惦記和牽掛融在這年年如約而來的端午中。
記憶里,每一個端午節那天,一大早,母親會帶著我河塘或水渠邊有露水的地方采集一大把艾葉,以菖蒲作寶劍,以艾作鞭子,以蒜頭作錘子,又稱為“三種武器”。她母親說,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還可以保佑一家人無論漂泊在何處都能平安吉祥的生活下去。這種念想一直在心頭溫暖了好多年,直到今日還依舊!
不過,讓秋雨難忘的還是掛香包和拴五色絲線了。小時候,對端午三寶不太懂,也就向往著那五顏六色各種各樣的香包和手腕花線了。清晰記得無論再忙再累,母親總要在這一天抽出時間和精力,用好看的絲線和花布給我們姊妹三個做飄著艾葉香味的香包。
老屋的小院,是解放前那種又窄又深的小庭院,母親搬來幾只咯吱響的木椅子,坐在靠墻角的那棵粗壯的棗樹下,六月的風輕輕揚揚的拂過母親年輕娟秀的臉龐。一片片鵝黃柔軟的棗花飛舞著,簌簌而下,跌落在母親眉間和發絲上,不一會兒,那一片片碎花布就在母親手里跟變戲法似的成了一只只活潑乖巧的花鳥蟲草,母親再用繡花線繡出溜圓眼,紅紅的唇,彩色的羽毛或尾巴,好看極了。
裝香包的原料當時在農村真的不常見,還好,村西頭的老中醫和爺爺是至交,他平日里捻藥材剩下的蒼術、白芷、菖蒲、麝香、牛黃、香附等余物會讓爺爺拿回來一些,母親小心放在碗里,攪拌在一起,用勺子一點點裝進做好的香包里,用鮮紅的絲線鎖邊,最后,縫在我們的鞋子尖頭上、衣服肩下五六公分處。至今還記得,我的身上跳躍的小豬頭撅著嘴巴俏皮而活泛的跳躍著,同伴眼饞和羨慕的眼光讓我覺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公主!
花絲線不是現成的,母親做起來并不容易,她要把紅黃綠藍等不同顏色的線拆成一股股,相互錯開,搭配成看的花色,然后一點點在腿上捻成一整條,截成合適的尺寸,兩頭扎成蝴蝶結掛在脖子上,手腕上,腳踝上,一圈圈的,好看之極!偶爾,慧心的母親會從箱子最底層拿出自己當年的嫁妝,從上面取下幾個彩色珠子,栓在花線繩的兩頭,走起路來,叮當悅耳。
小時侯是早產,體弱,這種香包和花線繩在我身上直到十二歲,有一年實在有些不好意思,母親還是箍著給我帶上,還說,“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你這瘦猴丫,乖乖戴上,省的病怏怏的,讓我一次次的'揪心!
后來,生活越來越好,北方也有了吃粽子的習俗了,這一天,母親和奶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很多。有蜜棗的,豆沙的,水果的,還沒出鍋,已經香飄滿院了,而我站在灶臺前流口水的讒相一直讓大人們忍俊不禁。
包粽子,江米,粘而香氣濃郁。然而,那個時候,生活在北方的我們,想要吃到南方的大米,除非狠下心來奢侈一回。讓我感動的是,每每端午的前幾日里,母親就留心那些走村串鄉的大米商販,但凡聽到村子里有叫賣聲傳來,母親總會撂下手邊的活兒,急忙跑出去瞅瞅。碰上了,一斤大米,要用好幾斤玉米或麥子才能換到,那白白透亮珍珠般的糯米,生生換走了父母沉甸甸的辛勞和艱辛,而母親心滿意足的抱著換來的三五斤大米,臉上美滋滋的笑容卻一直沉淀在我心底。
北方少水,粽葉也是很難得的,多是用葦葉代替。蘆葦葉,窄窄的面,很脆,一不小心,會包爛的,所以一般只能包一次,不過,資源還是很豐富的,河塘水渠邊到處都是。母親會將蘆葦葉子采回家洗干凈,小心地疊在一起,舀上一勺糯米,一雙靈巧的手隨意翻轉著卷幾下,一只只棱角分明的菱形粽子就出來了。爾后,再用一根棉線纏繞起來捆扎結實,下到鍋里,大火旺燒半小時,隨后小火慢慢溫著,過一會兒,就有一股子清甜的香味,慢慢的滲出來。
記憶猶新的是,那時的我,踮著腳尖,站在鍋臺邊,流著口水急切的等著粽子出鍋的驚喜和饞香,惹得母親憐愛的摸著我的頭:“丫兒,馬上就熟了!”然后,就是從廚房里溢出的朗朗笑聲,和著四下彌散而出的粽子清香,化作一縷縷炊煙,裊裊升騰而去。
如今,又是端午了,由于笨拙,不會象母親那樣穿針引線的繡出活潑可愛的蟲草鳥獸香包,也沒學會母親包粽子的嫻熟和靈巧,但兒時的葦葉粽子里裹著母親沉沉的愛,捆扎著歲月匆匆消逝時悄悄永駐的溫暖,卻一直在我心底,永不褪色。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為端陽節,因為五月初五中有兩個五字,也稱他為重五節。
端午節那天,每家每戶的廚房里都飄出一陣一陣粽子的清香。現在粽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了,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聊天。媽媽問:“誰知道今天是什么節日?”我和爸爸搶著回答:“是端午節!”。“那么端午節這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媽媽又問。我搖了搖頭。爸爸就此給我講了關于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的故事:“從前,有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提倡團結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秦國。可楚王不但不聽勸告,反而將屈原從楚國放逐了。后來,楚國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都非常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投汨羅江自殺了。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后,都去尋找屈原的尸體,可沒有找到。人們害怕江里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尸體,便用米包成粽子扔進江里喂魚。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那天,定為端午節。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賽龍舟。”聽了屈原的故事后,我格外感動。屈原這為國捐軀的愛國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后,每年的端午節我要多吃上幾個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傳統佳節,相傳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這一天有許多風俗習慣。
懸菖蒲艾葉。這天一清早,奶奶將鄉下帶來菖蒲艾葉掛到了門上。我很好奇,就問奶奶,奶奶告訴我,這是為了驅瘴,艾葉有藥用功能,驅蚊子、蒼蠅,凈化空氣。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些習俗呀!這下我知道了。
吃粽子與黃魚,到了中午桌上突然多了幾樣平時少見東西——粽子、黃魚。我很奇怪地問奶奶:“今天又不是過年怎么吃粽子呀?”奶奶笑著說,“今天是端午節呀,所以要吃粽子與黃魚。據說這天人們把粽子裹成尖角形投入江中,尖角形能嚇跑魚蝦,里面米能喂飽魚蝦,它們就不會去吃屈原尸體,這是人們對屈原敬愛。”現在我才知道吃粽子還有這講究。
賽龍舟、掛香囊。晚上看電視我還知道端午也有賽龍舟、掛香囊習俗,坐在一邊媽媽告訴我:“相傳當年屈原跳江以后,人們舍不得屈原,紛紛駕船竟相趕去救屈原,一會兒工夫就看不見了,后來,人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另外,人們還用五色線纏繞香囊,有驅邪、保平安美好愿望。”
啊!端午節習俗可真豐富呀,聽說,端午節風俗已由湖北省為代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我真為我祖國感到驕傲。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小伙伴們!讓我們來猜一個謎語,聽好了喲!“三角四楞長,珍珠里面藏。想嘗珍珠味,解帶剝衣裳”。(打一食物)哈哈!對啦,是粽子!
每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們家都會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首先,媽媽會早早準備好材料:有蘆葦葉,有扎粽子的細繩子,還有一樣最重要的材料——餡料!這些餡料五花八門:紅豆啦,咸蛋黃啦,鮑魚啦,瑤柱啦,綠豆啦,豬肉啦……真是種類繁多,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口味調配。開始做粽子了!我們先把葉子沖洗干凈,放到鍋里煮一下,然后晾開備用。接著把所有的餡料調好味就可以包粽子啦。我迫不及待地拿了兩片葉子包了起來,因為我從來沒包過粽子,所以我好不容易包緊了一個口,另一個口卻漏出來了,我補完東墻補西墻,怎么包都包不好。我瞪著那三不像的粽子直嘆氣!正想放棄的時候,媽媽看穿了我的心思,她走過來對我說:“廷廷,不要氣餒,我給你示范一次”。媽媽一邊說一邊包,只見她左手小心翼翼地捏住葉子左邊,右手把葉子卷過來,和左邊的葉子合攏,形成了一個長方形,再把餡料從口子里裝進去,最后封上口,用細繩子綁緊,一個吃得飽飽的.粽子寶寶就做成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一次不行,再來一次,媽媽不停地指導著我,我終于包出了一個又一個完美的粽子。在大家的努力下,一鍋粽子很快就包好了。媽媽端著粽子開煮了,廚房里飄出一陣又一陣淡淡的粽香。四十分鐘過去了,媽媽端出香噴噴的粽子,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起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吃起來感覺特別的香!
今年的端午節,真是別開生面、收獲滿滿,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從書上查閱,知道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多為用來紀念愛國者"屈原"的節日,是我國兩千多年的舊習俗,很多民族都有這個節日,雖然名稱不同,民俗大同小異:女兒回娘家、賽龍舟、吃粽子、煮雞蛋、吃綠豆糕、飲雄黃酒、吃時令鮮果、掛香袋,門上插菖蒲、艾草……其中賽龍舟和吃粽子是最常見的端午節的民間活動。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很忙,一般提前一天包粽子、煮雞蛋。我家因爸媽上班的關系,五月初三那天就約姑媽回娘家過端午。這一天媽媽和奶奶忙個不停,一會兒包粽子,一會兒煮雞蛋,買菜、洗菜。傍晚,舅舅、舅婆、兩個姑媽一家都來了,他們送來了又黃又甜的枇杷、又紅又香的蘋果、又圓又大的哈蜜瓜、一盒盒黃綠色的.綠豆糕……一下子屋子里擠滿了15個人,大家談笑風生,熱鬧極了,我忙著給客人端茶。
開飯了,大圓桌上擺滿了媽媽親自燒的菜,十分豐盛:有野生的黃膳,潔白的帶魚,黑木耳燉豬腳,“金玉滿堂”,白切雞肉,紅燒排骨,紅色的蝦,紫色的燒茄子,青蒸綠毛豆,香噴噴的雞蛋……共二十四碗,色香味齊全。客人相互敬酒、相互祝愿。他們吃得津津有味、贊不絕口,節日氣氛多濃啊!像過年似的。飯后大人、小孩分別搞喜愛的活動,玩得非常開心。
端午節那天,一大早奶奶從菜場上買來綠油油的、尖刀形的菖蒲的香氣噴鼻的綠艾草,一起插在門上。我奇怪地問奶奶:"這干什么用的?"奶奶笑著說:"傳說是避邪用的"。
端午節藥店里掛著許多香袋,引人注目,這香袋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袋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是以絲布制成,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穿成帶子,五顏六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買的人可不少呵!奶奶給我買的那個是綠色桃子形的,掛在脖子上既漂亮,又香氣撲鼻,我不停地聞,似乎腦子都特別清醒。
好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端午節就要到了,這是一個神奇的節日,當然也有關于它的神奇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美麗機靈的姑娘叫端午,她的爸爸做生意失敗了,沒有錢還債,債主名叫周伯強,聽說這事后,馬上找到了端午的爸爸,說:“你做生意失敗了,怎么還我錢?但如果你把你的女兒端午嫁給我,你就不用還錢了!”
爸爸和端午都被這個提議嚇壞了,于是狡猾的周伯強思索了一會兒,說:“跟我來。”端午和爸爸跟著他走進了他家別墅里的鵝卵石小路,道路都是用黑色和白色的鵝卵石鋪成的。周伯強對端午說:“就讓上天的旨意來決定吧!我準備兩個袋子,里面各放黑色、白色石子一枚,然后你我各從袋子里取出一枚石子,如果顏色不一樣,你就要嫁給我;如果顏色一樣,你就不用嫁給我了!”為了表示自己的慷慨,周伯強還加了一句話:“你爸爸的錢也不用還我了!”可憐的端午和爸爸,實在無計可施,只好答應了。
然而,就在周伯強撿石子的時候,眼尖的端午發現,他明明是在自己的袋子里裝了兩個白色的'石子,而在端午的袋子里裝了兩個黑色的石子。那么就是說,無論端午拿出哪顆石子,最后都是和周伯強的顏色不一樣!機靈的端午急出一身冷汗,但她并沒有慌張,突然,一個好辦法來了。于是端午拿出一顆石子,然后假裝不注意掉在了路上,路上都是黑色白色的石子,當然判斷不出剛剛端午拿出的是什么顏色的石子,于是端午建議看看袋子里的石子是什么顏色,袋子里只剩下一個黑色的鵝卵石,那么按照周伯強說的“一黑一白”的說法,掉在地上的應該就是白色的了,和周伯強拿出來的石子的顏色是一樣的,這樣,端午就不用嫁給周伯強了,而端午爸爸的債也不用還了。
后人為了紀念端午的智慧,就把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年除了春節,端午節是我的家鄉最有節日氣氛的節日了,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里。
每逢端午節那天,人們都包粽子吃,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被別人殺害了并且扔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里,人們知道了,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里,這樣魚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把新鮮又綠油油的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然后用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輕輕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綠豆、蜜棗、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來用繩子捆緊,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早已傳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嘗嘗,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鉆。
一頓豐富的午餐過后,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來觀看激烈的賽龍舟。只見兩隊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前方,整裝待發;"叭"的一聲,一條條龍舟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沖。兩岸的人們也歡騰跳躍,興奮地大聲喊著:"加油,加油。"那簡直鑼鼓喧天,響徹云霄,熱鬧非凡!
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著傳統的習慣,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艾葉、菖莆、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濕氣。洗了以后,不會生痱子。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那一定一飽會眼福和口福!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早晨醒來,我揉了揉眼睛,忽然聞到了淡淡的'香氣。我隨著香氣來到了餐桌前。啊!我看到了許多粽子!蜜棗粽子,豆豆粽子,咸肉粽子,雞蛋和咸鴨蛋,還有許多水果,真讓我垂涎三尺。
我不由自主地拿了一個蜜棗粽子,這可是我的最愛!我剝開了粽子葉,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一個蜜棗粽子幾口就被我吃完了。我又拿了個大大的雞蛋,我把雞蛋往桌上一敲,“砰”的一聲,雞蛋殼破了,我津津有味的吃起來……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7
端午節作文:家鄉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美味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 :歡樂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童年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民間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英語作文:家鄉的端午節06-27
端午節作文:時空穿越端午節06-27
端午節作文范文端午節的夜晚06-27
端午節相關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