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剝蝦的時代
對于一個吃貨來說,生活中最開心的事莫過于美食在前了。每次聞到那香噴噴的美味,我就眼睛發(fā)亮,甚至舌頭也會下意識的舔舔嘴唇。我那老媽一看到我這副模樣就會恨鐵不成鋼的拍拍我的腦袋:“唉,你是小女生,要注意形像,形像!”
可作為一個吃貨,這可真是難以控制啊,尤其是聞到那美味的酥炸大蝦,聳聳鼻子,一副享受的樣子那是常態(tài);要是看到麻辣小龍蝦,更是不顧淑女的形象;最為難受的那就是美味在嘴前,卻碰上那該死的蝦殼,那是多大的煎熬啊!
最近,從一本書《筑夢路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小吃貨發(fā)明剝蝦神器。這一個小發(fā)明正好補足一個致命的關鍵──剝蝦殼。來自一個和我一樣為剝蝦而煩惱的女生王星燁。她自詡一枚地地道道的“小吃貨”,從小在溫州生活,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各類海鮮,其中,最愛吃的就是蝦蛄。
剝蝦真的傷透了腦筋。每次吃蝦時,都要用手小心翼翼地把蝦殼和蝦肉分離開,可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因為蝦蛄的殼不僅堅硬,而且上面還長著小刺,一不小心,手就會被扎到。如果不用手,直接放進嘴巴咬,這樣就吃得不夠徹底,浪費了美味的鮮蝦。于是她便有了發(fā)明小工具的念頭。說做就做,她利用一支自動圓珠筆和12號醫(yī)用手術(shù)刀,再結(jié)合新興的3D打印技術(shù),發(fā)明了第一代剝蝦筆。不過在使用時,她發(fā)現(xiàn)刀頭裸露在外,安全性較差,而且在割開蝦蛄背的外殼時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流暢。于是她便又進行一番改良,除了把第一代的那些不足改掉,她還將第二代的剝蝦筆全用3D打印制成。
之后,王星燁還和爸爸專門跑到做蝦干的工廠,看到幾位奶奶坐著,人手一把剪刀,拿起一只活的皮皮蝦,剪掉頭,再順著蝦的周邊剪一圈,肉和殼就分開了。整個過程非常熟練,不過還是有人的手被劃破。一次偶然中,王星燁受到當?shù)乩蠞O民剝殼方法的啟發(fā):用筷子從蝦蛄的腹部戳進去,現(xiàn)在蝦蛄再也不怕手被扎了,只需兩秒便可輕松剝好一只蝦。她因此獲得了20xx年的第六屆“長杭青少年科技獎”,并且她還憑借著剝蝦神器成為杭州少科院院士。除此之外,小小發(fā)明家王星燁的其他發(fā)明:夾書架、新型吸墨水鋼筆等獲得了國家專利。
現(xiàn)在王星燁家的飯桌上已經(jīng)離不開這個小工具了。其實,發(fā)明并不難,靈感源于生活中的點滴事情。只要你喜歡觀察,喜歡鉆研,喜歡用腦,喜歡動手,那么,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小發(fā)明家。
【剝蝦的時代】相關文章:
口味蝦是哪里菜?口味蝦的做法06-23
剝洋蔥作文02-01
剝核桃作文06-03
剝瓜子作文05-19
剝玉米作文06-05
剝大蒜作文01-10
燕巢鳳尾蝦07-11
夾心蝦糕07-12
寵物蝦作文08-10
小班剝桔子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