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的作文 推薦度:
- 冬至作文 推薦度:
- 冬至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冬至的作文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冬至的作文1
還在兒時就知道冬至這天必吃餃子,當時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只記得媽媽的那句話: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那個年月餃子是很好吃的食品。
一般情況下是吃不上的,所以很期盼冬至的到來可以有餃子吃了,這是我家的傳統(tǒng)習慣一直沿續(xù)到現(xiàn)在。隨著社會文明的發(fā)展和進程,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不斷的被國民所認同和傳承。
冬至,是中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民間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辭官回家鄉(xiāng)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xiāng)親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yī)棚;支起的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y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qū)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分給來求藥的每個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妖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人們學著“妖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醫(yī)圣張仲景距今已有1800年了,但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現(xiàn)今人們講究進補養(yǎng)生保健,在嚴冬季節(jié)里進補是多數(shù)人的選擇。從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講,冬令進補也是在冬至前后;三九天開始。民間早就有“冬補三九”的說法。冬至是數(shù)九的開始,因此民間認為,在冬至前后進補為最佳。
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shù)九寒天”,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的說法。
《九九歌》就是從冬至這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shù)九個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冬至的作文2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這天的風猛烈地刮著,絲毫不理會那垂死掙扎小樹的感受。哼,看這大冬天,哪個傻子出去?“兒子,去買袋鹽回來!”額……
冬至是數(shù)九的第一天,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天氣真正的開始冷起來。一冷,人就在家躲起來了。躲在家干嘛?你管他呢,閑到憋屈不就自己找事干了——我打保票,絕對會給自己鼓搗好吃的。北方人兩三日內(nèi)定會興師動眾的和面,攪餡兒,包餃子。餃子最早是三國時代的扁鵲發(fā)明出來為了不讓人凍傷身體而做的藥物。可是扁鵲怎么想也想不到,他發(fā)明的藥物,卻被我們這種頂級吃貨改成了美食!
是不是藥改良的無所謂,反正在我眼里,能吃到餃子就行。冬至,小年,春節(jié)有餃子就是好節(jié)日,有肉餡兒就不凍耳朵。是嗬,一家人在溫暖的屋子里吃著滾燙的餃子,聽著窗戶外猛烈的風聲,怎能不喜笑顏開?
在大家眼里,吃餃子已經(jīng)成了一種傳統(tǒng)。那白白胖胖的餃子一年下來怎么也得跟胃打上十幾次交道。否則就“渾身難受,奇癢無比。”那句俗語怎么說來著?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躺著。
南北飲食差異大家都知道,但同樣是北方的山東,冬至也有自己的過法。山東冬至吃得更加直接:羊肉湯!想當年漢高祖吃了一碗羊肉湯后贊不絕口,山東人可就樂壞了。人家武漢有熱干面,保定有脆驢火,俺們山東有羊雜湯!說來倒也是,冬至這大冷天,捧著一碗放了胡椒的羊雜湯,在柴火燒的正旺的“炕”上聊天,別提多得勁兒了!漢高祖估計都沒想到,大咧咧的山東竟這么給面子!
冬至的美食,我就不一一列舉了:什么合肥的冬至面啊,江西的麻糍啊,江南的赤豆糯米米飯啊,蘇州的釀酒啊……其實享受美食只是過節(jié)習俗的一小部分,而節(jié)日又只是中華歷史長河的一小部分。歷史長河的每一小部分都不可抹去,因為就是這無數(shù)個一小部分而匯成的獨一無二的中華文化。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東方。
中國文化是充分整合全國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華夏兒女的智慧和思想的精華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的二十四節(jié)氣,起初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也是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不得不由衷的贊嘆古人的智慧。
過節(jié)嘛,自然是要快快樂樂的,儀式感也不能丟掉。唯有一點就是得看看過的是什么節(jié)。話說回來,咱也沒有必要把全世界的節(jié)都過一遍吧?過春節(jié),冬至,難道他不香嗎?
得,我媽又催我去買鹽了。下回再說,拜拜……
冬至的作文3
繽紛花朵,天際朦朧已搖搖欲墜
風姿綽綽,是誰的身影讓天地如此寧靜
耳際述說,冷冽的空氣歲月如梭
轉(zhuǎn)眼間冰封北國……
空氣中蘊含著向日葵的芬芳,云層遮擋住了陽光,一如秋日的涼爽,冬至的故園,多了幾點花朵……
——引子
花瓣欲墜,情暖冬至·天變短了,美景長
清晨,已經(jīng)是7點。拉開窗簾,外面卻還是漆黑一片。黑夜依舊為過,洗漱時,也沒了往日的光澤。草草收拾好書包,走進這冰封的北國,溫暖霎時間無影無蹤,呼嘯著的風似乎是吹著我前行。
走在上學的路上,霧氣擋住了視線。隱約看到了遠方的光亮,車燈、人影,一切都還在沉沉入睡。悵惘天際,卻看到了與往天不一樣的風景——一輪圓月高掛在天,那么大、那么亮,像是銀器掛在天際,照亮校園的方向,照著我的腳印踩在雪地上。暮然回頭——遠方目光在眺望。
書聲瑯瑯,哪怕窗外還是灰暗一片。月亮不知何時褪去了光澤,太陽也躲在云層中不肯露頭。也罷,靜靜端詳這流云間的美景,跟隨它的寧靜,徜徉在這街道中的熙攘……
回到家,翻開日歷才發(fā)現(xiàn)——原來北國的冬至,北國的冰冷,即將來到。
花瓣欲墜,情暖冬至·景變涼了,餃子暖
對著日歷微微一笑,這才知道——冬至的腳步已到。
冬日里,喜歡坐在窗臺上看遠處的風景。喜歡遠眺西山公園,看屹立在高山之巔的青松,像是戰(zhàn)士永遠守護著家鄉(xiāng),傲然俯瞰著四方。是房間的溫暖鎖住了我的'視線,是窗外的寒風使得我再也不愿踏出門去。窗戶邊,還能感受到淘氣的風兒;雪堆旁,是誰堆起的夢想,雪人也在眺望……
放學回家的一路上,專心欣賞著眼簾間的風景,也能感受到寒風凜冽,穿過了衣襟,在血液中流走。打了一個冷顫,卻不禁笑道:“冬天,你終于來到!”這才是北國的大好河山,這才是草原的英氣豪邁,游牧在冰雪之巔,與天公盤旋,太陽何嘗不受奚落?想象著今年的冬季那達慕,寒風雖吹來了冷峻,卻吹不散這兒飄散的濃濃情意。比的是草原兒女誰熱情,賽的是追憶金戈鐵馬萬里那情形……
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圍坐一桌,我們共慶這銀白冬至。喜歡它不一樣的豪邁,喜歡它不一般的真誠。在寒風中舞動著激情,北國的孩子于你共慶。
花瓣欲墜,情暖冬至·舉起酒樽,愿真情永存
吾站立于此,望北國原馳蠟象
彼端風景岸,六角形花瓣忽降
凋零了四季的繽紛,殘霞輝映著溫存
這晶瑩剔透的雪灑,這溫馨動人的畫面
花瓣欲墜,情暖冬至。
冬至的作文4
很小的時候每逢冬至這一天奶奶都會告訴我冬至要吃餃子,不吃餃子耳朵就會凍掉。為了我的耳朵我都會大口大口吃餃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從書中得知冬至不吃餃子耳朵也不會凍掉。
其實冬至是中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可是一個大節(jié)氣,倍受人們的重視。冬至要吃美食是人們過節(jié)的傳統(tǒng)習慣,中國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在這一天吃餃子、南方盛行吃湯圓。不論吃什么都是人們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餃子是我們家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我們?nèi)揖墼谝粔K,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心里都美滋滋的。每到這時奶奶總會對我說:“多吃點,吃的`肚子滾溜溜的,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哦!”雖然冬至夜三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但是我家里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可惜今年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冬至夜不能回來。我更想念他了。
今天是冬至,一放學,我就三步并作兩步飛奔到家里。我看見媽媽和阿姨正在火鍋旁邊撮湯圓,我也過去幫忙撮。湯圓撮好了,媽媽把撮好的湯圓到進鍋里炸。過了一會兒,一盤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湯圓”就“新鮮出爐”了。我一聞到湯圓那香噴噴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夾了一粒放進嘴里。突然,我“哇”地叫了一聲。“怎么了?”媽媽連忙問道。我伸出燙得發(fā)紅的舌頭給媽媽看,媽媽才明白過來,心疼地說:“小心點,別再燙著了!”
這時,火鍋開了。阿姨把肉丸和羊肉放進鍋里。不一會兒,羊肉熟了,阿姨幫我撈出羊肉,我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一眨眼的工夫,一碗羊肉被我吃個精光。媽媽還怕我吃不飽,又給我撈了一大碗肉丸。我不顧三七二十一,捧起碗就吃。阿姨看到我這副狼吞虎咽的模樣,便開玩笑說:“我的小饞貓,吃慢點,當心噎著。”我回答說:“貓的喉嚨大,整條大魚都能吞下,哪會噎著呀。”阿姨聽了我的這番話,哈哈大笑起來,媽媽也被我給逗樂了……
晚上,在溫柔的月光下,我們一家人坐在陽臺上聊天、講著笑話,齊樂融融……
冬至的作文5
“冬至不端餃子碗,耳朵凍了沒人管”,今天,我們要在橙子作文班里包餃子,我的心里非常開心。
為了包餃子,我特意從家里帶來了碗、筷子和勺子,教室里擺放好了香噴噴的餃子餡和一個個疊放整齊的餃子皮,同學們一個個興高采烈,興奮地交流著怎樣才能包出好看的餃子。
終于開始包餃子了,我們分了小組,把小手洗凈,老師給我們分了餃子皮和餃子餡兒,先讓我們自己動手包一個。我拿起一個餃子皮,又用勺子挖了一點兒餡兒填到里面,然后把餃子皮對折,兩邊捏緊,哇,我的第一個餃子包好了。
我趕緊把包好的餃子拿給老師看,老師笑著說:“你包的餃子不錯,就是太小了,肚子扁扁的,像一個沒有吃過飯的小豬一樣,你應該往里面多填一點兒餡兒”。我按照老師說的方法,把手指并緊,手指彎曲呈勺子的形狀,餃子皮放在中間的三個手指里,把餃子餡兒往里面填滿,用力壓實,然后對折餃子皮,邊緣捏緊,這樣一個胖胖的餃子就包好了。老師看到了,夸我是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不大一會兒,我就包了許多餃子,老師說:“廚房里的水已經(jīng)燒開了,把我們的餃子都端進去,下到鍋里吧!”老師教我們怎樣下餃子,只見老師輕輕地拿起兩個餃子,離鍋近一點兒,小心翼翼地放進鍋里,千萬不能離得太遠,不然熱水會濺到手上呢!我們按照老師的方法,把一個個餃子輕輕地放進鍋里,餃子剛開始沉在鍋底,一會就浮上來了,一個個緊緊地挨著,像一條條魚兒在游泳。我拿起勺子推了幾下,蓋上蓋子,水沸騰了還要不停地推餃子,老師說這樣防止餃子粘在一起。
大概有5。6分鐘左右,餃子的香味兒飄了出來,我的口水也快流出來了。又過了兩三分鐘,餃子成熟了,老師給我們每個人的碗里舀了幾個餃子,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好香呀!好像有一股玫瑰花的.香味,又咬了一口,滿嘴流油,真好吃,自己動手包的餃子吃著就是香。
我們邊吃餃子,邊聽老師給講冬至吃餃子的來歷:漢朝時,醫(yī)圣張仲景在冬天看見許多老百姓的耳朵都凍爛了,他就把羊肉剁碎,用面把羊肉包成耳朵的樣子讓老百姓吃。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他,每年冬至都要包餃子!
這一節(jié)課我真的好開心,因為我們吃到了香噴噴的餃子,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包餃子。
冬至的作文6
昨晚看天氣預報,說今日的氣溫是“—1——14°”看來今年這個冬至日屬于“凍的明”的節(jié)氣了。今日一大清早騎摩托來單位,手、足、耳、臉都被冷風刮的麻麻的痹痹的,瞅一瞅公路兩旁的田園阡陌里,無水的灑了一層厚厚的面粉狀的霜,有水的則鋪上了平平整整的玻璃狀的冰。冬至呵,冬至!寒冰咧咧是冬至的最生動寫照!
大概騎行了七八分鐘的樣子,來到單位的泊車棚停放摩托車。忽然,感覺頭上被什么硬邦邦的東東觸碰到了,查看一下,原來是掛在泊車棚橫梁上的濕衣服被凍得硬邦邦結(jié)了冰。上得樓來,進入斗室,想到自來水籠頭上接水燒開水,卻發(fā)現(xiàn)水籠頭也被凍住了……嗯嗯,節(jié)氣也是分水嶺,冬至就是冬至啊!
寒冬的夜晚也是難熬,好得有個“電暖手”可以給冰涼的雙手提供熱度,要不然會很慘。電視自然是要看的,等爭著看“光頭強”、“小頭爸爸大頭兒子”和奧特曼等少兒節(jié)目的孫子被媽媽哄上二樓之后,我才可以由著自己選看新聞、綜藝、人物頻道仰或電視連續(xù)劇。昨晚百無聊賴的“遙控”到cctv音樂頻道,在《精彩音樂匯》里呆了一會,被毛寧的那首《晚秋》唱的凄凄慘慘戚戚似的。看窗外浩浩的月空,在如此一個冬至的前夜陪著瘦骨凌靜的.棗樹搖曳的梭梭聲響,靜默沉思才知道凡塵中所有的一切均不是我一生的所有,就跟“鐵三角”范偉所說的那樣:“我不想知道是怎么來滴,我想知道的是怎么沒滴!”驀然又回首,2014即將過去,竊以為本人不至于像歌手那樣眉心漾上的“是牽強的笑容”,畢竟,本年度原計劃所要做的事情都已“完成任務(wù)”了,而且有一項沒有列入計劃的事也努力在做。
寒冷的節(jié)氣,難免會生出略帶寒意的思緒。“那多少往事飄散在風中,怎么說相愛卻注定要分手,怎么能讓我相信那時一場夢,情緣去難留,我抬頭望天空,想起你說愛我到永久,心中藏著多少愛和愁,想要再次握住你的手,溫暖你走后冷冷的清秋,相逢也只是在夢中……”這是毛寧原唱中的歌詞。靜靜的聽、默默的品。我想,每個人都會有類似的心情。我自省,曾經(jīng)也曾犯下“文字獄”——因為一篇《沒有留下一點念想》的博文而得罪了一個至親至好的朋友,真的不值,我心好冷。
冬至如期而至,小寒大寒之后就又是立春了。冬已至,春天還會遠么?
冬至的作文7
今天,刺骨的寒風就像一根根針刺在臉上,天氣變的格外冷。
來到學校,同學們個個被衣服包得像一只只搖搖擺擺的企鵝,我也不例外。而老師們呢?就像剛剛從南極俄羅斯站回來的人們一樣。下課后,我來到操場上玩耍。可是現(xiàn)在,同學們個個都沒有以往那樣活躍了,他們大概是被冷空氣“降服”了吧!“呼——”,突然吹過一陣北風,凍得我打了個冷戰(zhàn),一溜煙兒跑到了教室里的暖氣邊,好讓暖氣烘走我身上的涼氣。
中午放學,來爺爺家吃飯,一進門,一股撲鼻的香味就立刻鉆到我的鼻子里面不愿出來了,一直把我引到了桌邊,它卻還勾住我的鼻子不放,我睜大眼睛一看,哇!一個個冒著熱氣、香氣撲鼻的餃子,似乎在眨著它那雙調(diào)皮的眼睛等待我的`品嘗呢!我也顧不上和那些頑固的細菌娃娃做抗爭了,擼起袖子、張開大嘴,用手抓起剛出鍋的餃子就往嘴里塞呀!我囫圇吞棗地把餃子吞到了肚里,幾乎沒嘗到什么味道。弟弟也不甘示弱地與我搶起了餃子。在這“危急時刻”,我的手和嘴忙個不停,生怕被那貪吃的表弟占了便宜。雖然我的手和腮幫子都累麻了,但當我倆以驚人的速度將一盤餃子一掃而光時,我那不爭氣的肚子還是沒有填飽。唉,誰讓那小家伙老跟我搶呢!
沒辦法,我和弟弟又開始“侵襲”第二盤餃子了。這次的“斗爭”更加激烈。餐桌都變成了戰(zhàn)爭桌。不僅如此,由于我倆只顧著吃餃子,顧不上自己的形象了,臉上就像攤餡餅一般,要是我們旁邊有小動物的話,臉上的美味都可以當它們的美餐了。吃著吃著,我突然覺得今兒的餃子比以往好吃的多。雖然是同樣的陷,同樣的面,而味道卻截然不同。今天餃子的味道,就像普通餃子加了十袋香精那么香。我細細的品嘗著最后進食管的每一個餃子,又看看窗外刮著寒風的天,心生疑惑,咦?難道今天是冬至嗎?
事也巧合。第二天體育課上,在做準備活動的時候,只聽見有人在暗地里議論紛紛,“昨天俺老媽出其意料地讓我吃了好多餃子,真怪!”“咦?難道你還不知道嗎?昨天是冬至啊!據(jù)民間流傳下來的風俗,冬至不吃餃子會凍掉耳朵的!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呢!”“謝天謝地,幸好我昨天吃餃子了,怪不得昨天的餃子格外香呢!原來是這樣啊!”聽了他們的話,我也不禁被吸引了,回過頭來,饒有興味地與她們聊了起來。
冬至啊!你有什么法力,才能讓那一天的餃子變得格外香呢?
冬至的作文8
冬至要到了,干媽送來了一大包餃子餡。周五放學后,媽媽說:“妮妮,你來幫忙,我們包餃子吧!”我爽快的說:“太好了!”
開工嘍!媽媽和我都系上圍裙。媽媽挖了一塊餃子餡到盆里,然后把面揉好再搓成長條,切成小小的就像梨膏糖一樣的三角塊。我急促的說:“媽媽你快走吧。這不需要你了,我來搟皮。”
我先把面團壓扁,然后拿檊面杖往上搟兩下,往下檊兩下,再轉(zhuǎn)著檊,一會兒檊好了,一連檊好了7個。媽媽喊:“好了沒有?”我就像電影里的店小二一樣,高喊著:“客官稍等,馬上就好。”說完我就端起盤子飛快的跑到客廳,嘴里還說著:“小二來嘍。”媽媽聽了忍不住大笑著說:“呦!我們家來了個店小二呀!”接過盤子一看,說:“這個餃子皮檊得不錯,就是有點太厚了,能再薄一點就好了。”
為了改進,我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把面皮又多檊了兩下,面皮又大又薄。媽媽看了又說:“這次檊的也不錯,就是又大了點,薄了點,這樣包出來的餃子豈不跟XX沒什么兩樣?再小一點就更好了。”
我又按照媽媽的要求努力改進,想辦法把面皮檊得再小一點。這次媽媽一看,高興的說:“呀!妮妮這次檊得最好了,不大不小,不薄不厚,而且很圓。以后就按這個標準檊。”
就這樣,我檊皮,媽媽包。每包一部分,就往冰箱里放一部分。剛開始我還納悶呢,今天不是吃餃子嗎?怎么都放冰箱里去了呢?媽媽說:“餃子餡不能放,必須包完,所以,多余的餃子都放冰箱里凍起來,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煮,這樣很方便。”
餃子終于包完了,我坐在沙發(fā)上少氣無力的說:“我都快要累死了.....。”抬頭一看表,7點多了,我們5點開始包,包了兩個多小時呀。媽媽笑著說:“妮妮真棒!這次立了大功。幫了媽媽的大忙。要不是你,我還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時候呢!謝謝!”
爸爸回來了,媽媽自然是向爸爸訴說我的表現(xiàn)。爸爸微笑著說:“我知道,妮妮是一個具有潛能的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最好。”我聽了心里特別高興,高興的不是爸爸夸我,而是我終于能幫媽媽分擔一點點家務(wù)。
通過這次包餃子,我體會到媽媽做家務(wù)是多么的辛苦。同時我也悟出一個道理,無論做事還是學習,除了認真仔細以外,還要學會思考,研究,不能遇到困難就放棄。善于聽取意見和建議,再努力改進,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到更完美。
冬至的作文9
呀呀學語的小孩子,剛參加工作的大孩子,鬢角全白的老孩子,一提到冬至的餃子,誰不是嘴里生出陣陣肉香來。光看它們那玲瓏的模樣、聞著那肉香,就已經(jīng)垂涎三尺了,更何況大口大口的吃呢?
冬至是一年來最冷的一天。俗話說“冬至吃餃子,保耳朵。”東北人的家里冬至這天必不可少吃頓餃子,于是我找來三個靠背椅,一字排開,我們祖孫開工了。
爺爺拿手好戲是揉面、搟面。他先將和好水的.面團使勁揉搓,分割好搟成面皮,那面皮厚薄適宜,閃現(xiàn)出白如凝脂的光芒。趁著醒面的功夫,他將韭菜洗凈切碎,再把豬肉切成整齊的長方條,進一步剁碎,直至變得非常細膩。接著在一個大碗里放入醬油、料酒、雞精和食鹽,用筷子順時針攪拌。他告訴我一個竅門:只要聽到“嘩嘩”的聲音就代表這餡濕度剛剛好,包進餃子皮里既不會流汁,又口感細膩爽口。很快這餃子餡就大功告成了,只等另一位主角上場。
奶奶包餃子真是一絕,只見她把餃子皮放在左手心,右手挑起一小塊餡,雙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合攏輕輕合力一捏,一個餃子就成型了,跟個元寶沒什么兩樣,怎么看怎么漂亮。不一會兒,一個個皮薄餡大的餃子排好了隊,整齊劃一的在小桌上。我也來湊湊熱鬧,學著奶奶的樣兒包,可包出來的大的大,小的小的,餃子們還不聽話的吐著綠汁。我垂頭喪氣,氣鼓氣脹得跑出去玩了。
所有餃子包好了,開始煮餃子。我們把餃子放入沸水中,它們好似在游泳,浮上浮下,不一會兒就游累了,就鼓起了小白肚,浮在水面上休息,用勺子撮一撮,真Q彈。撈出來,個個都飽滿勻稱,色澤鮮麗。
欣許是等得有些久了,我一看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就立即兩眼放光,狼吞虎咽起來。還沒嘗出個味來,四五個就已下了肚,真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突然什么東西咯住了我的牙,原來是一枚硬幣。爺爺奶奶看到了,開心地夸我有福氣,大家笑聲不斷,其樂融融。
要回自己家了,奶奶腿腳不便,爺爺送爸爸、媽媽還有我到樓下。雪片如柳絮般隨風輕飛,屋子頂、馬路上都是白皚皚的積雪。爸爸為我裹緊了衣服,爺爺照例又給爸爸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次他的鼻頭有點發(fā)紅,眼中隱約有著淚花。我知道他又是舍不得我們離開,我說:“爺爺,我們會常回來看您和奶奶的。”爺爺舒展開滿是褶子的臉,連忙應諾到:“好!”
低頭看,雪地里是祖孫三代大大小小的腳印;抬頭望,是奶奶在窗前揮舞的雙手。一碗冬至的餃子里也許包的是愛的餡。
冬至的作文10
冬至那一天,一大早我便吆喝媽媽早點起來和我一起包餃子,因為小時侯,媽媽常常對我說∶“冬至不吃餃子,耳朵會凍掉的。”
小時侯總會在媽媽的懷里哭呀,害怕耳朵會凍掉。(因為我不愛吃餃子。)現(xiàn)在一想起就會發(fā)笑,我當時是多么幼稚。媽媽買來餃餡,我們?nèi)铱倓訂T,開始包起來,告訴你我可不是第一次包餃子了,已有一年的歷史了。我托著餃子皮,愜意的往餃皮里放了一大塊餃子餡,用手輕輕地捏了捏餃皮邊,呵,第一個餃子包好了,我把自己的得意之做拿給了媽媽,媽媽只是微微一笑,我轉(zhuǎn)開了話題,和媽媽爸爸親昵地交談著……過了一會,餃子熟了,看著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我的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我拉著媽媽的衣服撒嬌地說∶“媽媽你給我講冬至為什么吃餃子。”媽媽說:“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y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yī)者奉為經(jīng)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y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yī)。后毅然辭官回鄉(xiāng),為鄉(xiāng)鄰治病。其返鄉(xiāng)之時,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兩岸鄉(xiāng)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guān)搭起醫(y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y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qū)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我聽后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呀,以后要多吃餃子以免耳朵凍掉,不一會兒餃子就吃完了,但媽媽跟我說的話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冬至的作文11
冬至過后,吃餃子,這是大學題!
相傳南陽醫(yī)圣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回國時正是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看到南陽白河兩岸的鄉(xiāng)親們一絲不掛,很多人的耳朵都凍僵了,他很難過。他讓弟子們在南陽的關(guān)東河搭起一個藥棚,用羊肉、胡椒和一些祛寒藥材放在鍋里煮,撈出切碎,用皮包把耳朵成像,然后放在鍋里煮,制成一種叫“祛寒撥耳湯”的藥,供人們食用。
吃了飯,村民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人們每年冬至都模仿進食,形成了“掐凍耳朵”的習俗。那時候“捏凍耳朵”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餃子!
你以為我可以不遵守祖先傳下來的規(guī)矩嗎?為了不凍耳朵,我只好在廚房包餃子!
至于剁肉拌餡等麻煩的工序,還得找媽媽幫忙。我看到我媽快刀斬亂麻,很快就把一大塊羊肉切成了黏糊糊的肉。我用手摸了摸,嘿!光溜溜的,捏一點,真的有一種被斷開的感覺!然后,進行第二個過程,——,混合填料。
媽媽把剛切好的肉倒進盆子里,依次放鹽、醬油、白糖(白糖新鮮)、十三香等調(diào)料,用筷子向一個方向擰。過了一段時間,原本只是粉白色的肉完全變了樣,卻是深褐色,黏黏的,不如以前了。但是,如果你低頭仔細聞,它會有一種誘人的香味。
第三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馬上就要進行了。——包餃子。我和我媽分了,我搟面團,我媽負責包餃子。廚師一出現(xiàn),我就捋了捋袖子,穿上圍裙。真的很像廚師的味道!
我拿了一個小面團,在案板上用力壓,壓出一個不規(guī)則的圖形,然后用搟面杖在面團上搟,搟面杖粘了幾次。我媽跟我說:“這是因為你放的面粉太少,導致粘在一起了。”我看到媽媽很快的在面團上撒了一點面粉,再帶我去滾的`時候,還不是很粘。就這樣,我搟的第一個面團誕生了。雖然不完美,缺胳膊少腿,但畢竟是第一次,可以理解。
搟了點面團,我媽覺得我太慢了,我又改行了!突然,他成了包角子的主。我拿了個面皮,小心翼翼的從盆子里挑了一點肉餡放在面皮中間,然后合上。可惜我放的餡太多,所以餃子先生的大肚子上布滿了幾塊小補丁,嚴重毀容。
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和精力,終于把餃子包好了,但是鍋短了!水燒開后,我小心翼翼地把餃子倒進鍋里。我看見餃子像一只快樂的小天鵝在鍋里快樂地游泳。過了一會,鍋里有泡沫,餃子從鍋里出來了!火還沒滅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大碗,然后蘸了點準備好的調(diào)料,咬了一口,滿嘴都是口水,真的好喝!不然怎么說好吃呢?畢竟這是你自己勞動的結(jié)果!
冬至的作文12
今天是冬至,天氣尚好,可陽光掩飾不了冬日的寒冷。
早上,在被窩里,怎么也不舍得離開。我懶洋洋的拿起手機,發(fā)現(xiàn)有未讀消息。原來是一位朋友推薦給我的黃家駒的《instrumental》。塞上耳機便獨自一人在被窩里欣賞。聽著聽著,眼淚就來了。許是昨晚和某人吵架的原因,加之歌曲也實是感人,眼淚又淺,于是就這樣捂著被子哭了。
哭膩了,苦累了,便才舍得下床。早餐隨隨便便的吃了一下,就出門了。本是要去找人的,可他不在。想在外面晃蕩一下,一個人悶著頭,走到了學校的一個湖泊前。風景還是不錯的,找了個位置,便坐了下來。
在學校生活了那么久,我從來沒有認真看過這個湖。今天算是來興了,便開始欣賞它。坐在湖前,感受寒風凜凜,細看水面泛起的絲絲漣漪。時不時有一陣較大的風吹來,使得湖面波光了粼粼,好像一個個鑲了鉆石的音符在跳動,甚是美麗。所有的倒影頓時在水面模糊變形。岸邊柳樹在沙沙作響,柳枝拂過湖堤,怎么也平靜不下來。
看見這般光景,我不愿意獨享其樂,于是發(fā)了信息給一個我蠻喜歡的男生——可以來陪我看情人湖泛起的漣漪嗎?發(fā)完信息,我不愿意在拿起手機,只是希望,這個男生會應邀而來,給我驚喜。我繼續(xù)看眼前的風景,同時心里是多么期盼他能夠到來。偌大的湖,只有我一個女孩坐在湖邊,吹冷風。我告訴自己,這么好的景色,聽歌吧,陶冶陶冶情操。把音量調(diào)到最大,大到連自己的聲音也聽不見。我偶爾往后看,看看他來了沒有。到底是回了幾次頭,已經(jīng)不清楚,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男孩沒有出現(xiàn),連信息也沒有回我。就這樣,時間過去了一個小時,而他仍舊不見蹤影。沒有人陪我一起欣賞,我只得回去。可是,這里的時光太好,我又舍不得離開了,哪怕只有我一個人在欣賞。
我其實已經(jīng)習慣了一個人,可是,我還是很渴望嘗試兩個人在一起的感覺。可惜,我沒有找對人,無法給我我想要的安慰。
冬至,還是一個人過,一個人的細水流長,一個人的浮世清歡。別了,那位我約過的男孩子,以后我不會再去找你了,因為你不來赴約,也不曾給我一個理由,甚至一聲道歉。
冬至的作文13
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或“亞歲”等。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nèi)涵,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jié)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jié)都要回家過冬節(jié),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很多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有祭祖等習俗,現(xiàn)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冬至”有什么習俗,我們嘉興地區(qū),冬至這一天,是要吃桂圓燒蛋和包餃子的。年年如此,據(jù)說,吃了這些食物,可以使這個冬季不怕冷,還會儲蓄一年的能量,明年就會精神抖擻地投入工作。今年也一樣。媽媽早早地燒好了桂圓燒蛋,晚上必須每人吃一碗。
而包餃子是我最喜歡的,我要跟著媽媽學習包餃子了。媽媽開始拌餃子餡了。只見媽媽先把肉剁好,接著又把蘿卜切碎,放入肉餡中,再加入一些調(diào)料,餃子餡就拌好。聞一聞,哇,真是色香味俱全啊。接著媽媽拿出了餃子皮,開始包餃子。
我呢,學著媽媽的“手法”,先把一個餃子皮放在手心,舀了一勺餡小心翼翼地放在餃子皮的正中央,然后將餃子皮對折,很細心地把邊捏好,一個餃子包好了。正當我興高采烈的時候,這個剛誕生的'“小生命”似乎很不聽話,里面的肉餡兒漏了出來,我趕忙又拿了一個餃子皮補上那個“破洞”。
這時,再看我包的餃子:又白又胖、油光滿面,身上還裹著一層厚厚的棉衣,看著這個“胖娃娃”,我“撲哧”一下笑了出來,媽媽見了也哈哈大笑。我說:“等會誰吃了它,就會增長無限的能量!”全家人聽了都開心地大笑!
晚上,吃完甜甜的桂圓燒蛋又吃餃子,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感到了滿滿的成就感。吃著吃著,我看見了我那個破洞餃子,瞧,它比別的餃子胖了一大圈,看到它,我又忍不住笑了起來。爸媽說這個餃子給我吃,而我呢,一定要讓我的媽媽吃,媽媽也就毫不退讓地大口吃了了這個“胖娃娃”!相信媽媽的能量滿滿的啦!
啊!我的眼里:冬至是一個甜甜的節(jié)氣!是一個儲蓄能量的節(jié)氣!
冬至的作文14
放學路上,天氣是冰冷的,冷風呼呼的往臉上刮,可今天我怎么不覺得疼?心里暖烘烘的,浮現(xiàn)出一片景象———鍋一定已經(jīng)準備好了,面料也備好了吧?碗筷肯定擺好了,就等我回家了……一定是這樣的,嗯,一定!聯(lián)想到這幅場景,我立刻加快腳步,用最快的速度趕回家中,和母親一起享受期待已久的福州冬至晚餐。
“媽,媽!我回來啦!”
“快去洗個手,我來教你做糍粑!”
我一個箭步,洗好手,沖到廚房,正如我所想,一切就緒。
我們將糯米粉用水打濕食指嵌入其中,揉搓粘稠,媽媽揉得十分完美,看著就像是大廚手里聽話的面團,而我,則是搓出半年稠半稀散的一團。
媽媽把揉好的面團搓成一長條圓柱形面團,再用手一團一團的`摘下,揉成小面團,媽媽做的面團圓潤規(guī)整,頗似用模具印成的一般。而我呢?做出的小面團形狀各異,有的像鵝卵石,有的像小怪物,有的像……心里就覺著奇怪:看起來這么簡單的事兒,我怎么會做的如此艱難?而且做得這么糟糕?一陣急躁似小螞蟻爬上心頭,
媽媽用目光掃了我一眼,便看穿了我的心思。
“咳咳,咳,”媽媽假裝是大師一樣輕咳了幾聲“媽媽以前做的比你還夸張,還做出過矩形和我說不出來什么形的糍粑。但后來做多了就熟悉了。不要怕,大膽做來我教你……”
經(jīng)過“老師”手把手細心的教學和開導,我漸漸掌握了做糍粑的方法,一個、兩個、三個……時間似乎變得緩慢,我做出的糍粑一個比一個好。過了許久,我們母子終于搓完了糍粑。
將圓圓的糯米丸子放進鍋中。“咕咕嘟嘟”,鍋里的糍粑緩緩向上浮起,白白嫩嫩,晶瑩剔透,這“小狐仙”在鍋里跳著舞,好不快樂。
我裝出糍粑,放在小盤子里,撒上豆粉,讓糍粑在里邊盤踅著,穿裹上金色的“外衣”,陣間屋子里都氤氳著糍粑的香味。
剛做好糍粑,將盤子放到桌上去,滿屋的香氣已經(jīng)把爸爸吸引回來,神不知鬼不覺的溜到桌上,用筷子一夾,糍粑在筷子尖抖動了兩下“看著就好吃。”“啪!”媽媽用手輕輕拍了一下爸爸,爸爸羞得的連話都說不出,臉漲得通紅,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一聲不吭地快速將椅子碗筷擺好,一家人圍坐著一桌的美味佳肴,開動起來了。一家三口坐在桌前,人雖不多,但吃得開心,家里用繞著溫馨的氛圍。
爸爸筷子上抖動的糍粑香氣四溢,我嘴里粘粘糯糯的糍粑裹著我的味蕾,那股熱浪沁入我心,住進了心房,成為了我對下一個溫暖的冬至的期盼。
冬至的作文15
蘇州人的冬至節(jié) 文/仇子萱冬至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氣,但獨獨在吳地蘇州,百姓尤為重視。對于我們蘇州本地人來講,冬至幾乎就像過年一樣重要,因此有“冬至大如年”一說。蘇州冬至習俗也十分多樣:拜冬、吃冬至夜飯、吃餛飩、喝冬釀酒……今年的冬至雖然過得匆忙,但是我們家也是準備得非常齊全。
記得今年冬至夜,老媽剛下班,我們就往曾祖母家跑,因為今晚可是要吃團圓飯的。 剛踏入門,一陣陣冬釀酒特有的桂花香便向我們襲來,原來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和弟弟妹妹們都在等我們了,他們已經(jīng)為我們倒上了冬釀酒。坐下后,我們便聊起了桌上的冬釀酒。外婆說,我們每年都會去百年老店“元大昌”購買桂花冬釀酒,這個桂花冬釀酒就屬民俗產(chǎn)品,它的稀有就在于一年只釀造一次,且只在冬至前一周銷售,不到冬至就全部銷售完了,想再喝只能等下一年。我拿起酒瓶端詳,發(fā)現(xiàn)它的成分有糯米、桂花、梔子、水,酒體金黃,酒水中還有一些細細的`小桂花在里面上下浮動,讓人未喝就先醉了。
說著,舅公公把一樣樣讓人垂涎欲滴的冷盤、熱菜一一端上來了:鹵鴨舌,叉燒、羊羔、醬鴨、海蜇、紅香腸、還有炒蝦仁、雪菜冬筍、雞湯…聽大人說,我們家的鹵菜都是在“杜三珍”買的,其中最受老蘇州歡迎的就是醬鴨跟叉燒。醬鴨的肉質(zhì)很緊致,湯汁的味道都收到肉里邊去了,味道很鮮甜,是蘇州人喜歡的口味。店里另一必買招牌精瘦而入味的叉燒,吃過的都覺得鮮嫩香甜。每次過冬至,鹵菜店門口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老蘇州們都會去“軋鬧猛”買上點鹵菜準備冬至夜飯。
等到吃得差不多后,舅婆婆就把全家人一起包的餛飩端了上來。我和弟弟都是“食肉動物”,吃的是純?nèi)獾模笕撕屠先藗兌汲粤饲鄄撕退j菜餡兒的。所有人整碗都干光的時候,曾祖母叫了一聲:“冬至團來了!”我們激動得搓搓手。冬至團又稱為“稻窠團”,樣子與“大湯團”相似。蘇州人會在冬至日前一夜,磨粉為團,以肉糜、菜果、豆沙、蘿卜絲為餡,用來祭祀祖先,并互相贈送。曾祖母說,吃了冬至團,今年這個冬至節(jié)才算過得圓滿了。
酒足飯飽后,一家人又聊了好一會天,媽媽說今年的冬至下雨,過年一定是好天氣!我問為什么?媽媽告訴我,蘇州有“干凈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凈年”的民諺,是指冬至前后逢雨雪,除夕天晴;如果冬至晴,則除夕有雨雪、道路泥濘。
怎么樣,我們蘇州的冬至是不是很有味道!
【冬至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冬至作文02-04
冬至的作文[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冬至的作文07-25
(精選)冬至的作文07-18
冬至的作文【精選】07-18
冬至的作文[精選]07-18
(精選)冬至的作文07-12
冬至的作文(精選)07-19
[經(jīng)典]冬至的作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