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世界遺產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世界遺產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世界遺產作文1
布達拉宮始建于公元7世紀,占地4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
布達拉宮內部繪有大量的壁畫,構成一座巨大的繪畫藝術長廊,先后參加壁畫繪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時間。壁畫的題材有西藏佛教發展的歷史,無世達喇嘛生平,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剛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篆。布達拉宮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佛教藝術品。無世達的靈塔,座落在靈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宮中最高的靈塔,塔身用黃金包裹,并嵌滿各種珠寶玉石,建造中耗費黃金11萬兩。其它幾座靈塔雖不如主靈塔高大,其外表的裝飾同樣使用大量黃金和珠寶,可謂價值連城。
布達拉宮坐落于紅山,它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據山勢蜿蜒修筑到山頂,高達110多米。全部是石、木結構,下寬上窄,鎦金瓦蓋頂,結構嚴謹。宮墻由花崗巖砌成,潔白的白宮環護上座的紅宮,在藍天雪山的陪襯上,顯得格外壯麗,仿佛是圣潔和莊嚴的化身。
宮內珍藏大量佛像、壁畫、藏經冊印、古玩珠寶是的文化寶庫,已經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作文2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陳,你們可以叫我小陳。此時,我的心情非常高興。
中國安徽黃山是世界文化、自然遺產,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岳風景區。人間仙境般的黃山自古就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登黃山,天下無山”的美譽。
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稱于世。就說黃山的“奇松”吧,那不能不提到“迎客松”。迎客松挺立于玉屏風東側,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壽逾八百年。松名始見于《黃山指南》。樹高10米左右,胸徑64厘米,地徑75厘米,枝下高2。5米。樹千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來客黃山游覽。此松被稱為黃山松的'代表。姿態蒼勁,翠葉如蓋,剛毅挺拔,彬彬有禮,形象可愛。
親愛的游客們,黃山的神秘、優美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的。
世界遺產作文3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像一條蜿蜒盤旋的長龍,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
長城不是一道獨立的城,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御體系。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
來到長城腳下,極目遠眺,青山連綿起伏,好似綠色的海洋。長城便似海洋中的金色波浪,熠熠生輝。
登上長城,遠遠望去,長城就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長城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長城靠外一側的女墻,筑有垛口,高約兩米,垛口之間凹下去的部分叫“瞭望臺”,用來窺望來犯之敵。有的垛口下部還有一個小洞,叫“射口”,用來射擊敵人,巧妙的是射口稍向下傾,利于弓箭射出,同時使敵箭受阻。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啊!
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跡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世界遺產作文4
我的家鄉有一處美麗的風景,叫龍門石窟,是世界遺產。
它位于洛陽市西郊的`伊河邊上,風光秀麗。
走進景區大門,可以看到山崖上開鑿了無數個洞。
這些洞有大有小,密密麻麻,像蜂窩一樣。
其中著名的有萬佛洞、古陽洞、蓮花洞、奉先寺等等,每個洞里都雕刻了很多佛像。
萬佛洞有一萬五千多尊佛像,個個栩栩如生。
大的像人一樣,最小的卻只有4厘米高。
蓮花洞的頂上有一朵巨大的蓮花,洞里墻壁上有一尊尊小佛像。
中間有一尊大佛像,都非常漂亮。
繼續向前走,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奉先寺。
奉先寺真高大呀!其中,最大的佛像通高17。
14米,頭高4米,光是一只耳朵就將近2米。
跟萬佛洞里4厘米高的小佛像比,差距真是太大了!
歡迎大家到龍門石窟去旅游,你一定會喜歡這個地方的。
世界遺產作文5
布達拉宮是一個神秘的地方,也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坐落于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西北瑪布日山上,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殿,城堡和寺院合成一體的宏偉壯麗的建筑。
關于建造布達拉宮的`原因是,據說西藏吐蕃王朝的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建,布達拉宮十分宏偉壯觀,它高200余米,外觀13層,內為九層,海拔3700多米,占地總面積約36萬余平方米,如果站在布達拉宮前面仰望人們看不出他到底有多高,左右環顧也看不到它的邊在哪里,有人估計如果想數一數里面的房間,可能幾天也數不完,因為房間有好幾千個,如果想圍著布達拉宮走一圈,可能要走好幾天,你可別以為如此宏大的布達拉宮建造十分粗糙,她可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他的外表染上了美麗的紅色,典雅大方,又不失佛教特色,內部更是金碧輝煌,走在布達拉宮之中,隨處可見佛像,壁畫和精巧的家具,在宮中漫步,這種美怎能不讓人折服呢?布達拉宮內部的美無處不在,與佛教神秘的氣息一起彌漫在各個角落,就連一塊磚頭都能把美展示得淋漓盡致,無論你在哪看,是金碧輝煌。
關于布達拉宮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及未解之謎等待著人們去解開。
世界遺產作文6
當人們用手撫摸珍珠時,可能會不經意地劃傷它。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像新生的蓓蕾,惹人喜愛;像蘑菇一樣,從地下冒出來。好奇心把他們帶到了那里,要么熱愛這個遺產,要么隨意踐踏它。
當中華民族的驕傲——古長城——面臨危機時。年輕人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他們找到了丟失的城市磚塊;一滴汗水灑在保護世界遺產的公益工作上;頻繁的倡議號召人們愛護長城。
當人們為了一時的快感而毀掉了時代的輝煌奇跡時,這個“無價之寶”應該被替換多少?是的,你不能兌換這筆錢。正是因為他們是我們的驕傲,他們是我們的.驕傲,他們是我們的“無價之寶”,我們才應該讓他們永遠流傳下去。沒有這些充滿活力和愛心的年輕人,這個“無價之寶”怎么可能是無價之寶?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遺產和歷史遺跡的美麗每分鐘都消失了,人們每分鐘都保持著它們的完好無損。
一時高興是自私的;讓文物永遠存在,是偉大但不張揚的。“花有再開日,寶無再創。”物極必反。難道我們年輕人不應該珍惜這個無價之寶嗎?當我們再一次審視這個完好無損的遺產時,或多或少有一點來自我們年輕人的微薄之力。
世界遺產作文7
來到北京,發現有許許多多名勝古跡。首先,我們來到了故宮博物院。
故宮可真大啊!我走了半天,腳已經累得痛了。媽媽說在這里休息一會,于是我買了一份有關故宮博物院的書籍。我了解到許多知識,書上說:紫禁城現名故宮博物院,這座“宮殿之海”,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有各式宮殿890座,房屋9000多間……故宮原來這么大啊!真讓我大開眼界。在故宮里,既有雄偉的大殿和開闊的廣場,又有華麗的.后宮,和深邃的幽徑,及機密的議政處所,還有帝王后妃休息娛樂的御花園。真是不簡單!這些房屋的裝潢大都華麗、古樸,深感皇家的氣派。御花園內,蒼松翠柏,奇花異石,樓閣亭臺,曲池水榭,如天然畫卷,使人流連其中。
休息過后,我們又繼續游覽故宮……
世界遺產作文8
中國,有十大古建筑。其中就有故宮!故宮位于北京,它是以三大殿為中心,它的建筑面積是15萬平方米。故宮,可真是個龐然大物!有一個比喻:說如果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如果每天住一個房間的話,也要用23年才能將所有的房間住完!
故宮中很有名的.就是三大殿了。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作用是皇帝舉行盛典時用到的宮殿。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宮殿,中和殿是最小的。三大殿是中國明清宮殿建筑,體現了中國宮殿建筑的以下特點:平面布局以大殿為主體,取左右對稱的法式排列諸殿堂、樓閣、臺榭、亭軒等建筑,殿堂建筑以木構支撐,都柱底下有石柱礎,磚修墻體北、西、東三面維護,做北朝南,上蓋金黃色琉璃屋頂。三大殿裝飾色彩,屋頂多用金黃色,立柱門窗等處多用赤紅色裝飾。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分,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的漢白玉臺基上。臺基四周聳立成排的雕欄稱為望柱。太和殿紅墻黃瓦,在陽光下金碧輝煌,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筑,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
故宮,是皇權的象征。是封建王朝的中樞所在地,成為鮮明的政治符號。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它嚴肅、壯觀也充滿著神秘色彩!
世界遺產作文9
今天我去了天壇,天壇里壯觀的祈年殿和古老的松柏深深地吸引著我。天壇建于明朝1420年,是中國古代明、清歷代皇帝祭拜天地的地方。皇帝對天地非常崇敬,把自己稱
為“天子”,祈年殿是整個天壇最重要的地方,它是皇帝祈求五谷豐登的場所。祈年殿是一座圓形大殿,寶頂是鎏金做的三重檐,殿檐是用藍色琉璃瓦鋪砌而成的,因為天是藍色的,以此來象征天。全殿都是木結構的,沒有一根大梁,全靠28根木頭和36根枋桷支撐,在中國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其實對于把天壇當作自己休閑場所的市民來說,她的華美建筑只是市民在這里活動的一個背景,更大的.吸引力來自這片市中心難得的廣袤森林,500歲左右的古樹隨處可見,仿佛述說著這幾百年間國家的變遷。
世界遺產作文10
火紅色的圍墻,黃色的華表,青綠色的.琉璃瓦,散發著中國古典文化的神韻與氣質。沒錯,這便是富有深厚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北京故宮。
故宮俗稱紫禁城,建于明代永樂四年,是國家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構造精致,外形宏偉文物眾多。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而又絢麗。四周建有圍墻墻外一條護合成環繞在外,能夠防御外敵來襲,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北京故宮共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個部分。每部分都有三座宮殿。外朝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大臣們上朝的地方。內廷則分為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前后大大小小加起來有七十座宮殿,還有房屋九千余間,真令人驚嘆。
不僅如此,北京故宮還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這精湛的工藝使很多詩人陶醉其中。皇城古道月朦朧,瓊臺美酒醉風。天下文明不及此,春風吹遍紫荊城。此時故宮的美輪美奐,大家應該都已經想象到了。
琉璃鴛鴦瓦,朱漆大紅牗,赤柱挺起,雕梁畫棟,居于三層大理石階臺之上,雄視南面方物。這北京故宮真乃世界文化的瑰寶啊!
世界遺產作文1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世界遺產——頤和園參觀。我是導游員張夢薇,今天由我為大家做導游。希望大家在頤和園游玩的這段時間里過得愉快!
游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經進了頤和園的大門。我們首先來到了有名的長廊。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為273間。并且每一間的.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繽紛的圖畫。幾千幅圖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了萬壽山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便是佛香閣。下面的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游客們,現在 我們所在的地點是昆明湖。昆明湖圍有長長的堤岸,堤山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昆明湖上有一座石橋,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上面雕刻著姿態不一的小獅子。
各位游客,我的介紹到此為止,如果在參觀游覽過程中有別的問題,請向我詢問,我會再次進行講解。謝謝大家。
世界遺產作文12
名山大川,高樓大廈,詞曲名段,琴棋詩畫,數不勝數,數不勝數啊,可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您這位華夏兒女知其幾何呢?對文化遺產的認識又有多少呢?
據調查,竟有13.3%的市民人不知道遺產有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分,近50%的市民認為家鄉的文化遺產保護不到位,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數據啊!
朋友們,金山銀山也有其耗盡的一天,我們的中華文化再不加保護,也會有其消逝的`一日啊!古羅馬、古希臘作為先導警示著我們,不要讓有錫變為無錫啊!
也許,一個國家,太過廣大,引起不了大家的共識,那我們從家鄉說起,我想很少有同學知道阜寧是中國散文之鄉;建湖是中國雜技的窗口;城郊的那海鹽博物館是國務院批準的唯一的國家級海鹽博物館……
也許在座的每一位又要捫心自問,我們——一位高中生,為遺產保護做了多少。保護遺產不是要大家拋頭顱灑熱血,其實當您向一位不了解該遺產的介紹他,就是最好的保護啊
朋友們,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正在消逝,行動起來吧,盡一份微薄之力,讓中華文化這四個打字更加閃亮
世界遺產作文13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了北京天壇游覽,那里有許多中國古代雄偉的建筑和珍貴的文物。
我和媽媽從東門進入天壇,路旁種著許多松樹和柏樹,這些參天大樹有著上百年的`歷史。經過七十二長廊就來到了祈年殿,這就是我們稱之為天壇的建筑。祈年殿用28根楠木大柱和36塊互相銜接的榜、桷,支撐著三層連體的殿檐,十分精巧壯觀。中央四柱叫通天柱,代表四季;中層十二根金柱,代表十二個月;外層十二根檐柱,代表十二時辰;中外層相加二十四根代表二十四節氣;寶頂下雷公柱,代表皇帝一統天下。我被眼前古人的智慧震驚了!
離開祈年殿往北走就來到了我向往已久的回音壁,回音壁是繞著皇穹宇而建的一圈圓形的墻。我和媽媽一個人站在東,一個人站在西,互相喊話。據說聲波會沿著墻壁連續折射前進,傳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也可以使對方聽得一清二楚。但是那天我并沒聽到媽媽的聲音,可能是游人太多太嘈雜。
最后我們來到了圓丘,站在天心石上大聲喊:“天壇,你好!”這聲音仿佛來自地心、來自天空,明亮而深沉。
世界遺產作文14
中國有很多世界文化遺產,如故宮,龍門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
不過我最想給大家介紹的還是天地之中建筑群,天地之中建筑群位于登封,分別包含少林寺,觀星臺,嵩陽書院等8處11項歷史景點,歷經漢,魏,唐,宋等朝代,該建筑群展現了佛,道,儒等不同古代建筑藝術作品,于其說它是建筑群不如說它是個藝術館,它也是當今文化延續和發展的巨大財富。
天地之中建筑群中最有名的建筑還數少林寺了,少林寺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少林武功大家一定知道,少林武功可謂快如幻影,猛如雄獅,其中獅吼功最為厲害,一吼就如驚雷一般,方圓十里都能聽見。
還有一個地方和少林寺一樣舉世聞名,那就是登封的觀星臺,登封觀星臺名聲遠揚全球各地的天文愛好者都會來這里參觀。而且它還是國家5A級景區。它是由郭守敬于元13年至17年主持建造。它不僅僅只是一個景區,它更是天文愛好者向往的圣地與信念。
天地之中建筑群雖然已沒有曾經的'輝煌,但是如今它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會讓世界各地的朋友來遇見它,來參觀它。這就是天地之中建筑群一個奇妙而美麗的地方
世界遺產作文15
大家好,今天我要帶大家去參觀我國的世界遺產——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秦始皇為了造這個陵,征集了70萬個工匠,大約建造了38年。
秦始皇陵及兵馬坑是1974年發現的,當時的村民打井時意外發現了一號坑。1976年通過鉆探,又發現了兩號坑和三號坑。1980年發現了秦陵銅馬車,銅馬車主體為青銅所做的,一些零件為金銀飾品,銅車馬有三個零件所組成;至今,銅馬車上的門、窗都能開閉自如,體現出當時的工匠真是“強”啊!
那么我來介紹一號坑,請大家注意聽一聽,一號為東西向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東西兩端有長廊。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炬形聯合編隊。兵馬俑們有的`穿著戰袍,有的戴著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后有車士兩名。
二號坑面積聚約6000平方米,由車兵、步兵和騎兵組成的曲尺形軍形,中間是射兵,周圍都是戰車,陣形不同,跟兵也不同。
好了,就先介紹到這里吧,有機會再來介紹三號坑吧!但是,請你們不管到那個地方的古跡,都請你們不要破壞,古跡是獨一無二的,要是你破壞了它,以后就沒得再觀賞了。最后,祝大家旅程愉快。
【世界遺產作文】相關文章:
世界遺產的作文07-06
世界遺產作文01-15
世界遺產的作文01-15
世界遺產長城作文02-05
關于世界遺產的作文02-05
有關世界遺產作文02-20
中國世界遺產的作文01-19
世界遺產作文(熱門)01-19
關于世界遺產作文02-29
(精華)世界遺產作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