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目送》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目送》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將暮未暮,暖風輕輕地吹著,陽光繞過斑駁的樹影,灑入庭院。老樹抽出新芽,枯木又開花,光陰讓四季走了一輪又一輪,讓父親的眼角長出皺紋,讓母親挽起的青絲混雜了白發……
讀了龍應臺的《目送》后,我深有體會。
《目送》主要講了龍應臺帶著她的孩子上學,從小學一直到大學,卻因為時間的流逝,讓他們母子倆不斷地把彼此隔開,推遠。明明當初什么都需要依賴的孩子,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刺傷了自己最親的人……由此讓龍應臺想到了自己,她的父親曾帶她去過大學,卻因為深深的自卑而只停在側門的巷內,這讓我不僅一震!難道一個家庭的富有就這么重要嗎?與其大富大貴,還不如平凡而又幸福的過呢!
雖說如此,又有多少人不愛錢,不會自卑呢?
《目送》中有一段是這樣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讓我不禁想起自己:
正值叛逆期的我喜歡上獨處的時間,對于媽媽的問候也常常不理。又是一天,媽媽又一次推開我的房門,卻被我打斷了—“你怎么又進來了?”,聞言,媽媽只是嚅道:“吃些水果吧,熱的!”我一愣,只是忽然想起,我是拒絕了多少次,可為何你仍如此?就是這么希望我能吃上一口嗎?何時,我開始學會獨自擔當了?我想起龍應臺的那三個字:不必追!
為何是“不必追”?不必追,因為追不上;不必追,因為無法挽留;不必追,因為心永遠相伴,相隨!恍惚之間想起,從兒時的我到現在,從牙牙學語到出口成章,從蹣跚學步到步履矯健,哪一樣不是父母教的?
直至現在,我才真正明白了《目送》的道理,我既然阻止不了時光流逝,不如就現在,一起努力!
【讀《目送》有感】相關文章:
龍應臺《目送》有感04-29
讀目送有感06-22
讀《目送》有感06-20
讀《目送》有感10-14
讀目送有感10-22
讀《目送》有感(精選)09-19
讀目送有感03-01
讀《目送》后感07-04
讀《目送》有感作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