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元宵節的作文必備(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元宵節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元宵節的作文 篇1
一過新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這一次的元宵節和前年的元宵節可不一樣了,因為這一次的元宵節我們也要參加本次活動,我非常的高興,也非常的緊張,面對這么大的.舞臺我還是第一次,在我放寒假的時候也才練了四五天不是很熟練。
也是終于等到元宵節那一天,元宵節到了,我們早早的到了學校步行岀發,到了那里一眼看過去,已經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們從后門進去,后門也已經站滿了人群,我們的節目的名字叫《燈籠迷陣》,我們都拿著一個又大又圓的燈籠穿著一身我校的校服個個都生龍活虎,我們的節目排在第六個,我們觀賞看著一個又一個節目,第一個節目是舞龍,舞龍的演員們一點都不緊張,自由自在地舞著,非常的輕松自如,栩栩如生,時間慢慢地走動著……
過了不久,終于到我們表演了,我非常緊張,緊張得頭發都豎了起來!聽著《好日子》的這首歌,我們每一個人都抱著一個燈籠風風火火地沖向舞臺,我們都照著寒假的 時候 老師教的動作,一步一步整整齊齊地做好,女同學抱著一個燈籠在轉圓圈,我們男同學就抱著個燈籠在后面搖晃,晃得就像隨風飄動的波浪,非常的優美。過了一會,主持人宣布:“游花車正式開始!”突然,大劇院那一座樓上發出了五束五顏六色的煙,被一陣風吹過變成了一條龍,我們都大吃一驚,這么高超的技術都能想得岀真是太令人驚訝了!接著我們就開始游行了,在游行的時候兩旁的人群都刮目相看,我也感到非常的自豪……
這一次的元宵節真是令我太難忘了!
過元宵節的作文 篇2
過完新年,轉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顧名思義是與元宵分不開的。因為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而在元宵節吃元宵,則是人們對這個節日更直觀的理解。近千年來,元宵的制作日見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粱面、黃米面和包谷面。餡料的內容更是甜咸葷素,應有盡有,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異。北方的元宵多用籮滾手搖的方法,南方的元宵則多用手心揉團。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黃豆。煮食的方法有帶湯、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論有無餡料,都同樣的美味可口。元宵不但好吃,能夠讓人們大飽口福,還有團圓、美滿、幸福的寓意,更是人們心中所無比向往的。這正如宋人周必大在《元宵煮浮圓子》詩中所寫的那樣:“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
我國幅員遼闊,在元宵節里,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民俗風情和文化娛樂活動,如放焰火、扭花鼓燈、扭秧歌、唱二人轉、演皮影、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 抬閣、打花棍、耍花燈、打傘燈、放河燈、劃旱船、抬獨竿轎、照田財、凈街、偷青、踏歌、祭門、祭戶、逐鼠、迎紫姑、走百病等,深受當地廣大群眾的喜愛。另外,諸如貴州省黃平一帶苗族的偷菜節、彝族的傳統節日巴烏節等少數民族習俗,更是數不勝數。
元宵節也被稱為燈節。在這萬家燈火璀璨時,除了觀燈、賞燈、賽燈外,賞燈詩、話燈聯、猜燈謎等更是元宵節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唐代詩人張悅曾寫道:“花萼樓門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把元宵節賞燈的情景描述得淋漓盡致。南宋詞人辛棄疾也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讓人遙想當時元宵節是何等的盛況、何等的美妙,這闕詞更是被千古傳誦。
而燈聯不但受到人們的喜愛,也成了某些人顯示知識和才華的機會,還有人因此而平步青云。傳說,明成祖朱棣在元宵節微服出游,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遂賜他為狀元。時至今日,人們不但把一些傳統的經典的燈謎進行加工和翻新,還創作出了一大批又時尚又受大眾喜愛的新燈謎。豐富多彩的元宵節與我國的其他傳統節日一樣,度過的是日子,展現的是民俗,傳承的是文化,享受的是幸福。
過元宵節的作文 篇3
歲月匆匆,元宵節快到了,老師布置了一個任務——做花燈,我也忙不迭地行動了起來。于是回到家里的時候我讓媽媽幫著我一起來完成這個任務。
首先,我和媽媽按比例裁了兩張長方形的.紙頭。拿出一張大一點的,上面空余五公分,下面空余五公分,劃出兩條線,在范圍之內豎著每一公分畫一條線,畫好以后用美工刀裁開。接著把這張紙卷起來,底部用訂書機訂起來。接著拿出那張小的,卷成筒狀,要跟第一個差不多大小。然后,將卷好的紙頭放入更大的一個紙筒里,將沒有訂住的一面往下壓,整個燈籠便起來了。最后,將頂部也訂好一個燈籠完成了,不過我們還在燈籠在兩邊系了兩根線便于攜帶。
活動還有包湯圓。今天下午,食堂阿姨端上來了一大盆面粉,我們每個小組分一份,一分給四個人。我們開始撮圓子了,我本以為撮圓子很簡單,誰知也不是那么簡單的。我先從面粉上揪下來一塊,撮著撮著,面粉突然碎了,我只得重新來。看著同桌都已經撮了一個又一個,我簡直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不過后來我撮地熟練了。雖然數量不可觀,但至少撮了幾個,不久,湯圓上來了,真好吃!
這個元宵節真有趣,我喜歡元宵節。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過元宵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著香甜的湯圓,一邊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我們的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這不,我們一家三口吃完湯圓后就早早的來到廣場,等待夜幕的降臨。過大約半個時,天黑,人們也陸續來到廣場。隨著夜幕被徐徐拉開,廣場上幾排巨人似的燈“唰”的亮起來,廣場中央早已擺好的花燈也亮,整個廣場頓時變得燈火通明。我看花燈亮,就一個箭步沖到花燈前,開始一個一個的仔細觀賞起來。有蓮花燈,魚燈,雞燈,噢?還有個頭不的二龍戲珠燈!“咦?那里怎么那么多人?”爸爸不知什么時候走到我身邊。“我們去看看吧。”我和爸媽就向人群走去,我好不容易從人群中擠進來,一看,原來是猜燈謎的。燈上寫著“伸長像根繩,盤起像面包”打一動物。我想想心里有數,謎底到底是什么?我就不說。
正當我專心致志猜燈謎的時候,忽然聽到“嗵”的一聲,回頭一看,天空中頓時綻放出一朵金黃色的菊花,“哦?開始放煙花!”我向放煙花的地方跑去,我剛停下腳“轟隆隆”十幾個“二踢腳”同時被點燃,那場面怎么能算壯觀那——那是相當的`壯觀呀!我的耳膜差點被震破,嚇的我向后退好幾步。接下來各式各樣的煙花就紛紛飛上天,有心型圖案的,有笑臉圖案的,有孔雀開屏的……看得我眼花繚亂,脖子酸得都抬不起來。“唰”半空中懸起一條火花瀑布,我不禁“哇”地張大嘴,原來是在一臺吊車和旁邊的電線桿上系一根繩子,繩子上的火藥筒噴出的瀑布。“突突突”幾聲天空又明亮起來,一隊煙花像機關槍掃射似的升上天空,又發出“啪、啪、啪”整齊的爆炸聲。正當我看得出神時,媽媽拍拍我的肩膀:“回家啦,明天早上還有補習班呢!”“噢!我這就走。”我一邊說一邊依依不舍地離開廣場。
我躺在我的床上仍然興奮不已,久久不能入睡。今年的元宵節這么熱鬧,說明我的家鄉富裕,大家的生活改善,我相信明年的元宵節一定會更精彩,更有趣的!
過元宵節的作文 篇5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在傍晚看見天上的月亮很圓,像一個白玉盤。媽媽說:"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晚上,我們早早的吃了糯米、豆沙制成的寧波湯圓。我還知道一些關于湯圓的`知識,湯圓圓圓的,甜甜的,代表我們一家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的生活,湯圓又叫浮圓子,還叫湯團,也稱為元宵。
吃了完宵,我們一家去看花燈,花燈五光十色。大街上張燈結彩,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可以說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中山廣場有許許多多的樹燈,讓我想起了幾句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走近點,那燈就像金銀財寶一樣,閃閃發光。
元宵節的晚上,民心一片歡騰。沿著市民廣場回家,我看見了龍燈、鯉魚燈、大紅宮燈、狀元燈、八仙過海等數不勝數的花燈,心里非常歡暢。
祝大家元宵節鬧的開心,鬧的紅紅火火。
過元宵節的作文 篇6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有賞花燈、舞龍、舞獅子、吃湯圓等習俗。這天,我跟著家人一起去下小溪看龍。我、爸爸、表嫂和哥哥姐姐來到了一個大市場,只見這兒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的踮著腳,一副急不可待的樣子;有的象猴子偷桃似的,手搭涼棚,左顧右盼;有的談笑風生,好不熱鬧啊!龍還沒來,爸爸便跟我說: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節,而它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是燈節說著,天空綻開了一朵朵花,給這灰暗的天空添加了幾分姿色。這花有紅的、有黃的、有綠的、有藍的、有紫的,五顏六色,彌補了下雨的不足,美麗極了。龍來了!龍頭如三層樓房那么高,五、六米那么寬,博得一陣陣歡呼。龍身一彎一彎的',每一彎都象一座橋似的,變幻著顏色。紅的、黃的、藍的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龍尾繞了幾個彎,在最后哪里掛上了幾串小燈,做工可精致了。這龍很長,有一百八十多節,一眼望不到頭,如同一條長廊。它很美,它要是人,只能用如花似玉來形容。最有趣的要數團龍了。一會兒龍頭被圍,一會兒龍尾被困;一會兒排成兩豎,一會兒筆直一豎;一會兒團成圓圈,一會兒變成迷宮
真是喜過元宵喜看龍!
過元宵節的作文 篇7
又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元宵節。大街上張燈結彩,到處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們一家人隨著熱鬧的人群,來到了中山公園賞燈。
一到中山公園,往常不怎么熱鬧的中山公園,頓時人山人海,被五彩繽紛,各式各樣的燈包圍著,一派迷人的景象。瞧!那條奔騰的巨龍正橫臥在草叢中,像個威武的戰士,守衛著自己的領地;還有那形態可愛的小狗,正笑容可掬地向我們拜年呢!
父親特意帶我去看了他們單位制作的`那盞燈,那是一盞聳立在水中央的燈,像一座鮮艷奪目的亭子,亭子里有五個形態各異的福娃。
隨著天色漸暗,賞燈的人越來越多,奇怪的是,我們并不覺得十分擁擠,仔細一看,原來大家都隨著指示牌的賞燈路線秩序井然地觀賞。這也是我們廈門文明城市的驕傲!
賞完了燈,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中山公園,但我還沉浸的燈的海洋里。
過元宵節的作文 篇8
晚上7點多鐘我們打的到了水街附近,那兒人山人海,還沒到水街站臺,交警就不給往前開了,我們只好下車步行。走了好遠才到了售票處,一看傻了眼,那排了五、六條長長的隊,都在等著買票,還好老爸機靈三下五除二就買到了3張票,我激動地抱住了老爸的臉親了又親。
進了水街,我好像身處燈的海洋里,水街處處都是喜洋洋的燈籠和彩燈,讓人們提前感受到了元宵節的熱鬧氣氛。我們首先看到了代表鹽城的各個景區――丹頂鶴、麋鹿的燈組,我們繼續向前走又看到了一組龍鳳花燈。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一組代表著地方戲的淮劇燈組面前,看著淮劇燈里栩栩如生的人物,讓我們立刻有一種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
就這樣我們邊走邊看,忘情地徜徉于燈火輝煌之中,不知不覺我們開到了最后一組燈面前:這組燈生動形象描繪了我們鹽城人過去曬鹽、賣鹽的場面,我立刻為有這樣勤勞勇敢的祖先而感到無比自豪。爸爸說:“現在我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也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
今晚雖然沒吃到元宵,但是我已經提前過了元宵節。
春節就快過去了,元宵又悄悄地來到了。雖然已開學,老師卻出人意料地放一晚上假,沒布置任何作業,讓我們盡情地去看花燈。我當然是求之不得了,吃完晚飯就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大街上。
可街上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樣熱鬧,除了川流不息的車輛就是那三三兩兩匆匆路過的行人,與往日那種人山人海、張燈結彩的場面相比,遜色多了。從那一扇扇亮著燈光的.窗戶我找到了答案,如今的人們白天上班,晚全多是宅在家里與電視電腦為伴,哪里還會有興致出來看花燈呢?我失望透了。隨著瀏覽器上跳出的一行行文字,我的思緒被牽到了遙遠的大唐。
我漫步在長安街,街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猜燈謎的、搖花船的、唱大戲的、踩高蹺的、舞龍舞獅的……人們走在大街上,相互抱拳,樂呵呵地互道祝福,就連那賣棒棒的小販也不甘示落,大聲地吆喝著。最搶眼的是一簇簇正在猜燈謎的的人,他們一個個搖晃著腦袋,眉頭緊鎖著,有的已急得滿頭大汗,好像勝利就要被別人搶走了一樣。
一艘花船迎面搖了過來,一位“仙子”一樣打扮的姑娘,站在一艘滿是鮮花圍起來的船中央,雙手抬著花船在搖來搖去,旁邊還有一個小丑一樣打扮的人,手中拿著一根竹竿來回跑著,似乎在撐船前進呢。聽,前面什么聲音?
哦,原來是一群唱大戲的。臺上的演員一個個畫著濃濃的臉譜,留著一大把長長的胡子,一邊唱還一邊摸著自己的胡子,吸引了不少戲迷,我也跑去湊熱鬧,可惜不句也聽不懂,只得無奈地走開了。看,對面來了一群巨人。我瞪大了眼睛,原來是“八仙過海”中的八仙踩著高蹺來了。曹國舅、呂洞賓、韓湘子、何仙姑……他們帶著各自的法寶,在高高的竿上來去自如地表演著絕技,有跳躍、有空轉、始終讓人懸著一顆心,生怕他們一失手摔下來。
最有趣地就是張果老了,他懸空坐著,還退著走路,穩得就像坐在毛驢上一樣。他們一邊走,一邊向路過的行人點頭、微笑、打招呼,一點兒也不顯得自己高人一頭。走著走著,前面傳來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擠進人群一看,原來里面有一紅一黃兩頭獅子為了掙搶一個繡球而鬧得不可開交。兩頭獅子兩雙大眼睛撲閃撲閃盯著對方,他們隨著一旁的鑼鼓聲一會兒高高地直立著,一會兒趴著轉來轉去,他們忽上忽下,跳躍著,打斗著,誰也不相讓。經過一番激烈的爭斗。
終于,紅獅子率先搶到了繡球,他高高地昂起了獅頭,慶祝自己的勝利。場下又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過元宵節的作文 篇9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又是一年元夜時。我穿過熱鬧的大街,穿過無盡的燈海,穿過如潮的歡聲笑語,回到奶奶家中。一進門,便看見奶奶窩在沙發里,已昏昏睡去,而電視里的京戲仍在唱著,唱著空虛的寂寞。我蹲在奶奶身邊,瞥見她那滿頭的白雪和臉上歲月的刻痕,不知怎么,鼻子酸酸的。我輕輕地拿起一件外套,蓋在奶奶的身上,隨后走進廚房,鍋上煮著湯圓咕嚕嚕地歡叫著。這熟悉的場景向我伸出繚繞的煙霧,將我拉入回憶。
小時候,初諳世事的我,最喜歡的,便是元宵。總是認為春節太鬧,中秋見月悲,七夕,又不是我那個年紀過的,獨元宵,安靜祥和,燈花燭影,對了,還有甜甜的湯圓。那時一到元宵,奶奶便會為我準備一大碗愛吃的湯圓。晶瑩剔透的糯米球歡天喜地地擠在一起,飄出陣陣黑芝麻的甜香。而爺爺在此時會摘下眼鏡,放下鐘愛的歷史著作,坐在一旁笑瞇瞇地看著我享受著盛宴,有時還會與我爭搶。我總是嘟起嘴巴大聲地向奶奶告狀。奶奶聽見了,顛著小腳從廚房走出來,笑著嗔怪著爺爺:“多大年紀的人了,還和孫子搶吃的。不知羞!"這時我總是得意地瞟爺爺兩眼,附和一陣,又垂下頭猛吃。爺爺則每次都盛贊奶奶廚藝見長,常常又故作悲痛地加上一句:”孫子,我是沒你這福氣嘍!“這時總能聽到奶奶的輕輕笑罵:”老頭子假不正經!“有一次,我無意抬頭,瞥見爺爺奶奶對視的那飽含歲月滄桑的目光里,都有了一抹甜蜜,比湯圓還甜。
后來長大了一點,開始讀書了。我已不再貪戀奶奶煮的湯圓,卻對許多書中描寫過的,元宵奇麗的燈景著了迷。那一次,我央著爺爺奶奶帶我去看燈景,他們欣然應允。那夜,云淡風輕,街旁的花燈在月色下綻開迷人的光輝,薄似琉璃盞,滿街光影,色彩輝煌。爺爺牽著我的手,跟我講了許多文化知識,而我似懂非懂,滿眼的燈也讓我眼花繚亂。奶奶則笑著看著我倆,和藹慈祥。還記得爺爺問我:”楠,你知道我們中國傳統的情人節是什么節么?“”七夕!“我脫口而出。”還有一個哦,“爺爺笑著告訴我,”元宵也是呢。“元宵?我有點吃驚。這時卻聽奶奶講:”老頭子,你還記得當年我們度過的那個元宵么?“”當然,那是都是紙糊的燈籠紅聯的字,哪有現在的花里胡哨?“爺爺也被往事勾起了回憶,感慨萬千。”那你還記得,那篇詞么?“”啊?“爺爺臉上現出一抹失望的神色,用手指敲著腦袋,苦思冥想,”老了,想不起來了。“奶奶也嘆了口氣:”唉,老啦。“而我,卻已對滿街的花燈厭煩起來,很不是時候地吵嚷著要回家看動畫片。爺爺奶奶似乎還想再走一會兒,卻又對視一眼,牽起我回家了。年幼的記憶,只剩下這些殘枝片斷,而當時他們的眼神,我卻至今仍記得。那一夜,爺爺奶奶的目光很清澈,清澈的能看見往事的倒影,和一絲遺憾的漣漪。
現在,我已長大,已不再需要有人告訴我元宵也是情人節,但那個曾告訴過我的'人,已經離開。爺爺走后的每一年的元宵,奶奶總是很孤獨,常常一個人發呆,常常在我發現她流淚時,轉過頭說沒事。此時的我已經懂得愛情這回事。到現在我才明白,爺爺奶奶之間的,那份平凡而又刻骨銘心的煙火愛情。我現在才后悔那一年的元夜,自己為什么那么不懂事,為什么不讓爺爺奶奶留下一次最后的浪漫的美好回憶?如今的元夜,奶奶的目光很痛,令人痛徹心扉。我已經犯下了錯,歲月你讓我拿什么去贖?街上仍舊光影凌亂,只是煙月不知人事改。
當時年少輕狂不知事,如今恨向當年悔不知。爺爺已經離開了,我現在所能做的,只有好好陪伴奶奶,讓她安享天倫之樂,讓她能好好回想那些過去的美好時光。這是我,所能做的,也應該做的全部。
回過神來,我走進書房,端端正正地錄下那首爺爺未背出的《青玉案 元夕》,輕輕喚醒奶奶。我看著她戴上眼鏡,如捧著珍寶般一字一句地輕聲讀著,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年的青澀時光。她的眼里,已經有了點點的淚光,這次,它們閃著幸福和懷想的光芒。我笑了,奶奶,我會代替爺爺,扶著您,陪您好好走完剩下的路。爺爺,也請您放心。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過元宵節的作文 篇10
春天來臨了,元宵節也到了,“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雖然是在學校里過,但仍是那么開心,那么給力。
元宵節最有趣的就要屬猜燈謎活動了。來到大廳,里面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擠進了坐無隙地的人群之中,我急忙抬頭一看,上面懸著許多五顏六色的燈謎,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加入猜燈謎的行列之中。大概我來的晚了一點吧,所以無論怎么找,也找不到合適的,氣得我呀直跺腳。我抬頭看了看同學們,只見他們有的'拖著下巴,苦思冥想;有的抓著頭發,毫無頭緒;有的眉飛色舞,喜出望外;有的搖搖腦袋,哀聲嘆氣……走著走著,我眼前一亮,這道燈謎的謎面是:“近看兩個零,遠看兩個霧,有人用了效果棒,有人用了使不得。”我沉思了一下,推推眼鏡,并無想到,突然,我靈光一動,對!就是眼鏡!的確,雖然不是很像零,擔至少近視的人可以看清遠處的東西;相反,視力好的人使用,便會很暈。隨即,我興沖沖地跑到老師那兒,興奮地報上了答案。老師贊許地點了點頭,隨即從中袋里掏出一塊淡黃色的軟糖送給了我,我樂得一蹦三尺高。光陰似箭,一眨眼半個小時過去了,今天的收獲也不小,我心里別提有多少高興了。
其次就是做元宵了,你看:只見大家有的做成“金元寶”,寓示著財源廣進;有的做了許多有長有短的“蛇”,寓示著大丈夫能屈能伸……而我呢,做了一朵白云上站著一匹白馬,奸笑著故意放到我的“天敵”面前。嘻嘻,我祝他“神馬皆浮云”。
好一個快樂的元宵節,祝大家元宵節快樂!
【過元宵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過元宵節作文06-24
過元宵節的作文07-10
[精選]過元宵節的作文09-05
(經典)過元宵節作文09-14
【經典】過元宵節的作文08-18
過元宵節的作文[精選]08-27
過元宵節作文【經典】09-24
過元宵節的作文01-05
[精選]過元宵節作文10-07
(精選)過元宵節作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