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讀后感(優秀4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者》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者》讀后感1
在暑假里,我讀了《寄小讀者》這本書,冰心奶奶在二十九封信中寫了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件小事,每件小事中都充滿著愛。每讀完冰心的一篇通訊,我都深受感動,感慨萬千,有時眼睛也濕潤了。
在通訊二中,冰心奶奶告訴我們這樣一件事:一個很清靜的夜晚,“我”正在看書,一只才剛剛學會覓食的小老鼠,悄悄地來到桌子底下吃著掉落的餅屑。“我”太驚慌了,一手拿書砸下去。那時,柔軟的小老鼠竟沒有離開,可能是它太幼小了,沒有力氣離開。此時,小狗虎兒一口咬住小鼠,一會兒便沒了聲息。
一般人的想法是,老鼠是壞蛋,死了也不值得同情。但是冰心奶奶卻不這樣想,她在想老鼠媽媽此刻的心情,老鼠媽媽見孩子好久都沒回來,心想一定是急壞了,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沒了,那一定是痛苦萬分的。冰心奶奶說她從小就沒做過不仁愛的事情,但如今卻為一只小鼠墮落,她覺得自己就像個罪人一樣,懺悔不已。盡管那是一只小小的老鼠,但它也有自己完整的生命和感情。冰心奶奶小時候為折足的蟋蟀流淚,為受傷的的黃雀嗚咽,給受傷的海鳥包扎。對待小動物都是如此有愛心,可見她的愛心有多大!雖然別人覺得這只是一件針尖大的事,但我從冰心奶奶身上感受到了博大的愛。任何生命都是神圣的,都是值得珍惜和愛護的',盡管是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在生活中我們要處處愛別人,別人也會愛著我們。母愛、父愛、兄弟之間的愛、子女對長輩的愛、師生之間的愛、人們對小動物的愛,這社會只要充滿愛,才能創造出更加和諧更加美好的明天。
冰心奶奶還能將心比心,能考慮到別人的心情和感受。我們在坐公交車時,應該為老人讓座,一個微笑,就是最好的表達。在坐電梯時,一旦出現超載的情況下就應該主動讓出來,退一步海闊天空。在遇到有人需要幫助時,我們應該伸出熱情的雙手去幫助他,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讓我們都來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讀者》讀后感2
曾在《讀者》這本書上看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我”每次在郵局取了稿費后,總要給在門口老乞丐一元錢。有一次我給他投錢的時候不小心把身份證一起投了進去。當我發現身份證不見后,就轉身向郵局走去,我的身份證果然就在那老乞丐手里,我走過去后他埋怨我說:“叫你多少聲你怎么連頭都不回?”“我”一直行色匆匆,怎么會留心身后乞丐的吶喊呢?“我”剛想從他手里拿過身份證,他卻把手向后揚了揚,說道:“你是個好人,每次都給我錢,可是你在給錢的時候,從來不彎腰,錢往碗里一扔,哐地一聲,有時候還蹦出來了,那“哐”的一聲讓人聽了心里很不舒服。”“我”說我很忙,再說我不喜歡彎腰,從來也不曾向誰彎過腰。而他卻說“我”剛才就在馬路的對面向一個人彎了腰。“我”仔細一想,剛才在馬路對面停了一輛小車,下來的是一位領導,他對我有恩,他在車里看見了我,并把車停下來,和我打招呼。估計我當時確實有點受寵若驚的意思,我想也許,我潛意識地彎了腰。也許,在潛意識里,對誰彎腰對誰不彎腰,已成定勢。 小荷
我想,這么一個故事,告訴我們講了一個莫大的道理。無論是誰,尊嚴是一定有的。像文中的“我”一樣,對老乞丐的做法實在不對,最重要的是“我”沒有把這個老乞丐的尊嚴放在心上。為什么“我”不能夠向老乞丐彎腰而向領導彎腰呢?然而“我”卻沒有發覺,這又說明了什么?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我們沒有發覺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也許就在某個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是傷心,對你的人品、言行等一舉一動都懷有另一種認識。
一個人的成就,不單單體現在物質基礎上,生活中的言行、品質處處都可以體現。現在的社會,就像文中的“我”一樣,擺脫不了世俗的觀念。為了創建新的社會,讓我們擺脫世俗的看法,去營造一個和諧美滿的社會吧!
《讀者》讀后感3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題記
寒假剛開始,我便得到了一本沉甸甸的《讀者》,久聞《讀者》大名,如今一見,更是親身領略了它的風采。《讀者》是一本老少皆宜的書,我身邊的老師,同學,甚至是我年邁的爺爺都對這本書愛不釋手。原本我以為,不過是一本書罷了,怎么會有這么多人愛看呢?當我開始讀了這神奇的書,才明白為什么這小小的《讀者》如此地受歡迎。
《讀者》的確是一本好書,是一本純粹的書,它涉及的知識面極廣:歷史,軍事,人文......應有盡有。一本《讀者》如同一本電子書。通過閱讀《讀者》中那些優美的文字和圖畫,極大地豐富了自我,從中得到了尊重,領悟,撫慰的人生滿足;通過閱讀《讀者》那充滿愛的.文字,幫助我克服偏見和狹隘,學會誠信,包容他人;通過閱讀《讀者》,使我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富有智慧和技巧;通過閱讀《讀者》,使我自覺地追求人性的真善美,遠離世俗的假丑惡。
原本我認為,如今已是21世紀,是一個讓閱讀已經變得可有可無的時代,但是《讀者》的出現,卻讓我徹底改變了這個想法。《讀者》中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使我會情不自禁地看下去,是《讀者》,讓閱讀成為了我的一種習慣,是《讀者》,讓我明白了無論何時何地,閱讀都必不可少,它仍然是人們寶貴的精神食糧。
雖然我只是《讀者》的初識者,但我和《讀者》卻像認識了很久的老朋友一樣。我早已被它深深吸引,早已不自覺地愛上了這本書,《讀者》的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人性之美和人生哲理。閱讀《讀者》,甚至可以帶給我快樂,幸福以及滿足之感。
《讀者》讀后感4
每當細細品讀冰心奶奶寫的《寄小讀者》這本書,我時刻感受到冰心奶奶有著一顆不泯的童心。她老人家曾說:“可愛的,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
冰心奶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出自詩句“一片冰心在玉壺”。她享年99歲,人稱百歲“世紀老人”。
我讀了這本書后感受到了朋友們對冰心的幫助和祝福,更從《寄小讀者》的字理行間讀出了作者對我們新一代少年的殷切期望。
這本書記敘了冰心對兒童院的小朋友的關心。留戀與不舍,記起了與他們玩耍時的情景,想念在一起的時光。當冰心身體不好的'時候,這些小朋友安慰。鼓勵她,使她能盡快戰勝病魔。
另外,《寄小讀者》這本書中從頭到尾都體現出了濃濃的母愛,以及雛鷹長大離開母親時,母親舍不得,但是為了雛鷹的成長只能放雛鷹高飛的感情。
冰心奶奶對母親有著濃濃的感情,她說:“我要盡在世的光陰,來謳歌這種無邊無際的愛。
其中描寫母愛的一篇文章,我特別感動,那就是《紙船》這首詩,詩人格外思念母親,思念母親的感情。
冰心奶奶以童心未泯的孩子口氣寫的,通過疊紙船,寄托對母親的思念。用兒童單純地心靈,單一希望包容了孩子對母親最深厚的情感。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一定要愛自己的母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冰心奶奶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充滿愛的天地,讓我們受益匪淺啊!
讀了這本書以后,對我最大的啟迪是母愛的偉大,我一定要更愛自己的媽媽,媽媽每天為我們做可口的飯菜,洗臟衣服,365天從不間斷,而我們有時還覺得很煩,現在,我讀了這首詩,覺得自己太不懂事,一點也不體諒媽媽,一點也不懂得感恩。
【《讀者》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者的作文03-11
讀者寫景散文精選06-25
小讀者的寄語12-13
讀者的讀后感02-11
讀者讀后感02-11
《讀者》讀后感07-01
《讀者》讀后感09-13
《讀者》讀后感06-29
讀者中的優美句子06-24
給讀者的道歉信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