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的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的的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的的作文 篇1
按潮汕當地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下旬就開始了。臘月二十四這天,是神明上天之時,每個人都要去廟會拜神,讓神明上天,祈求神明保佑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新的一年,財運亨通。
臘月二十四過后這幾天,家家戶戶都很忙。大人們不但要進行大掃除,還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小孩也很忙,必須把鞭炮、新衣服、新玩具都準備好,好在過年時玩個痛快。
一年一度的除夕終于到了。大人們早早地起床,準備好貢品,留著下午祭拜祖公。家家戶戶的門外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午飯過后,男女老少都要穿新衣服,象征著新的一年里自己吉祥如意。在除夕這天,一般在中午2點多,就得去祭拜祖公。從小到大的順序祭拜祖公,祈求祖公保佑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平平安安,快快樂樂。拜完祖公后,再過幾個小時,便要吃團圓飯了。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到除夕這天,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飯桌上有魚,象征著年年有余;有五花肉,象征著豐衣足食;有菜,象征著財運滾滾;有甜品,象征著甜甜蜜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象征著團團圓圓。吃完團圓飯后,爺爺奶奶就要給小輩發紅包,象征著小孩子歲歲平安;作為兒女的.也要給父母發紅包,象征著父母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發完紅包后,就要開始放鞭炮了。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象征著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喜氣洋洋。
到了正月初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家中擺放大吉,象征著大吉大利。這一天,人人都要說吉利的話,大人也不能隨便打罵小孩,以免他啼哭不休。每個人都要在午前到別人家拜年,代表自己對別人的尊敬。這一天不能掃地,如果掃了地,就象征著把自家的財氣都掃掉了。這一天不僅不能掃地,也不能洗頭,如果洗了頭,就象征著把自己的福氣都洗掉了。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這天,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孩子們提著一個個精致的燈籠逛廟會。這一天不但要逛廟會,還要吃湯圓。吃湯圓,象征著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相處。這一天還有一個活動,便是猜燈謎,多數人都將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燈彩上供人猜。
一眨眼,春節就這樣過去了。潮汕又恢復了原來的平靜,大人都去上班了,小孩也要去上學了。在這里,我祝福家鄉越來越紅火,祝福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春節的的作文 篇2
“臘月二十,殺雞殺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沂蒙山的春節要在臘月二十的時候才開始!比別的地方要“彎彎繞兒”許多。早的有冬至就開始了,晚的也臘月十五就進行了。不過,這也有它的特色。在這天的時候,家家要把雞鴨殺掉,放到潮濕的地方冷藏,然后再給死了的家禽凈身,這象征著年年都有新鮮事兒。這天要去買或者做一套唐裝,以示新年萬象更新的氣氛。
到了二十三,小年開始了。天近黃昏,鞭炮轟鳴,真有大年的氣氛。家家戶戶要把臘月二十殺掉的家禽殺掉兩只,來招待客人。這天要去逝去家人的墳上燒燒紙,報報平安。還要貼出年畫,不貼對聯兒。然后在財神或灶神的話下抱拳作揖,以示年年平安,財源滾滾!
過了小年恐怕是大人最忙的時候,大人要去做雞肉,準備酒菜,還要大掃除一次,十分忙碌。反之,大人忙了,小孩兒就輕松很多了,這時,村里有許多賣雜拌兒的。要知道,北京的雜拌兒在全國可以說是赫赫有名啊!可是沂蒙山的雜拌兒也不亞于首都。沂蒙山的雜拌兒是在北京的基礎上又加了一些東西,把雜拌兒的形狀添了許多,雜拌兒有小孩兒形狀的,還有是動物的,還有的是日用品的,各式各樣,各形各色。
一眨眼,年三十到了。這天,人們白天要去貼對聯,紅紅的對聯一貼出來,極為吸引著眼球。這一天,家家戶戶做著年飯,大街小巷上是酒肉飄香啊!止不住讓人垂涎三尺。這天,人們還要去燒紙拜佛,一世平安。還要把臘月二十買的新衣服,新鞋子拿出來穿上。一副喜氣洋洋的樣子。到了晚上,天已擦黑,爆竹轟鳴。大家都在津津有味的吃著年夜飯。家家都在守歲,這一夜,孩子也不能睡覺,都要熬到凌晨。這天,不管有天大的'是也要回來吃一頓飯,不然就會背上一個不忠不孝的罪名。二更時分,道路兩旁的梅花芬芳爭艷。禮花也在這時候騰空而起,在天際上綻開萬朵蓮花,猶如一個個彩色的大花,比路旁的梅花還要妖媚。這天大家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啊!
年初一,人們也是各所其職。女人要打掃家,迎接客人。男人們則帶著孩子去走親戚,訪朋友。小孩兒則能領到壓歲錢。過年時,把長輩給的壓歲錢攢起來,買些自己需要的東西,感覺真不錯!這天,雖然能領到不少錢,但卻不能花錢,因為年初一花錢,這一年的錢都會被花走。如果這一天學習的話,這一年你都會學業有成。這天在山里有演節目的。《唱山歌》、《沂蒙山小調》這些流傳千古的名曲就會響起。人們聚在一起,欣賞著優美、動聽的旋律,這真是大快人心的事兒啊!店鋪也會在這一天關張到初五。
初五,店鋪開張的,因為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在這天開張圖個喜慶。這天,一開張就要發一掛鞭炮,以示紅紅火火,年年有余。
正月十五,新春的有一個高潮到了。這天,看燈是一個習慣。大街小巷上有許多彩燈,各式各樣。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氣活現的鳳凰。兩只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正月十五街上不只是彩燈,還有很多的民俗節目。比如,有舞獅子的,舞龍的……那些獅子的動作也各有不同,一時忽而躍起,一時有忽而下落。有時突然間像跳起了街舞似的,又有時像是睡著了一樣,真搞笑。還有跳秧歌的,那一個個舞動的姑娘,仿佛是一朵朵綻放在新春的大紅花,那么的耀眼、動人。有山東的秧歌特色,還有陜北的,山西的……
吃元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死面的,有發面的……樣子也不同,有的是清一色圓的;有的全部是方的;還有的一概是三角的……這種方式方法在大家看來似乎都十分的不常見似的,但是在沂蒙人看來,卻是見多不怪,家常便飯了。這不也是沂蒙人的智慧嗎!這仿佛不僅是元宵,還是一場民俗特色的展覽會。
過了正月十五,年就算徹底過完了。這個時候,春暖花開了,這在山區農村正是春種的好時節。大家又去做事了,孩子又去上學了。年,又在人們忙碌的身影中無影無蹤了。
沂南隨時山區,但是它的許多東西卻是十分新奇的,它和城市一并過年。而且比城市過的更熱鬧,更有它的特點和文化。
春節的的作文 篇3
春節傳說之一: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叫做“桃符”。
到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戰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結尾:唐朝以后,除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節的的作文 篇4
在春節里,我最高興的一件事就是放鞭炮。
春節那天,我和弟弟還有他的幾個朋友一起去放鞭炮。我們買了許多鞭炮,有魚雷、二踢腳、沖天炮……我先拿出二踢腳,放在土地上,接著把它點著,只聽“嘣”的一聲巨響,二踢腳爆炸了,還把土地炸了個大坑,瞧,這就是二踢腳巨大的威力。
該放魚雷了,由于魚雷引爆的.太快了,所以我不敢放。這時弟弟的朋友開口了:“魚雷”誰敢放呀?弟弟說:“我哥也敢放!”什么!魚雷爆炸的那么快,我哪敢放呀!我無可奈何的說。沒辦法,我弟總是好強,我只能冒險一下。于是,我對準魚雷的導火線,一點,拔腿就跑,幾秒鐘后,魚雷就爆了,看到成功,我喜不自禁地蹦了三尺高。
最后,我們開始放沖天炮了,我們一起把沖天炮插到了土坡上,我說!“1、2、3”我們一起把沖天炮點燃了,幾根沖天炮一起飛上了天空。
在聲聲的炮響中,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
【春節的的作文】相關文章:
回憶春節作文-春節作文01-25
春節經典的作文06-25
★春節的作文07-03
春節的作文07-02
春節作文07-02
春節的作文07-02
春節的作文07-26
春節作文02-05
春節的作文01-05
春節的作文(精選)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