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精品9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日,我漫步于小城的街頭,一般濃郁的節日氣息與初夏的熏風同行,吹遍了大街小巷,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和閩浙一帶家家懸掛鐘馗像與鎮宅驅邪不同,江淮人家的門上多懸掛著艾葉菖蒲,據說也有避邪消災之效。但這些并非我最在意的,因為激動人心的賽龍舟就像一塊磁石一樣吸引著我。
龍舟競賽是家鄉端午日的傳統節目,自從端午節成了法定假日后,龍舟競賽的規模越來越大。你看,老龍河平緩的水面上,停放著一艘艘紅漆的龍舟,輕輕的水,紅紅的.龍舟,在陽光的沐浴下,儼然映日別樣紅的荷花。參加賽龍舟比賽的都是各鄉鎮的農民,以中年人居多,也有一些二十多歲的小伙子,甚至還有婦女。每條龍舟十一個人:十個槳手,一個鼓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看不出絲毫的緊張和凝重。
鑼聲敲過,比賽開始了。鼓聲響起來,“咚咚、咚咚……“鼓聲震天響亮卻不乏節奏,疾速而又充滿力量。紅槳就像一條條紅色的大鯉魚,伴著鼓聲整齊歡快地躍過。接近了!超過了!一只紅船漸行漸疾,如離鉉的箭一般,觀眾們的心驀地緊張起來,歡呼聲、鑼鼓聲混在一起。另一只船當然不甘示弱,迅速追了上來。兩船旗鼓相當,猶如二龍水中爭霸。鼓聲雷鳴,兩岸的人情緒更加高漲,吶喊聲也更大了。終點快到了,只見船似疾馳的戰馬齊頭并進。把鼓敲得更響些,把槳劃得更快些。冠軍產生了,喝彩聲、鼓掌聲、歡呼聲響成一片,在水面上激蕩!
隨后,人們端來清香四溢的糯米粽子,把它們投入河里,以祭祀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屈原投江之日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但人們一直懷念他。那些愛人民、愛國家的人,永不該被忘卻。
端午節伴隨著汨羅江的那朵浪花,在時間的長河里一起流淌、永遠清亮。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個中國人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設的傳統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到處都洋溢著一片節日的氛圍,同樣,在我們家每年的端午節也是十分難忘的。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這個端午節,我們不僅一家人一起包了美味的粽子,還一起分享了喜悅幸福,這真的是一個美好的端午節,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這首短小精悍的小詩又在我耳邊響起,因為端午節到了。淡淡的粽香將我的思想帶入那悠悠歲月……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君王又不采納一些措施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人們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體。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尤其是賽龍舟、吃粽子,那可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龍舟競渡,那爭先恐后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今年,媽媽帶著我一起體驗了包粽子的樂趣。首先我和媽媽一起到超市進行了采購:粽葉、糯米、紅棗、花生、葡萄干及各種豆類。
經過一夜的浸泡,把粽葉洗凈并消毒,第二天再包粽子。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讓我將粽葉折成錐形,讓后填入粽餡。可我這個小馬虎將粽葉折成圓錐形時,圓錐的尖部沒有包好,里面的粽餡“嘩啦啦”地露了出來,最后我不得不將它從新包起來,經過我反復研究試驗,發現了折成圓錐形的技巧:取1片粽葉,抹干水分,順向l/3處重疊平放在手心,將粽葉旋轉,在l/3處折成漏斗圓錐形,這樣就可以折得很好了。填好餡后,接下來將粽葉折疊密封,用棉線將粽葉綁扎結實。就可以放入鍋中煮了!
經過兩個小時,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連忙拿起一個粽子,剝開墨綠色的粽葉,我隱約看到粽子細嫩的皮膚,那頭頂上的'瑪瑙似的紅棗更為她的嫵媚多情增添一道風景。我用尖尖的的牙咬開若葉,輕輕舔著糯米團。粽子香便像煙霧一般向四周彌漫開來,讓我陶醉其中。我禁不住這誘惑,用力地咬了下去。米團在我的唇齒之間留連,滑嫩的紅棗也在我口中默默綻放香味。不一會兒,我便吃了好幾個粽子。
家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品著甜而不膩,黏而爽口的粽子。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啊!家鄉的端午節讓人流連忘返!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我的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我的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我的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我的媽媽包粽子有什么“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
這一天,我們都要要吃粽子,為什么呢?因為在古時候有一個人,他看見他們的祖國救不了了,所以他就跳江自殺了,他就是屈原。人們為了保護屈原的尸體,就往河里扔粽子,想讓小魚們不吃他的肉,去吃粽子。過端午節時,我們還要穿新衣服、塞龍舟、扔粽子就不用說了。中午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粽子,晚上媽媽用艾草熬成那種黑色的水,聞起來有一股藥味,但媽媽說用這種東西洗澡,就不會被蚊子咬到。我們一家人用這種藥水洗好澡就舒服的睡覺了。
而且粽子特別神奇,它不像太陽那么圓,也不像墻那么方。粽子是用綠色的蘆葦葉包起來的,看著是黑色的米和紅色的棗子。之后放在鍋里煮了之后,打開蘆葉里面都變黑了,黑米的`粽子比白米的更有營養。每吃一口香噴噴的粽子,都會讓我想到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
偉大的詩人屈原,還讓我感受到了崇高的品質和愛國精神。屈原寫過很多詩,提過很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采納,后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傷,就跳江自殺了。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換一種方式就是再學一些東西,經過努力去當上君王。
我還許了一個愿,我希望我長大以后能當上宇航員、科學家或者軍人。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又快到粽葉飄香的端午節了,這勾起了我對端午節習俗的回憶。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它的來源是祭奠一位愛國志士。相傳在春秋時期,有一位叫做屈原的大臣,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提出了好多對祖國有益的建議,但卻遭到貴族的反對。后來因為一些人的誣陷,被罷了官,趕出了京城。他在流放期間,因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一天天的侵略,心如刀絞,于是便于五月初五跳江自殺。剛開始人們在水里投放飯團、食物認為只要讓魚蝦吃飽了,它們就不會傷害屈大夫的尸體,而且還經常劃著小船在江邊尋找屈原的.尸體。最后,五月初五這一天漸漸變為了一個節日,而這些習慣也漸漸變為了賽龍舟,吃粽子,飲黃酒等習俗。
今天,人們還保留著佩香囊,帶五彩繩,插艾蒿的習俗。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包粽子和吃粽子。
每到端午節,一大早我們一家人就會去買粽葉,糯米,大棗,有時還買一點兒五花肉,然后回家自己動手包粽子。我們都非常高興,快樂,一家人其樂融融。待粽子熟了之后,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這時,我們就會團坐在一起,品嘗美味的粽子,有聲有笑,盡情享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啊,對了,這一天,我的姥姥還會給我編五彩繩,給我做香囊。
我們家在那一天,還會在門上插艾蒿。我曾經問過姥爺,為什么要插這種有獨特香味兒的植物,姥爺告訴我,因為插上它有可以祛百病的寓意。
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還會看賽龍舟的比賽。還會為他們加油,助威。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瑰寶、璀璨的明珠,我們一定不能讓它丟失,要將它好好的流傳,發揚光大!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我和母親也準備在家里包粽子。
一大早,我們便來到了集市上,挑選粽子葉,經過仔細挑選,我們買的是一種又寬又長的葉子,因為對于我們新手來說,這種葉子毋庸質疑是最好包的。回到家里,我們把做粽子的材料一一準備好,有糯米、黃桃、蜜棗、葡萄干、豆沙,還有洗干凈的粽子葉。母親先給我做了幾個示范,輕松幾下就包好了,看起來應該是非常簡單的,我非常有信心。
終于該我大顯身手了,可是葉子好似不聽我的話,怎么也卷不成漏斗形,急得我滿頭大汗,母親看我急得不成樣子,就幫我把葉子卷成漏斗形,我拿著大勺子,把糯米、黃桃、蜜棗、葡萄干都放到了漏斗形的粽子葉里,母親告訴我,用粽子葉上端的葉子緊緊的蓋住這個“漏斗”,多出來的葉子,要兩邊一折、再一扭,就把這個“漏斗”完全封閉了,咦!有點似粽子了,最后,還要用繩子把這個粽子進行“五花大綁”,防止它“漏餡”!經過我這“能工巧匠”的精工細作,我的粽子做好了,但“面目全非”,看起來有點似包子!包了幾個以后,我慢慢的.熟練了,粽子的樣子也比以前好看多了。
我好佩服我自己啊!雖然我做的“包子”形狀不好看,但因為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感覺美味可口!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的家鄉——蘇州,到了端午節,每家每戶都包粽子,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關于端午節的故事吧!
端午節那天,奶奶教我包粽子。包粽子要準備好粽葉、稻草、米、棗子和肉。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包了起來。先拿一張粽葉折成三角形,放上米,然后放上棗子,再把粽葉裹住,最后用一根稻草綁緊,一個棗子餡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又教我包了一個肉餡的粽子。
奶奶一邊教我一邊給我講粽子的由來:在古代的吳國,大將軍伍子胥來到蘇州,為吳王闔閭建了蘇州城,后來伍子胥被吳王夫差殺死,扔到河里,吳王夫差殺死伍子胥后,吳國就被越國給打敗了,但是蘇州城卻留下來了。老百姓為了不讓小魚去吃伍子胥的`身體,就包了許多粽子扔到河里去喂魚。到了每年的五月初五,老百姓就會包粽子紀念伍子胥,于是包粽子就變成了一個民間習俗,傳承至今。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賽龍舟,這個習俗最早起源于江浙一帶,現在賽龍舟已經變成了一項世界性的體育運動。
包粽子真有趣,既能自己動手,還能學到知識。以后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要包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是我國五大節日之一,可今天,我卻被媽媽打了一頓,事情是這樣的......
昨天,媽媽給我了1元錢,讓我買早點,并且要補回5角錢。晚上,我剛要睡覺,媽媽突然問我5角錢怎么沒給她,我想:怎么辦?我那5角錢已經買筆了。怎么辦?怎么辦呀?我吞吞吐吐的說:我的'錢......老師借去買早點了。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給哪個老師的?明早我們一起去問一問,一定的,我一定要去問個清楚。”我想:明早怎么辦呀?我只能求求上天了。我心里一直想著這件事,晚上連覺都沒睡好。
今早我想:媽媽應該忘了這件事了吧?可是,媽媽不但沒忘,還硬拉著我去問清楚,我想:如果不去的話,我可能又要被媽媽美美實實的收拾一頓了,可是,老師跟本就沒問我借錢啊,怎么辦。眼看媽媽正在找東西打我,我只得央求媽媽:”媽媽,我以后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撒謊了,請你原諒我吧,我真的不敢了。”媽媽卻不聽我的話,到廚房去了,并且把我的書包鎖了,說:“除了我可以打開門拿她的書包以外,誰也別想開開這個門(暗示爸爸不能開門)。”我又到了廚房,爸爸也跟著我來了,我跟媽媽把事情的真相說了出來,媽媽還是懷疑我買了東西吃,因為我平常很喜歡拿錢去買零食,這都是我平常嘴讒的壞毛病,造成了我的冤案。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7
端午節作文:美味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 :歡樂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童年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民間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家鄉的端午節06-26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主題作文06-25
飄香端午節端午節主題作文06-25
端午節相關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5
端午節作文范文端午節的夜晚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