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黃山心得感想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游黃山心得感想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游黃山心得感想,歡迎閱讀與收藏。
游黃山心得感想1
人們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今年寒假,我們一家去了黃山,一覽了它的真面目。
黃山的天氣,是說變就變。一年之中,有250天是陰雨茫茫的,在黃山我們可以領略到四季之風。
八點鐘,我們坐上大巴車上山了,山路蜿蜒崎嶇。過了20分鐘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停車場。下車之后,我們徒步而上,迎接我們的是纜車。
坐上纜車,有些莫名其妙的興奮感,第一次體驗這種飛翔的感受,既緊張又期待。隨著纜車的升高,我遠遠望去,只見那一層白茫茫的大霧,仿佛騰云駕霧似的。我的.心不禁飛起來了。
下了纜車,我們跟著導游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一座座高大挺拔,連綿起伏的山峰,游客們紛紛拿出相機來拍照留念。我們穿過始信峰,來到了傳說中的“猴子觀海”。遠遠望去,只見一只活靈活現(xiàn)的猴子,在對面的山頂,時隱時現(xiàn),只見那只猴子雙手抱著雙腿,目視前方,真的如老猴一樣看著云海。可惜今天沒有云海,難道他是在看我們嗎?我們看著他,他看著我們,這大自然的杰作真是美不勝收!
一路行走一路風景。黃山是一片松與石的海洋,石頭是山峰,山峰也是石頭,千奇百怪的松樹長在奇形怪狀的石頭上,到處都是松樹,到處都是石頭,奇松怪石相映成趣。當然,最著名的還是家喻戶曉的迎客松了。遠遠望去,在一根粗壯的枝干上,在同一個方向的地方長出了長長的枝干,還可以隱約看見那粗壯的枝干上有一個個大大的疤痕,那些是歲月洗禮的見證!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杰作!
“天都峰”、“飛來石”、“仙人指路”……黃山如同一幅活動的山水畫,讓人流連忘返!
游黃山心得感想2
五一節(jié)那天我們打算去黃山玩,早上起來我們草草準備了一下,就和幾個叔叔阿姨一起出發(fā)了。
我們先來到了第一個景區(qū)石門峽,我們先去買票,拿了票我們就進去了。一進去就看到了個許愿池,我向媽媽要了一元錢,跑到許愿池許了個愿,然后我們繼續(xù)向前走,走到了一塊巨石前停了下來,我跑到巨石發(fā)現(xiàn)有兩根鐵鏈一長一短,于是我就對老爸說看誰先爬到上面誰就厲害,老爸說“好”。我們立馬跑過去,可是我沒拿到鐵鏈,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是我輸了。到了巨石上面我們還照了幾張照片,下來的時候因為我害怕所以只能爬下來了,下來之后我們繼續(xù)朝前走。這時我抬頭往上一看,好高啊!我們離終點還相差個十萬八千里,可是我們沒有退縮繼續(xù)爬,爬了大約一個多小時終于爬到了山頂,站在山頂上看著周邊的風景真的是好美啊!天高云淡一品黃山這句話說的太對了。在山頂上休息了一下我們就慢慢的往下走,下去的時候我們還到了一個湖那里玩,那里好涼快哦,我在那里玩的都不想走了,直到車子來了我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第二個景區(qū)叫翡翠谷又叫情人谷,進去的時候我老媽還在旁邊的店里幫我買了塊金牌,我高興極了。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情人橋,那里有好多叔叔阿姨在那里拍照,之后來到了鵲橋,這個鵲橋也不知道是不是牛郎織女相會那個呢?景區(qū)里還有好多石碑上都寫著好多感人的愛情故事,這里我就不一一介紹了。玩了一下我們準備下山了,我老爸怕我累,就讓我和一個哥哥還有一個叔叔坐纜車下山,坐纜車的時候真好玩,我真想坐再一次,到了山腳我們集合準備去吃飯。
我們坐車來到了飯店,隨便點了幾個菜吃了點飯。然后到旁邊的茶館喝了點茶,那里的茶可是免費的哦!那里的'茶可真多,有黃山毛峰,太平猴魁,乞丐茶......還有好多我都不知道叫什么了。原本我以為乞丐茶是給乞丐喝的但是后來聽了解讀才知道不是這樣的。
我們喝好茶之后就來到了第三個地方九龍瀑,我們先經(jīng)過了仙女潭。我沒想到這個仙女潭還有個傳說呢,相傳很久以前一位神仙生了個龍珠落入潭內(nèi),被二位老人家發(fā)現(xiàn)帶回家,后來龍珠生出了個勤勞的女孩,仙女潭因此得名。過了仙女潭繼續(xù)走,在后面的山里面唯獨最后一條瀑布令我喜歡,那條瀑布很高,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氣勢,有很多水花飛濺下來,把我們的衣服都打濕了,但是還有好好多人在那里拍照。本來還想時間玩的長一點,可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就只能打道回府。
回到家的時候天已經(jīng)黑了,今天玩了一天雖然很累,但是很開心,我想要是還能再去一次就好了,把那些沒玩過的景點都玩一下。
游黃山心得感想3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真的那么美麗嗎?這次回老家,我與爸爸媽媽登上了黃山。
我們先乘坐旅游專線公交到達云谷寺纜車站。那里人山人海,簡直就像下餃子一樣,我們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總算坐上了纜車。纜車像六邊體,四周都是由防爆鋼化玻璃制成,可以乘坐8個人,最快速度6m/s,旁邊開有一個矮矮的小門,供游人進出。向窗外望去,只見山峰雄偉壯麗,真是美不勝收啊!
不一會兒,我們就到達了白鵝嶺新站。我們一邊沿著小徑向上爬去,一邊欣賞著黃山松。為什么叫黃山松呢?因為只有海拔八百米以上而且在黃山地帶的松樹才能叫做黃山松。黃山松還有另一大特點,它是長在巖石縫里的,只要有一絲的生存希望,它就會努力地生存下去,所以它的根往往比樹干還要粗。黃山松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爬了大約三十來分鐘,我們到了光明頂,它海拔約1860米,為黃山的第二高峰,山頂設有華東地區(qū)最高的黃山氣象站。我們住宿的酒店就在氣象站旁邊,于是我們便把行李放在酒店里,拿了幾瓶水便“輕裝上陣”了。
下午我們要去西海大峽谷,在路上,我們看見了飛來石,飛來石又名仙桃峰。石高10余米,重約360噸,根部與山峰似已分離,如天外飛來,所以叫做“飛來石”。
我們走走停停,說說笑笑,來到了西海大峽谷的“一環(huán)”景點。可是當我們聽上山的.游客說還有三個多小時才能到達谷底,而且五點半那里的地軌列車就會停開,如果趕不上地軌,我們可能就要徙步再爬上山頂去酒店住宿。爸爸這時看了一下手表,已經(jīng)二點二十分了,他便打起了退堂鼓:“要不,咱們原路返回吧!怕是來不及趕上地軌列車了。”可我卻堅定地說:“不!咱們一定要學習黃山松的精神,走到大峽谷的谷底去坐地軌列車”。“好,聽你的,Let’s go!”爸爸說。于是,我們便扶著欄桿,一步一步地向谷底“進軍”。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跋涉,我們終于到了。這時我們向上回望那些陡峭的石階和狹窄的棧道,我覺得真是太驚險了,看看那些游人,其實我剛剛也和他們一樣,雙手扶著攔桿,一只腳先小心翼翼地落到下一級臺階,另一只腳再慢慢挪動到這級臺階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可以想象得出這些石階有多險啊!
在西海地軌站,那里與云谷寺纜車站同樣也是“下餃子”,但是“餃子”比纜車站那里的“餃子”少多了。地軌列車像個平行四邊體,我給它取了一個外號“巨型纜車”。下山走了三個多小時,可地軌列車卻只用了2分多鐘就把我們送到了山頂白云賓館站。
我們美美地在酒店睡了一晚后,我們便開始了第二天的旅程。我們?nèi)チ税俨皆铺荩俨皆铺菸艺娴囊詾樗挥幸话俨剑清e了,百步云梯是虛指,我仔細數(shù)了一下,共有一百九十七步。在百步云梯的盡頭是中外聞名的迎客松,它位于玉屏峰東部,文殊洞頂,松破石而出,形態(tài)優(yōu)美,壽逾千年,為十大名松之冠,松如好客的主人伸手迎接四面八方的客人,故而得名。
在下山的途中,哎,真是不幸運,下雨了,在時而毛毛細雨,時而瓢潑大雨中我們來到了慈光閣旅游專線公交站。不一會兒,我們就坐上了專線公交,結束了難忘的黃山之旅。
很遺憾,我們這次沒能泡到黃山溫泉,沒有看到黃山日出。黃山的美景很多,一次看不完。再見黃山,明年我還會來拜訪你的!
游黃山心得感想4
端午節(jié)期間,我們?nèi)チ酥袊蠲利惖牡胤街弧S山
我們從於潛高速公路出發(fā)了。車子開呀開,不知開了多久,我感覺
這路沒個盡頭似的,車子進入安徽了,高速公路上竟然變成了人行橫道,這些人膽子真大,難道他們不怕被撞嗎?這個時候,天公并不作美,下著絲絲細雨,不過,高山被濃霧環(huán)繞,真像西湖雨天,真像“山色空蒙雨亦奇”。
第一天傍晚,我們來到了黃山周邊景區(qū)之一——九龍瀑。“一折一潭”是它的奇特之處。它的九折就像九條龍坐臥在這里。天下著蒙蒙細雨,使得九龍瀑比往日更多了一份迷人。站在九瀑潭之下,能感受到水沖擊潭石帶來的清涼。后來我才知道,這些水是從黃山海拔約800米處落下的,只有十幾攝氏度,怪不得這么涼呢!
第二天,我們出發(fā)去黃山了。公交車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出發(fā)了。一側(cè)是道路,而另一側(cè)是萬丈深淵,一不留神就會掉下去。車子越靠近黃山越能感受到她的壯觀與美麗。
到站了,我們買好了門票與索道票,便去坐索道了。由于我比較喜歡坐索道,所以異常興奮,奶奶反而有些害怕了。索道越拉越高,我看到“猴子觀海”了。那塊石頭就像一只猴子,看著那美麗的云海;再往上,我又看見了“蟠桃石”,傳說是天上的蟠桃墜落在黃山上,變成了石頭,所以叫“蟠桃石”。
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而聞名中外。而我在黃山看到的奇松怪石已經(jīng)多得數(shù)不清了。
讓我先說說黃山松中的奇松吧:有迎客松、鳳尾松、龍爪松、雙脊松、黑虎松……鳳尾松的`樹枝排列像鳳尾竹,極像鳳凰的尾巴;龍爪松的根向外伸去,就像龍的爪子,盤踞在地上;黑虎松的傳說很神奇,傳說這是一只黑虎臥在這里,結果變成了松樹……黃山中最有名的松樹非迎客松莫屬了,迎客松的樹枝向外伸去,好像一位熱情的主人,正向我們招手,嘴里說著“歡迎歡迎,黃山歡迎您的游玩!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迎客松在玉屏樓,這座峰猶如一位美人睡臥在蓮花峰與天都峰之間。再讓我說說怪石吧,迎客松周圍就有兩塊怪石:距離它0.5公里外有塊海豚石,石上突出的部分就像海豚的嘴;迎客松后面還有“松鼠眺天都”,果真一條小松鼠,真在眺望天都峰,“童子拜觀音”,高的石頭就像觀音菩薩,矮的石頭就像一對童男玉女正在叩拜觀音;飛來石,它的形狀就像如來佛祖的巨掌,十分有名……
我們還爬上了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不登光明頂,不見黃山景。”光明頂海拔1860米,雖然不陡,但需要有足夠的耐力。爬啊爬啊,我一會兒快快地爬,一會兒坐在石凳上,歇個大半天……終于爬上了峰頂,眺望對面的蓮花峰,看到她被云海環(huán)繞,周圍簇擁著諸多小峰,仿佛處在人間仙境。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還真是名不虛傳啊!傍晚,我們依依不舍,帶著愉快的心情回家了。
游黃山心得感想5
雖然黃山七日游已經(jīng)過去了,但是我還是非常想念那段難忘的旅程。
旅程的第一天,我們來到了號稱“世界第九大奇跡”的花山迷窟游覽。我想:不就是幾個大窟窿嗎?有那么奇嗎?但進去以后,我覺得這“世界奇跡”果真是名不虛傳。我們來到第三十五號石窟游覽,據(jù)導游說:“窟內(nèi)共有26根柱子,支撐著整個山體,還有多面承重墻。我們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整座山都被掏空了。”聽了導游的介紹。我不禁對1700多年前的古代人民肅然敬佩起來。從力學的角度來講,這些柱子和承重墻巧妙地支撐住山體的重量,并隨著山體的走勢而不同,顯示出非凡的科學性。既有驚人的美觀效果,又能防止風化,今天為之已屬不易,更何況古代。那么古代人民是用什么工具掏空整個山的?掏下的石頭都在哪兒?挖石人使用了什么測量工具?這就是花山迷窟給所有人出的謎面,謎底到現(xiàn)在還無人知曉。
第二天,我終于到了我夢寐以求的黃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對黃山的贊譽。我懷著激動、興奮的心情乘著太平索道上了山。黃山的山真高!這是我對黃山的第一感覺。黃山的三大主峰都在1800米以上。我們先到了“人字瀑”。“人字瀑”雖不寬,但卻很有趣。從遠出看,這個瀑布就像是一個大大的“人”字,我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沿著原路返回,又到了光明頂。一聽是光明頂,我就聯(lián)想到《倚天屠龍記》中明教的'光明頂,可導游告訴我們,此光明頂非彼光明頂。可真上了光明頂,那景色可比《倚天屠龍記》中的光明頂漂亮多了!光明頂高1860米,從頂上往下看,竟看不見底,所有的一切都快被云霧遮住了,向?qū)γ婵慈ィ老】梢娚徎ǚ屙敗U驹陧斏希杏X云霧就要把自己給包圍了。在去看名松的路上,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但這并沒有讓我的心情有一絲的不快。奇松是黃山“四絕”之首,黃山無峰不石,無石不松。我們看到了黑虎松、連理松、龍爪松、團結松……看玩了松,我們又去看了“夢筆生花”、“猴子觀海”,可惜的是這兩出絕妙的景象被大霧遮得嚴嚴實實的。看來,我們只能賞霧了。沒有看成,也許就是我們此行的遺憾了吧。下一步,我們就要走7.5里的路回賓館了,路途雖遠,但十分富有挑戰(zhàn)性。這讓我想到了紅軍25000里長征,比起他們來,我們這可算得上是“小菜一碟”了,雖說是小菜一碟,但也把我們累得夠嗆,當時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趕快回賓館,一直坐著。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于到賓館啦!在黃山的第二天,只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累!第二天,我們上了鰲魚峰,然后有兩條路選擇到百步云梯。第一條,是穿過鰲魚洞,第二條,就是走一線天。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條。據(jù)說走一線天就是走桃花道,會有桃花運。一線天只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險!它的最大坡度據(jù)說有85度,幾乎垂直!我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兩只手緊緊地抓住欄桿,經(jīng)過7、8分鐘的攀爬,我終于下了一線天。回頭一看,感覺自己就在群山環(huán)抱之中,真是“不識黃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走過百步云梯,我們折回,來到了聞名天下的迎客松。迎客松的枝干向遠處伸展,就像在迎接這客人。看完迎客松,我們乘這玉屏索道下山。黃山之行就算是到此結束了。
接下來的四天,我們又游覽了千島湖、古屯溪老街、西遞、宏村、鮑家花園。可謂收獲頗豐。我在西遞古楹聯(lián)中找到了我的座右銘: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我深切地感受到胡氏、汪氏家族的辛苦持家,讓家族旺盛幾百年的不易。此次黃山之游,還給我們上了一堂語文課:讓我們認識了“黟(yī)與歙(shè)”字。
文字了。因為它沒有功利性,可能更深入人心。
去黃山之前,雖然也讀過有關黃山的一些游記,其實心中沒有多少概念。旅游景點的魅力,大約只有親自去看一看才能感覺到。文字的東西,在大自然面前總是很蒼白無力的。
到達黃山后,已經(jīng)是下午了。住在旅館里,老板介紹說下午可以到翡翠溝等幾個小景點看一看。明天不耽誤上黃山。想著要充分利用時間,便同意了老板的建議。
旅館老板聯(lián)系了導游,是小的旅游車,可以乘六七個人。很容易就拼了一車人。去了一個什么山莊,印象不是太深。那里竹林很密,好像是《西游記》的一個拍攝景點。后來就去翡翠溝。
翡翠溝游人很多。印象中這就是一個行政村開發(fā)的景點。據(jù)導游介紹,翡翠溝又名情人溝。在-----時,有三十多個上海知青到溝里游玩,迷了路。不得不在溝里呆了幾天翡翠溝就是一條山溝,中間有一條小溪,一直不斷。往返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景色也很不錯。我們?nèi)r下著小雨,只好穿著塑料雨衣游玩了。
當天夜里,天淅淅瀝瀝下著小雨。但已經(jīng)到了山腳下,明天無論如何也要上山的。
第二天早上,導游便帶我們乘車上山。旅游車可以開到離山門很近的地方。
門票是一百二十元。購票處人很多,我們的票導游負責,倒是省了不少事。
在進門處,到處是人。進了山門,就有纜車可達半山腰。也有許多人乘纜車的,需要排隊。山路上的人,一個挨一個。路較窄,小心翼翼才能超越前面的人。
因為下著小雨,每個人都有一個塑料雨衣。但雨很小,正所謂“有雨趣而無雨淋之苦”。不穿雨衣呢,衣服肯定也要淋濕啊。
在黃山旅游,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每個人手中都有一根拐杖。在其他地方登山,有拿拐杖的,但也有很多人不拿。在這里卻是人手一拐。可見《賣拐》的廣告做得比較好。
走一段時間,人與人之間慢慢拉開一點距離,不象剛上山時那么擁擠了。雨也基本停下來。可以脫下雨衣走路了。這可能是最令人欣喜的事情。畢竟,淋雨上山,總會讓人感到一些郁悶。
山上竹子很茂密。也有很多不知名的樹。許多樹上掛上小牌牌,寫著樹名和屬種。但游客還是記不住啊。風景那么多,誰記住樹名了啊。
山路不算太陡。因為有雨霧的緣故,看不太遠。開始,我多多少少有幾分失望。我心中的黃山不是這樣。
快到山頂時,霧上來了,飄飄浮浮,游弋不定。太陽也出來一點,把霧照得五光十色。遠處的山峰時隱時現(xiàn)。有時霧就在你腳下,在你手邊。我不由得感嘆,來黃山幾次,也不敢大言說見過黃山真面目啊。蘇東坡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黃山真面目也不好見。應該說,黃山是有很多面孔的。
蓮花峰是黃山的一個峰頂。據(jù)說在我們?nèi)ブ暗奈迥辏挥猩徎ǚ蹇缮稀A硗庖粋峰頂天都峰已經(jīng)封了五年。為的是恢復它的自然景觀。因此,我們是幸運者。
站在蓮花峰往四周看,千山萬壑盡在腳下。而又云霧繚繞,是美不勝收的。
黃山有著名的迎客松。這是它的一大景觀。圖片,油畫中都有它的身影。在那里,我們照了像。在那里照相的人多得很,要等很長時間才能站在那個理想的拍攝位置。
去天都峰的路要險很多。也有一段上坡路,臺階很陡。這一路的景觀相當漂亮。其實上天都峰也不需要太多時間。
在天都峰最高處,立有一塊石碑,上書“天都峰”三個字。因為那里地方很小,人很擁擠。我們等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單獨照相的機會。沒辦法,只好和別人照成合影像。照片里有我們,也有其他人。實際上,在那里照相的人,幾乎都要把別人照在鏡頭里。這樣倒顯得更真實。
從天都峰下來時,在一塊石壁前,我跪下磕了一個頭。除了在黃帝陵磕頭外,便是在這里磕頭了。原因呢,便是我姓黃,來到了黃山。自己感覺應該有點表示。
我們幾個在山上開玩笑說,二十年后還來登黃山。黃山的景觀,再讓我看幾次我也會很高興。但是,二十年后,我們幾個人還會去登黃山嗎?
游黃山心得感想6
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今年暑假我們一家決定自駕去黃山游玩。黃山素有“中國第一山”的美譽,我們語文課上也學過關于黃山的課文,現(xiàn)在馬上就可以看到黃山真面目了,一路上我心里激動不已。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來到黃山風景區(qū)云谷寺站乘坐纜車。下了纜車,就來到了始信峰前。
始信峰以風景秀麗聞名,是黃山松的世界。俗語說:“不上始信峰,不見黃山松。”當我看到始信峰上的棵棵奇松,忍不住發(fā)出聲聲贊嘆。
奇松、怪石、云海、溫泉是黃山四絕,而黃山松為四絕之首。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各不相同。黑虎松高大粗壯、枝繁葉茂;連理松同根異干,好似夫妻纏纏綿綿,情深似海;鳳尾松繁密長長的枝干全伸向一邊,好似鳳凰的尾巴;龍爪松的根好似一雙手強勁有力的'大手,緊緊地抓住土地,時而伸出地面,時而潛入土中;團結松五干圍抱,團團簇簇,競相向上生長,像兄弟五人親密無間、緊緊擁抱;雨傘松好似一把碩大的傘在空中撐開,為人們遮擋風雨。黃山松大多生長在堅硬的巖石峰中,看著它們,我體會到黃山松堅強的生命力。
黃山風景區(qū)到處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有人說過,黃山的怪石“三分真實,七分想象”。每一處的怪石姿態(tài)各不相同,充分發(fā)揮你的想象力,你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像松鼠、像公雞;像大肚子的彌勒佛、手持寶瓶的觀音菩薩;像武松打虎、天狗吃月……我最喜歡的是黃山勝景是夢筆生花,這是一個孤立的石峰,狀如一只筆鋒朝上的毛筆,峰頂長著一棵松樹,如一朵盛開的花。旁邊的一座峰叫筆架峰,好像隨時等待那支毛筆落下放在筆架上。飛來石是位于光明頂附近的立于山頂平臺上的一塊巨石,高高地豎立在懸崖邊,好像從天外飛來似的。“一摸官,二摸財,三摸福氣,四摸桃花。”我摸了三下,希望飛來石給我?guī)砗眠\。
黃山的云海變幻無常,使黃山充滿了神秘的魅力。它們有時慢慢飄過,像白色的羊群走走停停;有時有一大陣快速掠過,如萬馬奔騰;有時連綿著在山間繚繞,有時又孤獨地停留在一個山頭。有時候,一朵云在風的吹拂下飄到面前,四周就都是一片白茫茫了。
在這次黃山游中,使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黃山的日出。從我們下榻的酒店走五分鐘就可以到達觀黃山日出的最佳點之一——清涼臺。我們一早四點多就起床來到清涼臺等待日出。一開始,天邊出現(xiàn)一絲紅色,然后慢慢變成一抹紅光,照亮了天空,云海也變成了紅色。之后,紅色慢慢褪去,變成了橙色、金黃色,太陽就要出來了。就在這時,一團厚重的云飄來擋住了太陽。又過了幾分鐘,太陽才好不容易地從云團后脫身。日出了,太陽發(fā)出了耀眼的光亮,鳥兒也開始唱歌了。
這一次我沒有游遍黃山所有的景點,離開時我情不自禁地說:“黃山,我一定還會回來的!”黃山的美是語言不能形容的美,如果想真正領略黃山風光,還請大家親臨黃山。
游黃山心得感想7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開車到黃山玩。我們開了三個小時終于到了,辛苦的事情還在后面,大家一起去黃山索道買票,排隊是件痛苦的事情,那隊伍像長龍一樣長,我們排了三個小時才排到。
等我們坐上索道了,心情才好起來,索道走到中間,我們一望下去,可以看得很遠,只看見那黃黃的山上長著翠綠的樹,那霧和寒氣是那樣的強烈,讓我們感到又刺激又新奇。一會兒,大家下了索道,那寒氣對著我們在一陣陣地猛吹著,我被吹得寒毛都豎起來了。我們一人一個包,又是兩個小時的跋涉,終于到了賓館,休息了一下子,我們再去景點玩。
大家又用了一個小時才走到了清涼臺,我們站在臺上看下去,山下的人像一顆移動的沙子一樣,山上全部都是樹林。接著就去飛來石,到了那邊,我們往上看,那飛來石就像哨兵一樣,挺立在一個平臺上,傳說飛來石是女媧補天掉下來的.一塊石頭,據(jù)說飛來石還有一種奇異的魔力,摸一下帶來幸運,摸兩下,帶來財富,摸三下代表桃花運,這傳說真有趣。
我又上山去獅子峰,我們站在獅子峰上,能看見猴子觀海,不過一會兒就會有很多霧上來,遮住了猴子觀海了。我看了一會兒轉(zhuǎn)過頭去,只見一只只松鼠,在拿一個大大的松果,樣子挺靈巧。黃山的松樹每一棵都很雄偉,“黑虎松”、“迎客松”、“異蘿松”、“鳳凰松”,每一棵都算是“松中之奇”呀!
日落了,我們下山到清涼臺去看日落。我看到一個紅紅的太陽掛在天邊,有很多云慢慢遮住了太陽,云變出了各種各樣奇特的形狀,顏色也是五顏六色,非常美麗。
我們還玩了許多景點,因為太多了,有些地方我都一下子記不起來了。這次黃山行,讓我看見那么多的自然奇觀,祖國真美,下次我還要來黃山玩!
游黃山心得感想8
早就向往去黃山玩一玩,看一看,上學期的課文中就介紹了“黃山四絕”,分別是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令人神往!國慶黃金周之際,我和媽媽就去了黃山“一游”,揭開了它那神秘而迷人的面紗。
坐在黃山區(qū)間車里,一圈又一圈地盤山環(huán)行,由于還早,才5點多,窗外一片黑暗,很快來到乘坐纜車的地方。纜車數(shù)量多,加上天氣不好,游客減少,前兩天需要排隊兩三小時的纜車,我們卻人到即坐。坐在纜車里,濃密的云霧環(huán)繞山間,白茫茫一片,窗外只能見到纜車的繩索和上升的纜車沖破濃霧,有一段看見了黃山真面目,山連山,綠色植被遍布山間,往下看,已是云霧繚繞,什么也看不見了。
下了纜車,先要爬個幾百米去看“國寶”——迎客松。我們順著臺階往上爬,不敢朝下望,好不容易上了“好漢坡”,之后看見了“睡美人”,導游介紹,這是一個人睡著的樣子,有男人的.喉結,也有女人的胸部,不分男女,而是一個臥佛。再向前就看到迎客松了,姿態(tài)優(yōu)美,像一個好客的女主人,展開手臂,仿佛在說“歡迎光臨!”因排隊拍照的人太多了,我們就不湊熱鬧了,遠遠地拍幾張,畢竟好松不止一棵,好景隨處可見!
繼續(xù)前進,來到了險要的百步云梯,又稱龜蛇守云梯,云梯旁一龜一蛇兩塊奇石日夜守衛(wèi)。因為險要,所以慢慢下來,看見的全是人,也讓我感受到黃金周的人滿為患。一步一臺階,不時望兩眼山中景,云蒸霧繞,甚是美麗,像一條白紗巾纏繞在山的脖間,云海作為“四絕”之一,真名不虛傳!
又爬了好久,身邊的景物在慢慢變化,我們也由前山來到了后山,所備干糧吃了大半,補充體力,鼓足干勁往上爬,到達此行最高點——光明頂,它之所以叫光明頂,是因為全年日照時間最長,在光明頂上看日出日落也最好,但可惜天公不作美,一場大雨前來“問候”,我和媽媽躲進烤腸亭等,順便吃了根臺灣烤腸,補充能量。
開始下山嘍!氣候多樣,雨停了,霧散了些,黃山迷人的景色讓人陶醉,近處大山怪石嶙峋,嘆為觀止,遠處的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甚是夢幻,心情大好,慢慢下山。最后一個也是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景點是飛來石,它占地面積很小,像是從天邊飛來的,故取名“飛來石”,我和媽媽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和石頭合影,臺階陡峭,甚至要手腳并用,但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最后,我們乘坐玉屏索道下山,我計算了一下,上午5點上山,12點下山,共7小時,玩得盡興,玩得開心,坐在返程的車上欣賞影像資料,那大笑著的我仿佛在說:這次真的不虛此行!
【游黃山心得感想】相關文章:
游黃山心得感想范文09-10
游黃山02-17
游黃山心得體會07-01
游黃山的心得體會01-30
游黃山心得體會11-26
作文:游黃山06-23
游黃山有感04-25
游黃山作文01-08
黃山游作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