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錦集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作文 篇1
端午節那天,奶奶在家里包粽子。我也想學著包幾個,便央求奶奶教我。奶奶笑著答應了。
我看見奶奶的面前擺放著一盆醬油米、一盤切塊的五花肉,一盤咸蛋黃,還有很多洗好浸好的粽葉。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粽葉,疊在一起,輕輕一卷,把粽葉卷成了漏斗形,然后抓起一把米,放了進去,還在米的上面放了一塊肉。再放上一把米,跟著又放了一個咸蛋黃。這時粽葉做的小漏斗已經差不多都裝滿了。這時,外婆加了最后一把米,還用力地按了按。外婆說:“一定要把米按結實了才行。這樣粽子才不會散開。”說著,外婆熟練地把粽葉的兩邊往下折,順著“漏斗”的形狀包裹起來,最后用繩子牢牢地系住。就像變魔術似的,三下兩下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誕生了!
輪到我了。這包粽子看著不難,包起來可真不容易。我做的`“漏斗”質量太差,裝進去的米總是漏個精光。試了好幾次,都不成功,我漸漸不耐煩起來,嘴里嘟囔著:“不包了,不包了。”奶奶笑著說:“寶貝別著急,奶奶來幫你。”于是,奶奶幫我捏住“漏斗”的邊,又在“漏斗”的尖尖里放了一顆花生米。哈哈,我的粽子也不漏啦。在奶奶的幫助下,我終于也能成功地包出漂亮的粽子了。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覺得這簡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看著爸爸媽媽品嘗我包的粽子,我也覺得美滋滋的,心里樂開了花。
端午節作文 篇2
清晨,我被一陣陣的粽香誘醒了,我睜開朦朧的雙眼,啊!今天是端午節,我喜歡的粽子終于可以吃到了。
我洗漱完畢,走到餐桌前,餐桌上有油條、菜角,還有我愛吃的粽子。我拿起一個粽子,先把它身上纏的線解開,然后把粽子碧綠的'外衣脫掉,露出了一個三角形的白白胖胖的粽子。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黏黏的、軟軟的、甜甜的。吃完一個,我感覺不太過癮就又拿了一個粽子剝完吃了起來。我還想再吃時媽媽卻說:“粽子不要吃太多,吃多了會消化不良的。”我只好無可奈何地放下了。媽媽看我那么喜歡吃粽子,就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由來。
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楚王相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不久,屈原聽說楚國被圍困了,悲痛不已,最后抱著石頭投汨羅江自殺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
從20xx年國家把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為法定假日。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很多習俗,比如:賽龍舟、佩戴香包,香包里面還有朱砂、香料、雄黃,據聽說這些材料可以驅蟲辟邪。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為了防止蚊蟲叮咬,端午節還有插艾的習俗呢,
這真是一個愉快的端午節,既能吃到美食,還能和家人團聚在一起,我要珍惜每個與家人團聚的日子!
端午節作文 篇3
在我們中國,一年當中有許許多多的節日,有國慶節、端午節、兒童節、教師節......而我最喜歡的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
中國過端午節那可是大有講究的:據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屈原的愛國人士,聽到自己的國家已經被其他國家攻破時,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汩羅將,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現在,人們便有了過端午節時,吃粽子、賽龍舟的民俗。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奶奶教我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三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四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暈!感情粽子包出三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啊,我終于學會了。
端午節作文 篇4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
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后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我愛端午節
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這一天有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等。聽大人們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屈原,因為就在這一天,屈原為了自己的祖國,跳江自殺。
我很喜歡端午節,因為我喜歡吃粽子,端午節到了,我就有粽子可以吃啦!
我家鄉的端午節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著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么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后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
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致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著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后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里,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作文 篇5
農歷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端陽節。這個節日大約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它與春節、中秋節一起,并稱中華三大節日。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各地說法不一。影響最大的一說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戰國時代楚國人,出生在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里。由于他學識淵博,明于治亂,嫻于辭令,便做了楚懷王的左徒;他主張對內“舉賢授能、對外“聯齊抗秦,最后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然而,他的.這一政治主張卻遭到楚國一班奸臣的反對,受到排擠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帶,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聽到楚國都城被秦國軍*攻破的消息,他難忍亡國之痛,于是在農歷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救他,競相劃船尋覓并向水中拋粽子。
還有的認為過端午是為了驅邪避毒。《楚荊歲時記》說:“五月五日,士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風俗通》中說:“五月五日以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東北農村還保留著端午節清晨到野外采摘艾蒿掛在門旁和在兒童的臂上系五彩線的習俗。
現代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即古代吳越人(一個龍圖騰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
還有的認為端午節源于夏至,即源于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范曄的《后漢書》就持此說。
端午節作文 篇6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個人都應該對此非常清楚。
端午節也叫“五”,許多習俗都與數字“五”相關聯。有紅色、黃色、藍色、白色、黑色和五色的絲綢系在孩子們的脖子、手腕或腳踝上。他們被稱為長壽的小精靈。每個家庭都應該插入“五個末端”: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龍舟花。
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說賽龍舟是為了營救因溺水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扔到河里的目的是為了喂魚、蝦和螃蟹,并且停止吃屈原的尸體。
中國南方的端午節要吃“黃武”:黃魚、黃瓜、鹽水鴨、蛋黃、大豆包粽子和喝雄黃酒。無論在南方還是在北方,雄黃都將在這一天被用來在孩子們的額頭上畫出“國王”這個詞,并且會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包。
端午節流行于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區。在端午節期間,人們打掃房子,在廚房里噴灑雄黃水來殺死有毒的昆蟲或防止它們繁殖。
我喜歡這個端午節,朋友,你喜歡嗎?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家鄉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民間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7
端午節作文:美味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 :歡樂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童年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素材:難忘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我家鄉的端午節06-26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快樂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幸福的過端午節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