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音樂《思鄉曲》說課稿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音樂《思鄉曲》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鞠躬)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思鄉曲》,接下來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簡單闡述我的教學思路。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作為一名老師,我認為對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思鄉曲》是蘇少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節欣賞課。《思鄉曲》衷情于一場作曲家所熟悉的內蒙沃土。原是“馬思聰1937年所作《綏遠組曲》(現稱《內蒙組曲》)中的第二首。慢板,以如歌似訴的旋律表現出遠離家鄉的人們對故鄉所懷的思念之情。樂曲的主題直接采用內蒙民歌《城墻上跑馬》的旋律,由四個短小、均等的樂句組成,每一樂句都呈波浪型線條而遞次下降,加之商調式柔和的色彩,使旋律具有懷念和憂傷的情調。樂曲在使用傳統的再現三部曲式的同時,運用了民間創作中最常用的變奏手法,體現出具有三部曲式與變奏曲式混合的結構原則。樂曲中的三次變奏,一方面不斷賦于主題新的形象,另一方面又情感遞次高漲的作用。第一、二變奏,分別從調式、節奏和音域等方面揭示了主題所含的因素。第三變奏是樂曲的高潮,除了將原商調式的主題改變為宮調式以外,在內部結構、旋律密度、調性、速度等方面都進行了較大的變化,使音樂具有活潑明朗的氣息。主題的再使用了音區的調動,明亮的高音區,既表現出小提琴的豐富音色,又使情感的表達更加細膩。最后,樂曲以簡短的結尾結束。使人回味無窮的是,樂曲最后落在羽調式的屬和弦上造成期待感,使思念之情久久回蕩著。
二、說學情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了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了解學生真正的學習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七年級學生生理、心理漸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和交往的愿望增強,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在學習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經驗,表達情感的方式較之小學生有明顯變化,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引導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學情的了解,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樂曲《思鄉曲》,學生能夠感受作曲家的思鄉之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模唱、合作探究等方法,能夠欣賞作品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通過欣賞作品,學生能夠分辨主題一與主題二,從而進一步了解作品的曲式結構。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從結構、速度、情緒等方面賞析作品。
難點是欣賞作品的兩個主題,將兩個主題進行分析,比較。
五、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說說我的教學過程,也是本次說課的中心部分;在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個環節,分別是新課導入、初步感知、分段欣賞、拓展延伸、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會采用溫故知新的方式進行導入,提問學生: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之前學過的《念故鄉》嗎?有哪位同學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學生自由回答。我進行總結:同學們說得都非常詳細準確,看來同學們對之前的內容掌握的非常牢固。同學們,今天我們欣賞的作品和《念故鄉》有些不同,第一國籍不同,今天這首作品是我國的一首作品,其次是表現形式不同,今天的作品是通過我們熟悉的一件樂器——小提琴演奏的,是一首器樂曲。看來大家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欣賞一下了,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今天的作品——馬思聰《思鄉曲》。
這樣設計,通過學生熟悉的情境的方式,能夠把學生的注意力從課下吸引到課上,為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做了鋪墊。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感知音樂是課堂展開的基礎,為了幫助學生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新課的第一環節,我會播放作品,并提問:這首歌曲的情緒和速度分別是怎樣的?學生自由回答。
我進行總結:這首歌曲的速度是慢板,情緒是優美地,聽起來有些淡淡的憂傷,正如題目所示,表現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接著我再次播放歌曲,并提問:歌曲的形式是什么?分為幾段?學生自由回答。我進行總結:這是一首小提琴獨奏作品。歌曲分為三段,是帶再現的三段體結構,有兩個明顯的主題變化,A主題,B主題。
第三環節是分段欣賞環節
1、我引導學生欣賞主題A,請同學思考主題一速度是怎樣的?通過這樣的表現感受到了怎樣的情緒?
學生自由回答。
我總結:主題A速度緩慢,透露了淡淡的憂傷,表現了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表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
2、我引導學生欣賞主題B,請同學思考主題二速度是怎樣的?通過這樣的表現感受到了怎樣的情緒?
學生自由回答。
我總結:主題B速度稍快,情緒激動,表達了作者歸鄉的急切心情,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未來的向往和信心。
3、我引導學生演唱主題A,主題B旋律,加深學生對旋律的識記。
通過循序漸進地解決各部分難點,學生可以學會完整演唱作品主題,解決本節課的重點。學生在演唱中也能更好地體會對于家鄉的熱愛之情,實現本節課的情感目標。
第四環節是拓展延伸環節
這一環節是對本節課程的拓展和提高,在這一環節,我會向學生介紹作者馬思聰簡介并播放呂思清演奏視頻,加深學生對作品的識記。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學生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鼓勵大家好好學習,為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對于作業的設計,將自己家鄉用詩歌形式表現出來,下節課配樂詩朗誦。
七、說板書設計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書設計,簡潔、明了,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直觀的捕捉到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和思想主旨,知識點呈現較為清晰明了。
【高中音樂《思鄉曲》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音樂說課稿06-02
《音樂與電影電視》高中音樂說課稿06-29
高中音樂說課稿范文09-18
高中音樂說課稿優秀11-20
高中音樂《對鳥》說課稿12-25
高中音樂選修課《音樂與舞蹈》說課稿07-02
《音樂與電影電視》高中音樂課說課稿06-29
思鄉曲教學設計03-28
高中歷史《音樂與影視藝術》說課稿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