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現在的毛筆有很多種,它們的“毛”主要是由狼毛或羊毛做的。
關于毛筆由來的傳說故事也五花八門,眾說紛紜。流傳最廣的是秦將蒙恬造筆的傳說。
說的是從前沒有毛筆,人們就用一種用竹子做的“筆”在絹帛上寫字,但是這種竹筆寫起字來很難得心應手。沾墨沾多了很容易把絹帛弄臟,沾少了又容易寫不清,或只能寫三、四個字,很麻煩。
有一天,一個叫蒙恬的武將出門打獵。不一會兒,就拖著一只兔子回來了。不經意間,他發現兔子的尾巴在他身后拖出了長長的血跡,突發奇想:用兔子尾巴代替堅硬的竹子做筆會怎么樣呢?他試了試,寫出的字卻斷斷續續,一點兒也不像樣。好好的一塊絹布也白白浪費了。他一氣之下,把這條兔子尾巴扔到了一個山溝里。
時光飛逝。一天,他從山溝旁走過,發現他以前扔在這里的“兔子尾巴”變得濕嗒嗒的。他靈機一動,趕緊撿起“兔子尾巴”跑回家,插在竹竿上,這時這個“兔尾筆”卻變得十分聽話,寫起字來非常順暢,寫出的字也十分圓潤、流暢。這就是歷史上“秦筆”的由來。這種筆跟今天我們使用的毛筆已經很像了。
原來這個山溝里有堿,堿把“兔尾”上的油脂分解了,使“兔尾”的吸水性變得很強。世界上第一支毛筆就在大自然的`造化和好動腦筋的蒙恬手下這樣誕生了。
想不到我們平日里寫書法字、畫文人畫的毛筆竟是一名武將和一個“兔尾”的“杰作”。
點評: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將蒙恬發明毛筆的過程記敘得很清楚、具體。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要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勝不勝數,比如:中國書法,中國結,皮影,武術,剪紙……傳統文化中春節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節日。
據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澳辍遍L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之夜它才爬上岸吐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次,“年”來到村子看到,家家戶戶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孩子在院子開心地燃放鞭炮,從這一瞬間“年”再也不敢來了。從此,每到過年,街上彩旗飄揚,門前掛滿了大紅燈籠,家家戶戶購買年貨,小朋友穿上新衣服,可熱鬧啦!到了晚上禮花滿天,家人聚到一起吃餃子看晚會,精彩的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傳統文化永遠繼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一陣微風吹來,使人感到一絲倦意,我不經意地抬頭望望,忽然發現了在微風中搖晃的中國結,我走過去,拿起它細細地看了起來。好久沒看它了,它身上的灰塵也積了不少,我輕輕地用手擦了擦,它便又恢復了昔日的光彩。
買好中國結,回到家里開始編制:首先將兩條線對齊,然后對折,找到中點,在中點處,將兩條線垂直交叉成十字。用手按住交叉點,隨意拿起其中一根,例如:拿起上面的線壓向左邊的線,左邊的線壓向下面的,下面的壓向右邊的,右邊的'從上面的線圈中穿出,這樣四條線依次壓住,然后把線都拉緊,就形成了“井”字型,反過來之后,背面是個“十”字。這樣,第一步就完成了。下一步還用同樣的方法,順時針壓線,再編一次,然后把筆芯放在中間的“井”口中,任然用同樣的方法,一直編導需要的長度,然后將線剪斷,留0.5公分即可,然后用火機把線頭燒熔,用鑷子將線頭按壓在在邊口即可。
吉祥彩筆就編成了。
中國結,象征著福運,預示著長壽,代表著喜慶,代表著中國,幸!袊Y,凝結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我,喜歡中國結!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包括古文,詩,詞,民族音樂,民族戲劇,國畫,書法,對聯,燈謎等。還有一些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有很多民族習俗,家家戶戶貼對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還有穿新衣,吃餃子,大人還要給我年錢。在這些習俗中,我最喜歡的是裝年錢的小紅包了。拿著小紅包,我就迫不及待朝外奔去。一出門,我就聽見小朋友們的歡呼聲,原來他們在樓下的小廣場正進行煙花比賽呢!只聽“呯呯”幾聲,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沖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我看到這美麗的煙花,心想:“我的煙花一定比他們的煙花好看好多倍”。于是,我趕緊去買煙花,拿著自己的煙花,小心翼翼的點燃后向著天空發射,只聽“啪”的一聲,煙花朝天空中直飛而去,當我抬頭望著天空時卻呆若木雞了,原來這種煙花叫“花生米爆炸”,只見“啪”的一聲就結束了,一點也不漂亮,真讓我大失所望。不過看著天空被些五彩繽紛的煙花裝扮的絢麗多彩,我們個個歡呼雀躍,開心極了。
春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傳說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著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澳辍遍L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里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但又無能為這一年的除夕,人們正準備扶老攜幼去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村里太平了。以后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會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xx年的春節快到了,我盼望著到來!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一天,叔叔和嬸嬸請我們一家去餐館吃飯。鄰桌坐著兩個西裝革履的小青年,他們點了四涼三熱一湯,要了一瓶白酒。倆人上來就大口喝酒,吆五喝六,劃拳“猜色子”一頓喧囂,每道菜都是“蜻蜓點水”地吃了幾口,湯似乎根本就沒動。一瓶酒見底后,倆人面紅耳赤地就拍拍屁股結帳走人了。服務員將剩下的大半桌的菜全部倒入垃圾桶中。
我問服務員:“姐姐,你們這里吃剩下的飯菜可以打包嗎?”服務員說:“可以呀!”我十分納悶:“剩下這么多菜,他們怎么不打包帶回去,熱一熱還可以繼續吃的呀?”服務員不置可否地說:“可能怕麻煩,也可能愛面子吧!”服務員又說:“我剛剛從農村出來打工不久,看到那么多的飯菜都白白地倒掉了,真的也很心疼。我爸爸媽媽常說,浪費糧食就是犯罪的!”
浪費糧食就是犯罪!這句話讓我震驚了許久……
我們離開時,我讓服務員姐姐把能打包的都帶走了,包括幾!八蠡ㄉ住。
千百年來,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教我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我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年齡的增長,我們好象更加“健忘”了,把好習慣拋棄了,卻養成了奢侈浪費的壞毛病,在攀比心理的左右下,浪費現象甚囂塵上。我粗略的`計算了一下:中國目前有13億5千萬左右人口,除去嬰兒及生活不能自理的不能主觀消耗糧食的老人病人,至少還有10億左右,10億人,每人每天節約20克糧食,一年下來,全國就能節約73萬噸的糧食。73萬噸,足足夠3000人生活一年了!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看看西部地區的記錄片,還有那么多的人為一日三餐而發愁……我們國家每年還在大量地進口糧食。想想那句:浪費糧食就是犯罪,我們是到了檢討自己的時候了,我們到了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做勤儉節約之事、拒奢侈浪費之行的時候了。
【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作文07-06
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07-04
與傳統文化的作文01-15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傳統文化的作文11-17
【經典】傳統文化的作文07-27
傳統文化冬至作文07-03
學習傳統文化的作文06-22
傳統文化的中學作文06-28
傳統文化作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