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館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技館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技館作文 篇1
五一節到了,我和爸爸一起去科技館參觀。
走進科技館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幅恐龍的畫,我聽見了旁邊有個志愿意者說的話:“如果看這種圖要戴上眼鏡。”我戴上了剛剛在售票口買的立體眼鏡,便看見了有的龍的尾巴都伸出了畫面;有的 龍的`脖子伸的好長。我看別的畫的時候這只恐龍還一直往這邊奔來,真奇妙呀!可惜一取下眼鏡什么都沒有了,真是挺神奇的。
來到了二樓,我一眼看到了一個椅子,墻上寫著自己拉自己,便想,一定好玩,就先坐到椅子上,拉著上面的繩子,我使勁拉,根本不知道椅子已經升上去了,我一松手,椅子馬上滑了下來,真好 玩,我要下去的時候剛好看到我姐姐也在,姐姐說:“咱們呆會去傾斜小屋玩吧。”我同意了。
走到了傾斜小屋,我看到外面是平的,便有些奇怪:“不是平的嗎,怎么叫傾斜小屋呀?”姐姐對我說進去看看就知道了。我進了小屋的門開始還沒什么感覺,便是到了小屋里,看到小屋是傾斜的 ,我終于知道了為什么叫傾斜小屋,我開始上去還可以站穩,可是過了一會兒感到暈乎乎的就像地震了一樣,當我走出傾斜角小屋的時候才覺得舒服些。
接著我們來到地三樓,三樓主要是介紹人的身體結構的。
參觀完以后,我感覺科技館真是太奇妙了,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看到了原來沒有看到過的東西,今天真是太高興了,我一定要多學知,更多的了解科學的神奇。
科技館作文 篇2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今天是科技館冬令營“我的氣候故事”閉營的日子,我參加了閉營儀式。
冬令營第一天,我們去了沙坪壩氣象觀測站,在那里看到了許多測量天氣儀器。有個儀器像鐵塔,高高地聳立著,那是 測風速的;有個儀器像是水管,它是測地溫的。我好像地伸出手去打算摸一摸那些儀器,老師立馬叫住了我,告訴我說那些儀器都是測量天氣用的,數據需要很準確,摸了我們的天氣預報就不準確了。我立刻把手縮了回來。啊!原來我們每天從新聞里、手機上看到的.天氣預報就是通過這些儀器測量得來的啊!
第二天,菲菲老師教我們做一個小實驗。一個拿一個癟的氣球,放兩勺檸檬酸進去,再放一勺小蘇打,加一點水,然后輕輕搖動,手中的氣球就越來越大了。我對這個很好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回家在媽媽的幫助下,查了百度,我才知道原來小蘇打和檸檬酸加水會產生氣體,是氣體使得氣球膨脹了起來,如果再加上白糖、水果汗就可以制作汽水了。科學實驗真神奇。
第三天,老師帶著我們查閱全球變暖的圖書,做了很多筆記。比如兩極冰川融化、水位線上升、法國一些城市經歷了百年以來最高氣溫,一些城市甚至達到50度以上……我們還做了一份故事畫板。我是和我們組的組織員做的。我們選擇了“認識氣候”這個題目。第一頁我倆畫了閃電,第二頁畫的是一塊烏云底下還下著雨,第三頁我倆畫的是一個大大的地球,上面帶著一頂帽子。
第四天就是結營儀式啦!首先我們分享了活動照片,交流了活動心得,我們就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科技館。
這次冬令營太好玩了,在這里我收獲了很多知識,比如全球變暖是因為什么;做了幾個有趣的小實驗,知道了實驗的原理;學會了動手記錄數據,還結識了很多小伙伴。我真期待下一個假期趕快到來,再來參加這樣有益的活動。
科技館作文 篇3
這周星期三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去老一中參加科技實踐活動。聽到這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全班同學都異口同聲地歡呼起來,教室里比過節還熱鬧,人人都喜氣洋洋。
去老一中的路上,同學們有說有笑,都想要快點到達老一中。短短十幾分鐘的路程在我看來就像靜止了一樣,漫長得很!終于到了老一中寬大潔凈的校道上,我迫不及待地想沖進流動科技館去,看一看那里面到底有什么。
飛進流動科技館展覽室,映入眼簾的是“球形影幕”。它是一個黑色的大球,我出于好奇,便和幾位同學鉆了進去。里面黑乎乎的,伸手不見五指,我一下子莫名地感到害怕,便像無頭蒼蠅一樣,在里面尋找光亮。突然,球形影幕里出現了一個小光點,我們看見小點后,驚恐不安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鉆出球形影幕后,我總結出一條道理:人在黑暗中會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恐懼感,而光能緩解這種恐懼。
參觀完球形影幕,我又來到了“未來的房子”展示臺。未來的房子里面有很多家具模型,旁邊還有個小屏幕,那是控制家具開關的。比如,你按下電視的.開關,模型里的電視便會打開,播節目;還有,按下窗簾的開關,窗邊的窗簾就會自動收起來,讓房間變得明亮。
這次在流動科技館參觀、探索,不僅讓我大開眼界,還讓我學到了許多課本里學不到的知識,真的很喜歡。
【科技館作文】相關文章:
科技館的作文08-03
科技館作文07-04
科技館作文[經典]07-24
科技館作文(經典)07-24
【經典】科技館作文07-24
科技館作文【經典】07-23
(精選)科技館作文07-23
科技館的作文(精選)08-28
科技館作文10-20
科技館作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