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作文 篇1
端午佳節的這個假期,對我來說,真的很快樂的'。
早上一醒來,媽媽就給我系五色繩(就是五種顏色的繩子編在一起),在端午佳節系五色繩,聽媽媽說是我們這里的一個習俗,五彩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相傳民間喜歡用五彩線系在兒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稱“長命線”,以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可以保佑孩子們平安健康。嘿嘿,媽媽連我的腳上都給系上了五色繩啦。等端午佳節后的第一場雨后,剪下來扔到河里去,可以帶走所有的霉運及煩惱,這樣一年都會開開心心的啦。媽媽還告訴我端午佳節的來歷,讓我知道了我們古代的愛國詩人屈原。
吃過早飯,我們一起去爬五蓮山,天那么熱,還有很多外地的客人來爬山啊。我和哥哥不想去山頂了,就在山下玩蕩秋千,結果一不小心掉到地上了,屁股摔得可疼啦,嘿嘿!
這個端午佳節,我真開心啊!
端午節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端午節的名稱各式各樣,如:端陽、重五、五月節、龍舟節、天中節、屈原日、浴蘭節、五蛋節等等名稱。
端午節的來歷你知道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吧。在古代,一位愛國詩人屈原的家鄉楚國被覆滅。他無法忍受這樣的痛苦,所以選擇投進汨羅江自盡。老百姓們劃龍舟去汨羅江打撈屈原的尸體,但是一無所獲。為了保護屈原的尸體不被江內的.魚蝦破壞,他們把糯米包在箬竹葉里,投進汨羅江。后來就演變成了劃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
粽子多種多樣:有蛋黃粽、紅棗粽、紅豆粽、肉粽等。包粽子要準備細繩、青青的箬竹葉、白白的糯米;紅棗、紅豆和肉等食材。包粽子首先得拿兩片大小約相同的箬竹葉重疊,把箬竹葉折成漏斗狀。再加入糯米等食材,把粽子折成立體三角形。最后,用細繩把粽子捆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唱著兒歌,品嘗著手里的粽子,回想著著屈原的故事,我回味無窮,我們要將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端午節作文 篇3
媽媽說今天晩飯去外婆家吃,我連忙問“,為什么呀?媽媽笑著說“,你想想“,哦,原來是端午節,說到端午節,我還聽說一個小故事呢,就是關于屈原受冤抱后自投日羅江的故事,人民為了紀念他也就把每年的農厲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我和哥哥坐上媽媽的車,一會兒工夫就到了外婆家。一進大門,我眼前突然一亮,不驚的大叫起來,哇“好漂亮的房子,高高的新樓房,寬闊的大院子,還有一陳迎面撲來的'飯菜香味,使我迫不及待的朝外婆家的廚房跑會,我大叫一聲,外婆我來了。外婆笑著說,好個,趁著還沒到吃飯的時間,我和表弟在院子里玩,院子里種了果樹,蔬菜,還有許許多多的花花草草,有的開出了五顏六色的小花,可漂亮了,還有一座小橋呢。橋下養著許多小魚……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吃飯了,我象兔子一樣飛快地沖進廚房,哇!好多菜呀!我一邊吃一邊說,外婆做的菜真好吃。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盤龍蝦。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那是我的最愛。
時間過的好快呀,吃好飯帶著外婆親手包的粽子向外婆說了一聲謝謝,就和媽媽一起回家了。
端午節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喜洋洋!”端午節有很多非常有趣的習俗。其中,有兩個非常有名的習俗,那就是包粽子和賽龍舟。
一大早,奶奶就去商場買回了一堆粽葉、糯米、紅棗、肉和繩子,打算包粽子。一回到家,爺爺就在廚房里忙了起來。他把一片片粽葉沖洗干凈,再把糯米泡在一碗水里,“噠噠噠噠”地幾刀把肉切成丁,把紅棗去核。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拿起一片粽葉卷成了圓錐形,往里面放了一半糯米,用筷子把糯米努力夯實。用筷子夾起一塊肉塞了進去,再蓋上一層糯米。奶奶兩只手動作飛快,把棕葉折了幾下,就包了起來。空出右手抽出一根繩子,上上下下綁了幾圈,打了個結,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覺得不難,想要自己包一個,可在綁繩子時候糯米“嘩啦啦”漏了出來。我又重新包,用了好長時間才包了一個,可爸爸媽媽已經包了五六個了。包好粽子,上鍋蒸了起來,一會兒就傳來撲鼻的濃郁香味,把我饞得直流口水。啊,今天的粽子真好吃,自己包的就是不一樣。
吃完午飯,我們要去離家不遠的運河上看賽龍舟。到了現場一看,可真是人山人海!加油的.人們,有的帶了話筒、有的帶了喇叭、有的帶了彩旗,可熱鬧啦。不一會兒,比賽開始啦!四支龍舟就像離弦之箭一樣飛快地沖了出去。特別是第一隊和第四隊,遙遙領先其他隊伍。遠遠望去,也不知道是誰先沖過了終點。最后,我看見第四隊高高地舉起了槳,才知道第四隊贏了!
回家的路上,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原來端午節是一個愛國的節日。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端午節作文 篇5
一年一次的端午節來臨了,學校給我放了三天假,我和爸爸媽媽回到爸爸的老家茶陵,陪爺爺奶奶過端午節。三天的假期給我帶來了許多的快樂,也讓我長了很多見識。
爺爺家在茶陵的鄉下,五月的天氣很熱了,爺爺門前到處是綠油油的稻田,我第一次看見了水稻,原來我們吃的大米就是農民伯伯們這樣種出來的;門前的菜園子里有長長的黃瓜和細長、嫩綠的辣椒;房子兩側各有李子樹、桔子樹和板粟樹,我和爸爸用竹桿把李子從樹上打下來,李子吃起來酸中帶甜,真好吃;旁邊的池塘里長滿了又大又圓又綠的.荷葉;晚上,睡在爺爺家里,能聽見池塘里青蛙“呱呱”的叫聲。爸爸說,李子只有在端午節后才成熟,才能吃,辣椒也是在端午節后才長出來。
端午節,我還看到好多在外面工作的人們回到自己的家里,和自己的親人團聚;還看見爺爺家的門上懸掛菖蒲、艾草;大家在一起還要吃粽子。我問爸爸“為什么在外面工作的人都在端午節回家”。爸爸告訴我,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過節的時候,家里的人都要回家跟親人團聚。我又問爸爸,“為什么門上要懸掛菖蒲、艾草;大家在一起還要吃粽子”。爸爸告訴我,是為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偉大的詩人,他愛國,提倡聯齊抗秦,但遭到貴族人的強烈反對,把屈原除職,發配到沅、湘地域。公元278年,秦國占領了楚國,五月初五,屈原在汨羅江投河自盡。屈原投河之后,漁夫們劃船到河里撈屈原的真身,有些人還把粽子、雞蛋、米飯扔進河里,怕魚蝦吃屈原的身體。所以為了記念屈原,才有每年的端午節,才有吃粽子、吃雞蛋的習俗。
我想端午節,不僅僅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更是接受愛國教育的日子,我們要像屈原一樣愛自己的國家,要認真學習,學好本領,去建設好我們的祖國。
端午節作文 篇6
端午節到了,大家包粽子、劃龍舟。我和媽媽、奶奶一起包粽子,奶奶說:“首先,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準備好糯米洗干凈,再準備棗子、肉等做陷,就可以開始做了。”我們包了好多粽子,放在鍋里煮熟。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爺爺問:“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爺爺說:“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勸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大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再也上不來了。屈原投江以后兩岸的老百姓劃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是還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在這個緊張的'時候,突然有一位老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救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粽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里……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聽了,爺爺的話,我才知道端午節有由來。
端午節作文 篇7
以前的端午節都是和父母在公園度過的,但是今年的端午節卻是在農村度過的。而且,這次端午節我也過得與眾不同。
早上兩點多鐘時,我起床穿好衣服后走出門去。一般在這個時候,人們都會起床去踏青。但是我想:一到端午節就踏青未免太沒意思了。所以我突發奇想——去放羊。
我拿起鞭子,大舅在前面領著羊,很像一只“頭羊”帶著羊群。我在后面揮動著鞭子,趕著羊群。不一會兒,就到草地了。羊們一頭扎進草地里吃著那些綠油油的草;大舅則坐在一旁聽著收音機。我望著那大片的草地,那綠色美得讓人無法形容。這種綠色在城里是看不到的,在城里甚至連草也看不見幾顆。我看的如醉如癡,禁不住躺在了草地上睡著了。
早上五點多時,我回到了大舅家,早餐是粽子和煮的自家雞下的.雞蛋。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時拿雞蛋和小朋友們比賽的情形:上小學時,班級里舉行了敲雞蛋的比賽,拿雞蛋小的那一頭互相敲擊,贏得那個雞蛋會被我們稱為“雞蛋王”,然后,“雞蛋王”會在我們的注視下被他的主人吃光。想罷,我拿起雞蛋互相敲擊,然后,我將剩下的那個贏了的雞蛋吃得一干二凈。
傍晚時我和大舅一起去接舅媽。舅媽在溫室大棚里摘了一天的豆角。一到了那兒,我就鉆進了大棚,那豆角秧已經頂到了棚頂,豆角也已經長得很長了。大舅把豆角都裝上車后,沒有了我坐的地方,我也就只好坐在了“豆角車”里。可是我覺得還是躺著比較舒服,便躺了下來。一路上的顛簸就猶如坐過座山車一樣刺激,像要掉下去一樣。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火炕上,圍著飯桌,吃著餃子,感到非常開心。
今年的端午節給我留下了許多快樂而又很美好的回憶,他已經刻在了我的腦海里,永遠也忘不掉。我很希望明年的端午還能在農村度過,它雖然不像南方一樣熱鬧,卻使我無法忘記。
端午節作文 篇8
端午節,我就想起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一曲簡單的兒歌就道出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一到端午這一天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為什么要吃粽子賽龍舟呢,還要從屈原說起,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楚國的形勢愈益危急。到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預示著楚國前途的危機。
次年,秦軍又進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興旺的國家已經無望,也曾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最終還是愛戀故土,于悲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羅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今天的粽子。
在我的家鄉也一樣,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忙得不亦樂乎,大家都在為過節準備。端午節的前兩天,就看到奶奶,去市場買粽葉,糯米,回到家以后,奶奶先把粽葉放到一個盆子里,用水浸泡,使它變柔軟,然后把糯米洗凈,用水浸泡,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后,奶奶開始包粽子了,首先先拿起一片粽葉,把它卷成一個椎體,然后再把糯米填到這個椎體李,填滿以后,用其余的粽葉把它緊緊的'裹住,接著用麻線把它困起來,奶奶就像這樣一個一個的包著,不一會,一串粽子就包好了。終于到了端午這一天,媽媽一早就出去買菜了,奶奶從冰箱里取出之前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開始煮,媽媽不久也回來了,這時媽媽拿出在市場買的艾葉,把它掛在門上面,然后準備菜肴。
經過了一天的準備,我們的晚餐開始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為先人屈原祈禱后開始用餐,這是電視里也在播放賽龍舟的畫面,我不由得想起屈原,希望他能聽到我們的祈禱,不會剛到寂寞。端午節是我們中國人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他的延續不僅是龍的節日,還是一種精神的延續。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美味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 :歡樂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童年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民間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7
端午節作文:家鄉的端午節06-26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端午節作文4篇08-12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8-1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3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