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技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技的作文 篇1
今天,我和媽媽參加了家委會活動——上海科技館親子一日游。
一路上,我和班級同學在車上唱歌、猜謎語、成語接龍……等節目,車里的氣氛十分活躍,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上海科技館。
從遠處看,科技館猶如一個大圓球,走近一看才發現,科技館有四層樓,大門口立著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我們在導游小平姐姐的帶領下,就像一只只快樂的小鳥,飛進了科技館。
我和媽媽首先來到了地殼探秘,那里有很多奇妙的礦物晶體,還有地震波探油模擬器、磁懸浮地球儀、火山景觀……等,讓我知道了火山石是怎樣爆發的。
接下來我們又參觀了機器人世界,我第一眼就被機器人那優美的舞姿吸引住,它們的動作十分整齊,下棋機器人的棋藝也很高超、還有機器人射箭,機器人每射一箭都百發百中。最厲害的機器人是我們唱什么歌,它就會坐在鋼琴前為我們伴奏什么曲子。看著這各種不同功能的機器人真是讓我體驗科技發展的精彩,接著我們又去了智慧之光,那里有擊鼓共振,天上水,滑輪組提升,輝光球群……我還和媽媽體驗了“魔屋”,三分鐘的感覺,一進去心“怦怦”的跳個不停,頭發暈,很想“嘔吐”。
我和媽媽以及其它同伴來到了動物世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棵棵大樹,那樹干和樹葉都和真的.一樣,并且在冰天雪地的“北極”,樹上還掛著毛絨絨的“雪”。在“非洲大地上”我看到了高大威武的大象,令人心驚膽戰的老虎,還有長勁鹿……一個個活靈活現,我放在心里想:這些栩栩如生的動物是怎樣做出來的呢?媽媽說那是高科技材料合成的。
科技的作文 篇2
原題回放:看天光云影,能測陰晴雨雪,但難逾目力所及;打開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少了靜觀云卷云舒的樂趣。
漫步林間,常看草長鶯飛、枝葉枯榮,但未必能細說花鳥之名、樹木之性;輕點鼠標,可知生物的綱目屬種、遷徙演化,卻無法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氣息。
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電視等的出現使“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成為了可能。通過科技,我們不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還能更深入的探索自然的奧妙。科技,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讓我們更好的感知自然。
科技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看見了世界的壯美與遼闊。目前,一組“世界與內蒙古撞臉”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從圖片中我們能看到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景點在許多地方與內蒙古有異曲同工之妙。網友們紛紛感嘆,要是沒有科技,我們也許永遠也不會發現內蒙古那具有“國際范”的美。的確,如今的人們處在邊界的互聯網時代,不出家門,我們就可以看見內蒙古廣闊無垠的草原,感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氣勢。這要放在古代,人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憊。在偌大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只有通過科技,才能滿足我們對自然無限的好奇心。
科技總能把我們帶入另一個“時空”。通過科技,我們無需實地考察,就能從宏觀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爾發生了8.0級大地震,令世界為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們得以換一種方式心系災區。通過電視,我們了解到災區的各方面情況。通過上網,我們還能了解到尼泊爾此次災難發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發的各種氣象災害等等。科技拉近了我們與尼泊爾的距離。我們無需親自前往災區,便能夠感受自然的巨大威力。有了科技,我們對自然的感知就不僅僅停留在感性層面,我們能更加理性地面對自然,對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間。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在一個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科技激發了我們對自然的想象,推動了我們去探索。回首在科技不那么發達的時代里,哥倫布歷盡艱險發現新大陸,卻未發現那不是他所向往的亞洲;近代中國人因為科技落后而缺乏對世界的了解,妄自尊大……我們要好好利用科技,開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自然,利用自然。
日前,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師辭職信被稱為史上最具情懷辭職信。我們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同時,也不要忘記邁出腳去看看,生活,畢竟還有詩和遠方。
總而言之,在這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時代里,科技的出現總是有利于人們更好地感知自然的。
我們應感激:科技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
點評:
這是一篇優秀的考場議論文。本文完全符合題意,觀點十分鮮明。標題“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全文圍繞此分別從“科技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和“科技總能把我們帶入另一個‘時空’”兩個方面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層次清晰,論證嚴謹,觀點突出。
本文立意深刻,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作者反復強調“科技”能“讓我們更好地感知自然”“利用自然”,“更好”二字體現了小作者并不否定親身感知自然的重要。文中倒數第二段,作者借用時下流行的教師辭職信,提出了“也不要忘記邁出腳去看看,生活,畢竟還有詩和遠方”,可見其論證思維的嚴謹、辯證,值得點贊。
全文用例恰當,中外并舉,引古說今,詳略得當,內容豐富。語言簡潔、流暢,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論證能更深入一點,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會更精彩。
科技的作文 篇3
今天下午,我參觀了四、五年級的科技節展示活動。來到操場上嗎,我看到了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整整齊齊地排成兩列,男女生分別展示自己的科技作品。我興奮不已地跑了過去,東瞧瞧、西看看,忽然,我看到了很多人擠在一起,便好奇地擠了進去,想看個究竟。我看到一個大哥哥,把棉簽在一瓶牛奶里沾了沾,然后在紙上寫了一個字。過了幾分鐘,牛奶干了。這時,他拿了一個打火機,點燃了火后,放在那張紙的下面烤了起來。這時,我心想:這張紙燒著了的話,大哥哥的手會不會燒傷了呀?可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大哥哥的手不但沒有燒著,紙上的`字還出現了是淺黃色的!
真是太神奇了!
科技的作文 篇4
一天,貓王正在睡覺,突然外面殺聲震天。貓王拉開窗簾望窗外一看,大驚失色。原來有無數不知名的東西向王宮涌來。貓王連忙派老貓去調查。老貓回來后說:“是老鼠軍隊!”貓王一聽就哈哈大笑起來:“老鼠呀老鼠,是不是活膩了。”說完才慢吞吞地派軍隊迎戰。可是鼠國士兵們還沒有靠近貓國士兵,就發了大炮。大炮在貓國士兵中開了花。這大炮威力非常強,炸得貓國士兵逃的逃,散的散,死的'死,傷的傷,不一會兒就被打敗了。鼠國大獲全勝!
科技的作文 篇5
七月三十一日晚上,我和媽媽、姥姥一起,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我們的暑期之旅緩緩拉開了序幕。
第二天,到了北京,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新的北京科技館。
這個新的科技館很大,總共有四層,大廳中有一個巨大的恐龍化石模型,有兩層樓那么高。進入內部,各種模型、機關深深地吸引了我。有一個特別有意思,是有關種樹、砍樹的'。幾臺種樹的機器,用力撞擊一根鐵棍,使一個小球彈入幾個格子里,完成澆水、施肥等種植任務。旁邊一棵假樹,上面有一個鋸,按動按鈕,就會開始砍樹。真是設計巧妙!
在另一個地方,有兩把槍,用來對著大屏幕上的狼射擊,而且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射死所有的狼,否則就得重新開始。
在交通領域,我坐進了車里,嘗試了開車、剎車的感覺。
北京科技館太大了,各種好玩的東西很多,還有小球的旅行、動車組火車行進等等模擬裝置,太有趣了,我都玩不過來、轉不過來。
科技的作文 篇6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改變,讓我們生活更加的便利,像納米科技就是很好的例子。
納米這個新科技原理,就是模仿蓮花表面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這種用蓮花表面納米化結構清潔的物理現象,又稱作蓮花效應,因此科學家們就可以利用納米的特性,運用在日常生活用品上。
它靈活運用了食衣住行育樂,這六項生活需求,像美國的果汁瓶,在食品包裝添加納米顆粒,就可延長保存期限;還有受美國總統喜愛的納米領帶,它是在衣料纖維上,涂覆疏水性的納米科技,所以只要輕輕一彈,灰塵就會掉下來;甚至未來或許不用帶厚重的書,只要帶著一張比信用卡還要薄的電子書,就搞定了,因為電子書的面板是由上百萬個納米顆粒所組成,借著電壓控制了原子排列,組合成不同的'字,這些都是利用納米的好例子。
介紹完納米科技所帶來的方便,相信令你大開眼界,未來也許還會發明出只要藉著我們的手指頭,就可以控制生活周遭的納米科技也說不定,因為發明本來就是要大家生活品質更佳,所以只要努力不放棄的科學家精神,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我相信我們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科技的作文 篇7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就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我們的生活也豐富多彩起來了,可以說是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在很久以前,人們傳遞信息的方式只能將寫好的信裝進信封讓郵差將信件送到收信人手中。而現在,傳遞信息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輕松實現。因為有了現代化的通訊工具,如今已經70多歲外公臉上整天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你瞧,他正在用手機約老朋友去公園打太極拳呢!每每這時外公都會帶著微笑開心地說:“現在的科技發達了,就連我們老年人都用上了老年手機嘍!”是呀,這種老年手機數字大,發出的聲音還十分清晰呢。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但是在現在,就算活到八十歲也不再稀奇了,你看外婆也在用手機和遠在深圳的'表姐聊天呢!
過去,人們都用柴火來烤熟食物,而且烤出來的食物味道十分難吃,還帶著一股燒焦的氣味,但是現在人們都用上了電高壓鍋和微波爐,你看外婆已經在用電高壓鍋烹飪食物呢!這時,外婆又對我說:“現在的科技發達了,都發明了電高壓鍋了,這個電高壓鍋真方便呀!”是呀,自從我們家有了這個高壓鍋以后,煮飯的時間從原來的1個小時縮短成了幾十分鐘,而且煮出來的東西十分好吃,還帶有一股香味呢!
爸爸在深圳開了一家公司當老板,有很多次要去外地出差,但是因為交通的不便,要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更別提去辦事情啦。但是,如今交通發達了隨著高鐵的開通,如今爸爸去辦事情十分的方便,從原來的四五個小時縮短到了兩三個小時,真方便呀!
我是一個忠實的“網民”,不過大家可不要誤會,我這個“網民”可也不是經常玩電腦哦,而是我經常用電腦查閱資料、看新聞、發郵件、參加網絡大賽……不知不覺中,電腦就成為了我的“好朋友”。記得有一次,老師要我們查“三蘇”是哪“三蘇”,我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也沒能有想出來,不一會,我便想到電腦這位“好朋友”,于是,我立刻上網查閱資料,原來是宋代的蘇轍、蘇軾、蘇荀呀,我不禁暗暗驚嘆,原來電腦的功能這么多呀!
如今,我們幸運地生長在一個嶄新的時代,科學的花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鮮艷奪目,我相信只要我們培養起愛科學,學科學了好習慣,勇攀科學高峰,未來的生活將更加絢麗多彩。
科技的作文 篇8
手機、電腦、電視、空調、汽車……這些都是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便利,科技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可以說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科技,科技就是力量!科技產品是怎樣產生的?他們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帶著這些問題,我來到了中國國家科技館,遨游在科學技術的海洋中。
剛走進科技館大門,我便看見一幅巨大的機械裝置,齒輪、泵、傳送帶、葉片……這立即吸引了我。我發現這里既有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又有照相機鏡頭的伸縮演示過程。既有齒輪傳動的機械原理,又有皮帶傳送的工作過程。而使他們工作的是四臺巨大的泵。精巧的設計,奧妙的原理都集中體現在這個龐大的機械裝置上。令我非常難忘!漫步走進科技館,展廳里設置了許多有趣的項目:華夏之光——其中刻畫了中國古代的農用耕種機械,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中國古代人利用風能、水能、地震能等,研制出的機械非常神奇。還有冶金術、冶鐵術,使礦石變成鐵,鐵再變成鋼。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讓我們贊嘆不已!走進現代科技展廳,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近現代的各種高端科學技術:汽車、火車、輪船、飛機的發展史,各種物理化學等科學知識都從各種展品中展現出來。科學知識帶動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大發展帶動生產力的大發展,生產力的發展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態:超導磁懸浮列車,高速動車,超音速飛機……很幸運我們生活在這個高科技時代!
科技的力量是巨大的,從宇宙的第一顆粒子爆炸,到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從古代水力風車,到未來的超導體。人類逐漸依靠著科技發展到了這個高度文明的時代。科技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從農民用手和牛耕種土地,到耕種機、聯合收割機等大型機械耕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人們省時省力。這些在科技館展示的`都是精彩的科技之光和耀眼的科學巨星。難道這些不是科技的力量嗎?但這也只是龐雜的科學技術的一角,有更多的科學技術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和挖掘。在未來,我們將繼續用科技改變我們的世界,科技就是力量!
科技的作文 篇9
近日,我和爸爸媽媽到位于濟南市的山東省科技館游玩。
我們在科技館第一層展廳看到了許多哈哈鏡,有的照得人很胖很矮;有的照得人像繩子一樣瘦長;還有的照得人看起來身子很胖很矮,頭卻又瘦又長……哈哈鏡真好玩、真奇妙!然后我們到了一個名叫森林王國的展示區,里面有很多小動物的木雕,手一碰木雕上的金屬片,就會發出優美的音樂聲。第一層最好玩的是“時光隧道”。如果你進入了“時光隧道”,會感到眼花繚亂,暈頭轉向,好像通道隨時要翻轉過來,我們會隨時掉下來一樣。
第二層展廳有一些很大很大的魚的模型,可好看了!奧,原來這一層是生命科學。我們繼續往前走,看到了許多顯微鏡。顯微鏡下有樹葉、知了、皮膚、心臟……通過顯微鏡,我們看到了好多肉眼看不到的東西:在知了身上看到了很多小細菌;在皮膚上發現了許多毛孔和汗毛,還有虱子。在顯微鏡下,汗毛就像大樹一樣粗壯。二樓還有一些巨大的人體五官模型,他們會詳細地“告訴”我們這些器官的'用處和內部結構原理。
三樓是運動系列展館。一進去就有一大堆齒輪。我去轉動其中的一個齒輪,啊!奇跡發生了,其它的齒輪也開始轉起來,我一停,其它的齒輪也停了下來。三樓最引人注目的是“斜坡小屋”。它的地板是斜著的,進去后必須扶著墻,否則會滑下去,一頭撞在對面的墻上。如果想站在中央,幾乎是不可能的,感覺小腦的平衡能力幾乎失靈了。三樓的傳球游戲也很好玩,大鐵球需要我們同心協力,各執其職,通過重重關卡,才能把它送到終點。
四樓是人文科學。里面有瓦特發明的蒸汽機,中國殲擊機的發動機、直升機的發動機,還有水力發電、火力發電、核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的模型,最令人驚奇的是一個巨大的太陽系星球模型,它會不斷變幻星球的顏色和種類:火紅的太陽、藍色的水星、“戴著項鏈”的土星、與眾不同的地球……
你看,科技館是不是很好玩?有空你也去看看。
【科技的作文】相關文章:
科技的利與弊作文 - 體裁科技作文01-28
科技作文07-11
科技的作文07-26
科技的作文06-22
科技作文[經典]09-03
科技作文(經典)09-06
科技作文[精選]09-05
(精選)科技的作文09-17
科技的作文[經典]09-04
【經典】科技作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