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學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學作文 篇1
1.過度學習效應,過度學習效應由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H·艾賓浩斯提出,意為在學習中剛好達到完全正確反映時(100%學習),再鞏固強化的學習。該方法尤其適用于比較重要且比較復雜的學習內容,在學生已達到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再追加40%-50%的時間進行強化學習。盡管會在前期落后于100%學習,但是過度學習能夠使基礎知識更加熟練和扎實,對之后的逆轉學習也就是考點的理解與遷移有明顯促進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過度學習亦有度:一般說來,過度學習以程度150%為佳,其效應也最大。超過150%,會因學習疲勞而發生消極效應[2]。
2. 感覺器官記憶,生物學信息可以通過聽覺、視覺、嗅覺等感覺器官進入大腦的記憶系統,視覺聽覺對于生物學的學習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圖像記憶,因為生物學有著與其他學科相比較而言更多的視覺信息。記憶心理學研究表明圖像記憶具有鮮明的形象性,根據這些特點,生物知識識記的基本方法就是對內在有邏輯聯系的材料進行理解和記憶,對機械性的材料要加工成某種內在聯系進行強記。那么圖像及表格便可以在比較、系統、簡化、規律的層面上達到我們的目的要求。比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2中,第五章《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部分,書中對生物的變異類型做了精細的描述,但是,很多學生卻經常在對此處進行記憶時出現變異類型分類上的混亂,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完全可以將生物的變異類型歸納成這樣一個簡單的圖像:
再如“必修”3中《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這一節,教材為了說明生態系統中能量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規律,提供了三個圖像,教師如果能將這三幅圖像整理總結成一幅歸納性更強的圖像,將更方便學生進行記憶。
(二)強調理解運用的知識
生物學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變結論式教學為過程式教學[3]。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采用研究性學習方式教學理解性知識。在理解教材編訂者思路意圖后,將其適當揭示給學生。比如對于大多數人并不在意的教材目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其了解全書的體系結構,把握教材“靈魂主線”,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目的性和融會貫通的能力,減輕記憶負擔。解題教學中,將自己的思考過程“泄露”給學生。課前不備解題方法,與學生一同進入解題思維,讓學生直接看到解題的原始思維過程,從而對學生起到啟發和借鑒的作用。
二、非智力教育
非智力教育指對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據沈德力觀點,非智力因素是指除去知識、能力等智力因素以外的“完成各項活動所必需的強大動力和智力支柱(包括適當的成就動機、濃厚的學習和工作興趣、飽滿的熱情、堅強的毅力和勤奮刻苦的優良性格等)”。智力高者未必智慧高,這說明除去思維方式的限制外,智慧還受到價值觀、利益觀、人生觀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的主要支持。此外,大量事實表明,人的一切活動都是智力與非智力這兩類因素的互動過程,非智力因素在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尤其隨著年齡增長,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日趨突出[4]。以生為本,以內為本,將學生作為教育工作的唯一中心,尤其重視學生人格發展。運用“皮格馬列翁”效應,實施激勵教育,讓自己的期望對學生產生自信心,無論課上還是課下和學生談話時,經常使用“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你可以做到”等語言表達對學生的期望,使學生受到鼓勵;課堂上學生回答問題有困難時,耐心傾聽學生的想法,及時追問補充讓學生感到老師重視他的回答進展,這樣來達到尊重學生,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提問與有效傾聽。
總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擔當朋友、心理藝術家、心理醫生、心靈導師等其他角色,要在了解學生、了解教學內容及要求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心理學原理于教學過程中,不當只教手藝的工匠,不作只影響頭腦的知識的教書匠,要成為影響精神、靈魂等潛意識觀念層次的導師[5] 。
心理學作文 篇2
那是一場心靈上放空的旅行,當我嘗試去探究所謂的心理——
初次涉及到這個領域,是因為我在網上看到了“雙重人格(Dual personality)”。當時腦子一下子冒出個念想“有趣”。可能讓人摸不著頭腦,自從看了廣義相對論后,這具有強烈的相反性的詞語令我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我忍不住點開了網頁,文字似乎富有魔力,我被吸引著看完了相關內容。
“好酷哦……”我情不自禁地說道。但是轉念又想“該怎么治療呢?”于是又搜索了一大堆相關資料,看了患有雙重人格的人的病史,感嘆道:“好可憐,如果沒有人幫助他們,他們要一直隱藏自己嗎?”我輕抿下唇,手撐著下巴:“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幫助他們!
接著,我似乎一直在付諸于行,因為我確定了我的目標,當一名心理醫生(psychologists)。
我輕笑道:“我似乎從來都沒有這么堅持一件事情!币驗槲液芏鄷r候心態都是輕飄飄,不拿一件事當事看,性子總是懶洋洋的,多半是假正經。當我這么堅持一件事情的時候,自己也無法相信。
以前有很多次,對他人談論我的理想,我也只是一筆帶過,因為很多人并不了解這個職業。他們只是略有所思,微微地點頭:“哦,是醫生!好的好的!”
在中國,心理學在近幾年是大有興起。可以看到許多學校中配有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也可以看到電視廣播節目中頻頻出現“心理(mentality)”這個詞,包括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談論到關于心理學的內容。我總是笑著面對這些,這可是一件大好事,現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科技時代,人們的生活中需要心理醫生。
只是對于一名初中生,我對心理學完全只是自學,并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從事心理學可以選擇心理咨詢師或心理醫生?技壷会槍τ诖髮W(本科)以上學歷。我皺眉:“那學歷不是要很高嗎?做一名心理學家的話至少是要博士水平了,發表的論文針對全國才有影響性!蔽液軗淖约旱乃經]有那么高。事實的確是這樣。
這四年來,我看過的心理學也才幾百本,閱讀過的相關資料不下幾千,看過的講座也有幾十場。幸好我的父母是支持我的,不然這條路,我很難走到至今。對于心理學,我印象最深刻的有過那么一件事,也是最近發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
對于畫畫,我并不是沒有興趣,而是沒有堅持。素描班書法班都是補習了兩年,可老師教的'就是讓我覺得無聊,提不上多大的興趣。但是對于抽象畫,又不一樣了。畢加索是我最喜歡的畫家,他的風格都讓我眼前一新,看厭了俗世的種種作品,偏向于畢加索那思想中神奇的世界。書法中最喜歡的是草書,可是老師就喜歡教我楷書;蛟S什么都要從最初開始吧,我老是這么安慰自己。
但是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真的很煩。我每次都后悔去堅持這個決定。可是又后悔不堅持。可能我自己就是情感的矛盾體。
近期,我創作了一副畫作,名叫《Important Dream》絢麗的色彩融合在一起,交織出一個不凡的夢想。的確很難看懂的一副抽象畫。但這副畫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會理解到不同的含義。這是我的驕傲,因為這幅畫真的令我傾入了太多的心血。我在其中注入了我的心理學水平以及文學、哲學的水平。也算是一種堅持,對得起我這幾年來所付出的點滴努力。
因為心理學,我結識了很多朋友,也涉及到了更多的領域。我能更好地控制我的情緒,也能更好地去處理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是增加了個人的道德修養。哲學中,更多地保留了一種理性思維。而我喜歡玩一些逆向思維小游戲,來增加的更多的邏輯判斷能力。很多事情開始不再那么循規蹈矩,但也總是限定在一個怪圈里。
我總喜歡發呆,總喜歡在幻想中思考,之后我明白了這么一個道理:“思想是無限度的,而控制了思想,就不能發展!
這便是人類的心理學吧,但是我喜歡這種靈魂上的沉入。
心理學作文 篇3
“真想快點忘了那件煩心事!忘了它我就能以嶄新的姿態去追逐幸福了!”有些事你越想忘就越忘不掉。你本可以過得更舒心更快樂,結果卻被心頭的巨石壓得苦不堪言。
不光是你,大家心里都有塊或大或小的石頭。可人的大腦就是這么古怪,你想讓它記住的事它卻記不住,你想讓它忘掉的事它又忘不了。這究竟是為什么呢?神為什么要把人的大腦設計成這樣?
生活中,有些人迫切地“想過上幸福的生活”,并也在為之而奮斗,可結果卻不盡人意。有些人整天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活得稀里糊涂的,卻能得到幸運之神的垂青。你不覺得上述情況有點不公平嗎?可遺憾的是,就心理咨詢案例來看,這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追求幸福有錯嗎?追求幸福就只能得到不幸的下場嗎?會不會是你“努力的方法”不對頭呢?那到底怎樣才能得到幸福呢?你如果正為不幸而苦惱,我建議你把本書從頭到尾好好地讀一遍,本書能清除掉你心頭的巨石。它會以最科學最明了的方式告訴你該如何面對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制造出讓雙方都滿意的幸福感。
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了“認知心理學”與“記憶心理學”的精華,希望你在閱讀之后能早一天過上多姿多彩的生活。
近幾年的美國心理學界十分關注被稱作“白熊實驗”的認知研究與記憶研究。美國心理學家把想忘記的事稱為“白熊”!鞍仔軐嶒灐本褪翘接懺鯓硬拍茏屓藦氐淄裟呈碌膶嶒。實驗結果表明,你越告訴自己“不要去想白熊”,“白熊”的形象就越會在你的頭腦中時隱時現。也就是說,你越想忘掉某事,記住它的幾率就越高。
心理學家把這種奇怪的現象稱為“精神控制諷刺過程”。即如果你強迫自己做些禁欲精神訓練和自我啟發,也許到頭來只能起到反作用!霸较胱龊迷阶霾缓谩钡默F實會讓你倍感痛苦。而這種有心栽花花不開的痛苦卻理直氣壯地折磨得你痛不欲生。拋開這些理論不說,你想獲得幸福,首先就得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心中存有“白熊”的事實,其次你還得掌握馴養它的方法。
尊敬的心理學家魏格納先生是本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他在前些天召開的學會中發表了這樣一段講話:“人如果沒有"可想"的事,也就沒有"不要去想"的事了!
我認為這句至理名言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人的特點。你要是想著:“趕緊把那件事忘了吧!”就等于在提醒自己:“哎?我想忘掉"什么事"來著?”這樣一來你就又把想忘掉的事回憶了一遍。
記憶的“諷刺機關”會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悄悄開啟,你如果總這樣自虐地回憶那件事,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精神創傷。
因此,為了不陷入這個惡性循環,你就得牢牢記住那件你想忘掉的事。這句話聽起來很矛盾,不過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講,它絕對是正確的。即便你能對此產生“原來如此”或者“也許真是那么回事”的同感,但仔細想來也會覺得很棘手。那么,具體的解決方法又是什么呢?究竟怎樣做才能趕走心中的“白熊”,讓自己過上幸福的生活呢?
放心,有我在你還怕什么!我會用最新的心理學知識向你詳細介紹具體的“對策”。如果你連自己的心理問題都解決不了,還怎么和別人相處呢?更遺憾的是,不少時候你的處理都產生了“南轅北轍”的效果。
你如果能掌握認知心理學與記憶心理學的精華,就能大大降低錯誤處理問題的幾率。只有對癥下藥才能消除焦慮與不安。照我說的去做吧,錯不了!
做到下列四步你就能變成“理想中的自己”了。即:振作起來;正確地看待問題;成功地與人交往;變得人見人愛。
你必須改變自己的性格。性格改變,人生的“色調”才會改變。你可以把僅有一次的人生渲染成黑、橙、藍等各種顏色。在此,我真摯地祝福你擁有多姿多彩的每一天和一個幸?鞓返娜松
心理學作文 篇4
自卑情結,心理學定義為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一個人感覺無能為力,由此產生的糟糕情緒。
說到自卑情結,那勢必就要關聯上另一個名詞,優越感。優越感可謂是自卑情節的必要補償情緒,無論是刻意或是潛意識。一個有自卑的情節的人,內心必定是膽怯懦弱的,勢必常常感受到由外界帶來的焦慮,因此他們會迫切的需要優越感來中和焦慮,以此獲得心理的滿足。然而如此并不會真正的解決問題,只會將更大的問題越埋越深。
人類在獲取錯誤的優越感的過程中往往會對他人或自己的社交生活造成消極影響。對他人,一個懷有自卑的人的對優越感的極大的渴望會造成他人的不適,這會通過言語或者行動表現出來。自卑是深藏在潛意識里的,潛意識對主觀來說幾乎不可改變。任何潛意識的內容都會從言語和行為中找到縮影。自卑的人為獲取優越感,言語上可能打擊,捉弄他人,以侮辱他人的方式來獲取優越感,抑或是在背后講閑話,增加與他人融入度抬高自己的方式來獲取優越感。這些行為勢必會引起他人的不滿,而這些對于情緒化潛意識化的自卑者來說卻顯得十分自然。長此以往,不滿不斷加深,對自卑者的社交圈將是一個極大的破壞,最后也落了個“孤獨無依” 的下場。
絕大多數想擺脫自卑感的自卑者在行為上會有一個獨特的現象,他們會喜好去模仿集體中有權威,相對強勢的人的行為,甚至會將這些行為中強勢的部分表現得更加過火。一個自卑的人,或許呆在陰暗的角落,一聲不吭,或許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反轉,表現得極度的盛氣凌人?墒亲员罢咭琅f是自卑者,盡管在外顯露的盛氣臨人,內心依舊十分的脆弱,只要稍加刺激,就會驚慌失措,懦弱不堪。因為他們的霸氣是展露給別人看的,是一種為了自我保護而形成的防御機制,而且往往剛開始這會產生一些不錯的效果?伤麄冇肋h騙不了他們自己,他們膽怯弱小的內心是十分真實的,而且幾乎不受主觀控制,一旦接收到一些對他們心里的刺激,他們幾乎會立刻崩潰,他們會手忙腳亂,驚慌失措,完全沒有平日盛氣臨人時的姿態,而且一旦被刺激,這種糟糕的狀態會在他們心中維持很長的時間,甚至有可能會加深他們自卑的程度,他們會覺得一時間失去了緩和目前狀態的唯一方法,這對他們來說是極度可怕的,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獲取優越感的他們自認為完美的途徑失去了。
對自己,生活畢竟不是坦途,總有一些磕磕碰碰,而且人外有人,這些對于一般的人來說再平常不過了,可對于自卑者來說這些確實他們所不能接受的。他們在獲取優越感的途中一旦遭遇一點挫折,他們便會陷入深深的自責與痛苦當中。他們會覺得自己不行,感覺上天就是對自己不公,感覺自己的未來一片迷茫。他們可能會做出一些自暴自棄的行為,例如可能再不認真工作,冷眼看待每一個人,包括自己最親近的朋友等等,極大的毀壞自我的生活。更有極端者甚至會選擇自殘的方式,他們通過傷害自己的方式來對這個世界抱怨上天的不公,通過表示可憐來獲取優越感。這種自傷有時候會有不錯的'效果,但長遠來看,它將極大地傷害身心健康,加深自卑情結,最后現在身心的雙重痛苦中無法自拔。
而我們應如何為自卑情結找一個合適的解決途徑呢?假如我們每一次都能夠勇敢的尋找到適當的辦法來克服困難,就可以擺脫自卑感。我們應該直面自卑情結這個根本上的問題,而不應該迫切的去解決生活中由自卑感引起的問題,因為那只是為了獲取生活中錯誤的優越感,它只會暫時解決當下的問題,卻無法一勞永逸。而人類對優越感的追求是人類的天性,他們的行為之所以錯誤,是因為他們努力的方向對達成目標毫無用處。只有在自身奮斗的同時學會幫助他人,給他人帶來益處,才可能輕松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為在你收獲到優越感的同時,他人同樣也可以收到。
【心理學作文】相關文章:
獨白的心理學與對話的心理學06-28
心理學初中作文06-27
經典心理學03-03
經典心理學的03-20
愛情心理學心理學與讀心術06-28
高考作文心理學06-24
心理學作文(精選27篇)09-06
考研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必考重點07-03
每天學點心理學:求職心理學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