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安全生產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業安全生產實施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業安全生產實施方案1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農業部及省政府辦公廳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有關部署,結合我省農業安全生產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xx]23號)和中央、省委和省政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為核心,以全面實施《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安全生產法規、政策為主線,以強化企事業單位及經營者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為重點,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治理和宣教“三項行動”,加強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保障能力和監管隊伍“三項建設”,嚴格依法行政,著力提高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及駕駛操作人員“上牌率、檢驗率、持證率”,推進農機全面監理,排查整治事故隱患,創建平安農機,努力提高安全監管能力,堅決防范安全生產事故,促進現代農業安全發展。
二、工作目標和步驟
(一)工作目標。通過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突出“二遏制、二增強、二規范”工作重點,即一是加大農機安全執法和隱患排查治理力度,使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無牌行駛、無證駕駛,以及偽造、變造及使用偽造、變造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牌證等嚴重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使農業安全生產事故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加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力度,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安全發展理念得到進一步增強,農業企事業單位及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和行業主管部門監管、指導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促進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三是加大農業安全生產制度、體制、機制建設力度,增加安全生產投入,提升安全監管水平,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得到有效規范,使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登記、檢驗、核發牌證等行為得到有效規范。
(二)工作步驟。安全生產年活動分為四個階段,xx年4月為部署階段;xx年5月至xx年11月上旬為全面實施階段;xx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為督促檢查階段;xx年12月下旬至年底為總結提高階段。按有關規定,請各市州農業(農機)主管部門及廳屬有關單位于4月底前,將本區域、本單位活動實施方案報省廳,并在每季度結束后3日內報上季度工作情況小結;xx年1月10日前報全年該項活動專題工作總結。聯系部門:廳農機安全監管處,電話:,郵箱:
三、工作重點
(一)全面落實企事業單位和經營者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行業內各企事業單位要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把安全生產作為強基固本的重要舉措納入本部門、本單位重要議事日程,確保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技術裝備、教育培訓等措施落實到位。要強化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的責任,及時解決安全生產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嚴格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安全生產事故易發重點單位、崗位、環節,要將安全生產任務量化到崗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人員。
(二)進一步強化行業安全監管和指導責任。各級農業(農機)主管部門要認真落實“一崗雙責”,認真履行安全監管和指導職責,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認真落實安全監管和指導責任,完善安全生產考核制度,督促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要在實施和完善“十二五”規劃中安排農業安全生產有關項目。要按照規定召開安全生產例會等會議,抓部署、抓督促、抓檢查、抓落實,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各級農業安全生產監管機構要發揮綜合監管作用,加強督促指導和綜合協調。建立和完善部門協調機制,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果。農機、農能和農場系統等重點領域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管理和指導職責,加強對本領域企事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管和指導服務。加強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要貫徹落實全國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學習、探索農機具安全保險新途徑。切實做好《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xx-20xx年)》農機安全監理體系建設項目,加強督導檢查,改進農機安全監理設施設備條件,增強安全監理公共服務能力。
(三)組織開展農業安全生產檢查活動。要大力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推進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將隱患排查治理納入安全監管和企事業單位日常治理的重要內容。要重點檢查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安全技術標準情況;強化重大節假日、重要時節和重點環節的安全監管,檢查沼氣工程、農業機械機庫棚、維修、儲油等設施安全情況;排查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投入保障機制、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等建立與落實情況,以及檢查事故處理和責任追究情況,及時糾正非法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完善各級各類危險源、事故隱患動態監控及預警預報體系,建立跟蹤督促整改制度,對較大隱患層層督辦,切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發生。農機監理機構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和查處拖拉機違章載人、無證駕駛、無牌行駛、超速超載、酒后駕駛,以及偽造、變造及使用偽造、變造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牌證等嚴重違法行為。
(四)加強拖拉機等農業機械的牌證管理,努力提高上牌率、檢驗率和持證率。各級農業(農機)主管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切實做好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的牌證管理,進一步規范其登記、檢驗、發放牌證等行為,把好“準入關”。要對農業機械牌證辦理業務組織開展一次清理整治,重點檢查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的登記、年度檢驗情況,駕駛證申領、換發、審驗情況,嚴肅查處、堅決糾正擅自擴大標準等辦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登記、檢驗、核發牌證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制定提高“三率”的目標任務,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加強對各級監理機構的組織領導和績效考核。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督促做好拖拉機運輸機組的道路交通責任強制保險工作。農機監理機構在辦理拖拉機運輸機組登記時,嚴格要求拖拉機所有人提供“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日期和保險公司的名稱”。要督促保險工作部門,切實提高保險服務水平。要有針對性地對微耕機等設施農業裝備開展專項治理。對無牌行駛作業、不按時參加安全檢驗的現象進行整治,對駕駛操作人員無證駕駛的現象進行治理。
(五)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的宣傳,營造良好的行業安全生產氛圍。加強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增強執法為民思想和依法行政能力,嚴格依法辦事。要組織開展農機安全知識競賽,提高農機手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做好“六個一”的宣傳活動,切實增強農民群眾和農村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
(六)嚴肅事故查處,不斷規范事故處理工作。各地要按照“四不放過”和“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認真組織開展事故調查工作。對事故負有領導、監督、管理責任的單位和人員,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并跟蹤督促事故責任的落實;教育和引導廣大企業和干部群眾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查隱患、堵漏洞,有效預防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各地要組織完善相應的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規范有序、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要落實事故應急處理工作責任制,及時、妥善處理事故。要進一步開展農機事故統計調研、分析,探索建立農機事故指標科學控制機制,促進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體系。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地、各單位要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對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國務院辦公廳、農業部和省政府辦公廳的有關部署上來。各級、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年”各項部署和有關要求的貫徹落實。
(二)明確任務,精心組織。各地、各單位要堅持“抓生產必須抓安全”的理念,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安全生產年”活動及重點工作實施方案,要進一步明確任務,逐級落實工作責任,細化進度安排。各地要把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與當地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各項工作,以及與“平安農機”創建活動等結合起來,并為該項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
(三)加強監管,突出重點。加強對安全生產年活動的指導、監督檢查,及時研究、協調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穩定和改善安全生產形勢。對活動過程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掌握情況,對各地活動進展情況進行專項抽查;對突出問題、重大事故隱患要加強排查力度;對普遍性和傾向性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深化整治效果,著力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四)加強交流,促進工作。各地、各單位要結合實際,積極探索開展活動的新模式,及時總結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經驗做法,加強信息互通,充分利用各種媒介互相交流學習,并將工作動態以信息等方式報省廳,同時要努力查找存在的問題,思考解決對策,促進此項工作深入開展。
農業安全生產實施方案2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農業部及省政府辦公廳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有關部署,結合我省農業安全生產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和中央、省委和省政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為核心,以全面實施《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安全生產法規、政策為主線,以強化企事業單位及經營者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為重點,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執法、治理和宣教“三項行動”,加強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保障能力和監管隊伍“三項建設”,嚴格依法行政,著力提高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及駕駛操作人員“上牌率、檢驗率、持證率”,推進農機全面監理,排查整治事故隱患,創建平安農機,努力提高安全監管能力,堅決防范安全生產事故,促進現代農業安全發展。
工作目標。通過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突出“二遏制、二增強、二規范”工作重點,即一是加大農機安全執法和隱患排查治理力度,使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無牌行駛、無證駕駛,以及偽造、變造及使用偽造、變造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牌證等嚴重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使農業安全生產事故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加大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力度,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安全發展理念得到進一步增強,農業企事業單位及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和行業主管部門監管、指導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促進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三是加大農業安全生產制度、體制、機制建設力度,增加安全生產投入,提升安全監管水平,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得到有效規范,使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登記、檢驗、核發牌證等行為得到有效規范。
全面落實企事業單位和經營者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行業內各企事業單位要健全安全管理機構,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把安全生產作為強基固本的重要舉措納入本部門、本單位重要議事日程,確保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技術裝備、教育培訓等措施落實到位。要強化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的責任,及時解決安全生產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嚴格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安全生產事故易發重點單位、崗位、環節,要將安全生產任務量化到崗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人員。
進一步強化行業安全監管和指導責任。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認真落實“一崗雙責”,認真履行安全監管和指導職責,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認真落實安全監管和指導責任,完善安全生產考核制度,督促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要在實施和完善“十二五”規劃中安排農業安全生產有關項目。要按照規定召開安全生產例會等會議,抓部署、抓督促、抓檢查、抓落實,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各級農業安全生產監管機構要發揮綜合監管作用,加強督促指導和綜合協調。建立和完善部門協調機制,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果。農機、農能和農場系統等重點領域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督、管理和指導職責,加強對本領域企事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管和指導服務。加強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要貫徹落實全國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積極學習、探索農機具安全保險新途徑。切實做好《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農機安全監理體系建設項目,加強督導檢查,改進農機安全監理設施設備條件,增強安全監理公共服務能力。
組織開展農業安全生產檢查活動。要大力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推進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將隱患排查治理納入安全監管和企事業單位日常治理的重要內容。要重點檢查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安全技術標準情況;強化重大節假日、重要時節和重點環節的安全監管,檢查沼氣工程、農業機械機庫棚、維修、儲油等設施安全情況;排查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投入保障機制、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制度等建立與落實情況,以及檢查事故處理和責任追究情況,及時糾正非法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完善各級各類危險源、事故隱患動態監控及預警預報體系,建立跟蹤督促整改制度,對較大隱患層層督辦,切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各類事故發生。農機監理機構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和查處拖拉機違章載人、無證駕駛、無牌行駛、超速超載、酒后駕駛,以及偽造、變造及使用偽造、變造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牌證等嚴重違法行為。
加強拖拉機等農業機械的牌證管理,努力提高上牌率、檢驗率和持證率。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要認真貫徹執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切實做好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的牌證管理,進一步規范其登記、檢驗、發放牌證等行為,把好“準入關”。要對農業機械牌證辦理業務組織開展一次清理整治,重點檢查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的登記、年度檢驗情況,駕駛證申領、換發、審驗情況,嚴肅查處、堅決糾正擅自擴大標準等辦理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登記、檢驗、核發牌證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制定提高“三率”的目標任務,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加強對各級監理機構的組織領導和績效考核。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督促做好拖拉機運輸機組的道路交通責任強制保險工作。農機監理機構在辦理拖拉機運輸機組登記時,嚴格要求拖拉機所有人提供“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日期和保險公司的名稱”。要督促保險工作部門,切實提高保險服務水平。要有針對性地對微耕機等設施農業裝備開展專項治理。對無牌行駛作業、不按時參加安全檢驗的現象進行整治,對駕駛操作人員無證駕駛的現象進行治理。
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加強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常識的宣傳,營造良好的行業安全生產氛圍。加強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增強執法為民思想和依法行政能力,嚴格依法辦事。要組織開展農機安全知識競賽,提高農機手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做好“六個一”的宣傳活動,切實增強農民群眾和農村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
嚴肅事故查處,不斷規范事故處理工作。各地要按照“四不放過”和“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認真組織開展事故調查工作。對事故負有領導、監督、管理責任的單位和人員,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并跟蹤督促事故責任的落實;教育和引導廣大企業和干部群眾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查隱患、堵漏洞,有效預防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各地要組織完善相應的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建立統一指揮、職責明確、規范有序、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要落實事故應急處理工作責任制,及時、妥善處理事故。要進一步開展農機事故統計調研、分析,探索建立農機事故指標科學控制機制,促進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體系。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地、各單位要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對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國務院辦公廳、農業部和省政府辦公廳的'有關部署上來。各級、各單位主要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年”各項部署和有關要求的貫徹落實。
明確任務,精心組織。各地、各單位要堅持“抓生產必須抓安全”的理念,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安全生產年”活動及重點工作實施方案,要進一步明確任務,逐級落實工作責任,細化進度安排。各地要把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與當地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各項工作,以及與“平安農機”創建活動等結合起來,并為該項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
加強監管,突出重點。加強對安全生產年活動的指導、監督檢查,及時研究、協調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穩定和改善安全生產形勢。對活動過程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掌握情況,對各地活動進展情況進行專項抽查;對突出問題、重大事故隱患要加強排查力度;對普遍性和傾向性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深化整治效果,著力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加強交流,促進工作。各地、各單位要結合實際,積極探索開展活動的新模式,及時總結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經驗做法,加強信息互通,充分利用各種媒介互相交流學習,并將工作動態以信息等方式報省廳,同時要努力查找存在的問題,思考解決對策,促進此項工作深入開展。
農業安全生產實施方案3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市安委會對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全面排查、消除農業安全生產隱患,確保歲末年初和20xx年元旦、春節期間農業生產平穩有序發展,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業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并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全面、深入、細致開展農業安全生產大檢查,嚴格落實農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徹底排查整治事故隱患,堵塞安全監管漏洞,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健全并落實農業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生產措施,提高農業安全生產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
二、檢查內容
(一)深入開展農機安全檢查。深入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家庭農場、秋收現場等重點地區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及時排查、消除事故隱患,確保秋收冬種農機作業安全。依托公安駐農機警務聯絡室,加強聯合執法力度,深入開展農機安全生產“打非治違”行動,嚴厲打擊拖拉機無牌行駛、無證駕駛、酒后駕駛、違法載人以及報廢車上路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不發生較大社會影響農機安全事故。
(二)深入開展漁業安全生產檢查。加強對全市漁業船舶的檢查,重點檢查漁船適航性能、救生設備、消防設備等,對不符合安全規定的漁船依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嚴禁存在安全隱患的船舶投入使用。嚴厲打擊“三無”漁船及電力捕撈等非法捕撈行為,加強全市水域內日常巡查工作,在一些重點區域開展蹲守執法,并加強夜間檢查力度。
(三)深入開展農家樂安全檢查。檢查主要對象為經各級農業部門認定的市級以上農家樂特色村、農家樂經營點(戶)、休閑農業基地,以及以農民為主體經營的鄉村民宿。重點排查消防、食品衛生、游樂設施、房屋等安全隱患,完善電器安全和警示標識;進一步加強從業人員和游客的安全教育,民宿經營戶對住宿游客要做到一客一登記,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確保農家樂安全經營無事故。
(四)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結合省農產品安全放心縣創建,持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查工作。對農業生產主體重點檢查是否存在使用禁(限)用農藥、農藥間隔期不到位和亂用濫用投入品等情況;是否存在生產記錄檔案未建或記錄不完整,未公開張貼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和標準化生產模式圖等情況;是否存在已列入的追溯主體安裝設備后擅自拆除、系統未用、相關信息和數據未上傳等情況。對農資經營單位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未建經銷臺帳或臺帳記錄不全、是否建立高風險農藥專柜銷售、實名購買制度等情況;是否存在經銷禁用農藥、違禁獸藥和假劣農資等情況。
(五)深入開展森林消防安全防控工作。嚴格落實護林員包片巡查制度,加強對林區的巡查檢查,全力做好林區及周邊火的管控工作。在進路口等周邊容易引發森林火災的區域,樹立森林防火標志,對林下可燃物堆積等情況進行重點督促整改。要加強日常檢查,嚴控火進。對森林防火器材、森防物資等進行檢查,及時維護保養或更新,保證其使用正常、性能良好。要強化消防演練和嚴格落實應急值守制度,進一步提高突發林火應對處置能力。
(六)強化沼氣安全管理工作。未完成廢棄沼氣池拆除工作的鎮(街道),要切實落實措施,加快推進工作,確保在20xx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安全處置工作。加強沼氣使用管理,對保留的沼氣池開展全面檢查,重點檢查農戶《農村沼氣安全生產責任書》簽訂情況、沼氣池設施以及防護設施完好情況、沼氣池日常維護情況等,杜絕沼氣安全隱患。嚴禁在沼氣池周邊用火、燃放煙花爆竹等。
三、時間安排
此次大檢查時間從即日起至20xx年2月28日結束,分三個階段實施。
(一)自查整改階段(20xx年12月1日-1日)。各鎮(街道)進行全面徹底自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和問題,能立即整改的當場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向主體發出整改通知書(見附1),明確整改限期,并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督促,確保按要求整改到位。
(二)抽查督查階段(20xx年1月1日-2月20日)。各鎮(街道)在全面自查的基礎上,繼續對重點對象、重點領域開展強化檢查。市農經局分條線組成若干檢查組,對各鎮(街道)檢查整改情況進行督查,進一步落實隱患排查整改措施,并視情況對督查情況進行全市通報,確保檢查整治活動取得實效。
(三)鞏固提升階段(20xx年2月下旬)。各鎮(街道)匯總梳理大檢查工作情況,分析工作薄弱點,總結工作經驗,研究完善對策,形成長效監管機制,進一步提升全市農業安全生產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為確保工作順利推進,市農經局成立歲末年初農業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名單見附),強化對大檢查工作的協調和部署。各鎮(街道)要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第一責任人職責、屬地監管職責和“一崗雙責”責任制,根據本方案檢查內容和要求,加強領導,精心部署,認真組織實施好本次大檢查工作。
(二)加強隱患排查,落實整改措施。各鎮(街道)要落實好人員力量,抓緊時間,立即開展全面檢查整改工作。檢查要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和問題,要堅決予以整改,被檢查主體敷衍對待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要按照相關規定給予從嚴處理。檢查中發現被檢查主體有相關違法行為的,要第一時間通知市相關主管部門予以查處。
(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各鎮(街道)要以大檢查為契機,對被檢查主體開展面對面的農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各類農業主體的安全生產意識,切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自覺做好安全生產各項措施。
(四)加強統計總結,及時報送信息。各鎮(街道)要積極總結工作中的亮點,及時在農經在線報送工作動態信息,形成良好工作氛圍。同時,要加強檢查臺賬資料的保管和數據統計,在大檢查開展期間,每月27日前將《農業安全生產大檢查月度匯總表》(見附)通過公交換平臺報送至市農經局辦公室(聯系人:)。
【農業安全生產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關于農業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實施方案07-02
歲末年初農業安全生產大檢查的工作實施方案06-23
農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方案12-21
安全生產實施方案03-06
安全生產實施方案06-28
安全生產實施方案03-10
農業行業“安全生產月”活動方案07-03
農業局安全生產應急預案07-01
加強設施農業安全生產的措施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