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15篇(精)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1
我喜歡端午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逢節日人們都要吃粽子、掛艾草,有些地方還要進行賽龍舟等活動。
按照習俗,這一天早上奶奶總是在大門口,掛上菖蒲和艾草。我很好奇,于是去問奶奶。奶奶說:“這東西大有用處呀!它可以避邪驅毒。”
奶奶還告訴我端午節的由來是愛國詩人屈原聽說自己的國家滅亡之后,覺得生無可戀,抱起一塊石頭跳進汩羅江之中。人們為了屈原的身體不被魚蝦吃掉,把粽子投進江中,這樣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身體了。所以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做我最喜歡吃的.粽子。一大早她就去買了紅豆、筍殼、糯米等材料,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包粽子。在奶奶的指點下,我也自己動手包粽子。我先拿來一張筍殼,卷成一個“漏斗”,然后把一勺白白的糯米放進去,再把筍殼蓋壓下來,最后用一根細線把粽子纏起來。但是,我包的粽子總是張著嘴巴一個接一個地嘲笑我。奶奶總是耐心地教我,在奶奶的指導下,我終于做出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我別提有多開心了。包好了粽子,最期待的就是煮粽子了。這個時候我就專門盯著鍋,從鍋里飄出來一陣陣清香,想著馬上就能吃到晶瑩軟糯的粽子了,饞得我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小朋友,你們是不是也和我一樣盼望著端午節快點到來呢?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2
春節的步伐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帶著一抹紅色,帶著一陣陣香味。終于在農歷一月初一的時候來臨。
春節是我喜愛的節日之一,之所以我這么喜愛春節,是因為我可以收到許許多多的紅包,就像所有小孩子一樣,最快樂的就是可以得到一個個“紅袋子”。我可以用這些紅包去買我喜愛看的課外書了。到了春節媽媽還會帶著我輾轉各個大商場,去挑我喜愛的衣服,把我裝扮得漂美麗亮。這一刻,我覺得幸福感爆棚。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美食啦。我們全家人圍在一張大圓桌子旁,看著桌子上的雞鴨魚肉,我的口水快要流到桌子上了,我用手擦了一下口水,預備伸出我的`兩只竄天猴,一下子被姐姐打回去了,說吃飯前,要我背一首關于糧食的古詩。背的出才可以吃。我恨恨地盯著姐姐,可又無可奈何地馬上在腦子里篩選我學過的古詩,忽然我靈光一閃,馬上嘿嘿地笑起來。“我知道,我知道。”我得意地背了起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叫《憫農》的古詩。”大家都為我鼓起掌來。我抬起頭來看著姐姐,瞇瞇地笑著。如同在說:“怎么樣,難不倒我吧。”姐姐點了點頭,說:“你可以吃了。”我抓緊向著我點頭的雞腿下手了……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3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伴隨著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大街上張燈結彩,人們喜氣洋洋,又迎來了一個新春。
在過年那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和爸爸媽媽一起貼對聯,掛福字。我看見爸爸媽媽掛福字的時候把福字倒著掛。我弄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么,我就問了一句:“媽媽,你們掛福字的時候為什么要倒著掛呢?”媽媽滿臉微笑地回答:“因為福字倒著掛,就表示福到了呀!”聽完媽媽的話,我這才恍然大悟。
到了中午,我們回到餐桌上一起吃餃子。在吃餃子的.時候,媽媽神神秘秘地說:“有一個餃子里面會有一個驚喜,有幸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來年一切都會順順利利。”我特別興奮,我吃的比平時多了兩倍。吃得津津有味時,我大喊了一聲:“這是什么呀?這么硬!”我取出來一看是一枚硬幣,原來這就是媽媽說的驚喜,我的運氣真是太好啦!我興奮得手舞足蹈。
天黑了,我和爸爸在吃飯前先出去放一會兒鞭炮,這樣就可以嚇跑“年”這個怪獸啦,在放煙花的過程中,我許下了新年的愿望。
新年是團圓的喜悅,是美食的享受,是煙花爆竹的美麗,更是新年的開始!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4
除夕之夜,大街小巷都流光溢彩、燈火通明,空氣中似乎彌漫著喜慶的氣息。家家都張貼著火紅的對聯,戶戶都飄出噴香的年夜飯。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飯。
餐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有黃澄澄的炒蛋;火紅的'大閘蟹;紅綠相映的胡蘿卜炒芹菜;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美味的紅燒肉……濃香的燉雞煲還冒著熱氣。
“開飯了!”媽媽大聲喊道。筷子開始在餐桌上飛舞,爸爸夾起一塊糖醋排骨放在我的碗里說:“多吃肉長高高!”我立刻開心的吃了起來,吃的滿嘴都是油,大家看著我的吃相都哈哈大笑起來。我舉起可樂杯來到姥爺姥姥面前,笑著說:“祝姥爺姥姥,身體健康,新年快樂!”姥爺姥姥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接著我又對爸爸媽媽說:“祝爸爸、媽媽牛年大吉,工作順利。”爸爸媽媽也舉起可樂杯說:“祝寶貝,學習進步,健康快樂。”大家相互祝福著,一句句祝福在家里回蕩,一陣陣暖流流進心窩。最讓我開心事,就是每個人都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
在這溫馨、幸福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包餃子,一起守歲、跨年。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5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一,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大臣他叫屈原,他所處的時代風波不斷,君王昏庸無道。
君王不理國家大事,只聽信兩個懦弱無能的大臣讒言,奸佞之臣非常討厭屈原,經常在君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終于有一天,君王相信了他們把忠貞不一的屈原驅逐遠處,屈原每天泣不成聲,雖然自己自顧不暇卻每天幫助老百姓。
好景不長,沒過幾天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楚國,幾天后,楚國連失四座城,屈原預測不久,楚國將完全被滅。
屈原舍不得楚國,抱著一塊石頭,跳進江里,老百姓急急忙忙趕來,撒下粽子,潑下金油,不讓食人魚吃屈原的身體,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端午節。
端午節時,我們家家戶戶一邊吃一邊看賽龍舟。
包粽子非常有趣,包粽子時先用洗干凈的粽葉包成一個三角形,再放些糯米,然后放進紅棗和豆沙,接著把棕葉包起來,用繩子綁結實。最后放在鍋里蒸上半小時,半小時后,美味出鍋,一鍋清香美味的就好了,剝開粽葉,吃一口,啊!軟軟糯糯的,超級好吃。
我真喜歡端午節,特別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包。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6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在這一天,我們能夠享受家人團聚的歡樂,能夠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還能收到長輩們的壓歲錢和祝福。
在所有人的期望下,終于迎來了這個重要的節日。一早,我們全家人早早的就起了床,大家七手八腳的開始準備打掃衛生、貼對聯、掛燈籠……。很快,忙完這些,都去幫媽媽準備年夜飯了,這頓飯是很有講究的,一年有十二個月,所以要做十二道菜。菜里面要有雞、鴨、魚等,魚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有一種說法叫“年年有余”,這也是一年里最豐盛的一桌菜。端上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吃過晚飯,就是我最期待的事情——穿新衣,媽媽會讓我先洗完澡才換衣服,穿上新衣服的我就開開心心的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
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有歌曲、舞蹈、小品……,一個個精彩的小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十二點的鐘聲響起,各家各戶都開始放煙花了,我抬頭一看,天上的煙花五彩繽紛,真好看,大人小孩都開心極了。
就這樣,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多么熱鬧的春節啊,真希望下個春節能夠快點到來。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I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暗瞳日點把新桃換舊符。”一讀到這首詩,我總能想起我是喜歡的節日——春節。我的春節過得可充足啦!你想知道嗎?
每次過年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總會回到老家——枝江。每次一到家,外公看到我們別提多開心了。到了除夕晚上,我們一家人來到家門口的那片空地上,拿出剛買的花型煙花棒。爸爸拿著打火機準備點火,看著爸爸的打火機離煙花越來越近,我不禁急忙喊道:“小心點爸爸。”爸爸聽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夸我:“看來過了一年你也已經長大了一歲呢!”爸爸點完煙花后就趕緊把煙花棒遞到我的手里讓我拿著,我興奮地舉著煙花棒跑著。
跑著跑著,一朵朵小花浮現在空中,想一個個小精靈飛來飛去做游戲呢!漂亮極了。這一根放完了我又迫不及待讓爸爸點燃下一根,爸爸媽媽看我被煙花圍繞著,也開心極了。晚上睡覺時我腦海里還回放著煙花棒的場景呢!
春節可真是太開心了,我多么期待下一次的春節呀!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8
我最盼望的節日那當然是春節了。那天,我們全家人會一起過除夕,吃團圓飯,看春晚,守歲……
除夕的一大早,我們一家就開始忙碌了。我把舊春聯從門上摘下來,爸爸給我遞來嶄新的春聯讓我貼在門上。媽媽看著這嶄新的春聯說:“這個春聯看起來非常喜慶,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新年的好運!”然后,我們又給房間的'門上貼了“福”字。看著這門上的春聯和房間里紅艷艷的“福”字,就感覺濃濃的年味已經來了。我心里開心極了!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包餃子了。爸爸負責和面;媽媽來做餡兒;我是爸爸媽媽的小幫手,這邊,爸爸已經開始和面了,我湊過去,好奇地問:“爸爸,你是怎么和面的?”爸爸一邊和面一邊對我說:“先要在碗里倒入一些面粉,然后一邊加入涼水一邊攪拌,直到攪拌成面絮,再把面絮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這樣面就和好啦!”那邊,媽媽已經做好了餡兒,我湊過去一看,哇!一種是韭菜雞蛋餡,另一種是大肉香菇餡。爸爸已經搟出了又圓又薄的餃子皮。于是,媽媽教我左手拿餃子皮,右手用小勺子挖一勺餡兒,往餃子皮里一放,一捏,一擠,一個個元寶似的餃子就包好了。爸爸媽媽夸我包得好極了!
餃子只是我們團圓飯的其中一種,我們還準備了烤鴨、清蒸鱸魚……想著晚上就能和爸爸媽媽一起吃團圓飯、看春晚、守歲,真是太開心了!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9
中國傳統節日有許多,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讓我記憶深刻的節日就是春節了。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春聯,大街小巷張燈結彩,辭舊迎新的活動真是熱鬧非凡。關于春節,還有一個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故事,我給大家講一講吧!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只怪物叫“年”,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長年居住在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一條條無辜的生命,人們一到除夕,扶老攜幼,逃往山中。又到了除夕,鄉親們收拾東西準備逃跑,這時人群中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說他能趕走“年”,鄉親們勸他趕快跑,但老人堅持留下。這時,“年”跑到鄉村來吃人,他看見一位老人用紅色的火點燃了一條鞭炮噼里啪啦,“年”聽到后落荒而逃。鄉親們回來后,看見村子里安然無恙,人們問老人是怎么把“年”趕走的?老人拿出了一幅紅色的對聯,一件紅色大衣,一條鞭炮。從此以后,人們放鞭炮,貼對聯,穿紅色新衣,“年”再也不敢來了。每年過春節,大家都和家人團圓,在外打工的`叔叔阿姨,早就買好了回家過年的車票,在整八點時,大家圍在電視旁邊,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過年時,人們都是滿臉歡笑,都洋溢著節日的喜悅。
春節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我們懷著期待的心情,迎接著嶄新的一年。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10
一提到傳統節日,我最先想起的就是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去年的元宵節非常的熱鬧。
那晚,我和爸爸媽媽去逛燈會。一下車,眼前的景色讓我驚呆了。在遠處的一個大舞臺上正在表演節目。這我怎么能錯過!我拉起父母的`手,飛奔過去……過了許久,我才從剛才看表演的喜悅中回過神來,看看四周,啊﹗有猜燈謎大會,我掙脫了父母的手,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那。哎呀,還要排隊報名參加,等啊等啊,我都快睡著了﹗終于輪到我了,誰知工作人員說十歲以下兒童需父母陪伴才能報名,想到剛才把爸爸媽媽“甩了”呀,我欲哭無淚。就在我“絕望”之時,救星終于來了。我松了口氣,直接沖了進去,我仔細一看,謎語都好難。雖然這么說,我身邊有一個年紀相仿的女生在我抱怨題目難的時候已經答對3、4題了!我也要加油了。我在謎海中尋覓著,啊哈,這個我知道,記下答案。可后面就沒這么順利了,盲人摸象(打一成語)我糾結了好久,靈光一閃,對!是不識大體。我猜出了不少燈謎,開心地邁著輕快的腳步向前方探索。
“哇,快看,這個蓮花燈好美啊!”爸爸媽媽看著我渴望的眼神,也給我買了一個。一路上,我對蓮花燈愛不釋手,當然,那是在吃元宵以前的事了。元宵節,當然要吃元宵的。我和爸爸媽媽買了幾種口味的元宵滿載而歸。回家煮好后媽媽給我盛了一碗,我吃得不亦樂乎。
希望天天都像過元宵節一樣的開心,快樂!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11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我喜歡過中秋節。在那一天,人們不遠千里與家人團聚,吃月餅、賞圓月,熱鬧極了!
每當中秋節,我們吃完團圓飯,就會一塊兒去公園賞月。我看見了一輪皎潔的圓月,像一個大玉盤一樣鑲嵌在深藍的夜空中,向大地灑下一片銀光。此時,我不由得想起了李白寫的一首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那月光多輕柔,猶如輕紗般撒向人間;那月亮多么可愛,猶如白玉讓我們欣賞,那夜空多美,在月亮的襯托下,猶如人間仙境。你瞧,那月亮里灰暗的影子,不正是傳說中的`吳剛在桂花樹下乘涼嗎?不遠處,美麗的嫦娥姐姐懷里正抱著一只惹人喜愛的玉兔呢!想著,想著,我仿佛也走進了廣寒宮……
耳邊忽然傳來媽媽的聲音:”我們吃月餅吧!”媽媽拿出了準備著的各種口味的月餅,有五仁餡的,有豆沙陷的,還有蛋黃蓮蓉餡的……我拿起最喜歡的蛋黃蓮蓉的,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吃著月餅,賞著圓月,心里美滋滋的,我喜歡過中秋節。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12
聽到了炮竹聲,看到了窗花,對聯。我就想起了一個中華傳統節日,就是春節。
在這個日子里,我們每個人都要回老家,和家人一起團圓,我一下樓就看見哥哥在寫對聯,看見爸爸在打掃衛生,看見媽媽在廚房里做飯,而我的任務則是要刷牙洗臉,吃早飯。吃完早飯。我和媽媽就開始了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包餃子。一開始,媽媽說:“面團都已經準備好了。”我看了看面團問媽媽:“今天的面團怎么是綠色的?”媽媽說:“我是把地菜的水擠出來,和面粉混合起來,就成了這個綠色的面團了。”我說:“原來如此。”然后我們就開始包餃子了。首先把面團揉好,再從面團上切三分之一下來,把那三分之一搓成長條。接著用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開始的時候我包的很難看。但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漸漸學會怎樣把餃子包的好看些了,媽媽包餃子的`動作很熟練,一會就包好了幾大盤,媽媽告訴我餃子代表團圓。
到了晚上,爸爸帶我和哥哥一起去貼對聯。接著,就到了我最喜歡的事:放煙花。看著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煙花急速升起,我想起了許多不能團圓的家庭,再看我們,是多么的幸運,幸福的感覺一下子涌上心頭,愿我們家永遠團團圓圓!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13
我最喜歡過春節了,因為過春節可以放煙火、貼春聯。每個地方幾乎都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送舊迎新的活動舉辦得熱鬧非凡。而且,我還知道壓歲錢的來歷呢!
傳說有一個叫“祟”的小妖,他每年除夕夜里都會摸小孩子的腦門。之后,小孩就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于是有一對夫妻就不睡覺,守著“祟”。而且,他們還在枕邊放了用紅紙包的錢,“祟”來的時候,忽然發出一道金光,他尖叫著跑了。之后,大家紛紛絞仿,“祟”就再也不來侵擾了。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春節中最好玩的就是放爆竹了,一仰起頭,哇!千姿百態的煙花飛上天空,有的像一個花苞,在天上欣然怒放,有的像一枚枚子彈沖向云宵,還有的像一條威武的龍,在空中神氣地游動……,各種各樣的煙火多得數不清。
我放了一個樣子很奇怪的火炮,蝴蝶形狀的紙片上還系著一個小鞭炮,我把它放在地上,然后小心翼翼地點著,只聽發出“撲,撲”的.聲音。只見小蝴蝶從地面搖搖擺擺地轉到了空中,時不時“吐”出燦爛的火花。
生活中處處都有中國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祖國的寶玉,是要我們代代相傳的。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14
清明節即是一個重要節氣,又是一個中華傳統節日,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這天,人們通常會做青團,尤其是江南一帶的人。
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號。這一天,春光明媚,草長鶯飛,我們幾位同學約好去思炫家學做青團。阿姨一早就準備好了做青團的材料,有一把嫩綠的艾葉、糯米粉、白砂糖、黑芝麻等。我們圍著餐桌坐著,首先阿姨把艾草放進料理機里,接通電源,一會功夫,一杯墨綠色的濃濃的艾草汁就出來了。接著阿姨將白糖、糯米粉倒進一個大盆,再倒入艾草汁,然后讓我們用筷子攪拌均勻,幾個同學七手八腳的累得有點氣喘吁吁。可這還沒完,這不,阿姨又教我們開始把艾團揉成一個個小球形,雖然看似簡單,卻容易粘手,我們好不容易才把艾團捏得圓乎乎的.。這時阿姨把一個個小艾團擺在蒸籠里,打開燃氣爐。蒸了大約二十分鐘,一鍋熱氣騰騰、香氣濃郁的青團就大功告成了!我們一邊吃著親手做的青團,一邊對香甜可口、回味無窮的青團贊嘆不已。
清明節吃青團更增添了一種濃濃的節日氣氛。各地過清明節的習俗不同,今年我們是做青團,希望明年我們能一起去郊外大草坪放風箏。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15
端午節是我國從古至今一直傳承下來的節日,據說每到端午節就一定要吃粽子。粽子是由糯米和大棗做成的食物,可好吃了。
端午節的傳說是這樣的',據說戰國時期有一個國家名叫楚國,楚國有個人名叫屈原,他的國家情況非常得不好,眼看要被其他國家統治了,屈原一心想要報國,可惜帝王當時根本就不聽他的。屈原感覺非常無奈,自己又報國無門,便傷心地抱著一塊大石頭投進了汨羅江。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后人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往河里扔粽子、倒美酒,為了不讓海里的蝦蟹,游魚吃了屈原的尸體,后來五月初五就被記為了端午節。
以后每年到了五月初五這一天,我都會和奶奶一起包粽子。不過主要是奶奶包,我在邊上起著輔助作用。只見奶奶先拿著商場里買回來的竹葉,在給竹葉里放著糯米和大棗,再用繩子系上美麗的蝴蝶結,最后把粽子放到鍋里蒸熟,出鍋以后,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當時你就能聞到糯米、大棗和竹葉的香味,加點蜂蜜,咬上一口,真是終身難忘,回味無窮!
我喜歡過端午節,更喜歡陪奶奶一起包粽子。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07-08
傳統節日三年級作文06-30
(經典)三年級傳統節日的作文10-02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精選]11-02
三年級傳統節日的作文(精選)10-31
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經典】11-04
(經典)三年級傳統節日作文11-14
傳統節日三年級作文11-15
(經典)三年級傳統節日的作文11-07
三年級傳統節日的作文(經典)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