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作文14篇(集合)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陽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重陽節作文 篇1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
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到了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節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鐘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過重陽節的習俗在文人雅士中已頗為盛行。到魏晉南北朝時,重陽已為民間普遍重視。晉人周處《風土記》中記載:“以重陽相會,登山飲酒,謂登高會,又名茱萸會。”又《齊人月令》中說:“重陽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以泛之,既醉而還。”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說明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了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中曾記載了當時北宋重陽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有南宋宮廷“于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游樂一番。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九九艷陽天”,云淡山清,秋高氣爽,又正值豐收季節,橘紅橙黃,栗開榴綻,金桂飄香,遍野盛開的`黃花,滿山豐碩的果實,風光迤邐,是出外游覽的最好季節。故重陽也有不少別稱。漢代的風俗,人們在這天要飲菊花酒,以袯除不祥,于是,又稱重陽為“秋袯”。晉代因為大詩人陶淵明喜歡在重陽賞菊,人們又呼為“菊節“或“金節”。南北朝時,在荊楚一帶,人們在此日“籍野飲宴”,所以有人也就把它稱為“野餐節”。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重陽節作文 篇2
今天是重陽節,我還像平常那樣早早的起床,走去“小桔燈”培訓中心。
到了“小桔燈”培訓中心,同學疑惑的問我:“重陽節是什么呀?”我耐心地說起了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么重陽節是怎么來的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來源于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伙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里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帶到哪里。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伙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里,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斗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怎麼樣?沒先到重陽節還有這樣的故事吧!
重陽節作文 篇3
今年的10月5日,是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重陽節,現在也叫老人節。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我這個80歲的老人今年是如何度過的?說來有趣。
趣事之一。重陽節當天下午,作家曹繼鐸老師來到我的新家做客,有趣的是:曹繼鐸老師是我搬家后第一位來我家探訪的尊貴客人,有趣的還有,他的女兒女婿家,和我住在同一棟樓房,他們是16樓,我住6樓,他是探望女兒們后順便來到我家的,以后和曹繼鐸老師的聯系交往也就更有條件了。
趣事之二。重陽節是觀賞菊花的有利時節。本來我想和家人們在重陽節那天到公園觀賞菊花,誰料想,由于國慶節前夕搬家,我太勞累了,右腿疼痛,行動不便。10月4日在網上突然看到博友鹿臺一卒在新浪網博客的兩篇“生活日記”博文,是“金秋菊展”(1、2),是他在國慶節日期間在人民會堂親自拍攝的菊花照片。重陽節那天,我又打開鹿臺一卒的.新浪網博客,觀賞了一番他拍攝的“金秋菊展”照片,還數了數,一共有34幅菊花圖片,如身臨其境,大開了眼界,也就等于我重陽節賞菊了吧。
趣事之三。重陽節是登高的節日。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可以看出重陽節有登高的傳統習俗。今年重陽節我也登高了一下,不是爬山,不是攀嶺,沒有走登山路,沒有坐索道車。女兒、女婿的家和我搬家后的新地址都在劍橋春雨小區,他們住在另外一棟樓房的22層,我坐電梯上去,在他們家中的陽臺眺望遠方,也算節日登高了吧!有趣嗎?
趣事之四。今年的重陽節,恰好和國慶節的七天長假日重疊了。國慶節前夕,我特意向單位的人事部門打電話詢問:“重陽節,單位領導是如何安排離退休人員活動的?”得到的答復是:“今年重陽節正好處在國慶假期,單位領導和有關部門的人員都休假了,假日就不能組織什么活動了,重陽節的活動只好等待到國慶假日結束,單位人員上班以后,再補吧。”我心里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農歷九月九,老人節日當天不搞活動,卻要等待到若干天以后“再補”,這還有什么節日的現實意義呢?領導部門這樣的決定有趣嗎!
重陽節作文 篇4
隨著時光的流逝,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節日——九九重陽節。
中國是一個講究孝道的國家,百善孝為先。家和萬事興,我們家也不例外。
鏡頭一
吃完了早飯,我出去散步,看見一位老人脖子上正騎著一個大約有三四歲的小男孩,小男孩在上面說:“爺爺,走快點呀。”爺爺用沙啞的聲音說:“為了你開心,那我就走快點。”小男孩十分高興,而爺爺費力地走著。這一幕讓我想起了爺爺對我的寵愛。
鏡頭二
放學了,老師剛把教室門打開,我一眼就看見了我的'爺爺,爺爺總是早早地來到學校接我,唯恐我丟了似的。剛下三輪車,就聽見奶奶在叫我:“曉璐,快點來,這兒給你留著你最愛吃的月餅呢。”我一聽,把書包一扔,跑到房間里,只見桌子上擺著我最愛吃的月餅,我拿起一個吃了一口,一看,啊?壞掉了。看著這壞掉的月餅,我感到奶奶對我濃濃的愛,雖然沒能吃上月餅,可是我心中比吃了蜜還甜。
鏡頭三
“快點,快點”一個小男孩催促著一個垂暮的老人,那是我叫我的姥爺。小時候,我經常纏著姥爺到商店給我買零食吃。到了小賣鋪,我要這要那,最后,我姥爺的錢總是不夠了,可是姥爺總會一搖一晃地回家取錢給我買零食,有時還把錢記在賬上。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了,但仿佛就在昨天。
鏡頭四
一個小男孩費力的端著一盆水,端到爺爺跟前,試試水溫,然后說:“爺爺,我給你洗腳吧。”爺爺笑了笑,說:“不用了,我自己就會洗。”小男孩二話不說,把爺爺的鞋子和襪子脫了下來,把爺爺的腳輕輕地放入水中,認真地洗著,小男孩輕輕撫摸著那粗糙的腳,就想起了爺爺為這個家庭所做的一切,眼前仿佛浮現了爺爺為這個家奔波勞累的身影。小男孩的眼眶中溢滿了淚水,但他沒有讓淚水流出來,而是笑著對爺爺說:“以后,我天天為您洗腳。”這個小男孩就是年幼的我。
在以后的日子里,小男孩總會替爺爺跑腿,為奶奶收拾家,家務活因為他的加入而變得輕松,快樂。爺爺、奶奶的臉上掛上笑容,天天樂呵呵的,小男孩在心中默默對自己說:我要讓爺爺、奶奶天天都過老人節,笑口常開,長命百歲!
重陽節作文 篇5
一個值得愛的人,肯定是一個懂得愛的人;一個懂得愛的人,才會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秋高氣爽,人們登高,可強健體魄,調劑身心;是發揚我國傳統孝道和報本思源的美德。
我的奶奶今年已經快8旬,但還是一直為我們操盡了心。奶奶的臉已布滿風霜,無情的歲月在她的眼角和前額,深深地刻下一道道細細的皺紋,且在那稀疏的頭發上,鋪上了一層層透亮的白霜。而長年累月的操勞使這雙手已不再細膩,結出厚厚的老繭!
在小時候,爸媽為了養家,工作經常要加班,就把我托付在了奶奶家。從小,我覺得奶奶的話好多,好嘮叨,我上了幼兒園,她總是千叮嚀、萬囑咐。想不到上了小學,還是喋喋不休,要注意交通安全、和同學和好、要聽老師的話……
不管風吹雨打,放學時,您總是出現在我的視線里,這么多年來,為我遮風擋雨。
奶奶不認識字,可經常要我把做完的作業拿給她看。她戴著老花鏡,有時把我的作業都拿反了,還鄭重其事地看著,她主要是看括號和橫線有沒有填上字,看完還不斷自言自語地喃喃,好,好!
而在家里,奶奶總是不讓我干這不讓我干那,總是說:“小孩子家家的,學好你的課本知識,這些我來就好啦,去去去,快去做你應該做的事!”而現在我也學會了頂嘴:“什么啊,什么小孩子家家的,課本的我會了,你不讓我做,我就偏做!”就這樣和奶奶杠上了。后來,奶奶拿我沒辦法,就和我搶著家務活,可我做家務還沒幾天,就沒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了,而奶奶,卻開心極了。
奶奶每天在忙碌著,每當我一放學,她都給我準備可口的點心,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半夜怕我著涼,經常起來給我蓋被子。
奶奶喜歡看閩南語頻道,可我作業一做完,總是搶著遙控器,看我喜歡看的貓和老鼠的卡通片,沒有體會奶奶的.感受。
隨著年輪的增長,我心更上一層樓,奶奶的愛,讓我學會了做人,明白了學習的目的。當然,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也要付諸行動。奶奶喜歡喝茶,我每天將為她沏一壺香飄四溢的茶,為她那被歲月壓彎的脊梁,揉揉背!學習上,用優異的成績來感恩。在生活中,奶奶教會了我許多,這么多年來,是您教會了我生活的常識!
奶奶,您生命的秋天,是楓葉一般的色彩,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
在重陽節之際,祝:奶奶您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
重陽節作文 篇6
九月初九兩陽相會,俗稱“重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到這個節日,都會讓我想起家鄉的親人與朋友。
我最喜歡在家鄉過重陽節了。重陽節前一天,孩子們都會鬧著父母親或奶奶做桐葉粑吃。從山上摘來新鮮的梧桐樹葉,洗凈備用,把花生米、臘肉、香腸等各種配料炒得香噴噴的,搗碎后與上一點野菜、紅糖,裹上面粉,捏成糍粑形狀,放入桐葉中包好,捆實,或蒸或煮,即可使用,滋味甜糯綿軟,香氣撲鼻,叫人難忘。
過去我的家鄉很窮,桐葉粑要在過節過年時才能吃上一回兩回。而且多用野菜做成,很少有包肉的.。如果哪個小孩運氣好吃到了包肉的桐葉粑,別的小孩準得羨慕死。記得有一次過重陽節,奶奶用野菜活著一點面粉做了些桐葉粑,特意把其中唯一一個裹有雞蛋的桐葉粑留給了我。我捧在手中,盡管心里饞得要命,卻舍不得一口吃完,生怕這次吃完了,下次就沒有了,想留著慢慢品嘗。誰知就在這時,家里的狗竄出來一口就把桐葉粑叼了去。我又氣又急,追著狗打,奶奶看見了,也一邊罵狗一邊想把桐葉粑搶回來。可人哪有狗快,一會兒狗就叼著桐葉粑無影無蹤了。我傷心地大哭起來。奶奶安慰我說再給我包一個有雞蛋的桐葉粑,可翻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也沒能再找出一個雞蛋來。那一年的重陽節,我眼淚汪汪地坐在桌邊,與大人們一起吃著粗糙而難以下咽的野菜粑,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可現如今不同了。短短十幾年,家鄉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電了,山村的黑夜亮如白晝;修路了,家鄉不再貧窮閉塞。為通電通路這事,鄉親們可樂壞了!專門在寬敞的柏油馬路上敲鑼打鼓地慶賀了一天。現在過重陽節,桌上不但有雞鴨魚肉,連“百事可樂”等時髦的飲料也上了桌。桐葉粑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不過現在的桐葉粑不再只有難嚼的野菜,而是各種里餡,各種樣子應有盡有,味道好的不得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為了讀書求學,我已離開家鄉來到了吉首。可每當我吟到王維寫的這首詩,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家鄉的重陽節,想到重陽節那令人回味的桐葉粑。
重陽節作文 篇7
又是一年重陽時,我想起了我的太外公。
太外公雖然去世幾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時時浮現在我眼前,打開記憶的閘門,往事漸漸清晰起來,我想起了我和太外公相處的點點滴滴。
在外婆家,我是最小的一個孩子,成了大家心中的“寶貝”。太外公更是非常疼愛我,好吃的、好玩的,他都會留著一份給我。聽媽媽說,小時候,太外公一向很嚴格要求她和舅舅的,要是他們犯一丁點的.錯誤,太外公就會責罵他們,甚至動手揍他們。在媽媽的記憶中,太外公成了她心中的“權威”。但對待我,太外公可不一樣了,任我搗蛋調皮,撒野、發小脾氣,他總是樂呵呵的,臉上蕩著慈祥的笑容,和著他滿頭的白發,構成我童年時最美的懷念。望著和太外公合影的照片,想著他的寵愛,我的淚水不知不覺地落了下來。
太外公在世的最后一年里,因為生病動了手術,他顯得越來越老了,腿腳不利索了,腰背也越來越彎了。我看在心里,常常想幫他多做點事情。記得有一次,太外公上街買菜回家。看著他氣喘吁吁,滿頭大汗的樣子,我立刻拿來毛巾給太外公擦汗,遞上一杯涼茶,又不停地給太外公捶背,太外公笑得合不攏嘴。
“太外公,您還累嗎?”
太外公笑呵呵地說:“不累了,乖孫子。”看著他開心的樣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發現關心他人原來也能讓自己得到開心的。太外公這么疼愛我,我為他做點小事,這算得了什么?
還記得有一次,在外婆家,家里要拍“全家福”,太外公進屋給大家搬椅子。畢竟是高齡的人了,才一個來回,就氣喘吁吁了。我看見了,趕緊叫太外公坐在一旁休息,我幫他把椅子搬到院子里。在搬到最后一張的時候,不知什么原因,我一下子絆倒在地上了,膝蓋蹭破了皮,血絲滲了出來。我感覺很痛,但我擔心太外公看見了,忍著傷痛把椅子全部搬完。太外公看著我,仍是那慈祥的笑容,頓時,我感覺所有的勞累和傷痛都仿佛消失了。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的成長;蒼鷹感激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感恩我的太外公,因為我在他那里得到了很多很多的快樂,留下了很多很多美好的記憶。
又是一年重陽時,我好想念我的太外公,他要是現在還活著,那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重陽節作文 篇8
陰歷9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大家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訓練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節已經過了,也不知曉大伙在重陽節中為家里的老人做了些什么,那樣大伙就先聽聽我在重陽節中做了哪些。
重陽節那天,我在放學回家路上我猛然間想起來今天是重陽節,我還沒有想好送給奶奶什么例禮物呢。我躡手躡腳地走進房間里放下書包從儲蓄罐里拿出我所有些“私房錢”,因為平常大手大腳地花費,所以,嘿嘿,錢也沒多少,這里我也不好意思說。正當我拿著錢“偷偷摸摸”走出家門時,奶奶叫住了我:“乖孫子,到什么地方去啊,鬼鬼祟祟的。”“沒事,我出去運動一下。”說著我像作賊被其他人發現似的奪門而出。
一路上我不停地在考慮,我就這么點錢能買些什么呢。眼看天氣愈加冷了,奶奶只忙著給家人編制毛衣手套,自己一直說熬一熬就過去了。我去給奶奶買一雙手套吧,如此奶奶打毛衣時就不會感到手冷了。
我來到專門買紡織品的商店一看,這里稍微好一點的手套就要賣到一百多元,的更不需要說了。我看看手里攥著的錢,正籌備垂頭喪氣地離開時,售貨員阿姨叫住我,和藹地問我來買什么,我沮喪多地說:“今天是重陽節,我來為奶奶買雙手套,可惜我錢太少了,買不到。”阿姨親切地拍拍我的小腦瓜,說:“你真是一個孝順長輩的'好小孩,就沖著你孝順這一點上,我給你打折。”我如在黑暗中看見了曙光,那股興奮勁又從我心底出現來,“謝謝阿姨,謝謝你!”我挑了雙有山羊圖案的手套,奶奶是屬山羊的,這雙手套簡直太配她了。我付了錢,興沖沖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把手套藏在背后,笑嘻嘻地走到奶奶面前,把手套遞給她,說:“奶奶,節日快樂,這雙手套送給你,如此你打毛衣手就不會冷了。”奶奶一把把我摟在懷里:“呦,乖孫兒懂事了,知道為奶奶著想了。”奶奶摟著我,久久不愿松手……
每年的重陽節我都要給奶奶送禮物物,這份禮物雖輕,但在奶奶心里卻是孫兒一份沉甸甸的、對祖輩的一份孝順。可見,老大家多么需要大家這部分小輩們去關心呀!
重陽節作文 篇9
看到報紙上一則新聞,年僅八歲的張小朋友獲得最年幼的“孝星”的稱號,與68歲的老爺爺坐在一起受獎。才8歲唉,幫著父母沏茶到水什么的,真的讓我在感動之余很興奮,一個念頭油然而生。三歲8個月的彤彤,已經會在我下班的時候幫我拿拖鞋了,掃地,端水什么的也會了,是否能申請個吉尼斯世界大全什么的,個人榮譽什么的我們到不在乎,好歹也讓她小小年紀為國爭個光五的,多好啊。
說到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史上,缺乏社會公共體制保障的農業國,生兒育女是為了養老,在我們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北京到2015年,老年人口將翻倍。如今這種4+2+1的模式,如何讓個體家庭承擔敬老、愛老、養老的責任和義務,越來越成為人們無法回避的社會問題了。媒體與其關注這種不著調的、不可持續的面子工程,還不如聚焦于那些真正地為老人做實事的事件上。比如:現在在很多社區開辦的老年食堂,深受歡迎。所以啊,我在祝賀老年人終于又恢復了自己的節日之際,也祝愿他們不僅僅是在重陽這一天才為大眾輿論所關注。
談起愛幼,那真是與老人的境況有著天壤之別。家里的關注就不必說了,經濟的不景氣使大家好象一下子從孩子的身上發現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凡是與孩子相關的一切衣、食、行、學、玩、樂都以實現經濟效益為首要目標,難道真的要從小就培養孩子一切都向錢看嗎?
全是一條虛頭八腦的新聞給鬧的,還是來點實在的。今天因為請不了假,所以沒能應征李老師的招募,去和孩子們一起過重陽。回來根據大李老師博客的提示,試著問彤彤關于重陽的詩句,沒想到她能脫口而出:白玉階前菊蕊香,金杯仙釀賞重陽。層臺云集梨園樂,獻壽聲聲祝萬康。
雖然誘導她描述白天在班上的活動沒有成功,但還是知道重陽節是敬老人的節日,晚上分別給爺爺奶奶和姥姥打電話問候。
順便檢查了一下李老師布置的作業,全部完成得很好。歌曲、成語接龍、音樂表演等。成語接龍已經到四了:
三思而行、行之有效、笑逐言開、開卷有益、意在筆先、先睹為快、快馬加鞭、鞭長莫及、急中生智、智勇雙全
四海為家、家喻戶曉、小題大做、坐失良機、積少成多、多多益善、善始善終、終身大事、視而不見、見多識廣
別說我還真的不知道“終身大事”也是成語呢,孩子問起來該如何解釋呢?
重陽節作文 篇10
登高
重陽節里人們有登高的習俗,傳說這是因為有個叫恒景的人,為了幫助村民鏟除妖魔,苦練本領,等到妖魔九月九出來的時候,他請村民登高避禍,自己與妖魔戰斗,后來用寶劍將妖魔扎倒在地。后來,老百姓每年都登高避禍,形成了登高的習俗。
賞月
深秋時節,寒氣襲人。在萬花凋零時,唯有秋菊盈園,傲霜怒放,高潔清雅,給秋天的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機。在這段日子里,那大而純的美容菊,艷麗的桃花菊,黃燦燦的金絲菊,翡翠般的綠菊,似玉雕般的.蠟光菊,黃白相間的萬壽菊……無不色彩紛呈、千姿百態地展現在世人眼前,供世人觀賞。
菊花,是菊科菊屬多年草本生草本植物。因秋季開花,又叫“秋菊”。在二千多年前,菊花大多是黃色的,因此,古代詩人的筆下常常把它寫成黃色的、金色的,還用“黃花”代菊花。《禮記月令》篇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黃華”的記載,這是關于菊花的最早記載。故時至今日,也有人稱菊花為“黃花”。特別是菊花又叫“節花”,謂在重陽節而開的意思。
重陽節吃糕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我國許多地方都有吃糕的風俗。
傳說,在很早以前,在一座高山下住著一個莊戶人家。戶主人是個為人忠厚的莊稼漢。一天傍晚,他從地里回家,路遇一老先生。老先生對莊稼漢說:“九月初九,你家里要遭災。“他一聽,嚇了一跳,說:“我沒做壞事,怎么還有大難呢?“老先生說:“天有不測風云,好人難免受災,在九月初九前,你要揀草木少的高地方搬家,越高越好。只要照我的話做,就可以避災。“老先生說完就走了。
九月初九清晨,莊稼漢依老者的話領著家人剛爬到一座山頂上,就見家里房子著起火來,越燒越大,山腳下和山腳中一片火海,幸虧山頂周圍全是光禿禿的石頭,才沒燒上來。
莊稼漢全家九月初九爬山登高避災一事,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了。到了第二年九月初九,一些人惟恐災難落到自己家里,就往高處搬家,登高避災。可是,住在平原的人家怎么辦呢?另外,九月初九年年有,一年搬一次家,也折騰不起呀,后來,有人想出一個辦法。九月初九做糕吃,“糕“、“高“同音,以吃糕來表示登高消災。從此,重陽節吃糕的風俗流傳至今。
重陽節作文 篇11
重陽節快樂
秋天到了,重陽節也到來了。它是老人們的節日。現在回想起,您們年輕時那烏黑的頭發,現在已是變成了雪白雪白的。您們慢慢開始駝背了,皺紋也變多了。是我們擔負起責任的時候了,給外公錘錘背,揉揉肩膀;陪外婆散散步,聊聊天。在此,祝全國的老人重陽節快樂!
重陽節敬老
金秋送爽,花果飄香。今天我們滿懷歡喜的心情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
老年人是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前輩的經驗和智慧是我們**村的寶貴財富。憶往日,您們嘔心瀝血,用辛勤的汗水為**村的發展譜寫了一曲曲、一首首悅耳動聽的人生的贊歌。看今朝,**村的.發展,有您們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天您們雖然老了,但你們仍然發揮各自優勢,為**村的發展建言獻策。在您們身上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永遠是下一代學習的榜樣。
“最美莫過夕陽紅”。衷心地希望老年同志活到老、學到老,與時俱進,老有所為。并祝愿老年同志家庭幸福、身體健康、延年益壽,在祥和、和諧的氛圍中,幸福地安度晚年生活。
重陽節敬老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干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么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羅里吧嗦!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重陽節作文 篇12
九月初九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由于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其中尊老敬老就是一種傳統的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在這個美麗的十月,在歡慶祖國媽媽生日的同時,請大家不要忘記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祖國的富強,為了我們的成長,經歷了風霜雨雪的磨練,他們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如今他們老了,理應受到我們的關心和祝福。
夕陽最美,因為那是一種蓄勢待發的力量,是對下個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陽托起了明天的朝陽。老人便是這輪美麗的夕陽,人生最美夕陽紅,世間最美老年花!因此,作為一名中學生,更要發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一聲問候,一個微笑,一杯香茶,也許老人們就能倍感欣慰和滿足;貼心地捶背,溫暖地攙扶,都能讓老人們的'臉上綻放幸福的微笑。
親情就像一粒休眠的種子,當熱情給予其溫暖,淚水給予其滋潤,寬容給予其力量時,它就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悄然萌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雖然說,冉冉時光留不住,老人們終究會老去,但只要我們每天都關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簡單的洗手,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滿意的微笑,都能夠使老人們感動許久,使他們蒼老的心靈更歡欣,生活更多彩!
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同學們,今天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同學祝天下的老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歲歲重陽,感恩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從現在做起時刻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為爭做一名尊老敬老的好學生而努力,讓“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永放光彩!
重陽節作文 篇13
重陽節又到了,我們全家準備進行“重陽節活動”。
重陽節活動開始了,第一環節:登高。這一環節由我。哥哥和大伯比。裁判是老爸,比賽開始了,一開始我們不分前后,接下來哥哥沖刺了,我和大伯落后了,我眼看馬上就要倒數第一了,于是我馬上奮力跑起來,“哈哈”大伯落后嘍!我高興極了,心想:大伯肯定跑不過我,于是就減慢了速度,我覺得落個第二名也不錯!可我沒想到:大伯開始沖刺了,可我前面用的勁太多,現在沒力氣了,于是得了個光榮的“第一”。
接下來我們進行第二環節:吃重陽蛋糕,這一環節由大小胃王來比:大胃王我的老爸和大伯!小胃王就是哥哥了,裁判是:老媽!比賽開始了:只見老爸和大伯一口一個重陽糕,哥哥只能一口吃半個……過了一會兒,比賽結束了,我看見老爸。大伯和哥哥嘴里塞滿了糕點,最終結果老媽已經統計出來了:老爸吃了5個,大伯吃了6個,哥哥吃了3個。因此此環節大伯獲勝!
然后我們進行第三環節:敬老!我們每個人都參加,爺爺奶奶就是“驗貨員”我送爺爺奶奶一人一個暖手袋,爸爸送爺爺奶奶一人一個電話本,媽媽送的是:重陽糕!大伯送爺爺奶奶的是:小電風扇!大媽送爺爺奶奶是:茱萸!哥哥送爺爺奶奶是:望遠鏡!禮物送完該自我介紹了----我說:馬上冬天就到了,有個暖水袋爺爺奶奶不會冷!爸爸說:爸爸媽媽記性不太好,想我們是就打電話,所以有個電話本比較好!媽媽說:今天是重陽節!應該吃重陽糕,。大伯說:時間過得快!到夏天要用到電風扇的`!大媽說:送茱萸可以辟邪!哥哥說:登山運動時要看遠方,爺爺奶奶眼睛老化了,需要望遠鏡才能看的更清楚更遠!我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個不停!奶奶喊了一句:停!該我們裁判的出場了:奶奶的評價是:孫女的暖手袋最和我們意,最貼心!哦哦哦!我跳起來高呼:我成功了!
最后我們進行本次活動最后一個環節:賞菊!飲菊花酒,菊花真是美呀!像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真是太漂亮了!“下面飲菊花酒”!我宣布。大家都喝了,可媽媽不讓我喝,說我太小了,又是女孩子,怎么能喝酒呢?我大聲嚷嚷:我不小了也是大女孩了,怎么不能喝?于是媽媽在我的軟磨硬泡下終于答應給我一小杯……可我覺得菊花酒好好喝哦!就又喝了一杯,就這樣我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等我醒來時,重陽節已經過去了,心里想:真是一個快樂的重陽節呀!
重陽節作文 篇14
重陽節馬上到了,重陽節又是老人節,為了感謝外公外婆多年來的照顧和關愛,我決定親手為他們準備一件禮物,那就是好吃又健康的芒果千層。我歷盡千辛萬苦,在網上各大“美食工坊”游弋,終于找到了芒果千層的做法。
在做千層之前要準備食材和工具。首先央求媽媽帶我到農貿菜市場買來了面粉、雞蛋、黃油、豬油、糖,還有我最愛吃的必不可少的.大芒果。然后在爸爸帶領下,在家電商場四處搜尋,終于找到了所需的烘培紙、平底鍋和電動攪拌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后面只要找到燃氣灶就行了,外婆家的廚房又干凈又寬敞,正合我意,我提著所有食材和工具迫不及待地奔向外婆家。
我先從廚房里找來一個大盆,按照食譜把面粉和雞蛋按照3:1的比例和在一起,加上一些冷開水,拿起自動攪拌機,把攪拌頭伸入盆內,按下開關,只見攪拌頭高速旋轉,濺起一串串蛋花。為了防止蛋花濺出,不浪費糧食,我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點子,拿起一個干凈的大塑料袋,底部掏了個洞,罩住食盆,再把攪拌頭伸入洞里,這樣問題得到完美解決,爸媽夸我腦袋瓜還蠻靈光的。過了一會,盆里所有食材像變魔術般,成了顏色均勻,香氣四溢的面糊。
接著,就要煎面皮了,先將平底鍋放到燃氣灶上,打著火加熱,用筷子挑一點點豬油,均勻的抹在鍋底,等豬油完全融化成一片透明的液體時,立即用大勺舀一勺之前做好的面糊,倒入鍋中,再快速平穩的搖動一下平底鍋,使鍋底每個角落均勻攤滿面糊。小火慢煎1—3分鐘后翻面再煎2分鐘,待到面糊兩邊都微微焦黃就做好了。按照這種方法我一鼓作氣做出了10張面皮,表現十全十美。
下面,就是要制作芒果餡了。我用一把鋒利的水果刀,讓爸爸幫忙從底端中間開始將芒果對切成兩半,然后我使出吃奶的力氣撕出果核,再將芒果肉劃成橫豎小方格,沿著外皮平切一刀,一個個小方塊芒果就出來了。再把奶油和芒果攪拌在一起,芒果餡就完成了。
最后就是組裝啦,這個我最拿手了。鋪一層面皮,再撒一層芒果餡,按照這樣的順序一層層疊上去,大約10來層左右,只要不倒,芒果千層就大功告成。
我找來一個托盤,將做好的芒果千層放上去,晃晃抖抖地送到外公外婆面前,外公外婆高興壞了,嘗了幾口夸贊味道不錯,清涼不膩,不過大部分都被我和妹妹瓜分了,哈哈。
尊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后,我一定要多多孝敬長輩,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美德少年!
【重陽節作文】相關文章:
重陽節作文 重陽節作文03-31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_重陽節作文03-30
有關重陽節的作文重陽節的作文03-30
重陽節作文重陽節前的感想04-03
重陽節孝親-重陽節作文01-15
重陽節的來歷_重陽節的起源作文02-15
重陽節作文(精選)07-16
【精選】重陽節作文07-16
重陽節作文01-23
重陽節作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