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節作文 篇1
過完大年初一再待幾天便可以去姥姥家了,在姥姥家待上幾天便可以回家了,在家里到上幾天就可以吃元宵、看花燈了。
晚上,爸爸帶著我咊媽媽來到了奶奶家,只見元宵已經入鍋了大爺、哥哥……都圍坐在炕上,于是我咊爸爸媽媽也上了炕。只見大人們在聊著一年中的趣事,小孩子們則在一旁比誰的壓歲錢多。不知不覺,熱騰騰的元宵便出鍋了。奶奶咊大娘高聲吆喝著吃飯了,我們便有順序的下了炕。
我們一行人圍在桌邊,倒酒的倒酒,端菜的端菜,分杯子的分杯子,真是忙極了,但是在大家打配合下,不一會兒便收拾好了桌面。大人們喝的是葡萄酒,小孩們喝的是可樂。大人們在干杯時小孩們可不管,都在盡情的吃;小孩們干杯的時候大人們也不管,每個人都是笑語盈盈,真是另一番景象。吃完飯,大家都坐在炕頭上聊天。約摸到八點半,大家便各自散去了。我咊爸爸媽媽也走了,然而我們并不是回家,而是直奔芙蓉廣場,去看各式各樣的花燈。
我們越走越近,只見纏繞在樹上的彩燈像星星一樣眨著眼睛呢!不一會兒,我們便看到了由各個單位所造的彩燈,它們真是多姿多彩啊!有的單位造了個大燈籠,只見上面刻畫著龍的圖案;有的單位造了一個龍門,有兩條栩栩如生的'巨龍盤旋在上面;還有的單位造了一只古代的大燈籠,帶有旋轉的功能,燈籠上還刻著許多的名言警句,是教育我們要節約糧食。
忽然,外面傳來了一陣鑼鼓的敲打聲,于是,我咊媽媽便揣著一顆好奇的心過去看看。哦!原來是一只舞龍的隊伍,瞧!他們表演的是“雙龍戲珠”。每條龍約摸二十多米長。只見兩條龍相互交叉搶珠子,兩條龍時而起,時而落,翻過來,覆過去,從高到低,從低到高,精彩極了。
這是,天已經烏黑了,爸爸媽媽要帶我回家,我只好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會場。
回到家,媽媽就對我說:“過完了今天,春節就算過完了明天你就得認真學習了。
元宵節作文 篇2
一年之中有許多節日,元宵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等……但其中讓我最高興也是最讓人感到有趣的,還是元宵節,也叫做“花燈節。”
元宵節這一天,白天的大街上人山人海,鑼鼓喧天非常熱鬧,看,那舞獅子的隊伍中,有一頭大獅子是由兩個人組成的,一個人控制著頭,另一個人控制著尾,然后隨著鑼鼓聲,一會兒搖搖頭,一會兒扭扭屁股,一會兒又眨眨眼睛,一會兒又跳上跳下,樣子十分可愛,逗的人們都鼓掌叫好。
此外還有精彩的扭秧歌的,踩高蹺的,變戲法的隊伍整個街道都充滿著節日的歡樂氣氛。
最精彩的,同時也是人們最期待的那就是晚上的花燈展了。
我們一家早早吃過晚飯,父親母親就迫不及待地帶著我來到廣場看花燈。當我看到整個廣場被花燈裝飾得如此漂亮時,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哇,太漂亮了!太漂亮了!”這些花燈,有的像輪船就要遠航;有的像鳳凰就要飛向天空。
有的像花朵就要綻放,還有的像許多許多彩虹把夜空點亮-。漂亮的'花燈似乎在迎接著春的到來,更似乎在贊美著涿州的變化,這座古城越來越美麗,越來越繁榮。
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回京路過我的家鄉涿州時,正趕上家鄉人民歡慶元宵佳節,也是被這熱鬧的景象吸引得駐足觀賞,于是親自提筆寫下“日邊沖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的詩句來贊美我的家鄉。
美麗的家鄉令人欣賞,快樂的元宵節更令人難忘。我愛家鄉,更喜歡家鄉這快樂的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3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到處都張燈結彩,而在我的家鄉——湖南衡陽,也不例外,過元宵節時要比大城市里過得還熱鬧多了。
元宵節這天,一定要早早起床,意味著自己一年都會勤奮。起床后,穿衣服也是有講究的,得穿的一身紅,代表著紅紅火火。衣服穿好后,事情就輕松了:老人們在家中包元宵;大人們要大掃除;小孩子們就是到家外面去鬧元宵了。先說說包元宵吧,包元宵的數量自然也是一個吉利的數字,每人包十二個,十二個是由兩個六相加而成,意思是六六大順。元宵的餡兒就不相同了:有的往其中幾個元宵里包糖,誰吃到就生活甜蜜;有的往元宵里包硬幣,誰吃到就會走財運;有的往元宵里包蘋果碎兒,誰吃到就會平平安安。雖然這樣包并不一定會實現這些祝愿,但是這一種種包法卻透露出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企盼。大人們大掃除是為了把家中所遺留的.前一年的不愉快統統趕走,辭舊迎新。
最有意思的就是到大街上去鬧元宵了。大街上人挨人,人擠人,他們都穿著紅衣服,走在一起,就像一片火紅的海洋,美麗極了。街上的人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慶祝元宵節:有的在舞龍燈,希望自己能飛黃騰達;有的在踩高蹺,希望自己步步高升;有的在撒糖花,希望自己生活甜蜜。小販們支起小攤,一邊跟街上的人們慶祝,一邊賣元宵和各種元宵節的紀念品。大家都盡情地玩著,歡快地笑著。
這一天晚上還必須得吃元宵呢!是多么快樂、美好、幸福的日子呀!
家鄉的元宵節有著自己獨特的慶祝方式,有著濃濃的地方特色,有著喜慶的節日氣氛。這是在大城市里感受不到的。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篇4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聽公公說:“正月十五是點燈節。誰家生了男孩必須在臘月十五的宗氏祠點上一盞燈,一直點到正月十五。這表示宗氏又添了一口丁了。”真是重男輕女,現在可都不時興這個了。
正月十五,太陽一下山,我們全家吃完元宵,就立刻走向人民公園——花燈集中點。
夜幕降臨,人民公園里人山人海,男女老少個個滿臉笑容。我們看到的是花燈海洋,我們隨波逐流,觀賞著各種各樣的.花燈:有飛龍噴火、獅子玩球、鯉魚吐珠、龍鳳呈祥。真是千姿百態。
“轟!轟!轟!”啊!人民廣場開始放煙花了,人們朝人民廣場的方向望去,看到天邊五顏六色的煙花,真像仙女散花,美麗極了,人們無不歡呼雀躍,感到無比幸福、快樂。
元宵節作文 篇5
元宵節很想去看花燈,可是回家后發現爸媽的工作都沒完成。
母親讓我先寫好作業,大部分作業在學校里就完成了,剩下的我一會兒就做好了。
可是爸媽還是沒做完。為了等他們,我又看了一會兒書。
好不容易,爸媽的工作都做好了。母親說沒來得及做飯,還是出去吃吧,等晚上回來在家里煮湯圓就是了。
可是我都餓了,去哪里吃飯呢?母親問我。后來我們又去了味千拉面。
雖然是團圓的日子,餐館里的人也不少,點了餐還要等。我和母親先去旁邊的書店轉轉。書店里沒有人,我有點累,就坐在地上看了,母親說只要不到處爬就可以。
吃了飯,我們就往世紀廣場走,但是很遺憾,那里沒有花燈。父親說現在去豫園太晚了,我們只好往江邊開,父親又開始在科技館附近的路上辨不出方向了。我真有點兒累了,躺在母親的腿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過了好久好久,車停了,發動機的'聲音也沒有了,母親叫我,我還以為到江邊了呢,結果是已經回到家了。母親說,到江邊的時候看我睡得那么好,不忍心叫醒我,就掉頭開回來了。
連正大門口的燈都沒有看到,我不高興了好一陣子……后來大家吃了湯圓,節就這么過了。
期望明年的元宵節能去看花燈啊!
元宵節作文 篇6
又是一年元宵節,街上到處都是紅紅火火的景象,張燈結彩,好不熱鬧。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叫上元節,也稱中國情人節,后來,慢慢被七夕節代替了。元宵節人們不光是要張燈結彩,而且,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這些有趣的習俗吧!
吃元宵是我們最常見的一個元宵節習俗,以前,元宵只有黑芝麻和花生兩種口味,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集市上的元宵種類繁多,五花八門,什么水果、臘肉、巧克力都遍布市場的每個角落。
相傳,清末民初,百姓痛恨袁世凱,因此,把元宵稱為元宵,因為,元宵與“袁消”諧音,百姓是希望袁世凱能早點消失,后來,慢慢演變成湯圓了!
在古代,元宵節還有一習俗在民間流行甚廣,那便是——送花燈。本是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親時,娘家人所贈送給出嫁女子的禮物,后來變成了老人送給孩子們在元宵節玩耍的物什了。如今,這個習俗已經不再有了。
走百病。走百病也是元宵節的一項民間習俗,據說,在農歷正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三五成群的出去走走,若是看見有橋洞的地方,一定要走過去。關于走百病,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為求得來年健康平安,另一種說法則是為了熱鬧,所以,才要去街上溜達的。
元宵節這個熱鬧的節日一定少不了耍龍燈,舞獅子。當然,街上車水馬龍,耍龍燈,舞獅子的人成群結隊。元宵節又叫燈節,而龍又是中國的遠古神獸,所以,這便是龍燈的由來。舞獅子一般是在慶祝或熱鬧的場地進行,當年,慶祝抗日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哪個人不舞獅子,舞獅子的活動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智慧的'人想必一定喜歡動腦的游戲吧?在元宵節日里,猜燈謎是智慧的人的最佳選擇。
猜燈謎最早源于清代,相傳,清朝的皇帝乾隆皇帝非常喜歡謎語,他的一位大臣紀曉嵐也是一位善于猜謎的能手,隨后,便有了猜燈謎這一民間習俗,而且,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隨著現代化的發展,現在猜燈謎猜對了一般會有這樣那樣的禮品贈送。
這就是元宵節里的那些趣事,這些有趣的習俗不但為我們的節日增添了許多喜慶的色彩,也證實了炎黃子孫的聰明才智。
【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歡樂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11
元宵節的作文通用-元宵節作文01-11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元宵節作文:源遠流長元宵節07-01
快樂的元宵節_元宵節作文02-15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4篇07-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