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作文 篇1
“過端午節啦!”剛剛起床的我興奮地叫起來。原來今天是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是怎么由來的嗎?還是讓我告訴你吧!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的楚國,他的'祖國被敵國攻陷以后,他懷著悲憤的心情跳入汩羅江身亡,這天正是五月初五日。
今天早上,媽媽早早地把香袋掛在我們家的各個角落,說是可以避邪驅蚊,并把艾草掛在門口同樣是為了驅趕蚊蟲。
早飯,媽媽給我們蒸了幾個粽子。我問媽媽:“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媽媽笑著說:“每到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高潔的品格,都要以竹筒裝米投入江中祭奠他。后來,竹筒裝米又演變為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粽子在古時候被稱為“角黍”,它是以葦葉、竹葉等包裹糯米,以線繩捆扎成錐形或枕頭形,蒸煮而食。在端午節前夜,家家都要包制粽子,上鍋蒸煮,以備應節食用。粽子還是互相饋贈的禮品,端午節走親訪友,人們都要互贈自家包的粽子。”
我做完作業,聽到廣播里講:西溪濕地公園正在比賽劃龍舟。劃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之紀念。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吃晚飯了,媽媽先端上四道菜,咸蛋黃、黃魚、黃鱔、黃瓜和黃酒,告訴我們這是杭州人過端午節必須要吃的“五黃”。“吃五黃”也是端午節習俗中的一種。
這就是我家過的端午節,那么你是怎樣過端午的呢?
端午節作文 篇2
家鄉的端午節又到五月初五,端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艾。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艾插于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制成小布包,可增強免疫力。
我的家鄉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劃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將糯米洗凈,并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干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端午節作文 篇3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
早晨我和姥爺姥姥爸爸媽媽小妹—起來到雙塔山散步,雙塔山上有好多人,有的頭上插著愛蒿,有的手捧鮮花,有的手里拿著紙葫蘆,還有的在路邊叫賣:“賣粽子了!”我感覺人們的表現和平常不一樣。
我好奇的問老爺:“姥爺,今天人們的`表現怎么這樣特別呀!”姥爺說:“據說,公元 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愛國詩人聽到泰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做《懷沙》,抱石投入江河,以身殉國。沿江的百姓紛紛引舟竟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吞食他的身體。現在人們這樣做也是為了紀念這為愛國詩人。”“哦,原來是這樣呀。”我笑著說。
回到家里,姥姥給我們端上了兩盤粽子,一盤是黃米的,一盤是江米的,我加了一個粽子再放上糖,高興的吃起來。哎呀,粽子真是好甜好香呀!
端午節作文 篇4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彌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著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劃船尋找,龍舟,粽香在節日里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粽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粽葉,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粽子,蒸籠的青煙彌漫,江南小鎮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說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說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的時候拿下來順著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的端午節必須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葉包裹著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粽葉,生怕是破壞了粽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粽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許多地方或許還留有著端午佩香囊的行為,這香囊里有著朱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著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親手才能夠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粽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夠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粽子爭奇斗艷,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手包粽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才是我們想要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 篇5
人們都知道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還有許多別名,比如:端陽、端午、端節等。
端午節的背后還有一個驚天動地的故事。相傳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十分受人民的愛戴,在二十四歲時就被任為宰相。后來被奸人陷害,光明正大、公正無私的屈原十分憤怒,就寫下了一部偉大的著作。回國沒多久,又被長期流放到沅湘一帶。他雖然被放逐,但一顆心仍然眷戀故國。他經常在江邊徘徊。一天,他向老漁夫表示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他說:“正直的人誰又能讓自己高潔的品格蒙世俗的`污辱呢?我寧愿投入長流的江水,把自己埋葬在魚肚里。怎么能讓清白的顏色受到世間的污穢的沾染呢?”于是就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他抱著石頭投河自盡了。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一直流傳到現在。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吃鴨蛋……最隆重的活動要數賽龍舟了。每年,全國許多大大小小的鄉鎮都要舉行劃龍舟比賽。今年,我在奶奶家也榮幸地參加了劃龍舟比賽。中午十二時比賽開始。我們穿上黃隊發的運動衣,便上船了,依次坐好位置。這條船的前面是一個龍頭。這只龍雄赳赳、氣昂昂,兩眼注視前方,神氣十足。龍尾又翹得十分高,它給人一種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感覺!這時,鑼聲一響,兩隊就劃開了。我們一隊鼓手是爸爸。鼓聲由弱變強,由慢變快,催人前進。我們黃隊的叔叔阿姨們十分精明,采用了先慢后快的劃船方式。這不,白隊比我們領先兩米遠,我們這一隊仍然在沉著穩定地劃著。這時只聽鼓聲越來越急,我們隨著鼓聲同心協力,快到終點時,我們超過了白隊。大家還一邊喊著口號:“一二、一二、一二……”鼓聲越來越響,劃船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很快,我們就超過了白隊,只見他們個個滿頭大汗,累得氣喘吁吁。站在河兩岸的鄉親們頓時由為白隊加油,立刻換為我們黃隊加油。經過半小時的比賽,我們比白隊先到達了終點。勝利的喜悅占據在每個人心中。有的歡呼,有的擁抱 ,有的捧腹大笑,還有的甚至跳了起來……至于我,我比任何人都要激動。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劃龍舟,這次的勝利有我的一份,并且隊里派我作代表,上臺領獎杯以及做演講。這一次比賽,我十分難忘!
熱鬧的賽龍舟結束了,大家休息了一會兒,村里的領導們又立刻舉辦了“為紀念屈原詩朗誦比賽”。鄉村們爭先恐后地上臺演講。我也報了名。我飽含深情地朗誦著張耒寫的《和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拒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以及《已酉端午》、《五月五日》、《午日觀競渡》這四首懷念屈原的詩。
到了傍晚,家家又包起了好看又好吃的大粽子。我們在路上摘了一些又大又綠的箬葉回家,又把紅豆,臘肉和米等材料準備好。接著,我們一家人就舉行了包粽子比賽。規則是,在一定的時間內包粽子。要求包得又快又好看。比賽開始了,只見奶奶不慌不忙地包著粽子。不一會兒,一只小巧玲瓏的粽子就誕生了。而我和爸爸媽媽卻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一下子這里包好了,那里又漏米了,就這樣重復著。時間到了,我一個都沒包好,媽媽包了兩個,爸爸包了四個,但粽子的樣子卻十分難看,而奶奶卻包了二十幾個。并且每個都是那么惹人喜愛,大小一致。包粽子比賽結果出來了,奶奶是冠軍。她高興地臉上笑開了花,接著,就由我為勝利者頒獎——100元獎金。粽子包完后,我們便把它們蒸好,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這時,家家戶戶都坐在家里品嘗著端午節的食品,有粽子、包子、面條、雞蛋、鴨蛋……吃的食品非常豐盛。大家開心極了!
端午節是我國十分隆重的傳統節日,它有許多習俗。它表達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又表達了人類與大自然美好相處。我們要讓這個具有一定意義的端午節一直延續著,永遠不消失!
端午節作文 篇6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家鄉在壺公山下。山上的草木青翠,瓜果飄香;山下綠水環繞,田野肥沃。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枇杷樹邊,有著整齊的紅磚綠瓦。一派安靜和諧的鄉野村落,這就這樣我的家鄉,也這樣明代狀元柯潛的故鄉。每年端午節來臨,我們便會挎上籃子和姐姐一齊上山去采艾草,并配上石榴葉、枙子花等合為“五味草”。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上艾草,據說艾草會鎮邪辟災。當然在我們看來,只要聞一離那清新又奇異的艾草的清香,對我們來說就這樣一件快樂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們都爭著到山上來,采下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樂。
當然媽媽會用“五味草”給我們煮上好多的鴨蛋,據說小孩吃了還不咳嗽呢?而對我們小孩來說我們總這樣拿著心靈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線編的袋子,裝滿鴨蛋到處炫耀。吃過午飯,媽媽又會用“五味草”煮鴨蛋的水給我們洗澡,真這樣又香又舒服,整個夏天都不長痱子呢……
在我們的記憶中,端午給人的印象除了玩就這樣吃。在端午節期間,我們除了能夠吃上香噴噴的鴨蛋,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這樣端午的保留節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這樣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后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明白,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這樣,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之后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我們村里沒有賽龍舟,但在黃石每年都會有這樣的熱鬧非凡的場面出現:
在木蘭溪畔,人們早早地圍在岸邊,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水面,數支整齊的龍舟隊伍,衣裳鮮艷隨風飄揚,小伙子們激情澎湃躍躍欲試。隨著一聲鑼響,各支隊伍爭相競發,大家齊心協力,奮力爭先。這一刻,鼓聲、鞭炮聲人們的吶喊聲……湊成一片熱鬧非凡的畫面。
端午節作文 篇7
端午節,每次聽到這幾個字,我就覺得一年又要過半的,感嘆時間真快,但是更多的還是思念,每次聽到端午節我都很思念,不管我在哪里,在端午節的時候我都很思念家鄉,記得去年端午節我就沒有回家,那時候我真的很思念家鄉,我覺得在這個重要的節日里,在這個每年都只有一次的節日里,沒有什么東西比一家人在一起重要了,我們的家鄉端午節是帶著濃厚的親情味,大多數地方的端午都很不同,這也是區別,但是每個地方的端午節在不同人們的心里,都有一定的意義在里面。
我的家鄉的端午節是很平淡的,但是又是一家人交流的好機會,現在的人們都比較忙,親人們也是,一年當中都是很少有機會在一起,端午節這一天是一個好機會,很多人都會選擇回家,回家看看父母,看看朋友,但是主要還是在這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我們家鄉是農村里,在這一天額的話平時安靜的村落都會熱鬧起來,大家都回家了,這樣子的熱鬧一年當中并不多見呢,我覺得這很是寶貴,大家在前一天就會回來,也就是五月初四農歷,大家提前一天會來。
這一天我們主要就是大家伙一起聚一聚,講一講自己這幾個月的事情,朋友們聚在一起融洽的談話,聊天這樣子的情景很是和諧對吧,這一天我們也是會有粽子的,我們家里老人們都會延續這總習慣,總是提前一兩天就在做粽子,粽子這個東西大家一年也只能吃一次,是吃不膩的`,我們家鄉的人們就是很喜歡把粽子做出來然后送給親朋,這是大多數地方的習慣,但是我們家鄉并沒有像電視上面說的那樣,在這一天劃龍舟這是沒有的,我們家鄉沒有這種娛樂,即使是在端午節這天。
這就是我們家鄉前一天的情景,在端午節當天我們一家人會去外婆家,這一天跟著媽媽回娘家,在外婆家吃飯,姨母們也回來,總重在端午節這天我們那邊的人就會回娘家,要說這是為什么,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就是我們家鄉一直以來的傳統,它就是這樣,這一天我們大家到外婆家,一般都會在這一天大家送點禮什么的,陪老人家聊聊天,問候問候,主要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那種感覺,很是和睦,這一天大家聚在一天吃個飯,我們年輕人就會跟著家里的哥哥姐姐去玩,長輩們就是飯后閑聊,又或是跟家里老師們聊天,就是我們家鄉端午節的樣子,都是這樣。
我覺得端午節這天,不單單是一個假期吧,我覺得更多是跟親人團圓在一起的時候的和睦。
端午節作文 篇8
這天是端午節,早上我媽媽叫我早早的起了床,讓我跟她一齊包粽子,我高興的`答應了。
我在廚房里看到了菠蘿,就問媽媽:“媽媽,我能夠把菠蘿抱在粽子里嗎?”媽媽回答說:“當然能夠了。”
我學著媽媽的樣貌,把竹葉卷成圓筒形的,放上糯米、紅棗、菠蘿,然后用竹葉包起來,纏上線。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媽媽一會兒就把粽子包完了,媽媽開始煮粽子。
開飯了,我們一家吃著自己包的粽子,高興極了!
中午,二姑媽來到我家,請我和姐姐、哥哥一齊去東營吃了肯德基、冰激凌。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真高興啊!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作文:家鄉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美味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 :歡樂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童年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民間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7
端午節相關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5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四篇08-09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