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實驗報告示例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實驗報告示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實驗報告示例1
實驗名稱:粉體真密度的測定
粉體真密度是粉體質量與其真體積之比值,其真體積不包括存在于粉體顆粒內部的封閉空洞。所以,測定粉體的真密度必須采用無孔材料。根據測定介質的不同,粉體真密度的主要測定方法可分為氣體容積法和浸液法。
氣體容積法是以氣體取代液體測定試樣所排出的體積。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對試樣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損壞試樣的優點。但測定時易受溫度的影響,還需注意漏氣問題。氣體容積法又分為定容積法與不定容積法。
浸液法是將粉末浸入在易潤濕顆粒表面的浸液中,測定其所排除液體的體積。此法必須真空脫氣以完全排除氣泡。真空脫氣操作可采用加熱(煮沸)法和減壓法,或兩法同時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懸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儀器簡單、操作方便、結果可靠等優點,已成為目前應用較多的測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實驗采用比重瓶法。
一、實驗目的
1、了解粉體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與生產中的作用。
2、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測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過實驗方案設計,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驗原理
比重瓶法測定粉體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將待測粉末浸入對其潤濕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氣泡,求出粉末試樣從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體,就可計算所測粉末的真密度。
三、實驗器材
實驗儀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個);分析天平;燒杯。
實驗原料:金剛砂。
四、實驗過程
1、將比重瓶洗凈編號,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卻備用。
2、用電子天平稱量每個比重瓶的質量m0。
3、每次測定所需試樣的題記約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應預先用四分法縮分待測試樣。
4、取300ml的浸液(實際實驗中為去離子水)倒入燒杯中,再將燒杯放進真空干燥器內預先脫氣。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裝入約為比重瓶容量1/3的粉體試樣,精確稱量比重瓶和試樣的的質量ms。
6、將預先脫氣的去離子水注入有試樣的的比重瓶內,到容器容量的2/3處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內。啟動真空泵,抽氣約20—30min時暫停抽氣。
7、從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內加滿浸液并在電子天平上稱其質量msl。
8、洗凈該比重瓶,向瓶內加滿浸液,稱其質量為ml。
9、重復操作5、6、7、8測下一組數據,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科學實驗報告示例2
一、實驗內容:
利用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研究我國經濟水平對消費的影響。
1、實驗目的:掌握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建立和基本的經濟檢驗和統計檢驗。
2、實驗要求:
(1)對原始指標變量數據作價格因子的剔除處理。
(2)對回歸模型做出經濟上的解釋。
(3)獨立完成實驗建模和實驗報告。
二、實驗報告:
中國年人均消費與經濟水平之間的關系
1、問題的提出
居民的消費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適度的消費可以有利的促進經濟的平穩健康的增長。要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關鍵問題是如何保證居民的消費水平。根據宏觀經濟學理論,一國的GDP扣除掉折舊和稅收就是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了,而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兩個方面:一是儲蓄,二是消費。如果人均GDP增加,那么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會增加,這樣居民用于消費的'應該也會增加。本次實驗通過運用中國年人均消費與經濟水平(用人均GDP這個指標來表示)數據,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費和經濟水平之間的關系。
(一)西方消費經濟學者們認為,收入是影響消費者消費的主要因素,消費是需求的函數。消費經濟學有關收入與消費的關系即消費函數理論有:
(1)凱恩斯的絕對收入理論。該理論認為消費主要取決于消費者的凈收入,邊際消費傾向小于平均消費傾向。并且進一步假定,人們的現期消費,取決于他們現期收入的絕對量。
(2)杜森貝利的相對收入消費理論。該理論認為消費者會受自己過去的消費習慣以及周圍消費水準來決定消費,從而消費是相對的決定的。這些理論都強調了收入對消費的影響。
(二)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也會對消費行為產生影響。
(1)利率。一般情況下,提高利率會刺激儲蓄,從而減少消費。但在現實中利率對儲蓄的影響要視其對儲蓄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而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價格指數。價格的變動可以使得實際收入發生變化,從而改變消費。
(3)生活環境,生活理念。有些人受傳統消費觀念的影響,對現在流行的超前消費很不贊同,習慣于把錢存入銀行,這樣勢必會影響一個地區的消費水平。
(4)人口結構。不同年齡段的人的消費率不同,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消費率一般較高。一國青少年和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越高,消費需求也相應越大,而儲蓄率也就越低
另外,根據宏觀經濟學理論,一國的GDP扣除掉折舊和間接稅就是一國的國民收入,所以,我們可以用人均GDP來代表人均收入。
基于上述這些經濟理論,本次實驗通過運用中國年人均消費與經濟水平(人均GDP)數據,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費和經濟水平之間的關系。針對這一模型,一是假定利率是保持不變的,這樣可支配收入可視為不受儲蓄的影響,二是假定人口結構及生活環境不發生變化,另外對原始指標變量數據作價格因子的剔除處理,避免價格因素的影響。
2、指標選擇
本實驗中,經濟水平的指標我們選擇人均GDP。
3、數據來源
數據取于《中國統計年鑒》,指標數據為國年的人均消費、人均GDP和各年的CPI。
4、數據處理
為了保證我們各個時期數據的可性,我們必須剔除價格的因素對人均消費和人均GDP的影響。在這里我們用20xx年的CPI作為基期來調整數據。關于調整方法我們可以用Excel也可以用EViews軟件進行,在這里我們介紹一下用EViews軟件調整數據的步驟。
【科學實驗報告示例】相關文章:
科學實驗報告07-25
科學實驗報告范文06-30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06-29
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匯總06-30
例談科學探究實驗與實驗報告07-03
實驗報告芯片解剖實驗報告07-03
實驗報告10-13
湘教版四年級科學操作實驗報告07-02
生物實驗報告冊答案生物實驗報告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