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春季藝術領域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春季藝術領域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春季藝術領域教案1
《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基于這點要求,我通過讓幼兒在聽過故事,學過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動姿態,通過"觀察-想象-創作-欣賞"這一過程,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發展積極性思維及操作能力。另外,《綱要》還中指出:
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確掌握幼兒年齡階段目標和幼兒近期發展情況,是每位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必要前提。于是,我深刻理解和貫徹《綱要》精神,盡可能的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于是,我通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通過幼兒合作,使之學會謙讓和理解,共同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手指點畫小蝌蚪的方法。
2、發展觀察力以及膽作畫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樂意參與美術活動中,體驗手指點畫的.無窮樂趣。
難點:學習手指點畫的技巧,自由表現春天可愛的小蝌蚪的形象。
活動準備:
記號筆、黑色水粉顏料、餐巾紙、圖畫紙、青蛙圖案。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用手指在膠片上點畫。
(1)教師:小朋友,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呼吸新鮮空氣了。你們猜猜是誰坐在荷葉上?咦!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做什么呢?青蛙媽媽正坐在荷葉上看它的寶寶小蝌蚪游泳呢!你們喜歡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嗎?我們今天就先來學畫小蝌蚪。(教師邊用優美的話語進行描述邊畫,既把幼兒引入了一種情境,又在不知不覺中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2)教師:小朋友,老師剛才是用什么畫出小蝌蚪的呀?(引導幼兒說出"手指")好,老師告訴你們:用手指畫出的畫就叫手指畫。(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畫"的概念,讓示范與語言的敘述結合起來,使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畫"的概念。)
2、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
教師:"小蝌蚪們快活在水里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游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3、教師示范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1)教師示范:"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游動了。"幼兒先徒手在桌上練習,讓幼兒在紙上作畫時增加一次就成功的幾率。"小朋友我們畫小蝌蚪的時候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群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游動了。如果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
(2)講解尾巴的畫法。請幼兒來添畫尾巴。(這一環節的設計給幼兒提供了嘗試、探索的機會,滿足了幼兒主體需求。)教師用指側畫尾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出怎樣畫出小蝌蚪細細的尾巴。(在幼兒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再示范畫,這樣更容易加深幼兒的印象。).幼兒練習畫尾巴,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畫好后用餐巾紙擦一下手指。 (幼兒充分練習,解決了活動難點并注意到幼兒良好作業習慣的培養。)
4、交代要求,幼兒作業,教師指導。
(1)出示青蛙圖片:教師:咦!這只青蛙媽的寶寶哪兒去了?告訴你們,它們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畫紙上,快,我們去青蛙媽媽找出它的寶寶。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鼓勵幼兒變換尾巴在身體上的位置畫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勵他們膽細心地操作。(設計"給青蛙媽媽找寶寶"的環節,是想激發了幼兒學畫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兒的游戲心理。)
5、評價和欣賞作品
(1)教師:我們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身邊吧!將幼兒作品布置到青蛙圖案旁。
(2)引導幼兒觀看作品教師并給予簡單的評價。(評價時同時展示每個幼兒的作品,總評與點評相結合使每個幼兒都有了成功的愉悅體驗,加強了兒童的滿足感。)
6、結束游戲:小蝌蚪找媽媽教師扮作青蛙媽媽,幼兒扮作小蝌蚪游戲。教師:小蝌蚪回到媽媽身邊真開心,我們一起和小蝌蚪做個找媽媽的游戲,好嗎? (游戲后,自然結束教學活動。這樣的游戲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消除幼兒精神上的疲勞。)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講小蝌蚪變成青蛙的故事,并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動反思:
這是一個有關"春天"的主題活動,我充分利用這次繪畫活動展示了師生共同布"小蝌蚪找媽媽"的畫面。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并發現小蝌蚪的各種動態,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變小蝌蚪游動的方向,再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各種動態的小蝌蚪。在幼兒作畫時,根據每個幼兒的發展情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來定位。培養和發展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結束創設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情景活躍氣氛和緩解幼兒疲勞。
中班春季藝術領域教案2
設計意圖:
內蒙古草原,鮮碧如畫,一望無際。藍天白云、彎彎河水、茵茵綠草、群群牛羊、點點氈房是蒙古族皮畫彩繪映的內容,皮畫是我國蒙古族特的文化藝術表現形式,設計此次活動旨在讓幼兒萌發對蒙古族皮畫的興趣,體驗自制皮畫彩繪的樂趣,萌發民族自豪感。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欣賞蒙古族皮畫,感受皮畫彩繪色彩的鮮艷,畫面的生動。
2、鼓勵幼兒嘗試皮畫彩繪,在欣賞與制作中體驗皮畫的藝術美。
3、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膽作畫,體驗繪畫創作的樂趣。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
嘗試皮畫彩繪,在欣賞與制作中體驗皮畫的藝術美。
活動難點:
積極參與活動,膽作畫,體驗創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皮畫彩繪的相關知識。
2、海綿紙、彩筆。
3、多媒體課件、音樂。
4、皮畫作品。
活動過程:
1、引入活動:教師與幼兒一同隨音樂入場。
2、觀看課件,激發幼兒興趣。
出示多媒體課件,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風情,草原人家的故事。豐富幼兒知識,為創作繪畫打下良好的基礎。
3、引導幼兒欣賞皮畫作品。
(1)講解、介紹蒙古族皮畫知識:
教師:"勤勞的蒙古族人民特別聰明,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利用牛皮繪制作出美麗的.皮畫,它也是我們內蒙地區有的工藝品,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好多的皮畫作品,請小朋友說說這幅皮畫作品中畫了什么?"
(2)教師:"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好多的皮畫作品,請小朋友就近欣賞一下皮畫作品。"幼兒欣賞作品,感受皮畫彩繪色彩的鮮艷,圖案的生動。
教師引導幼兒講述畫面內容。
4、幼兒嘗試皮畫彩繪制作。
(1)教師:"今天我們用海綿紙、彩筆、油畫棒進行"皮畫彩繪",因為海綿紙比較軟而且容易上色,顏色也很漂亮,和牛皮有很多相象的地方。
(2)幼兒繪畫:美麗的草原教師為每位幼兒發一張海綿紙,引導幼兒將剛才看到的草原風光繪制出來。鼓勵幼兒膽的創作,可以畫綠綠的草原、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畫可愛的小羊、潔白的蒙古包……
5、作品展示與評價:
請幼兒相互欣賞作品,并向小朋友進行描述自己繪畫的內容。
【中班春季藝術領域教案】相關文章:
藝術領域中班教案05-03
幼兒園中班藝術領域教案12-31
中班藝術領域活動方案03-12
中班藝術領域活動方案06-27
幼兒藝術領域的教案12-21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05-26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11-25
大班藝術領域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