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西游記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西游記作文 篇1
從我開始上學的那一天起,書便一直陪伴著我成長。漫畫書逗人的畫面讓我捧腹大笑;文學作品優美的文章讓我陶醉其中;富有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讓我領悟到什么是真善美。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喜歡的好書,我也不例外。從小到大,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一直讓我愛不釋手。
《西游記》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作品。共42集,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后終于取到真經修成正果的故事。
讀了這本書,我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的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句子生動優美。不僅如此,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吳承恩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把他們刻畫得栩栩如生。如,機智勇敢的孫悟空,好吃懶惰的豬八戒,忠厚老實的沙和尚,是非不分的唐僧,還有那陰險狡詐的白骨精,充分體現了作者高超的寫作技術。
這本書不僅好看,而且它教會了我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恒心,要有不怕困難的精神。唐僧師徒取經途中雖然困難重重,但是他們都沒有退卻,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西游記作文 篇2
上次無意中看了一集浙江衛視版的<<西游記>>,感覺還不錯,只是拍得比較另類,比較現代,有很多臺詞很雷人,有的網友說他居然在劇集中看到了高壓線,徹底被石化了,網絡上也有些關于此<<西游記>>穿幫的視頻,可能是因為剪接的原因沒有處理好,所以才穿幫了,其實,不光是這部劇,很多大片里面都有穿幫的鏡頭,也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只要不是穿得太離譜就行了。
我看到后面也發現了一兩個問題
一、最后一集,當唐僧四人取到真經,來見唐太宗的時候,唐太宗問唐僧今年是什么年,唐僧告訴唐太宗,他去西天去經的那年是貞觀十三年,前前后后共經歷了十四年,現在是貞觀二十七年。綜觀歷史不難發現,唐僧去取經的那是年公元639年,也就是貞觀十三年,那年是已亥年,唐僧十四年后取經回來是公元653年,那年是癸丑年,大家都知道,唐太宗在位共二十三年,于公元649年去世,公元653年的時候已經是唐高宗在位了,那年是永徽四年,我就搞不懂哪來的貞觀二十七年?難道編劇連這個歷史常識都不知道嗎?這不是糊弄觀眾嘛!不過,話說回來,這還算好的,當年看《康熙王朝》的時候竟然有三十多處與歷史不符,我想,就算這編劇不是吃人奶長大的也不應該錯得這么離譜,之所以有這么多的錯誤存在,那就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編劇故意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劇情,讓整部電視劇更有看頭,不過,還好,雖然錯誤的地方這么多,但是,整部電視劇可看性還是非常強的,也沒多少人去挑它的毛病,在中國這算是拍得很成功的一部電視劇了,我覺得無論是電視劇也好,電影也好,就是不能較真,世上就怕認真二字,什么事情一較真,那準得有破綻,那就沒意思了,因為沒有什么東西是十全十美的,總會有它的.缺陷,缺陷有時候缺得好也是一種美。我們應該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這些影視作品,不能吹毛求疵,不要說這部拍得爛,那部拍得差,有本事自己去拍部看看,看看你是不是做導演的料。
二、到后面的時候,如來告訴唐僧,再過個二三十年,就會有人把唐僧取的經書發揚光大,我不知道如來說的那人是誰,按我的推測那人指的應該是鑒真。鑒真出生的那年是公元688年,他東渡日本的那年是公元743年,當年如來說把經書發揚光大的那年是公元653年,離鑒真東渡的那年還差90年,幾乎要兩個二三十年加起來才夠,這顯然與如來說的二三十年不符,難道如來說的那個把經書發揚光大的人是另有其人?費解。
三、孫悟空當年鬧天宮的時候那么厲害,那么天兵都搞他不定,后來遇到一般的妖怪就把他搞得夠戧,如此狼狽,我就不明白了,他當年的神勇哪去了?他那根棒子是吃素的嗎?唐僧一路上也遇到過不少妖怪,也受過不少驚嚇,孫悟空也警告過他很多次,說什么什么人是妖怪,不能信,他當時是聽了,可是當他下次再遇見妖怪的時候他又故態重演,依然相信妖怪,把孫悟空的話當耳旁風了,結果每次都得讓孫悟空來救,把他們折騰得半死,唐僧好歹也是個高僧,怎么他就把孫悟空的話當一回事呢?就是小孩子說了兩遍他也會聽的,何況還是唐僧,哎.....豬八戒在天上的時候也是很威風的,下地了也不賴,按說,他那樣的人應該是天不怕地不怕,可是,每次遇見了妖怪都嚇得要死,并且非常怕死,動不動就說死定了,我就不明白了,有那么容易死嗎?你手里的釘耙是干什么吃的?難道只能用來刨地嗎?
整部劇集看完,發現雖然劇情改動得比較大,跟原著不符,但是,總體來說還行,尤其是增加了很多感情戲,讓人是在感嘆之余不免有些感動,總覺得人不如妖,那些妖反倒很種感情,很講義氣,比那些神仙都強,換了是我我也愿意做妖。
以上只是此劇幾個比較大的問題,如果仔細寫來還有很多問題,我不想那么認真,也懶得寫,就這樣吧!
西游記作文 篇3
我在《紅蕾》故事集這本書中,讀到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的精彩片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打鬧天宮”這一部分。文中的每個人物都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讓我回味無窮。
“這大圣一條棒,抵住了四大天神與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一殺了多時,大圣見天色將晚,即拔毫毛一把,,丟在口中,嚼碎了,噴將出去,叫聲‘變!’就變了千百個大圣,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戰敗了五個天王。”當我讀到這兒時,我仿佛看到了成百上千的'孫悟空揮著金箍棒,齊心協力地進攻五個天王,獲得勝利。孫大圣真是足智多謀,智勇雙全。
孫悟空身上有猴子的靈活好動和性情急躁,又有神仙般的七十二變和騰云駕霧的本領。作者把人身上的特點運用在動物身上,有時還有一些戲劇色彩,讓人神游其中。因此使這部巨著的內容變得不再枯燥無味。
“你犯了十惡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攪亂了蟠桃大會,又竊了老君仙丹,……”讀到這兒,孫大圣當時的形象立刻浮現在我腦海里:嬉皮笑臉、瘋瘋癲癲、不知羞恥,他那個膽大頑皮的樣子讓我又生氣又笑掉大牙。
大圣的本領讓我刮目相看。以前幼稚的我,常常以為那是真本領,特意模仿,甚至又一次還問媽媽:“哪兒有教這種本領的,讓我去學學,……”媽媽笑得前仰后合,摸著我的頭說:“傻孩子,哈哈……哈哈……”
通過閱讀《西游記》這部文學巨著,我受益匪淺,精彩生動的故事情節使我開闊視野,增長了知識,充實了生活;而它其中蘊涵著的人生道理使我深有感觸,懂得了許多。總而言之,《西游記》是本世間奇有的書,是一本“此書只應天上有”的書!假如齊天大圣真在人間,我一定會去找他,教我獨一無二的看家本領!!
西游記作文 篇4
《西游記》的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他所寫的人物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但是我記憶猶新的便是《西游記》中聰明伶俐的孫悟空。
孫悟空乃東勝神洲敖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經觀音菩薩點化,成為唐僧的徒弟,與唐僧一同去西天取經。一路上,他降妖除怪,立了不少大功。這是我喜歡他的原因之一。孫悟空對師父可謂是忠心耿耿。如果找到了什么好吃的食物,他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師父。一路上,他保護師父,斬妖除魔。為了救師父,他不惜冒犯天條。他憑借著自己聰明的才智,與妖怪勾心斗角,最終成為妖怪們懼怕的對手。孫悟空充滿凜然正氣。一次,他來到了一個國度,那個國家遲遲不下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艱辛。為此,他與豬八戒來到天宮,攪得天宮里一片混亂。最終,玉帝勉強答應給那個地方下雨。從此,那個國家的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有時候,孫悟空也會與師父有點小摩擦?晌艺J為這些事歸根結底都是唐僧的'錯。因為孫悟空把一群強盜殺死了,唐僧要孫悟空走,而且這輩子再也別做他的徒弟。這時候,孫悟空只能再三懇求師父把他留下?商粕沁@么狠心,孫悟空只能深情地和唐僧告別,獨自回花果山了。少了孫悟空,少了一個保護唐僧的人。不久,唐僧被妖怪捉去,豬八戒便請孫悟空回來,救出了師父。從此,師徒倆的關系越來越融洽,兩人的摩擦也漸漸減少了。
《西游記》是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每當讀起它,我的心里很快樂,很充實。同學們,能告訴我,你們最喜歡的《西游記》人物是誰嗎?
【西游記作文】相關文章:
西游記的作文05-22
《西游記》作文04-02
《西游記》啟示作文06-24
西游記續集作文06-24
西游記后傳的作文06-19
《西游記》后傳作文06-19
《西游記》初中作文07-04
西游記外傳作文07-09
關于西游記的作文07-01
西游記后續作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