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端午節作文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作文 篇1
今天,我在徐老師家做作業,午飯吃粽子。
我們每個人拿一個香砰砰的粽子,大家片迫不及待地解開繩子,用筷子一夾,粽子就塌了一方,露出了白白的來,啊!徐老師叫了一聲,粽子沒燒熟,我們就不吃了,覺得好可惜啊!接著就吃香腸,玉米的`,老師就去對面買了4個大包子,拿來的時候,我們菜都吃飽了,老師自個兒吃起包子來,我們就放下筷子,上樓玩了,我玩了打乒乓球,還看了電視,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老師上來了,她叫我們寫字,我就回來認認真真地寫字了,寫到不會的時候,老師就仔細地教我們,我們很快就把不會的字寫完了。
端午節作文 篇2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一到這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家都要吃粽子、掛菖蒲。
同學們!你們都包過粽子嗎?記得有一年,那時的我還小,還在上學前班,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們沒有上課,然后我就跟著媽媽去買包粽子要用的東西,首先要買粽葉,這粽葉呢也有講究,要買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著淡淡清香。如果用干的竹葉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就沒有竹葉的清香,其次呢還要買白糯米和線,把買的白糯米用水浸泡,一直把米泡了大起來,就可以包了。
我從來沒包過粽子,于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粽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折疊成漏斗形狀。在卷的時候要盡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就會漏米。”
我跟著媽媽做,把粽子葉疊成一個漏斗,然后放入糯米,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后將余下的粽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粽子變成了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粽子葉裹緊。最后用繩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著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粽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緊時,里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盡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了。
這時,要煮粽子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放上水開始煮了,沒過一會兒,屋里頓時都彌漫著竹葉和粽子的香氣。這時我和爺爺來到鍋邊,我問媽媽:“媽媽,這粽子熟了嗎?”媽媽說:“再給它熟一會兒吧!過一會兒熟了我叫你,你先到客廳玩著!蔽艺f:“好!”
粽子熟了!可以吃粽子咯!我忙的跑到廚房,哇!真香!好多的粽子,我挑了一個,真心叫媽媽幫我剝開,那時我就像一只“小饞貓”。媽媽剝好遞給了我,接著,我拿了一個給奶奶,拿了一個給爺爺,還拿了一個給爸爸,全家人圍在桌子邊吃著粽子,非常的開心。
吃粽子、掛菖蒲這兩樣傳統的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呀!
端午節作文 篇3
小的時候,我對端午節的記憶,是從吃粽子和黏米飯開始的。
說起粽子和黏米飯還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那是大約我3歲的`時候,那一年的端午節,幼兒園的小朋友‘‘鵬鵬’’神神秘秘的對我說;我會包粽子了,我和媽媽一起包的。我說;那有啥呀!下學后我也和媽媽包粽子。晚上我迫不及待的把想包粽子想法說給了媽媽,媽媽真就買了。江米。小棗。葦葉。馬蓮等等包粽子的東西。恰巧姥姥去太姥姥家了。我們倍感無助。多虧 媽媽還算懂行,先把米用水泡好,把葦葉。馬蓮。小棗煮了。我們就開始包了,心想這有啥呀,不就是把米和小棗往里包嗎,由于媽媽也沒包過粽子,就出了洋相,媽媽不是把葦葉弄壞了就是捆不住米和小棗。我就更別提了用挺大的葦葉就捆了一小點米,連小棗都沒放進去。
就這樣我們兩個人包了半天都沒弄成,媽媽說咱們這樣吧!把葦葉平鋪在籠屜上,把泡好的粘米和小棗放在上面蒸。當然粽子是沒包成但是蒸了黏米飯,味道也不錯。粽子嗎還是姥姥從太姥姥家回來后,她老人家給包的,那天我在姥姥手把手的指導下,終于包成了像樣的粽子。
小小的粽子,看似簡單其實這里面有大的學問,做人做事都是一個道理。看似簡單的事是要認真地對待的。
端午節作文 篇4
每年的古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兩千余年前,楚國官員士大夫屈原以身殉國投汨羅江而死的日子。
據書上記載:5月5日屈原死的這一天“當時楚地‘汨江吼號,神哭鬼泣,山崩地撼,日月無光’屈原殉國而死,氣壯山河,死后人神共仰,至今已有兩千余年,人們并沒有忘記他,汩羅江畔,英雄魂,鬼泣山崩天地撼,現在的人們到了這一天,總會舉行各式各樣的活動來悼念他。
比如爬龍舟大賽、抓水鴨、包粽子等等,尤其龍舟大賽是全國乃至東南亞華人國家的重要事項,十十分的普遍,緬懷,悼念偉大的'屈原先生憂國愛民,以死殉國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也體現了中國人民崇高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作文 篇5
“五月五,是端陽。插香葉,戴香囊……”每當我唱起這支兒歌時,總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
每逢五月五日,就要過一個盛大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又叫端陽節和重五節。
著名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又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時,吃粽子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活動,還有一項活動,那就是賽龍舟;為什么要賽龍舟呢?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人么相繼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時,人們要把房子打掃干凈,還要在廚房里灑上許多雄黃水,就是為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端午節呢,它呀,又稱重五,總之,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白、黑、藍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勃頸上、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名家還要插“五端”:葛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我不僅知道北方過端午節的知識,而且還了解南方過端午節的食物呢!
南方每次過端午節,必定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用黃瓣包的粽子和最美味的食物——雄黃酒;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頭上畫個“王”字,另外,還有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過了好幾年,我又念起了“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
此時,我又想起了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6
去年的端午,是在學校過的,而今年的端午恰好是放暑假的第一天,又不上學還能美餐一頓,悠哉美哉?
一大早,爸爸和媽媽帶著我到老家過端午節。下了車,放眼望去,奶奶家的門上早已插上了艾草,聽媽媽說,這樣做可以避災驅邪。瞧,門口也站滿了人,說說笑笑,好不熱鬧!原來他們是在打糍粑,只見大伯右手握著錘頭,左手掂著錘尾,舉過肩頭,一上一下喊著號子努力地捶打著,糍粑也黏黏的貼在木棒上,像掛起來的一根根絲線,我們小孩子圍在周圍,隨著木棒的`一起一落,也叫著笑著, 看到糯粑粑的糍粑,口水滴答。我們正準備下手時,爸爸發言了:“知道今天為什么要吃糍粑嗎?答對才能吃喲.”
這可難倒了我了,我就裝作沒聽見,等待爸爸解釋。爸爸告訴我說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真沒想到一種食物也有故事。我一邊品味著故事一邊上前去‘扯糍粑團子’吃,看著那顆顆米粒變成了白花花的糍粑,又被我們扯成一綹一綹的送進嘴巴里,好不愜意!二伯二嬸看我們吃得開心,專愛逗我們城里小孩玩,知道我們不懂,就忽悠我們,說把手在火邊烤烤再去扯糍粑團子更好吃,可想而知——又燙又粘!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我家鄉的端午節還有很多的習俗,如“取草帽”、吃茶葉蛋.蕩秋千……端午節真有意思。
端午節作文 篇7
小朋友們,你知道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嗎?對啦,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天我們會賽龍舟、吃粽子,今天呀我就準備和媽媽一起學包粽子。
媽媽已經提前泡好了粽葉、糯米,還準備了一些其他配料。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先拿起粽葉,兩頭向上一卷,就卷成了一個甜筒似的形狀,接著往里面裝糯米,再放入幾個紅棗,然后又放了一把糯米,用手輕輕壓一壓把表面鋪平,最后把粽葉折好用繩子捆緊后,一個可愛的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看著媽媽行云流水的動作,我心中暗暗贊嘆,媽媽真是太心靈手巧了,終于在媽媽的幫助下我也勉為其難地包好了一個。
包完粽子,我們開始煮粽子了,媽媽把粽子一個一個放進鍋里,水咕嘟咕嘟地冒著泡,好像在哼著小曲,大概一個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便煮好了。
聞著粽香,我早就饞得口水直流了,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咬上一大口,糯米是香的,紅棗是甜的,香和甜的'味道混在一起,十分可口。一旁媽媽還給我講起了故事,原來很久以前,有位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而死,百姓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并且競相劃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便約定成俗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舟,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吃著美味的粽子,聽著有趣的故事,我覺得這一天真是太有意義了!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家鄉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7
端午節作文:美味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 :歡樂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童年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民間的端午節06-26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四篇08-09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三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