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送別》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送別》音樂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送別》音樂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學堂樂歌的有關常識,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2、通過演唱和對歌曲的藝術處理,提高學生的表現力。
3、能從樂曲的聽賞中體會作品的內涵與情感。
4、能大膽的參與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準確表達歌曲情感。培養學生合唱合作精神與充滿愛心的情懷。
教學重點:
1、演唱歌曲《送別》
2、聽賞樂曲
教學難點:
談聽賞樂曲的感覺與情感體驗
教學方法:
欣賞與實踐相結合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欣賞《童年》,介紹學堂樂歌。
二、新課導入和授新
教學步驟:
一、導入今天我們首先來欣賞一首歌,請大家猜猜他的'歌名。
(放《童年》)這是大家喜歡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現代校園的一首校園民謠,那么我們思考一下,如果我們追溯到“五四”時期,那時學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時人們把在學堂里唱的歌叫樂歌,因此就把20世紀初流行于學校的歌曲,叫學堂樂歌。學堂樂歌除向學生進行思想和知識教育外,還有反映人們要求“富國強兵”、“抵御外辱”的,還有宣傳學習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學堂樂歌《送別》
二、介紹詞曲作者
學堂樂歌基本上是填詞歌曲,其曲調大部分選自當時的日本和歐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為英國的奧待韋。它的詞作者是我國近代音樂家李叔同。
三、發聲練習
四、唱譜
1、熟悉D大調
2、視唱全譜
3、解決難點
五、填詞演唱
六、感情處理
歌曲表達了一種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最后一句應唱得漸慢漸弱。
七、學生表演
用王維的詩來啟發,教師示范
八、辯論:你更喜歡學堂樂歌還是校園民謠。
發揮生學的主體性
九、不管你更喜歡哪一種,我們都不能忘記學堂樂歌對我國近代音樂文化發展的影響
通過辯論加深學生對學堂樂歌的認識與喜愛
《送別》音樂教案2
教學內容:《送別》
教學目標:
1、能準確的演唱歌曲,明確音樂要素在歌曲中發揮的作用,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音樂情緒。
2、學習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提高學生歌唱能力和音樂表現力。
3、感受歌唱藝術的無窮魅力,提高學生主動聆聽、表達音樂的積極性,樹立學生自信心。教學重點
1、用良好的發聲狀態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理解、感受音樂要素在表現歌曲情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感受音樂要素在表現歌曲情感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歌曲《送別》,學生在《送別》的旋律中走進課堂。
一、導入——小組交流,展示自學成果
在上一節課粗略學習《送別》旋律之后,分組交流課后作業
1、歌曲的.作者
2、關于學堂樂歌
3、歌曲的創作背景
4、歌曲曾出現在哪些影視作品中,表達的怎樣的情緒?
學生搜集的相關信息將在微信朋友圈進行共享,以便學生課后繼續了解掌握。
二、新授——良好的發聲狀態與細膩的歌曲處理
1.氣息與發聲練習
(1)呼吸練習
(2)3 2︱1 — O — — —
(3)音階練習,注意氣息和咬字
(4)復習歌曲旋律,劃分樂句
2.音樂要素與歌曲處理
(1)復習提問:音樂的表現手段(音樂要素)有哪些?音高(音的高低)、音值(音的長短)、音量(音的強弱)、音色
(2)分四個小組,每組一個樂句,分析如何利用音樂要素更好的表現歌曲?并分組展示。
(3)集體有感情的演唱。
三、歌唱情感的激發
(1)聆聽歌曲,觀看《城南舊事》視頻
(2)展示同學們上交的反應歌曲情緒的圖片,并進行交流。
(3)用同學們的圖片制作成伴奏視頻,集體演唱。
四、課后拓展
為第三樂句添加一個聲部,由小組長帶領,課后分組練習。
《送別》音樂教案3
《送別》教學設計
(唱歌課)
一、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按照歌曲的意境演唱《送別》。
2.知道《送別》是電影《城南舊事》的主題音樂。
3.了解學堂樂歌的相關知識,了解作曲家李叔同。
二、教學重、難點
1.能夠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準確演唱歌曲《送別》。
2.合唱部分的整齊和諧和聲情并茂的演唱。
三、教材分析
《送別》是20世紀初我國的一首學堂樂歌。歌曲旋律取自美國作曲家奧德威的作品,由著名藝術教育家李叔同(法號:弘一法師)填詞,后被應用在電影《城南舊事》中作為貫穿全片的主題音樂。這首歌曲流傳范圍極廣,深受人們的喜愛。
歌曲為再現三部曲式,旋律清新自然而又略帶哀愁。三個部分間的材料既緊密相關、又略有對比。第一樂段為上下兩句,第二樂段采用了合唱的方式,通過音樂材料與演唱方式與第一樂段形成對比,形成全曲的高潮。第三樂段再現第一樂段,使音樂又回歸到最初的情緒之中。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簡單介紹《城南舊事》劇情
教師語言:電影講述了20年代末,小女孩林英子跟隨家人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胡同里,她結識了很多好朋友。他們都曾和英子一起談笑過、玩耍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一一悄然離去。
2.了解歌曲《送別》是電影的主題音樂
(二)學唱歌曲
1.聆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教師總結:悠長而平緩的旋律把我們帶入到了離別的憂傷之中。
2.思考歌曲分為幾個樂段?
教師總結:歌曲分為三個樂段,一二樂句是第一樂段,三四樂句是第二樂段,反復的一二樂句是第三樂段。D.C.是從頭反復的,Fine意為結束。
3.學唱歌曲第一樂段
(1)跟鋼琴學唱第一樂段歌譜
(2)將歌詞填入演唱第一樂段
注意:提示學生“外”字的音準要準確,演唱時氣息下沉,歌唱位置要高一些。
4.學唱歌曲第二樂段
(1)跟鋼琴學唱高聲部歌譜
(2)將歌詞填入演唱高聲部
注意:提示學生“知交半零”是一字對兩音;觚gū:意為裝酒的容器。
(3)跟鋼琴學唱低聲部歌譜
(4)將歌詞填入演唱低聲部
(5)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聲部演唱(要求:輕聲演唱,注意聆聽其他同學的聲音,保持聲音的和諧統一)
5.完整演唱歌曲
(三)了解學堂樂歌及李叔同
1.學堂樂歌:《送別》這首歌曲是一首學堂樂歌。什么是學堂樂歌呢?就是一百多年前學堂里開設的唱歌課,這些歌曲多數是運用外國的`旋律,填上中國的歌詞創作而成。《送別》這首歌曲是美國作曲家奧德威作曲,原曲名為《夢見家和母親》,由我國音樂家李叔同先生填詞創作而成。
2.李叔同: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曾創編了我國最早的音樂刊物《音樂小雜志》,一生編寫學堂樂歌70多首,為我國新音樂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四)課堂小結
一首經典的歌曲會讓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同學們深情的歌聲也印在老師的心中,最后讓我們一起在《送別》的歌聲中道別吧!同學們,再見!
【《送別》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渡荊門送別》教案設計12-20
送別簡譜05-09
送別歌詞08-02
送別詩句07-03
中班古詩主題教案示例之山中送別07-02
賦得古原草送別古詩教案07-02
《快樂的音樂》音樂教案06-21
音樂教案01-10
送別詩的特點06-20
山中送別 王維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