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中秋節又名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嫦娥恨丈夫后羿,偷吃了不死之藥,八月十五日夜飛上月宮。后羿后悔不已,每年八月十五,望月設供,祈求全家團圓,因此衍生出民間月祈團圓的文化。
每年中秋,大家會吃月餅和提燈籠。月餅上有許多圖案,有的刻了個“中”,有的刻了個“雙黃”或“單黃”……我家每年都用月餅卷去取月餅,到了八月十五就可以吃了!我喜歡吃蛋黃的,就用小刀把蛋黃切成三份,馬上把蛋黃和蓮蓉吃了,媽媽不愛吃蛋黃,就只吃了蓮蓉,爸爸也一樣,我們吃的時候,也會賞月,今天的'月亮跟球一樣圓。以前,爸媽會給我習卡通燈籠,如:小洗車、小飛機之類的。一般我會把燈開了,抓著小棍子跑來跑去,現在我已經長大了,不會玩卡通的燈籠了,是玩沒卡通圖案的燈籠。
我們中國有這么難忘的節日,我感到自豪、感到驕傲、感到幸福!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坐下來第一件事便是環顧這間裝潢精致的小店。頭頂上的吊燈安靜地亮著,燈光慵懶瀉下,棕色的墻紙襯著復古的油畫,墻上掛著一款英倫風格的擺鐘。店里放著優美抒情的英文歌曲,讓人靜靜沉醉在安逸舒適的世界里。
我的好友是這間充滿異域風情小店的常客,在壓力山大的學習生活之余,她總愿意把自己沉醉在這間小店。“這家的咖啡味道很棒,品種也比較齊全。”好友興奮地向我介紹著她所了解的咖啡。
“你要喝點什么,卡布奇諾還是拿鐵?”提到咖啡,她的神色很是興奮。我皺著眉頭看了看好友面前的卡布奇諾,搖搖頭,“我不會喝咖啡,還是別浪費了。“喝不來咖啡?現在誰不喝咖啡啊,你真是個二十一世紀的怪人!”好友一邊喝著咖啡,一邊調侃著我。的確,我不太會品嘗咖啡,這種原產于埃塞俄比亞的飲品實在是不適合我這個從小愛茶的味蕾。
也許咖啡對很多現在的人來說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于我而言,茶那悠遠、厚重的文化傳承和飄逸的茶香便是我生活的一部份,更是我在中華茶文化熏陶下一段時光的記憶。
幼時的我與外公生活在一起。老人沒什么別的喜好,唯獨愛坐午后的陽光中呷一口茶,品味詩詞。“‘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翡翠鳴衣桁,靖蜓立釣絲。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好一幅雅致的飲茶題詩圖,妙也!妙也!”老人是個詩詞迷,對詩詞的理解總是頗有一番新意。興趣來時,他愛將我一起拉進茶和詩詞的世界中,祖孫二人便一同沉浸在茶香與詩詞中,管它春夏與秋冬。茶香悠悠,歲月綿綿,與外公一同呷茶品詩的日子成了我不能忘的時光。“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皿,寄與愛茶人。”從幼時開始,茶帶著古詩詞一同悄悄融入我的世界。但畢竟年幼,外公所教詩詞已不太記得,但那承載著千年風味的茶香卻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中。( )
城市中,流行著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飲料,咖啡,大概是最受歡迎的。當身邊的同學朋友都端起咖啡時,我總是習慣性地起身離開。我不喜歡咖啡那濃郁的氣味,相反,我時常想起那股流傳千年的淡淡茶香。
流傳千年的茗香,總會有人記得。
回山城看望外公,老人眼睛已不太好,卻依舊愛一邊喝茶,一邊品詩——叫人拿著一本泛黃的書念給他聽。外公如此愛茶與詩詞,想必是有原因的。冬日午后的陽光總是讓人微微沉醉其中,我坐在老人身邊,一字一句的為他念詩,一同感受著茶香和詩詞美。裊裊茶霧中,老人安詳地閉著雙眼,陶醉在一個個千年的夢里。但家中也有人偏愛咖啡。表哥在一旁泡著速溶咖啡,一股濃郁的咖啡味撲面而來,外公動了動眼皮,輕嘆一聲“這些個洋玩意兒呦,有什么好喝的。”“外公不喜歡咖啡嗎?”“那玩意兒……我還是喜歡咱們的茶。茶啊,定是要與詩文書籍相配的,呷一口茶且念一句詩,慢慢地讓茶香與書香相融,方能品出茶的'香味,韻出詩的風味。哎——急不得!急不得呀!”
那一聲嘆息,是一位活在慢日子里的老人的嘆息,重重烙在我的心上。
現在的我們置身于現代文明激蕩的社會中,當品味著那些新奇的事物時,我們開始漸漸淡忘了那些根植于我們民族精神深處的東西。只是從茶與咖啡這一個小層面出發,卻也可以觀得現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我們開始遺忘那個曾為世界所贊嘆的古老文化。咖啡泛濫,茶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逐漸動搖;西方文化深度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漸漸為人所淡忘。高速發展的經濟必然會引起文化的碰撞。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固然是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但繼承傳統卻是最重要的基礎。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根基,若要固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勢在必行。
傳承和復興中華傳統文化,不是要拒絕外來文化,而是在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借鑒外來文化,采取“拿來主義”。現在,我們要做的,便是為傳統文化留出一些空隙,讓它可以在現代社會中得以發展,并且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復興。
“真的不嘗嘗咖啡?味道真的很棒呢!”好友勸我嘗一嘗咖啡。我盯著眼前的咖啡杯,最終端起杯子抿了一口。“怎么樣?味道很不錯吧!”好友追問著說。“咖啡味道是不錯,但我更喜歡茶。茶,那是我們民族的味道。”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你是否曾在無意中聽到一兩聲低回婉轉的輕吟,感受到那清脆的情意綿綿中猜不透的京腔調子?你是否曾在中秋佳節賞池畔邊圓月迸發出的一星半點兒喜悅或惆悵?
我一直有一個夢想,長大以后一定要學一門手藝。他可以很平凡,但也能驚得人們發出嘆,在歲月的年輪里不斷發光。現在的生活,已讓這樣的傳統文化慢慢遠走,很慢,卻看得到他的疲憊,如何停下流逝的步伐?
這門手藝可能是剪紙吧,在一張平淡無奇的紙上,時而精雕細刻時而輕輕勾勒,把那帶著古色古香的帶著珠簾般叮咚響的的夢刻在每一處天地。這門手藝可能是做紫砂壺吧,曾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制造紫砂壺工藝的節目,當看到它時,我想到了一粒飽滿圓珠,在啞色摩挲中沉淀開淡然的痕跡。
所以我想,當我們醉心于富有魅力的富有魅力的中華傳統文化時,是否能有意識地將它領悟,創新,發揚光大?當看到中考試卷上越來越多關于傳統文化的話題時,我的內心還是沾沾自喜的。雖然不是那么擅長和專注于傳統文化的學習,但我對她的美,對他的剛勁,甚至它的神秘都敬仰著,憧憬著,有一種想要將它融入現實創新中變得“時尚”卻依舊保持“高傲”的特殊感受。但仔細想想,其實它的出彩不是依靠現代化的.生活,而是現代生活發掘出了它的美。有著美好精神的傳統文化終將驚嘆于世人而不朽。
在電視上,網絡中,看到過各種各樣關于傳統文化的介紹和展示。最打動我的不是工藝的精巧絕美,而是人。在看到一個人為一幅畫上釉時,她專注著且并沒有和身邊的人多交談,所謂專心致志,上出的色彩自然剔透而飽滿,不滲出多一分。很多人在完成自己的傳統工藝作品時那種快樂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他們不是為了人們的贊賞,而是為了自己的內心。那些為傳統文化刻苦鉆研,沉浸享受的人,成就了如此精彩的傳統文化,那是屬于他們的輝煌。
當我們在為傳統文化的美嘆為觀止的時候,依然有人對它不屑一顧。而我們要做的并不是去壓制和反駁,而是讓他們也愛上中華傳統文化,領略其中的美,所以現在我們要更加努力地了解傳統文化,開動我們的大腦,在一點一點思考中連出新意,在盡顯傳統中國味兒的前提下,用更新奇吸引人的方式,呈現出傳統文化的美。我認為現在和過去美好的承接也是也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解讀。就像,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手握一支玫瑰,她頭上陪著簡單而精巧的釵子,臉上勾勒出淡淡京劇味道的輪廓,在青玉珮環和紫珠相碰聲中踮起婀娜的步伐向你走來……
我們可以在傳統文化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發現我們所失去的,創造更奇妙的,感受更快樂的世界。
對,我看見她了,她向我越靠越近,我甚至摸得到,聽得到,聞得到她,我覺得,我們會一步一步地,我們還要帶上我們的朋友,走向更大,更大的未來。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一到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爆竹聲聲到處都是節日的喜慶。
說起春節,我想起了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頭叫“年”的怪獸,它長得兇神惡煞,住在村莊旁的深海中,每到除夕,它就會上岸,去旁邊的村莊吞食牲畜,還要傷人命,人們害怕得躲到了山上。有一年,一個老翁出現在它們的面前,對他們說:“那個來搗亂的‘年’怕紅色和響聲。”于是,村民們手忙腳亂地準備起來,把紅色的春聯貼在門上,然后,用竹子互相敲打發出聲音,“年”就落慌而逃,從此以后,我們過年的除夕夜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我們每年的大年初一走親向友,從此,春節就流傳到了現在,變得越來越隆重。
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家家戶戶變得富裕,我們的春聯變成貼圖,還有掛著燈籠,竹子的敲打聲變成了煙花爆竹。隨著“噼里啪啦”的煙花聲音在空中綻放開來,像爭奇斗艷的“仙女散花”,又像下煙花雨,有紅、黃、紫。天空被打扮得炫麗多彩,它們照到了人們的'臉上,人們的臉被照得喜氣洋洋,人們過年的習俗還有包團圓果,大掃除。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豐富呀!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傳統文化作文250字
傳統文化——春節勞銘軒春節是我國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要吃餃子、放鞭炮,還要拜年呢!過春節時,姥爺給我買了一大捆鞭炮,我拿著鞭炮和小伙伴們玩。我們拿著鞭炮放個不停,我拿著天老鼠,一下子讓天老鼠飛上天了,把他們嚇得魂飛魄散,我哈哈大笑,笑得肚子都疼了。春節還要吃餃子,那餃子白白胖胖的,活像一個胖娃娃。春節真好,我最喜歡過春節。
【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作文07-06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07-04
與傳統文化的作文01-15
傳統文化的作文11-17
【經典】傳統文化的作文07-27
學習傳統文化的作文06-22
傳統文化的中學作文06-28
描寫傳統文化的作文07-06
傳統文化冬至作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