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標兵個人主要事跡范文(通用)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一般事跡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師德標兵個人主要事跡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于1965年,1985年參加工作,至今已經辛勤耕耘了整整31個春秋了。對工作,她不斷進取,勇于創新;對孩子,她傾出愛心,助推成長;對同事,她傾情傳授,和樂共進;對親人,她恪守孝道,無怨無悔。她是幼兒、老師、家長及左鄰右舍心中公認的美麗教師。
用愛心走進孩子幼小的心靈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她,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這是她經常說的話。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的愛是公平的。她把每一份愛都公平公正的灑向每一個孩子,在她眼里沒有貧富貴賤之分,尤其對那些有特殊情況的孩子更是照顧有加。曾記得班上有一個患癲癇病的孩子,剛來園時性格孤僻,不愿與人相處。于是她和配班老師,不但在生活上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而且在活動時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在她們的努力下,到幼兒畢業時,孩子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不但性格開朗了許多,還學到了很多本領。孩子的家長逢人就夸:“如果沒有張老師的悉心照顧,我孩子的童年就毀了,我一生一世都忘不了她!”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難怪每到新生招收時,都會有家長想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張宇老師班里。
的確,她的愛是真誠的。她說:“有愛的教育可以讓每一個幼小的心靈都靈動起來,雖然我們教的是三十多個孩子,但他們都是每個家庭的唯一。”孩子做錯了事,她總是能多給孩子一次機會,等待孩子慢慢成長已經成了習慣;孩子獲得了成功,她總是給孩子送上一個贊許,和孩子分享成長的喜悅是她最大的快樂;孩子遇到了困難,她總是給孩子送去一份鼓勵,激發孩子勇敢的嘗試是她最好的方法。每天她都是孩子最好的欣賞者、支持者、鼓勵者,她用這份真誠的愛深深地去感染每一個孩子幼小的心靈。
用童心編織孩子成長的搖籃
雖然張老師已年過五十,但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滿懷激情。每學期初,她都要從孩子興趣點入手,精心地為幼兒創設充滿童趣、情趣,充滿交流和互動氣息的、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將室外內環境布置成各個區域,對于活動區的材料,都是廢物利用,細心制作,保證了區域材料的可操作性、實用性、趣味性。看著孩子在班級小天地里,孩子們有探索、有感受、有交流、有表達,孩子們開心,她更開心。活動中她總能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每次活動前,她都會親自做很多色彩豐富,生動形象的教具來吸引孩子,活動中,她總是想出很多夸張的動作、表情、聲音,充分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從孩子們的臉上,我們看到的是享受,是快樂。
用行動詮釋幼兒教育的責任
在工作中她是一名有責任心的教師,為了事業,為了孩子,她不顧一切。那年幼兒園創建省優,她從家里帶來一些具有農村特色的材料準備游戲活動,路上不小心被中巴車撞得趴在地上不能動彈,教管站和園領導得知后都讓她回家休息,但她說“我即使躺在家里,心里也放不下孩子們”。她每天都一瘸一拐的堅持上班,直到現在天氣變化時還看到她手揉膝蓋的身影。雖然有人認為她傻,但是她時常說:“看著孩子們一個個茁壯成長,看著家長們開心的笑容,我比什么都幸福,覺得自己做得值!”
她常說:“作為老教師,一定要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活到老學到老,這樣才不誤人子弟!這樣才對得起孩子和家長!”當現代化技術走進課堂之際,張老師便開始苦練電腦,要完成的任務,都堅持自己打電腦,自己學習,自己完成。學前教育對老師普通話有了更高的要求,張老師每天早上來園,手里就捧著普通話書,認真的讀著……她不斷努力,不斷進取,獲得了職稱計算機等級證書、普通話等級證書、大專學歷證書、教師資格證書……她總是這樣熱愛自己的職業,孜孜不倦以求不斷學習,順應孩子的需求,跟上時代的腳步,在她身上沒有一絲得過且過,有的是永不放棄的進取精神,有的是不負孩子和家長的責任。
用奉獻收獲滿園桃李芬芳
正如她的徒弟楊秋凌老師在鎮20xx年三十年教師慶祝會上這樣評價她:“我的師父張宇老師,是一位教學經驗豐富、工作一絲不茍的人,張老師身上總是有這樣一種魅力,一種時間的年輪所醞釀出來的魅力,而這種魅力一直吸引著孩子,同時也吸引著我。我師父就是這樣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工作,在她身上沒有絲毫暮氣,有的是充滿朝氣的進取精神,有的是毫不懈怠的敬業精神。在這里,讓我真誠的對師父說一聲謝謝,謝謝您一直以來對我像女兒般微不至的照顧,謝謝你一直以來,對我工作耐心的指導,謝謝你一直以來,對我職業道德思想的感染與督促……”聽了楊老師的聲淚俱下的發言,會堂里想起熱烈的掌聲。
孝于親人
俗話說“忠、孝兩難全”,可她偏不信,她總是說:“做人要孝敬老人,愛護幼兒。”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她努力實現著自己的諾言。曾記得她的公公二十年前就患重病住院,飲食起居都是她照顧,公公大小便不好意思讓她料理,她總是和顏悅色說:“不要緊,我是你的兒媳婦,就當是你的親女兒。”因此,七里八鄉的人們都明里暗里夸獎她,說她是個有家教的好孩子。
無論家庭有什么變故,她都以一個人民教師的身份來嚴格要求自己,工作踏實認真。去年暑假她89歲高齡的媽媽跌斷了腿,同時肺部感染。盡管醫生做了無情的診斷,說她媽媽只能活個三、五天,但她一直堅持,日夜不停地守護在媽媽的床前,推著輪椅陪老人家散步、聊天,按摩全身。長期地悉心照料使得她媽媽的身體日漸好轉,現在已經能推著小車走路。她在家里是姐妹幾個中最小的一個,媽媽很是戀她,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她。開學了,她的媽媽每天早上拉著小女兒的手不放,嘴里念叨著“姑娘不要走,你陪陪我,我也活不了幾天了”,每當說到這里她眼里總是噙滿淚水……她的媽媽有時候神志不清,日夜絮叨,折騰得她幾乎夜不能眠,經常看到她兩眼通紅地來到幼兒園,即便這樣,但她總能自覺遵守幼兒園的一切規章制度,堅持出滿勤,從不遲到、早退,與幼兒園榮辱與共,服從集體利益,顧全大局。
家庭是船,事業是帆。帆兒推動船行,船兒揚起風帆。她在多年的風雨歷程中一直在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為準則,勤奮工作、安守孝道。她正是懷著感恩的心在默默地奉獻教育事業,踐行著子女孝敬父母的美德,同時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忠孝可以兩全。
【師德標兵個人主要事跡】相關文章:
師德標兵個人主要事跡12-16
師德標兵主要事跡01-10
師德標兵個人的主要事跡(精選5篇)10-02
師德標兵個人主要事跡范文10-29
師德標兵主要先進事跡01-19
小學師德標兵主要事跡11-30
師德標兵主要事跡簡介12-26
師德標兵個人主要事跡(精選5篇)09-24
師德標兵主要事跡(精選30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