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節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快來參考評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通用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通用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1
這篇課文的文字和資料都比較淺顯,只要引“讀”到位,學生大體都能理解課文的資料。學生帶著興趣走進文本,本文雖然是以敘事為主,但蘊含在其中的感情卻是豐富的,強烈的。異常是文中描述“我”和弟弟互相往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描述生動,這部分的描述雖然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游戲,卻充滿了童真童趣。
成功之處
1、環節連貫清晰,水到渠成。
2、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表演,并鼓勵學生發揮自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表演的過程中能夠不拘一格,多樣變化,寓教于樂,賦于生命的課堂,效果較好。
不足之處
1、朗讀不夠到位,事先設計的幾個環節在講課中漏掉了,2、自然段還應當有一個講解完的鞏固朗讀環節,體會作者對蒲公英草地的喜愛贊美之情。
3、還有學生表演玩蒲公英環節,只關注了學生打哈欠的方向不對,沒有對重點詞語“假裝一本正經、假裝打哈欠”進行再次強調。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3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老師的導入沒有太多的鋪陳,很貼切近學生的實際,在談話時把學生的生活體驗與課文緊密聯系在一起,設置了懸念,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進行了語言的訓練,并在指導學生讀輕聲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朗讀的訓練,從而訓練學生的語感。
二、重視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初步的概括能力
在初讀的'自讀自悟中,加強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早讀時多讀)在上課時則重點指導學生在原有讀書方法的基礎上強化這種習慣的培養。并且老師很有意識地在三年級的起始階段對學生進行理解文章大意的指導。便于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逐步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三、嚴抓基礎,落實到位
三年級學生本學期要學會200個字,會寫300個字,在二年級的基礎上,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獨立認字的能力,因此可以讓學生試著去獨立認字。但因為他們的觀察仍是不夠細的。所以在指導字記字方法時,仍可采用讓學生做“我給同學提個醒”這種方法,讓學生找出一些易錯字,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能更快地記住生字,不會出錯。在三年級,開始讓學生學習用鋼筆或圓珠筆書寫字,因此,在開始書寫階段,仍要求學生按田字格的要求來書寫,并讓學生在觀察老師書寫時要書空。并在課堂上給出一些時間來練習書寫。這種方法是值得學習的。能讓學生重視字體的書寫。
四、運用表演方式重視引導學生對重點詞句的理解,注重對文本的分析
《金色的草地》講的是生活在俄羅斯鄉下的兩個小朋友的故事。課文先講兄弟倆在住處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盡情玩耍的情景。他們所做的游戲就是趁對方不備,將蒲公英的絨毛吹到對方的臉上。這種帶有調皮和玩笑性質的游戲雖然簡單,卻充滿了童真童趣,使兄弟兩個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帶給他們的快樂。
課文語言平實,內容也比較簡單。本文的重要線索是圍繞著文章的最后一段“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來寫的。本組是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開始學習的第一組課文。本課的重點就是通過對內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加對大自然的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在學習兄弟倆玩耍時調皮的、快樂的文段時,師生抓住關鍵詞句如“一本正經”等來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讀,演中體會文意。而在講述草地變化顏色的過程中,這個課例子中的老師引導學生用手演示蒲公英張開、合攏,給學生以感官上的體驗,學生也一起用手演示著,原本平白的文字配上動作開始像舞蹈一樣動人。在整個過程中,始終引導孩子用聲音來傳達感情,感受文章的那份樂趣,指導個性化朗讀。真正讓一個有童趣的故事讓學生體驗到快樂的童年。
通用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2
xx月xx日,我到xx班聽了xxx老師執教的《金色的草地》。xx老師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堂常態課,這更有助于我們的日常教學。這節課給我的啟發有以下幾點:
一、緊扣單元目標
第五單元的教學目標是學會觀察、掌握觀察的方法。在第16課的教學中,xx老師圍繞單元目標帶領學生研讀文本,在最后呈現的板書上,也明確了觀察方法:“定向、持久、思考”,課堂達成度很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也要充分利用好單元頁,從教學總體要求著手,圍繞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對教學作出整體安排和統籌規劃,合理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真正能從文本中獲得能力的提升。
二、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
在xxx老師的課堂上,當她一個問題提出后,學生們一個一個迫不及待地都舉了手,xx老師卻讓他們把手放下,讓學生認真讀完并思考后再去回答問題,她說我要的舉手是你經過思考并且是認真思考后的結果,而不是憑感覺回答問題。反思我自己的課堂,當我問出問題后,有反應快的同學舉手,我就會讓他回答,卻沒有顧及到其他學生,可能他們完全沒有來得及思考,部分學生課堂參與性不高。
三、明確朗讀要求
在二班的黑板上,xx老師明確寫下了課堂朗讀要求,朗讀通順,正確,不添字漏字,有感情等。在學生朗讀完后,采用打分的形式師生評議。我上課時,也會讓學生進行朗讀評價,但沒有明確要求,xx老師這樣將朗讀要求明確,學生就有據可依,也知道自己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
四、讓學生把話說完整
語文不外乎聽、說、讀、寫。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課堂上出現學生結結巴巴的時候,我往往是用自己的語言來提示學生,請學生接著往下說,希望學生能說出我心里的'答案,實現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目的。但是通過聽xx老師的課,我有了新的體會,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在教師不斷的啟發下逐步培養起來的。讓學生把話說完整,學生自然會反思自己在表達時哪部分沒有表達清楚,并努力地進行完善,在這一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不斷換詞使整句話更加完整,這樣不斷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巧妙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語言精煉、指令明確
xx老師的課堂給我的感覺就是干脆、利落,她的每一個要求都很明確,學生能夠很快理解并及時行動起來。反思自己的課堂,我有時一個問題要重復多次,有時還會問一些價值不大的問題。當然,我認為學生一節課的表現是xx老師長期培養結果的呈現,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也會不斷修煉自己的課堂語言。
【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11-25
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11-26
金色的草地評課稿11-21
[經典]金色的草地評課稿09-12
【經典】金色的草地評課稿09-04
(經典)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09-28
(經典)金色的草地評課稿08-25
【精選】金色的草地評課稿09-15
(精選)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09-17
金色的草地的評課稿(精選)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