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年度專業發展規劃階段目標
【摘要】: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呈現出階段性特點。教師專業發展起步于職前教育,離不開教育實踐鍛煉,教師成長的黃金階段在職后。無論培訓還是教研,根本目的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出發點是解決教師遇到的問題,落腳點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該階段的教師主要是師范生和新手教師。伯利納的教師教學專長發展“五階段”理論,對教師職業專長發展的階段及各階段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對教師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一、專業發展階段
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呈現出階段性特點。教師專業發展起步于職前教育,離不開教育實踐鍛煉,教師成長的黃金階段在職后。教師專業發展就是要讓教師成為優秀的學習者、教育的研究者和教育資源的建設者。無論培訓還是教研,根本目的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以教為本),出發點是解決教師遇到的問題,落腳點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一)國外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理論
1.“三階段”理論
20世紀70年代,富勒和布朗(Fuller&Brown,1978)根據教師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所關注對象的不同,將教師專業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關注生存階段。該階段的教師主要是師范生和新手教師。在此階段,教師對自己生存和工作的適應性予以特別的關注,把大量的時間用于教學之外的,如處理人際關系、家庭關系,教學專長的發展還十分有限。
第二階段——關注情境階段。在此階段,教師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學生的學習成績,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也給予特別的關注,教師的教學專長有所發展和提高。
第三階段——關注學生階段。在此階段,教師開始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在教學活動中如何根據這種差異因材施教,教師的教學專長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富勒和布朗的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是從經驗的角度,對教師教學專長發展階段的大致劃分,對于不同發展階段教學專長發展的具體方面和特點并未作詳細的論述。盡管如此,他們的理論為教師教學專長發展的后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舒埃爾(Shuell,1990)從知識經驗和技能獲得的角度,將教師專業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分別是:
第一階段——新手階段。該階段教師主要是熟悉所從事的學科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經常犯一些小錯誤,缺乏實際教學經驗。
第二階段——中間階段。此階段是教師知識、教學經驗和技能不斷鞏固及認知自動化過程發展的階段。主要表現為知識經驗與技能的不斷整合,教師的教學效率有所提高。
第三階段——高水平階段。教師個體的職業專長趨于成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認知自動化過程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舒埃爾的理論從認知技能的獲得與發展的角度,對教師教學專長的發展階段進行了劃分。其劃分更多地受認知心理學關于認知技能發展階段理論的影響,強調與教師教學行為有關的認知技能的發展,從認知的角度對技能形成與發展的過程進行了論述,對理解教學技能的形成與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2.“五階段”理論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伯利納(Berliner,1988)在對教師教學專長發展的研究中,受人工智能(AI)研究領域中“”的思路啟發,在德賴弗斯(Dreyfus,1980)職業專長發展五階段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教師教學專長發展“五階段”理論。伯利納認為教師教學專長的發展可以劃分為新手(Novice)教師、熟練新手(Advanced Beginner)教師、勝任型(Competent)教師、業務精干型(Proficient)教師和專家型(Expert)教師五個階段。所有教師都是從新手教師階段起步的,隨著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大約經過2~3年,新手教師逐漸發展成為熟練新手教師,其中大部分熟練新手教師經過3~4年教學實踐和職業培訓,成為勝任型教師,這是教師教學專長發展的基本目標。此后,大約經過5年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有相當部分的教師成為業務精干型教師,其中部分業務精干型教師在以后的職業發展中成為專家型教師。伯利納還在大量的定性與定量研究的基礎上,對教師教學專長不同發展階段的特征進行了詳細論述:
(1)新手教師
新手教師是經過系統的師范教育與學習,剛剛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新手教師教學專長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新手教師是理性化的,會在分析和思考的基礎上處理問題;②新手教師處理問題缺乏靈活性;③新手教師處理問題時,刻板地依賴特定的原則、規范和計劃。在這個階段,他們需要了解與教學有關的一些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教學情境,對于他們來說,經驗積累比學習書本知識更為重要。
該階段相當于舒埃爾理論中的新手階段。
(2)熟練新手教師
熟練新手教師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實踐經驗與書本知識逐漸整合,并逐步掌握了教學過程中的內在聯系;②教學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知識與經驗有所提高,處理問題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③經驗對教學行為的指導作用增強,但還不能夠很好地區分教學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和無關信息;④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還缺乏一定的責任感。
(3)勝任型教師
勝任型教師具有以下四個特征:①教學行為有明確的目的性;②能夠區分出教學情境中的重要信息,并選擇有效的方法或手段達到教學目標;③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表現出更多的責任心,對于成功和失敗表現出強烈的情緒情感反應;④教學行為還沒有達到快捷性、流暢性、靈活性的程度。
熟練新手教師和勝任型教師階段相當于舒埃爾理論中的中間階段。
(4)業務精干型教師
業務精干型教師突出的特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具有較強的直覺判斷能力。由于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對教學中出現的、與以往教學情境類似的情況,能直覺地觀察與判斷,并作出反應。②教學技能方面接近了認知自動化的水平。在教學活動中,業務精干型教師無需太多有意識的努力,便能對教學情境作出準確的判斷和有效的處理。盡管如此,仍未達到完全的認知自動化水平。③業務精干型教師的教學行為已經達到了快捷、流暢和靈活的程度,這是他們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知識和經驗的結果。
(5)專家型教師
從新手教師到勝任型教師階段,教師處理問題都是理性化的,業務精干型教師是直覺性的,而專家型教師處理問題則是非理性的。專家型教師對教學情境的觀察與判斷是直覺性的,不需要進行仔細的分析和思考,憑借他們的經驗便能準確地發現問題,并采取適當的解決方法。他們對教學情境中的問題的解決不僅達到了快捷性、流暢性和靈活性的程度,而且已經達到了完全自動化的水平。在沒有意外情況發生的情形下,他們不需要有意識的努力,就可以處理遇到的各種教學問題。在一般情況下,他們很少表現出反省思維,一旦問題的結果與預期不一致,他們才會對問題進行反思和分析。在教學專長發展的過程中,只有一部分業務精干型教師能發展成為專家型教師。
業務精干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階段相當于舒埃爾提出的高水平階段。
伯利納的教師教學專長發展“五階段”理論,對教師職業專長發展的階段及各階段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對教師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該理論對教師的資格認證問題,新手教師的職業培訓形式、內容、標準與規范,教師知識與實踐經驗的整合策略,更多專家型教師的培養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二)我國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理論
我國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理論(也稱為教師職業生涯周期)一般把教師的成長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準備期、適應期、發展期和創造期。教師在每個階段結束時,分別被稱為新任教師、合格教師、骨干教師和專家教師(學科帶頭人)。
1.職業準備期
職業準備期是指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前的階段,是接受教育和學習的階段。該階段教師的素質特點是:以學習書本知識為主,知識和經驗具有一般化和表面化的特點,形成了教師所需要的一部分獨特的優勢素質。
2.職業適應期
職業適應期是教師走上工作崗位后,由沒有實踐體驗到初步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階段,主要活動是開始從事各種教育教學工作。該階段教師的素質特點是:在知識上,開始形成實際、具體、直接的知識和經驗;在能力上,教育教學的實踐能力開始初步形成;在素質上,還處于較低的層次水平,素質不夠全面和平衡。
3.職業發展期
職業發展期是教師在初步適應教育教學工作后,繼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鍛煉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素質,使之達到熟練程度的時期。該階段教師的素質特點是:素質水平向著熟練化、深廣化發展,專業化水平提高;素質項目向全面化和整體化方向發展;素質傾向性由注重教的方面向注重學的方面轉變。
4.職業創造期
職業創造期是教師開始由固定的、常規的、自動化的工作進入到初步探索和的時期,是形成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教學風格的時期。該階段教師的素質特點是:在素質上,發展創新性素質;在活動上,具有探索性;在成果上,注重總結理論,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盡管教師的職業生涯分為四個階段,但是并非每一個教師都會在結束自己的教師職業生涯前經歷這四個階段。真正能進入教師職業生涯第四個階段的教師人數非常有限,大部分教師都是在第二或第三個階段結束自己的教師職業生涯的。
鑒于對教師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的分析,我們認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大致要經歷三次大的飛躍。
第一次專業發展:從新任教師到合格教師的規范化發展階段。這個發展階段的教師處于初級專業發展水平,顯性表現是中級職稱教師,標志是勝任教學,學會操作,主要依靠模仿成為合格教師。
第二次專業發展:從合格教師到骨干教師的個性化發展階段。這個發展階段的教師處于中級專業發展水平,顯性表現是高級職稱教師,標志是創作教學,學會創作。要達到這個發展階段,教師需要自我超越,在教學中隨著體驗、感悟的加深,逐漸形成自己的經驗體系,并運用教師個人的經驗體系來完善教科書和教學過程,這具有教學創作的元素。同時,教師的個人經驗體系也在優化教學過程、適應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得到不斷完善。
第三次專業發展:從骨干教師到學科帶頭人的核心化發展階段。這個發展階段的教師處于高級專業發展水平,顯性表現是特級教師,標志是發展教學,學會研究。他們能夠帶領一批教師投身于教育實踐的改革,推動教育理論的發展,推進學科的發展。
從對教師專業發展階段的分析來看,每一個階段都具有非常明顯的特征和不同的培養方式。一般而言,高校和教師個人基本上可以使教師完成第一次專業發展,第二次專業發展和第三次專業發展則需要更好、更高的平臺給予支持,一般性的培訓和教育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這兩次發展的需求。而網絡,憑借其便捷和資源共享的優勢,將會部分滿足這方面的需求,為教師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專業發展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從時間量和資源量來看,以往每一階段至少需要3~5年時間,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和共享性將大大縮短這種專業成長的時間,也將提高教師專業成長的效果。
【教師年度專業發展規劃階段目標】相關文章:
教師個人學年度發展規劃階段安排02-10
教師專業發展規劃07-02
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03-11
教師專業發展規劃08-08
教師專業發展規劃12-28
法治稅務階段目標06-21
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規劃08-12
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優秀03-31
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書03-21
音樂教師自身專業發展規劃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