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圓圓評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那么問題來了,評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荷葉圓圓評課稿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荷葉圓圓評課稿范文1
本課選自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這個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夏天”。《荷葉圓圓》是一篇輕松活潑的散文詩。通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的幾段話語,展示了夏天池塘的美麗。
聽了鐘瀟瀟老師的這堂課,感覺很輕松,很快樂,課文中富有童話個性色彩的語言和鐘老師那親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態,使課堂成為充滿愛意、富有詩意的課堂,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總的來說,給我的感覺有以下幾點:
一、優美的荷葉圖,渲染了學習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
課的開始,鐘老師帶領學生欣賞一張碧綠的荷葉圖,看著那一池碧綠的荷葉,我們聽課者和學生都仿佛置身于那一片荷塘中,學生很自然的進入了課文的情境中。增加了學生對荷葉的感性認識,使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荷葉圓圓的、綠綠的樣子。接著結合課后的練習,讓學生擴展從形狀和顏色兩個方面看一看、說一說其他常見的水果。
二、多種形式的朗讀,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鐘老師在這堂課中創設了多種途徑的讀,有個別的讀、齊讀、帶動作表演讀等,達到了以讀悟情、以讀帶講的效果。同時通過學生動人的朗讀,教師感人的導語,以情動情,以聲傳情,營造了濃郁的情感氛圍。整堂課的教學,學生始終沉浸在輕松活潑的'散文詩里,感受著充滿童趣的夏天,觸摸著生機勃勃的荷葉,體味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的快樂心情。
三、注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
課堂上,鐘老師特別重視培養學生說話的能力,根據一年級孩子的特點,讓學生從最低段開始,學說一句完整的話。如:__________說:“荷葉是我的__________。”其實整堂課下來,鐘老師都無時無刻不在注意說話能力的培養,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寶貴經驗。
四、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將文本向文外拓展
在拓展時讓學生想象池塘里還來了誰?他們會怎么說?會把荷葉當作什么?這些環節的設置都體現了老師在努力引導學生將文本向文外拓展,把學生的想象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加以利用,達到了對文本的豐富和補充。
個人認為不足的地方:
1、學生的朗讀水平似乎沒有特別的提高。低年級閱讀課的主要任務:一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最好還有讀出感情。二是認字、學詞、積累語言。此外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習得初步的讀書方法,體現正確價值觀的引導。
2、寫字環節如果能穿插在教學其他環節之中會不會更好?現在提倡隨文識字,學到哪里就寫那里需要寫的生字。學生會不會對生字掌握得更扎實呢?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有不妥,敬請指教,總之,這是一節很不錯的公開課,較之前面幾次的磨課,鐘老師顯得更成熟與老練,課堂控制能力也更好了。
荷葉圓圓評課稿范文2
本課選自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這個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夏天”。《荷葉圓圓》是一篇輕松活潑的散文詩。通過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的幾段話語,展示了夏天池塘的美麗。
聽了鐘老師的這堂課,感覺很輕松,很快樂,課文中富有童話個性色彩的語言和鐘老師那親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態,使課堂成為充滿愛意、富有詩意的課堂,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總的來說,給我的感覺有以下幾點:
一、優美的荷葉圖,渲染了學習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
課的開始,鐘老師帶領學生欣賞一張碧綠的荷葉圖,看著那一池碧綠的荷葉,我們聽課者和學生都仿佛置身于那一片荷塘中,學生很自然的進入了課文的情境中。增加了學生對荷葉的感性認識,使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荷葉圓圓的、綠綠的樣子。接著結合課后的練習,讓學生擴展從形狀和顏色兩個方面看一看、說一說其他常見的水果。
二、多種形式的朗讀,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鐘老師在這堂課中創設了多種途徑的讀,有個別的讀、齊讀、帶動作表演讀等,達到了以讀悟情、以讀帶講的效果。同時通過學生動人的朗讀,教師感人的導語,以情動情,以聲傳情,營造了濃郁的情感氛圍。整堂課的教學,學生始終沉浸在輕松活潑的散文詩里,感受著充滿童趣的夏天,觸摸著生機勃勃的荷葉,體味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的快樂心情。
三、注重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
課堂上,鐘老師特別重視培養學生說話的能力,根據一年級孩子的特點,讓學生從最低段開始,學說一句完整的話。如:__________說:“荷葉是我的__________.”其實整堂課下來,鐘老師都無時無刻不在注意說話能力的培養,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寶貴經驗。
四、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將文本向文外拓展
在拓展時讓學生想象池塘里還來了誰?他們會怎么說?會把荷葉當作什么?這些環節的設置都體現了老師在努力引導學生將文本向文外拓展,把學生的想象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加以利用,達到了對文本的豐富和補充。
個人認為不足的地方:
1.學生的朗讀水平似乎沒有特別的提高。低年級閱讀課的主要任務:一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最好還有讀出感情。二是認字、學詞、積累語言。此外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習得初步的讀書方法,體現正確價值觀的引導。
2.寫字環節如果能穿插在教學其他環節之中會不會更好?現在提倡隨文識字,學到哪里就寫那里需要寫的生字。學生會不會對生字掌握得更扎實呢?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有不妥,敬請指教,總之,這是一節很不錯的公開課,較之前面幾次的磨課,鐘老師顯得更成熟與老練,課堂控制能力也更好了。
荷葉圓圓評課稿范文3
荷葉是夏天里一首清涼的詩,荷葉是陽光下跳動的綠色音符謝老師在教學《荷葉圓圓》時努力體現以下兩點新課標的理念。
一、改“教教材”為“用教材教”。
1、適時運用多媒體課件——擴展教材的“形”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文字畢竟不是直觀的,他們能感受到蘊涵在人化了的物中間的童趣,并有足夠的想象力,但對文字所呈現的美感缺乏體驗。老師就借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的優點,一方面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對美的向往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使教材的“形”得以最大程度的擴展。
2、充分朗讀課文語言——擴展教材的“味”
文字是平面的,只有借助聲音才能立體起來。本節課以讀貫穿教學,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感受文本的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內化,在讀中訓練語言,在讀中體會樂趣。通過對課文充分的朗讀,將語言逐漸吸收內化,文本的“味”便出來了。教材也便因此而更具生命力。
3、適時擴展學生的想象——由“文本”向“文外”擴展
比如“讓學生想象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滾來滾去,感覺怎樣?它躺在荷葉上看到了什么?”在拓展時讓學生想象池塘里還來了誰,他們會怎么說?會把荷葉當作什么呢?”課堂中,老師引導學生將文本向文外拓展,把學生的想象也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加以利用,達到對文本的`豐富和補充。
二、讓課堂成為師、生和文本對話的過程。
(一)生本對話
這次是謝老師第六次教這篇課文,我和我們組的老師其他老師一樣,參與了整個試教過程。老師在前幾次試教時呈現研讀的專題是:都有那些小伙伴喜歡荷葉?為什么喜歡?結果發現學生脫離了文本,講的比較散,而且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此,這次的專題改為:這些小伙伴把荷葉分別當作搖籃、停機坪、歌臺、涼傘,你是從哪句話知道的?這樣學生就能在課堂中充分與文本對話,并配以想象說話、語言訓練、表演讀等形式獲取最真實的感受。
(二)生生對話
課堂中強調學生的獨創性,孩子們在課堂中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觀點。如“荷葉是螞蟻的運動場”,“荷葉是蝴蝶的舞臺”,“荷葉是蜜蜂的花園”,“荷葉是我的展示臺”,“荷葉是我的遮陽帽”……孩子們交流得多么歡暢啊1
(三)師生對話
謝老師的聲音悅耳動聽,很具有親和力,仿佛夏天一股清涼的泉水,沁人心脾,使課堂成為充滿愛意的課堂,富有詩意的課堂,飽含情意的課堂。本課教學中,老師經常給學生賞識、表揚、肯定和信任,尊重學生的感受、想法和意愿,能與學生“零距離”接觸、對話,和學生一起把課堂構建成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
然而教學永遠是一門不完美的藝術,我想提一點建議:語文課的特點是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在這一節課中讀的層次還不夠深。
荷葉圓圓評課稿范文4
《荷葉圓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輕松、活潑、充滿童趣的散文詩。文本中富有童話個性色彩的語言令我印象深刻。因此,指導學生生動、有趣地讀好課文是教學本文的重點。聽了林老師上的這堂課,感覺很輕松,很快樂,也讓我受益匪淺。她那親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態,都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她的課總的來說給我的感覺有以下幾點:
一、優美圖片,渲染學習氣氛,激發興趣
課一開始,教師讓學生欣賞碧綠的荷葉圖,然后通過:“把這圓圓的荷葉當成我們的展示臺,展示我們朗讀課文的水平!”看著那一片碧綠的荷葉,仿佛就置身與一片荷塘中,從而把學生引入了課文的情境中。增加學生對荷葉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最后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荷葉圓圓的,綠綠的樣子。
二、字、詞教學扎實、牢固
1、學好字、詞是閱讀教學的基礎。林老師在這里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一開始,復習上節課所學生字詞,請同學齊讀生詞,再單獨以字的形式開火車讀。
2、在學文中能結合課文理解詞意,繼續鞏固讀音。如隨文學習書寫“停機坪”的“機”,“一朵朵”的“朵”。
本課通過創設活潑有趣的學習情境,采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學生在語文活動和游戲中快樂識字,輕松識字,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認識、理解。
三、以讀為主,以讀激趣。
朗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領會課文潛在內涵的重要途徑。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應培養他們喜歡閱讀、敢于閱讀、樂于閱讀的愿望。老師揭題后,讓學生欣賞圖片,讓學生在感知課文美的基礎上產生了讀的沖動。當老師問:“這么美的課文,你們想讀嗎?”學生都爭著說愿意。并讓學生帶著問題“荷葉吸引了哪些小伙伴呢?它們都把荷葉當作什么呢?”去讀,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隨后,她又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四個小伙伴的對話,再紛紛讓孩子們匯報讀,隨機指導學文。林老師在這堂課中創設了多種途徑的讀,有齊讀、帶動作表演讀、男女生對比讀、指名讀等,達到了以讀悟情、以讀代講的效果。同時又通過學生動人的朗讀,教師感人的導語,以情動情,以聲傳情,營造了濃厚的情感氛圍。整堂課的教學,學生始終沉浸在輕松活潑的散文詩里,感受著充滿童趣的夏天,觸摸著生機勃勃的荷葉,體味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魚兒們的快樂心情。
四、適時擴展學生的想象——由“文本”向“文外”擴展
比如“讓學生想象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滾來滾去,感覺怎樣?它躺在荷葉上看到了什么?”“除了眼睛是亮晶晶的,還有亮晶晶的什么?”在拓展時讓學生想象池塘里還來了誰,他們會怎么說?會把荷葉當作什么呢?”課堂中,老師引導學生將文本向文外拓展,把學生的想象也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加以利用,達到對文本的豐富和補充。
【荷葉圓圓評課稿】相關文章:
《荷葉圓圓》評課稿05-25
《荷葉圓圓》評課稿06-27
《荷葉圓圓》評課稿模版05-07
《荷葉圓圓》評課稿(通用16篇)05-11
荷葉母親評課稿02-13
一年級《荷葉圓圓》語文評課稿03-09
一年級語文評課稿:荷葉圓圓03-27
一年級語文荷葉圓圓評課稿04-22
一年級語文《荷葉圓圓》評課稿(經典)10-01
一年級語文《荷葉圓圓》評課稿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