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文化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傳統文化作文 篇1
當情人節的玫瑰香彌漫了古城的大街小巷,誰還在七夕之夜遙望星河,期盼虹一般的鵲橋;當圣誕節的彩燈點點,裝飾了無赦樓宇,誰還在元月之時等待月上柳梢頭,驀然回首;當巧克力,咖啡已成為時下年輕人的最愛,誰還會惦記著走過外婆橋去吃那桂花糕?
不經意的,我們站在道路上才發現,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真的不一樣,那拔地而起的高樓和不斷提速的火車讓我們見識了迅猛的發展,可四目望去終究缺了點什么。失去的不簡簡單單是一塊磚,一片瓦,一座古城樓,更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獨一無二的名片。
曾認為自己忠實于傳統,不經意才發現早已被多元化所包圍,最喜歡的肯德基、麥當勞是地道的“洋貨”,衣著的最流行品牌也只是中國制造而已,走在街上聽到的是夾雜著外語的國語,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哈韓族”“哈日族”。古香古色的故宮的一角是美國的星巴克咖啡店,純真自然的美景卻偏偏要用國外的大片里的仙境命名,外來文化如潮水般涌入,滲透到了每一個角落,而我們的文化呢,那種刻骨銘心的感覺漸行漸遠,那種魂牽夢繞的情節煙消云散。
我懷念那些歷史的印記,懷念那古城樓上的一磚一瓦,懷念那古戰場邊上的`一草一木,那是最寶貴的遺跡;懷念著清明時節暮雨紛紛,中秋的一輪圓月,與重陽的兄弟登高,那是千載的傳承。期盼著會有人吟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期盼著你我相逢時一壺濁酒,期盼著穿梭在老北京最地道的胡同,聽那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期盼著古老的船隊重起風帆,雄風不減當年。
我們不能如百年前那樣任人宰割,抱住自己的文化不能死守,更需進攻,那就必須推動我們的文化走向世界,就像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開班一樣,讓中華文化在世界生根發芽,每一個人都應當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是軒轅的后代,身上流淌的是黃河、長江的血液,加下踏住的是萬古神州,去感受唐詩宋詞的濃郁之風,去學習漢字書法的行云流水,去逆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去繼承父輩留下的思想文化……帶著我們的文化,感染每一個你認識的人,傳播到一切你所取得遠方。即使我們不是風,也要刮出一股中國文化的熱潮,即使絲綢之路已被漫漫黃沙掩埋,但我們就是文化傳播的使者。
那時,我們可以享受平安夜的燭火,卻更鐘情于除夕之夜的爆竹之聲;在感恩節去感恩父母,更不忘在新春之時拜年祝福;西餐的美味阻擋不了水餃的熱氣騰騰,南瓜燈才會與中秋之月相得益彰。那時我們可高聲吟唱“大風泱泱,大潮滂滂”,傳承不老,歷久彌新。
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中國有著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關于吃湯圓,名叫《東方朔和元宵姑娘》的故事。
在漢武帝統治中國的時候有個叫東方朔的大臣他的'心地很善良。
有一天大雪過后,東方朔正給漢武帝摘梅花,這時他見井邊有一位姑娘準備跳井自殺,于是他飛快地跑過去問,并從話中得知她是宮中的宮女――元宵,因為她與家人沒得見面而感到傷心。于是足智多謀而心地善良有東方朔在第二天告訴漢武帝說天上的火神君要來放火***。這下漢武帝大驚失色連忙叫各位大臣開會,東方朔見形勢不妙,連忙上前行禮說:“皇上莫怕!只要讓元宵姑娘和老百姓們同吃湯圓,并讓元宵姑娘一家在一起,這樣火神君就不會放火了。”皇上這才放下心來。并照東方朔說的這樣做。
第二天果然沒有火燒王宮,從此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吃湯圓。
以前有以前的特色。今天的元宵節大家更重視了,湯圓的味道也更美了。
你瞧!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多悠久!我們要發揚光大。
傳統文化作文 篇3
說起中華傳統文化,我們無不心生自豪、如數家珍。論歷史名勝,我們有萬里長城、西湖白堤;論音樂,我們有霓裳羽衣、高山流水;論文學,我們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然而,在當下這個時代,我們有什么?
我看見古老城樓在挖掘機的鋼爪下坍塌,我聽見宮商音韻在流行歌曲中湮滅,我讀到歷史人物在作家筆下被一次次顛覆。我的心在莫名抽痛,我多么想回到從前,親眼目睹那些燦爛的文化。
近一個世紀前,徐志摩控訴過度商業開發的《丑西湖》一文至今鏗鏘有力。“天生俊俏的一個少女,生生的叫一群粗漢去替她涂脂抹粉。”現在,被生生扼殺了古典之美的,又何止西子湖一個?星巴克入住的紫禁城、被商鋪的烏煙瘴氣熏黑了的云南麗江,無不讓我們扼腕嘆息,那些被無數文人騷客歌詠過的絕美景致今日何在?如今,許多現代建筑都“繼承古風”,其實他們繼承的,只是一層青磚綠瓦的皮!
音樂的國度似乎還不那么絕望。歌曲中偶爾飄過的古箏琵琶宣告著民族風的興起,穿插著的京劇唱段也預示著戲劇的重生。但是,歌詞中唱的,依舊是卿卿我我、男歡女愛的粗淺俗套。出生在21世紀的孩子,有幾個領略過《高山流水》的婉約酣暢、《梅花三弄》的清靜幽遠、《寒鴉戲水》的恬淡諧趣、《將軍令》的'激昂雄渾?“民族風”在成為流水線音樂產品的鮮亮包裝時,又帶走了中華民族骨子里多少感性情懷?
你也許會反駁,我們還有文學!是的,文學。這片曾經輝煌的土地卻日益荒蕪、雜草叢生。那些古代文人花多少心血構筑的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卻叫現在的幾部穿越小說、幾部電視劇統統顛覆了去。貪戀小喬美色的曹操、愛哭的孫悟空、插科打諢的包拯,如此種種讓我們開始懷疑古典文學除了成為現代人圈錢工具之外是否已毫無立足之地?有人說,侵略一個國家,首先要打垮他們的語言文字。而以語言文字為載體的文學又將迎來什么樣的命運?
先人用千百年時間給我們留下了值得用生命去捍衛的文化寶藏,我們卻親手把他們送進墳墓,而回到過去目睹它原貌的夢也只能是幻想。嗚呼,必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有剪紙、刺繡、戲劇、陶瓷、皮影戲、國畫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國畫了。
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介紹國畫。國畫就是用顏料在宣紙或是宣絹上繪畫,是東方藝術的主要形式。國畫又稱為“中國畫”,古時稱為“丹青”,我國傳統繪畫主要是指以毛筆、墨、國畫顏料等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題材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工筆和寫意,它的.精神內核是“筆墨”。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
中國的國畫大師的作品中我最欣賞齊白石畫的蝦、徐悲鴻畫的馬。我的畫畫老師張老師在二年級暑期開始教我學國畫,張老師說:“國畫,是我們中國的國寶,你要努力學習國畫,把國畫這種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國畫練好!
傳統文化作文 篇5
自古代開始,儒家文明的發揚,四大發明的出現,中國進入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數不盡卻觸摸得到的傳統文化。
我十分慶幸自己生長在濟寧,這個擁有無數稱號的城市。水泊梁山在此地發揚,運河之水在這里滾滾流淌,孟子。孔子等文學巨人從此地拔地而起,走向輝煌。身在“運河之都,禮儀之邦”的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空氣之彌漫著的書香之氣,儒雅之風。
課堂里,朗朗讀書聲圍繞儒家經典——《論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走廊里,不打鬧、不奔跑,同學之間小聲談論問題。見到老師向老師問好,師生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當同學犯了錯誤,會主動誠懇地向老師道歉,而老師也并不責怪,用知識的力量解決,道理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餐廳里,儒雅、文明就餐時我們的約定。向餐廳老師道謝,不大聲講話、說笑,吃飯時吃多少要多少,不能剩太多飯菜,吃完飯還要擦凈桌面,做到來時去時的環境完全一致。文明做人、文明就餐應在所有人心中。
但,即使是這樣美麗的地方,也有些文化已被人淡忘,就要消失不見。
從前那美麗的書法在中國新一代人的手中成了彎曲爬動的“小蟲子”,再沒有了古時的飄飄灑灑;流淌了千年的運河,也被人們隨手扔掉垃圾和隨意破壞而嚴重污染,沒有了昔日的光輝,變得破爛不堪;令外國人仰慕三尺的`茶道,也被人漸漸淡忘。反而外國飲料被追求潮流的人們握在手中,人們不再靜心品茶,而是握著可口可樂、咖啡、奶茶等飲品。因為科技的發達,人們追求潮流的欲望,文化,變得黯淡。潮流與文化,更多人選擇了前者。
還好,近年來,人們終于醒悟,重新拾起文化有多么重要。更多人去學習書法,鍛煉自己的心境;古老的運河在眾人的努力保護下充實輝煌;人們又開始品茶下棋,培養自己的“寧靜致遠”。潮流在追,文化也要一同追。
迷人的大運河閃爍著點點銀光,看似平靜的水面下卻隱藏了濟寧人文化的光輝,儒雅的輝煌。雖然還有著種種不足,但“運河之都,禮儀之邦”的濟寧,也定會為這些美麗的傳統文化更加輝煌。
【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的作文11-02
傳統文化的作文07-06
與傳統文化的作文01-15
傳統文化的作文11-17
傳統文化的作文(精選)07-04
【經典】傳統文化的作文07-27
傳統文化冬至作文07-03
關于傳統文化的作文10-31
寫傳統文化的作文11-03
傳統文化孝道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