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學調研報告范文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醫學調研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學調研報告范文1
我國的醫生力量非常薄弱,遠遠不能滿足時下國內醫療需求,那為什么還會出現醫學生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呢?
一、第一個原因來自用人單位
許多醫院過度關注畢業生的學歷,入門級的學歷就是研究生,低于碩士研究生的不予考慮,根本沒有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情況。這就導致了,很多基層醫院非研究生不招,而真正需要高級人才的單位招聘不到人才,而本因該到基層醫院就職的本科、專科醫學生沒有單位接收。這是引起年醫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一個原因。
還有部分醫院過度的追求工作經驗。招聘條件都是3年以上工作經驗、5年以上工作經驗,我們不否認,醫生這個崗位工作經驗是相當重要的,但是醫院忽視了一點,任何一位醫生的工作經驗都是一步一步培養起來的,當然有很多小醫院不具備培養人才的條件,只能是招聘有工作經驗的醫生,這就導致了醫學生的就業路越來越窄,這是引起年醫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另一個來自用人單位的原因。
1.就業人數上升,就業率日趨下降
由于高等醫學院校連年擴大招生規模,醫學畢業生的總量明顯增加,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人才供需之間的天平也越來越失衡,醫學畢業生也不例外。
各層次醫學畢業生由供不應求變為“研究生供不應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專科生供過于求”。重點院校比普通院校就業率要高;同一所學校內各專業就業率也有差異,預防、影像學、麻醉學和檢驗需求旺盛但畢業生少,臨床等專業畢業生多但需求不旺,前者就業率略高于后者。但總的看來,醫學生一次就業情況正呈逐年下降趨勢,中心城市更是難以插足。
2.新增崗位不足,且層次逐漸拉高
經過多年的不斷培養和補充,城市的醫療人才狀況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有的還出現了飽和或超編,很多醫療機構正進行人事制度改革和調整,用人指標有限,難以大量接受畢業生。而醫學生都渴望進入中心城市的大醫院工作,但是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醫院現有醫療人員數量飽和,要想進入比較困難。大醫院對應聘者的學歷要求比較高,除了個別崗位和特別優秀的人才,大醫院的臨床科室人員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碩士或博士以上學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李系仁介紹,大醫院要碩士、博士,目前這種用人取向全國都如此,本科生多為麻醉、影像、檢驗等專業部門接收。其他學歷的除非是特別優秀的,否則不予考慮。因為現有醫療人員數量已經飽和,招人,就是想提高質量。一家醫院的人事科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該院博士將享受人才引進待遇,碩士研究生享受的是“計劃內指標”,而本科生實行的是“聘用制”。
3.逃避就業現實,轉而走考研之路
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一些畢業生也做好了兩手準備,一邊找工作,一邊準備考研,這或許就是在逃避就業現實。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在這種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考研也就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在校園里繼續享受單純的生活,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能夠暫時有效地規避現實的就業壓力。根據了解,目前,考研已經成為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最多的選擇,考研人多,落選的自然也多,因此連續考幾年的也大有人在。在許多醫學院校里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不就業族”。“不就業族”中大部分人想考研,小部分是想申請出國留學或自主創業。在沈陽醫學院,有一個班級90%的學生選擇了考研,尤其是醫療專業的女生。他們說,現在醫療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很難留在大醫院,他們要通過考研擺脫現有就業困境。許多同學表示,研究生是非考上不可,今年考不上,明年繼續考。考研、出國留學已經被醫學院校大本學生們認為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
二、畢業生方面
1.就業傾向及薪資預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惡,畢業生的就業傾向也就因此而不同。有些人選擇迎頭而上面對困難,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當然,這些人中大部分還是希望去省、市當中的大醫院,哪怕只是能去見習,積累經驗,對于自己事業的發展也是有很大幫助的;還有的人則會選擇考研,不斷學習,掌握知識,為今后找工作打下更好、更堅固的基礎;當然也會有人想要出國留學,增長見識,繼續深造……這些,往往都是因人而異的。而至于醫學生的薪資預期問題,他們所期望的薪酬,與現實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41%的人選擇20xx~3000元,只有20%的人希望能掙到5000元以上。
2.就業地域意向
有調查表明,畢業生畢業去向首選是東部沿海地區,達36.5%,最主要的原因是東部沿海經濟比較發達,收入水平較高;次選為中小城市,有30.6%;再次選為小城鎮;相當一部分畢業生不愿意選擇去農村醫療機構工作,待遇明顯偏低和業務發展前途受限很可能是其主要原因。其中,53%畢業生認識到去農村醫療機構就業的必要性,卻只有32.7%的畢業生選擇會去農村醫療機構就業。
3.就業過程思考
每個人對于就業,都是會有各個方面不同思考的,這因人而異。但是,大多數人的考慮,也存在著許多的共通之處:首先會考慮與自己的專業相關聯的工作,來確定所挑選工作的范圍;其次是考慮哪種工作更加地適合自己;再來是工作的性質,工資,與家里的遠近等等這些也都是在考慮之列的。……因此,在就業的過程中,有學多的學問,也就需要很多的思考。
第一個就是我們老生常談的誠信問題:當我們考取職業醫師資格證書成為難題之后,醫學生們就想到通過其他的各方面的證書來提升自己的身價,所以大學期間就努力考取各種各樣的技能證書,但是忽視了專業技術的學習,導致近幾年的醫學生的專業技術掌握程度越來越差,到醫院工作后不能都達到一個畢業生應有的職業技能。這個自身的原因也導致了年醫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
第二,近幾年的大規模擴招也波及到了醫學院,原來醫學院的招生分數線一直是遙遙領先,而近幾年,醫學院校的招生分數線也是日益降低,這就導致醫學院校的生源質量不能的到保障,最終的畢業生的質量受到影響,最終也造成了年醫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
第三,任何人都想有一個高收入的工作,醫學生也不例外,在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也沒有考慮到自身的技能水平,自身能夠為社會創造的價值,一味的考慮高薪工作,這就導致了與許多就業機會擦肩而過,這個原因也直接造成了年醫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
醫學調研報告范文2
婚前保健室對即將結婚的男女在登記結婚前進行的一次全面、系統、科學的婚前醫學檢查,包括了解男女雙方及家庭的健康狀況,重點詢問和檢查有無遺傳病史、精神病史等進行的全面體格檢查和必要的'化驗檢查。婚檢自20xx年10月1日實施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以來,婚前醫學檢查從“必須”改為“自愿”后,婚檢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一、存在的現狀
一是婚檢率大幅度下降。自20xx年4月至20xx年9月,縣婦幼院婚檢中心每年接待2100多對夫妻,婚檢率達69%。婚檢改為自愿后,每年接受婚檢的夫妻不足150對,婚檢率約5%。二是缺陷新生兒數量上升。20xx年婚檢的疾病檢出率高達9.29%,主要以生殖系統和傳染性疾病為主。我國每年實際出生缺陷新生兒至少80-100萬,即每30-40秒就有一個新生缺陷兒降生。三是負面影響日趨嚴重。隨著婚檢率的下降,一些傳染類疾病、生育缺陷、隱性遺傳、家族疾病、血糖不穩及新生缺陷兒等現象在婚后不斷發生,給婚姻、家庭帶來巨大不幸,甚至離婚,而且給國家造成巨大社會負擔,制約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思想陳舊。大部分家長認為自家的孩子自己知道,孩子身體這么結實,有啥毛病,更何況是到醫院讓醫生擺弄孩子的身體部位。二是意識薄弱。受文化水平所限,家長意識不到遺傳類、傳染類等限制結婚的疾病,一味的認為只要能結婚、傳宗接代就是生個傻孫子也算后繼有人。三是經濟制約。現在孩子結婚用的新房、彩禮、家居、電器等是一筆相當不小的開支,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家庭,可以說負債累累,認為能“節省”的開支就一律不多花一分錢。
三、建議及措施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各相關部門通過下鄉入戶、張貼海報、發放宣傳單、設立咨詢臺、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真正使婚檢知識走進千家萬戶,對婚檢行為持一個正確的態度。
二是婚檢政府買單。為進一步鼓勵廣大婚前男女進行婚前醫學檢查,在財政允許的范圍內,你婚檢我買單,政府實行免費婚檢政策。
三是強制性婚檢。相關部門出臺政策,把婚檢列為結婚登記前必須履行的一項法律程序。
四是制定獎勵措施。使婚檢行為優生優育政策及婚、產假制度結合起來,在體現婚檢優越性的同時,也鼓勵更多的城鎮青年自覺加入到婚檢隊伍中來。
婚前醫學檢查是一項提高我國人口素質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政策,婚檢的有效實施和價值體現,需要全民動員,積極參與。
【醫學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調研酒店的調研報告優秀10-21
調研個人報告06-20
廣告調研報告07-25
學校調研報告01-11
實習調研報告01-10
科技調研報告01-05
雕塑調研報告11-02
調研報告范文02-01
學生調研報告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