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遺忘的傳統文化初二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被遺忘的傳統文化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被遺忘的傳統文化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前的準備活動
我一直都覺得城市的年味沒有農村那么濃,因為城市里的人們什么都可以買到,而自家做的卻很少。在家村吃的肉是自已養的豬,年糕是自己種的糧食做的,我想吃在心里,會有說不出的高興。
記得幾年之前,我還是家里的小幫手,對于爸爸、媽媽所做的總想插一把手。比如說蒸年糕吧,在我們哪兒一定得用石碾碾出來,而且還得用那個老石碾――民國不久建的。我和鄰居的伙伴們會爭先恐后的去推碾子。再拿包餃子來說吧,我在十一二歲那會兒就會搟皮兒了,這都是在過年的時候學的,但到現在我還不會包餃子,究其原因,這幾年似乎沒有那么忙了,自己也用不上了。饅頭、年糕可以買到,春聯也是買來的,雞鴨魚肉也是現成的,再也不用我給父母提熱水了,餃子也是媽媽一個人做餡,做皮兒。我本想幫忙的,可媽說每個人吃的都不多,讓我寫作業去,她能忙得過來。哎!年味變了。
聽鄰居的老爺爺說,過去的年可不像這么過,年前好幾十天就得把燈籠架做好,把紙準備好。然后每天都得做一點。因為當時人每天都在為吃飯而奔波,所以貧苦平民家庭都這樣。不過有一些富裕的人家,會為過年整整忙上一個月。當燈籠做好后,里面放一盞燈掛起來。我聽說有像農民耕地的,有拿著皮鞭打牛的,這是在燈籠中可以看到的,不過實在難以想像。聽老爺爺還說,那時吃的蕎面餃子,很硬的,他說現在的人們拿白面餃子都不當好吃的了。
二、節日的活動
聽姥爺說,過去人們會帶上特制的帽子,走到大街上扭秧歌、踩高蹺,正月里唱大戲。他們那一代,爸爸那一代都很愛看戲,也愛唱。不過近幾年里,已沒有人唱戲了。記得前年、去年是歌舞,今年什么也沒有。我聽說,人們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打麻將,光顧歌舞的也只有引起小孩子和老人、婦女。因為人少,所以不準備舉辦了。我的另一個鄰居家,從大年三十晚上一直打麻將到大年初一八點。這散伙了,也可能去睡覺了吧,不會去拜年。不過,今年我也沒有。因為一大家人一起去給我們家族的老人拜年這個禮節問題已被許多人淡化了。聚不成伙,已沒有太多人愿意去了。我覺得好沒意思,在家看了一天電視。
年味變淡了。我回憶小時候,還能嘗到濃濃的年味,面對現實卻又令我失望。難道說我們的社會在畸形發展嗎?在物質生活寬裕的今天,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怎就倒退了呢?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是文明古國,但人們過年的態度變得輕了,淡了,沒有濃厚的文化生活了,這到底說明了什么呢?
我想我們應該做一些什么了,不僅學生,全社會都應做一些改變,來挽救這快要被人遺忘的傳統文化。
【被遺忘的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被遺忘的傳統文化初二作文07-10
遺忘的作文02-15
遺忘的角落作文02-06
被遺忘的文化的作文07-15
被遺忘的角落作文06-03
關于遺忘的作文10-18
回憶遺忘作文01-13
遺忘的角落作文02-21
遺忘的約定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