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日作文(集合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華傳統節日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中秋節、春節、重陽節……我卻喜歡熱鬧非凡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能吃到美味的粽子,還可以看精彩的龍舟比賽。
先從端午節的由來說起吧。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而死,楚國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紛紛劃起船只,打撈屈原的遺體。為了不讓魚蝦啃噬屈原的遺體,于是人們丟下飯團、雞蛋給魚蝦吃。為了紀念屈原,后人把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為端午節。
端午節不光能吃上我最愛的粽子,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端午節當天,媽媽一大清早就會在大門上插上菖蒲、艾蒿,聽說這樣可以避邪保平安。一到外婆家,外婆便會拿出一袋雄黃粉,分別在我們的額頭和肚臍眼上點幾下,說是夏天天氣燥熱,蛇蟲鼠蟻經常出沒,人也容易生病,這樣可以“驅五毒”。
除了這些習俗,端午節當然少不了賽龍舟。這一天,人們潮水般地涌向河的兩岸,此時,河的兩岸已經人山人海。爸爸帶著我也來湊個熱鬧,龍舟上的健兒個個精神抖擻,龍頭栩栩如生,猶如條條真龍在戲水。忽然槍聲一響,鼓聲大作,所有的'健兒都使出吃奶的勁兒劃著,龍舟你追我趕,互不相讓,那奮勇爭先的場面激動人心!最終,有一條龍舟遙遙領先,成為了群龍之首。頓時,岸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歡呼聲。
飄香的粽子,精彩的龍舟比賽,還有每年端午節掛艾蒿和菖蒲、點雄黃粉等傳統習俗,交織在一起,呈現出快樂祥和的端午景象。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2
農歷正月初一是中華傳統節日,有放煙花和吃餃子的習俗。
傳說,每到春節時候,就會有年獸出沒,到村子里禍害人和牲畜,因此,每逢到春節人們都待在家里,不敢出門,后來人們發現年獸害怕紅色的東西,就會穿上紅色的衣服,燃放煙花,貼春聯等等習俗,以此來驅趕年獸,后來這個習俗就隨著人們一代一代傳承下來了。
20xx年春節,到了晚上,媽媽就會做很多好吃的年夜飯,也會叫上爺爺和奶奶一起到家中來吃飯,因為媽媽做的年夜飯很豐盛,我能吃好多好多,不一會,我就能把小肚子吃的圓圓的,嘻嘻···這個時候爸爸正在和叔叔喝酒,我就做不下去了,就開口問媽媽,媽媽,我們什么時候放鞭炮和煙花啊,媽媽說“再等一會,跨年夜要等到凌晨了,你要是累了就去休息吧”媽媽不知道,我怎么會錯過這么重要的節日呢,我一定要等到跨年夜鐘聲響起的那一刻!
伴隨著鐘聲響起的那一刻,終于迎來了20xx年,家里大人們點燃煙花和炮竹,瞬間,天空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花朵,有紅色的、綠色的、紫色的',五彩繽紛,炫彩奪目,我情不自禁的感嘆道,真美的夜空啊。
多么美好的春節啊,我喜歡春節,喜歡中國的傳統節日,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家人!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3
說起中華文化,大家脫口而出的一定是這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從古代流傳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而其中一種文化一直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就是中華傳統節日,中華傳統節日的來源形成是由一個國家或是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淀而來的過程,是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中華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每個傳統節日的由來背后都有它自己獨特的故事,形式多樣,豐富多彩。不僅如此,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它自己的傳統習俗、傳統美食、傳統意義,所以較大的中國傳統節日里都有法定節假日,從這些從古傳承至今的民俗節日里,清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
五月即將到來,在五月里有個大的傳統節日,那就是端午節,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說起端午節大家都能想到在學校上課時老師告訴我們的歷史由來,關于端午節的.來源其實有幾個傳說,而最為著名的便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由于政治上的失敗、楚王的昏庸、新君繼位、楚國滅亡而絕望的屈原在農歷五月五日這天投入汨羅江自盡,從此后人為了紀念屈原便在這天取為端午節,當然,這也只是其中的一個出名的傳說。
說起端午節就不得不提起端午節最為標志性的習俗,那就是包粽子和賽龍舟,除了這兩個習俗還有祭龍、采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等傳統習俗。而影響最大的便是端午食粽這個民間飲食習俗,一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走在大街上賣粽子的更是無處不在,包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包裹而成,形狀多種多樣,每個地方的包裹形狀不一樣,有尖角的,有長方形的等等,由于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不同,從而粽子形成了南北方口味,主要以咸粽子與甜粽子為主,吃粽子這個傳統食俗千百年來在中國一直盛行不衰,至今對國外也有著巨大影響力。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里受歡迎的活動習俗,一到端午節大家都會使出自己準備了大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間鍛煉而來的體力進行比賽,場面激烈而震撼人心,讓我們一起期待端午節的到來吧!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4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兒,我不由得笑了起來。
春節前,個個家里喜氣洋洋,熱熱鬧鬧!準備著年貨,街上的人終繹不絕,有的在買對聯,有的在買窗花,有的在買糖果,有的在買煙花,還有的在買新衣服……家家戶戶都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大街小巷都貼上對聯窗花,掛上燈籠。一翻煥然一新的`景象。
春節到了,人們出門如果遇見親朋好友,總是不忘說上許多大吉大利的話。比如:過年好呀!牛年大吉!恭喜發財!生意興隆!萬事如意!身體健康!步步高升!……遇到老人就會說“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等的祝福語。每當我們小孩子向爺爺奶奶拜年,說上祝福語,爺爺奶奶就會掏出紅包給我們壓歲錢。這些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儀式!
記得有一次,小爺爺讓我們這些堂兄妹們按年齡從大到小排好隊,一邊發壓歲錢一邊叮囑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考清華北大。哈哈哈!哄得我們這些孩子們高高興興,心里美滋滋的。每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前都要到長輩家拜年,和親戚朋友歡聚一堂,品嘗著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談著生意怎么樣,身體怎么樣,回憶往事等等。
這年過得太開心了!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5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逢端午,人們都要吃粽子,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古時候,有一條惡龍,整天為非作歹,攪得人們不得安寧。有時候,它會惡作劇,一連下幾天的雨,都快把村子淹沒了;有時候它又用身子遮住太陽,頓時昏天暗地;有時候它會一個接著一個的打噴嚏,就像是海嘯一般,房子被掀翻,路上行走的`人們被卷起。還有時它會竄進村子里,尋找三角形的東西,不管三七二十一,抓到就吃。
有一個人,特別喜歡畫畫。一次,他應朋友之邀做一幅畫。于是,他用三角形勾勒出了一個輪廓,正要繼續往下畫,突然飛龍一閃而過,一口把畫吞進了肚子,嚇得這個人一下子昏了過去。
待他醒來時,惡龍已經不見了,但畫也沒了!氣得他直跺腳!怎么才能制服惡龍呢?突然一個念頭從他腦海里一閃而過——只要把惡龍的嘴巴粘住,他就吃不了三角形的東西了!于是他開始用米包三角形的米團,而且一定要用糯米,怕龍發現,就又用蘆葦葉把糯米團包得里三層外三層。當惡龍再來找食吃時,發現了這些三角形的米團,開心得不得了,直撲過去,吃完后,它又看見那個人在畫三角,還想去吃,可是它的嘴巴怎么也張不開了。
于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都要吃粽子來紀念這一天。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6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習俗都有賽龍舟,吃粽子,放風箏,拴五色絲線,喝木蘭湯等好多習俗。我們家鄉主要是吃粽子和賽龍舟。那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戰國時期,秦國又要打楚國了,屈原就幫國王想了一個辦法,可國王不愿意聽,還把屈原發配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屈原覺得自己沒用,于是跳汨羅江自殺了。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就在每一年的這一天用竹葉把吃的包起來,扔到江中,為了不讓魚蝦去吃掉屈原的尸體。人們還把船雕刻成龍的樣子,就變成了龍舟。
我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爸爸都會給我買五色絲線和香包,姥姥還會給我包粽子,給我準備一大堆好吃的。到了晚上,爸爸會帶我去北龍湖看賽龍舟,我會把我的`五色絲線扔到湖里去,媽媽說這種方法可以辟邪哦!
你的家鄉都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呢?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7
今天是元宵節,我們一家決定自己手工制作一次元宵。我喜歡吃元宵,更加喜歡自己動手包元宵,因為想吃什么餡就可以做什么餡,說話間我們就開始了。
我興致勃勃的挽起袖子準備開包,媽媽見我小手很臟讓我把手洗干凈。這下萬事俱備啦,第一步先是和面,媽媽在白花花的面粉里加了一些水和一點食用油,然后慢慢的揉搓,很快就揉成了軟軟的`面團,摸上去真舒服。第二步開始準備我喜歡吃的餡料,有水果餡、豆沙餡和黑芝麻餡,我開始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先把大面團,分成很多小的面團,揉成一個個的圓球,一只手托著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一邊捏一邊轉面團,直到面團變成小碗的形狀,然后將餡料放進去,最后把口封上,這樣一顆顆可愛的元宵就完成了。媽媽燒開水進行最后一步,煮元宵,這時爸爸走過來告訴我,其實元宵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湯圓,就是團團圓圓的意思,它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不一會我們自制的美味元宵出鍋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窗邊,吃著元宵,欣賞著天上圓圓的月亮,幸福極了。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8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習俗。而我們家就只做了最簡單的活動——吃湯圓。
因為是寒假,我和爸爸媽媽搬到了朝陽區的姥姥家住,但因為快要開學了,所以我們打算今天吃完午飯就搬回離學校近的家里面住,又趕上是元宵節,我們就決定午飯吃湯圓。
早上一覺睡到自然醒,剛起床就聞到一股芝麻的味道,我走進廚房一看,姥姥已經在煮湯圓了。鍋里就像一個溫泉池,熱水冒著煙,里面還有幾個白白胖胖的小湯圓幸福地“泡著溫泉”。我肚子里的小饞蟲躍躍欲試了。到了飯點,所有的湯圓都煮好了,看著碗里的小湯圓,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我剛咬了一個小口,里面的芝麻餡就流了出來。濃郁的餡料、軟糯的口感、絕美的樣貌,讓人心情都愉悅的.很多。沒過多久,我碗里的湯圓就都被我“消滅”光了。真是美味的一頓午餐吶!
但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很快就到了分別的時候。我們吃完飯休息了一小會就要回家了。收拾好東西,與姥姥暫時告別,回到家里,準備開始新學期的學習生活了。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9
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等。老人們最喜歡什么節日呢?噢!老人們最喜歡重陽節。
重陽節是怎么由來的呢?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在一本書上說過,它把九作為陽數,兩個九,兩個陽數,互相重疊,所以叫重陽節,還叫重九節喲!重陽節活動豐富多彩,一般人們要登高、插茱萸,觀菊花;在家呢,大人喝菊花酒,兒童吃菊花糕。重陽節不僅活動多,詩句也很多哩!大家還記得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嗎?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講的就是關于重陽節的事。在89年,我國才正式把重陽節改叫老人節,在這個時候,全國會組織尊老敬老活動。記得去年的重陽節,老師帶領我們去了敬老院,只見那里靜悄悄的,一點也沒有學校里熱鬧。我們給爺爺奶奶們表演節目,敬老院里充滿歡聲笑語,爺爺奶奶們看了都呵呵的笑,連聲叫好;我們又去給爺爺奶奶們打掃衛生,他們還給了我們一把瓜子。看著爺爺奶奶們的笑容,我心里想:我一定要多照顧老人,不再讓他們這么孤獨。我們要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讓這種習俗流傳下去。
重陽節,豐富多彩的節日,老人們的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0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許多,有張燈結彩的元宵節,有粽葉飄香的端午節,有登高望遠的重陽節,有桂花飄香的,團團圓圓的中秋節,但我還是喜歡紅紅火火喜氣洋洋的春節。
春節一到,親朋好友,都會從外地趕回故鄉,和家人一起團團圓圓的過春節,我們都會穿上漂亮的'新衣服,高興的迎接春節的到來。
過年可喜慶了!一大早,我和爸爸把舊的春聯撕下來,把門窗擦得干干凈凈,在把新的春聯貼上去,我還會把家里的玻璃貼上窗花。讓喜慶,吉祥的氣氛圍繞在我家。
過年可高興了!因為爸爸會買很多煙花,我可是放煙花的小能手,每次爸爸都會給我點一根香,只聽“啾”的一聲它在原地轉了起來,有時它會飛起來,我每次玩的愛不釋手。
過年真豐盛!媽媽每次都準備豐盛的飯菜,香噴噴的“元寶”,各種各樣的零食,還會給壓歲錢,我會去超市選自己愛吃的巧克力,糖果……
我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1
元宵,既是主食,也可以算甜點。元宵也叫做湯圓,可大可小,里面的餡兒更是多種多樣,有甜甜的芝麻餡、清新的薺菜餡、咸咸的花生餡兒。光是那白白的、圓圓的`樣子,就能夠讓人直流口水了,更何況咬了以后還有香香的餡兒溢出來呢!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有這樣的風俗呢?我在書柜上剛好看到一本好舊好舊的書,是媽媽小時候看的《小學生助讀文庫民俗文化篇》。這本書里應該有說端午的由來吧!翻開第一頁目錄,果然有!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原叫“端五”,端是起初、開始的意思,午是指五月的意思,所以端午就是五月初五。端午最初不吃粽子,而是往江里投米紀念屈原。那為什么會改成粽子呢?傳說米投進江里,投著投著,屈原現身說:“你們投的米大部分被蛟龍偷吃了,你們以后用楝樹葉包裹米和食物,再用五彩繩綁起來投入江中,蛟龍怕這兩樣東西,它就不會偷吃了。”后來人們就這樣做了,所以就有了包粽子的習俗。
端午還有懸蒲插艾的習俗,我奶奶家門上就左右分別掛著一束,書上說這個習俗來自伍子胥。傳說楚平王見自己未過門的媳婦長得美貌非凡,便不知羞恥地納為自己的妃子。大臣伍奢對此直言相諫,楚平王不但不接受,還將伍奢和他的長子伍尚殺了。伍奢的次子伍子胥逃往吳國,幫助治理吳國。過了幾個月,吳國國富民強,吳國開始攻打楚國,楚被打得尸橫遍野。伍子胥對平民百姓說:“只要你們在門前插艾草、菖蒲就可以不被打擾。”從此以后,人們就把懸蒲插艾當做避邪消災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的`習俗真有意思,都是一個個好聽的故事。而且每到節日,家里都有一大桌好吃的。媽媽問我有沒有發現中國傳統節日的特點?二月二芥菜飯、清明清明果、端午粽子、八月十五月餅……原來中國的節日還代表這一個個好吃的食物!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3
春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最重要的節日,也是全家團圓的日子,不管家離故鄉有多遠都要回去團聚。
每年一到大年三十,我們都會早早的.起床去爺爺奶奶家吃豐盛的年飯。見到爺爺奶奶,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給他們拜年,表達新年的祝福。想著我又長大一歲,變得更懂事了,爺爺奶奶也笑得更開心了!吃飯前,爺爺跟奶奶會把提前準備好的壓歲錢發給我們,奶奶說這是寓意我們這一年都大吉大利,趕走疾病,健健康康。我們接過紅包,笑得合不攏嘴!
開始吃年飯了,大姑姑做了許多的美味菜肴:紅燒雞,紅燒牛肉,還有我最愛吃的臭鱖魚……我們一大家人圍坐在桌前,笑著聊著吃著,沉浸在節日的喜樂中。最后大姑姑端上了金黃色的“大元寶”——圓子,爸爸告訴我:“大元寶”意味著全家團團圓圓,生活幸福美滿,是團圓的必備佳肴。
我們吃的圓子有三種不同口味,分別有:糯米圓子、掛面圓子、還有小朋友們都喜歡吃的山芋圓子。山芋圓子又糯又甜,非常好吃。飯后我纏著外婆讓她教我做。外婆先是把山芋蒸熟,剝了皮,接著和上糯米面一起攪拌,攪拌均勻后再把它搓成圓形,最后下鍋油炸,香甜的山芋圓子就完成啦!
到了晚上,我跟爸爸媽媽一起看著春節晚會,大家一起“守歲”,在濃濃的年味里,等待新年的到來。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4
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這些中華傳統節日里蘊含著各種民俗風情,在這些節日里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下來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春節——咱們中國最重要的節日。
關于春節的由來,還有一個古老的故事。話說有一個叫“年”的怪獸,經常攻擊人類和他們養的牲畜,為了趕跑“年”這個怪獸,人們不得不在農歷的最后一天來放竹炮驅逐“年”,還在正門和窗戶上貼紅紙。“年”因為害怕噼噼啪啪的.竹炮聲和鮮艷的紅色,再都不敢來了。為了紀念這一天,老祖宗把新年農歷的第一天定為“春節”。
在春節期間,在外工作的叔叔阿姨們回家了,小朋友也都放寒假了,一家人都在除夕晚上團聚了,大家開開心心地聚在一起,貼“福”字、貼對聯、放鞭炮、吃年夜飯。年夜飯可豐富了,有雞、魚、豬肉、牛肉、水果等等,“雞”代表吉祥如意,“魚”代表年年有余,“蘋果”代表平平安安......如果誰不小心打碎了碗,老人們就會念叨著“碎碎平安、碎碎平安”。所有的東西都融入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為什么說我最喜愛春節呢?因為春節的時候我們小朋友能開心地放鞭炮,可以穿喜歡的衣服,享受平時吃不到的美味,更重要的是能收到一大堆紅包,那心情簡直是無比快樂!
春節不僅意味著新年的到來,也融入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愿。我希望我們小朋友一年比一年有進步,大家開開心心地成長!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5
公歷四月五日,是我喜歡的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習俗也很多,有:踏青郊游、掃墓祭祖、打馬球、踢蹴鞠、插柳等等一系列體育活動,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放風箏。首先,我們要把準備的風箏畫上圖案,添上顏色,然后等顏色曬干,再裝上骨架,系上風箏線,就完成啦!我和姐姐拿起風箏,玩了起來。姐姐雙手高舉風箏說:“風來了,你快點跑吧!”我回答:“好的,好的!”于是我一手拿著線,一手拿著線軸跑了起來,等到風箏漸漸升到天空中時,我才停止跑動,笑瞇瞇地對姐姐說:“我們的風箏飛上天啦!”姐姐高興地說:“而且還飛得很高呢!”我們玩著玩著,肚子就開始“咕咕”叫了,于是我們就收起風箏,拿出青團子和雞蛋開始吃。青團子呢?就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放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很好吃的喲!
我喜歡清明節!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11-02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06-30
中華傳統節日的作文08-13
中華的傳統節日作文06-14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07-02
(精選)中華的傳統節日作文10-04
中華傳統節日作文(經典)01-19
(精選)中華傳統節日作文01-03
中華的傳統節日作文(精選)11-22
中華的傳統節日作文[經典]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