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書與做人》讀書筆記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筆記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書與做人》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讀書與做人》這本書中,季羨林老師以他平實的語言講述了他在清華大學念書的時候以及在德國讀書的十年,假若讓他再上一次大學,和他的一些學習的體會,以及他記錄他讀過的圖書館和北大圖書館還有他自己的書齋以及哪些書對他有重大的影響,他印象最深的老師以及他印象最深的書籍…這是在《讀書與做人》這本書中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他著重講到了做人,有做人與處事,人生的意義與價值,關于人的素質的幾點思考,關于成功的思考,關于知足知不足的思考,有為有不為的思考,走運與倒霉的思考,遷就與適應的思考,謙虛與虛偽的思考,論壓力,論恐懼,論朋友,談孝,談禮貌,談倫理道德,談撒謊,談隔膜,談毀譽,談三思而行,談一寸光陰不可輕,談長壽之道等…我感覺對我受益匪淺。
季羨林老師是在80多歲的時候寫這本書的,他寫道,"我少無大志,從來沒有想到做什么學者,因為家里窮,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能夠搶到一只飯碗,讓自己終生有飯吃,無憂無慮。”他的家庭也希望他在高中畢業后能夠考上一個鐵飯碗,當時就報考了郵政局,但是沒有考到,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才報考了大學,沒想到北大和清華都錄取了他。可見,季羨林老師當時讀書是非常的用功。
在《讀書與做人》這本書的第一部分里,印象最深的是季羨林老師在寫到在德國讀書的十年,當中有他輝煌成功的一面,也有他陰暗悲慘的一面。當時他是一介書生,沒有錢,其實也是沒有時間冬夏兩季到高山和海濱去旅游,他所有的僅僅是時間和書籍。他說他有一段時間全城只有他一個中國人,在這種孤獨寂靜的環境里,正好給了他空前絕后的讀書的機會,他在國內不是沒有讀過書,但是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來看,什么時候也不比在哥根廷。讀書大部分在梵文研究所,很少在家里讀書,晚上臨睡前也是讀一些零碎的書,因為買不起書在家里。他讀書在梵文研究所的圖書收藏他每天讀書,幾乎是一個人坐擁書城,“躲進小成一統”,他真正能感覺“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真是一個讀書最理想的地方,就是在研究所與大學圖書館之間的馬路。他讀書的時候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讀的,一類是瀏覽的,細讀的書目不可能太多,他如果要細讀一本書,不知道要在這本書上下多少苦功夫讀,不知多少遍。在中國,他一般喜歡陳寅恪先生,他說陳先生寫的文章如剝春筍,一層層剝下去,越剝越細,面面俱到,俱細無遺。敘述不講空話論證必有根據,從來不以僻書以自炫,所引者多為常見書籍;別人視而不見的,他偏能注意;表面上并不艱玄奧,于平淡中卻能見神奇;有時真如“山重水復疑無路”,轉眼間,“柳暗花明又一村”;迂回曲折,最后得出結論,讓你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口服心服。
季老師寫道,在德國讀大學就是永恒的大學生。德國大學沒有空洞的畢業這個概念,只有博士論文和口試,通過拿到博士學位,這才算畢了業。寫博士論文是一個形式上簡單而實則極嚴格的過程,一切決定于教授。德國大學沒有入學考試,只要高中畢業就可以進入任何大學,德國學生往往是先入幾個大學,過了一段時間以后,自己認為某個大學,某個教授對自己最適合,于是才安定下來,在一個大學,從某一位教授學習先聽教授的,后參加他的研討班,最后教授認為你孺子可教,才會給你一個博士論文題目。在經過幾年的努力收集資料,寫出論文提綱,經過教授過目,論文寫成的年限沒有規定,至少也要三四年,長則漫無限制。拿到題目十年八年寫不出論文也不是罕見的事,所有這一切都決定于教授,院長,校長無權過問。寫論文。德國強調一個“新”字,沒有新見解就不必寫文章。見解,不論大小,唯新是圖。論文題目不怕小,就怕不行。他個人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只有這樣學術才能日日新,才能有進步,否則滿篇陳言,東抄西抄,饾打拼湊,盡是冷飯。雖洋洋數十甚至數百萬言,除了浪費紙張,浪費讀者的精力以外,還能有什么效益呢?
季老師寫道,他當時寫一篇論文,寫導言的時候,他想表現一下文采,然后就夸上幾句,再想著寫一些虛幻的東西,然后回家做著美妙的夢,等著教授來表揚他,上領獎臺。沒想到后面教授在他的導言前面加了一個前括號,在最后畫上了一個后括號,笑著對他說,這篇導言通通不要。這里面全是華而不實的空話,一點新東西也沒有,別人要攻擊你,到處都是暴露點,一點防御都沒有。當時季老師覺得如同晴天霹靂,打得他一時說不上話來,但是經過他自己的思考,深深的感覺到教授這一棍打的真好,他畢生受用不盡。這是他在德國學習的第一個感受。
第二個感受就是論文完成以后,口試接著通過學位才能拿到手。論文需要從頭到尾認真核對,不但要核對卡片上抄錄論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對所有引用過的書籍,報紙和雜志。但是,德國的老師教導不能不遵行,只有硬著頭皮耐著性子一本一本借一本一本查,把論文中引用的大量出處,重新核對一遍,不讓它發生任何一點錯誤。
【《讀書與做人》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音樂讀書筆記范文_讀書筆記10-28
做人難難做人經典語錄06-23
經典讀書筆記11-08
讀書筆記06-21
讀書筆記05-15
什么是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是怎么寫06-24
做人的道理12-17
簡愛讀書讀書筆記10-03
《童話》讀書筆記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