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1
我爺爺是一位退休教授,我媽媽是一位老師,所以我從小就受到了許多國學啟蒙的教育,我的生活處處是國學,國學在我心中。
在我剛牙牙學語時就已經會背許多古詩名句。但那時我卻不知道它們真正的含義,在成長中,生活這位老師一點一滴地教會了我。
餐桌上,奶奶教會了我“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我們全家人在吃飯。我剛學會拿勺自己吃飯,吃得滿桌、滿臉都是飯粒,干脆丟下勺,用手抓起一團米飯,可還沒到嘴邊,飯團像小皮球一樣滾到桌上。我一嘟嘴,瞅也不瞅它,又抓起一團,這時奶奶看見了,她語重心長地說:“‘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伯伯種糧食是多么不容易。”說完把飯團的上半部分夾到碗里。哦,原來要勤儉節約愛惜糧食,因為每一粒米飯都來之不易,都要汗水去換來。
學習中,爺爺教會了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在陽臺上寫作業,樓下的小朋友正玩得開心,我邊寫邊看,根本心不在焉。爺爺在一旁看透了我的心思,拍了拍我的肩膀,“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讀書就要認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聽了十分羞愧,一心一意地做起了作業。是啊,同學們莫白白浪費我們的光陰。
玩耍時,老師教會了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在教室里畫畫,沒想到兩個同學嬉戲著跑來,撞到了我的手,在畫紙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疤”。我十分生氣,與她兩吵起來。驚動了老師,“徐林曾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老師平和地說,“同學們在一起哪有不磕磕碰碰的,要互相諒解,互相包容。”我們聽了都承認了錯誤,互相道了歉。
……
國學時時處處伴隨著我,它教會了我做人,教會了我面對人生的坎坷、磨難,也教會了我人生的態度。國學就是我生活中的明鏡,是我的良師益友。正所謂“讀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國學經典2
最近網絡上舉行了國學知識大賽,一至三年級是《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我們四至六年級是《大學。中庸》、《論語》和《詩經》。
正所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之后經常溫習,不是很令人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回來看你,不是很好嗎?一個人不知道而不惱怒、怨恨,不就是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嗎?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我們學習好之后應該經常去復習、溫習它才會把它真正地記下來并且理解它,這樣,不但自己高興了,家長也會為我們高興。
有些日子里或節日時如果有一個朋友從遠處來拜訪你的話,那你的心中就一定會特別得高興。如果有一個人在不知道時不惱怒、不怨恨的話,那么他也就擁有了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在我們的'小學生活之中,我們也可以做到學而時習之,我們只要多乘下課的那十分鐘里面多復習復習上課時老師講的內容重點和上過的那一篇課文,那么,我們的學習成績就會自然而然地上去了,我們當然也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慍了,我們只需要在遇到某些難題和困難時不要總是惱怒和怨恨這道題或這件事,只要有耐心,不管是什么事情和題目,你就都可以一一解決,到那樣的時候你就真正達到了人不知而不慍了。
我們小學生就該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然后一點兒一點兒地做大來,這樣積累的話,你的一生將會很豐富、很充足,你就會比別人活得更有意義,你的人生價值也將會變得很高。從這次的比賽中,我知道了只有勤學才能成功,只有靠一點兒一點兒地積累才能成就大業,我們每一個小學生都應該像孔子那樣善學、好問,我們只有像孔子那樣善學、好問,將來才會成為像孔子那樣千古流傳而永遠不會被遺忘。
國學經典3
有人說,學習就要端正態度,好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人說,學習就要講究學習方法,好比“學而實習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切學習的好方法盡在于此。
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他從自身的經驗中體會出這些學習的好方法。
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孔子,一個20xx多年前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么先進,那么貼切。讀完《論語》,才知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這些平時我們常說的語句竟然出自《論語》。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記在心里。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
可是,這樣偉大的天才,竟然被一個年幼無知的小孩給難道了,這難道不是很好笑嗎?也許是因為那時侯人們的知識還不夠豐富,對大自然研究得還不夠透徹吧。可我們呢,生活在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不僅隨這古人的腳步往前走,還可以上網查閱資料,還可以翻閱書籍,如果我們碰上一個小朋友也問了個問題,可自己也答不出來,那不就成為了自己人生的一大笑柄嗎?
我們現在正值學齡期,應該多學習知識,少玩電腦游戲,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國學經典4
轉眼來美的學校工作已經半年,這一個學期里,我見識到了國學的無窮魅力,見識到我們美的學校推行國學教育的魄力,以及諸多優秀教師國學課堂的風采,我深深向往,現就我對的國學教學的認識及工作開展總結如下:
從這學期開始,我第一次接觸到國學教學。我對國學的認識是相當膚淺的,僅僅停留但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熏陶上。但通過這半學期的教學,我發現學校設立這門課程用意遠不止如此。通過國學的學習,還可以對學生的儒雅品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還對祖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我校創編的《國學蒙讀》教材內容豐富多樣,古詩、古文篇篇精彩、寓意深遠,幅幅對聯更是充滿趣味、朗朗上口。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先讀通詩文,再借助注釋、詩文釋義,讓學生對詩文意思有初步了解。然后再讓學生匯報對詩文的認識,以達到加深理解。最后帶領學生深入讀詩文、并根據對詩文的理解,小組分工演一演。孩子們各具特色的表演,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幫助學生誦讀記憶,使學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在玩樂中對古文的描繪進行再造想象,感受到詩文的意蘊。這樣學生在詩情畫意顯身手的環節中,就會有強烈的創作欲望。實際教學中,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1、教學方法存在語文教學方法教學古詩文的痕跡。
2、朗讀方式比較單一,趣味性不強,學生在課堂上背誦詩文顯得吃力。
3、教學環節把握不準,課堂效率較低,“詩情畫意顯身手”環節有時會完不成。
4、教學中缺少“聊課”環節。
本學期,聽了很多優秀老師的國學課,我更加感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一下幾點:
1、提高個人文化底蘊,為學生樹立榜樣。
2、吸收優秀教師課堂教學的經驗,提升自己課堂的活力。
3、把握國學教學的規律,以“趣”促學。
4、提高課堂效率。
國學教學總結國學經典蘊藏著我國中華五千年歷史的光輝燦爛的文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精髓,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國學教育是中國人在向國際化邁進時提升自豪感、凝聚力,不放棄固有文化精髓的不竭動力。一方面豐厚孩子們文化底蘊,另一方面是大力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提高學生的素質。本學期,國學班深入學習校本課程,用古典文化的精髓熏陶學生的頭腦。我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工作,使得在學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一學期下來,學生都大有收獲。
一、本學期國學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注重朗讀、熟讀成誦的練習
教給學生背誦的方法、誦讀的技巧,注意指導學生掌握好平仄和詩的抑揚頓挫,有板有眼有感情地讀,把詩詞的韻味和慷慨激昂的感情激發出來。除了每周的一節國學課外,每天堅持課前2分鐘組織學生誦讀,并做到全程參與,學生全員參與。并開展競賽,激發熱情。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誦詩競賽,來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引導學生建立一本經典誦讀集錦的小冊子,抄寫自己新學的古詩文,隨時進行誦讀,便于記憶。采取如抽背、師生背、接龍、詩配畫、畫配詩、詩文串聯等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興趣,達到熟讀成誦,增大積累量。
(二)注重鉆研、活學活用教材
國學的內容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的,要取其精華舍之糟粕。教學的目標就是要“突出修身立志教育”,要教育青少年學會如何做人,如何處世,用什么樣的思想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從小就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要認真鉆研國學內容,收集相關的'知識,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法,將要講的內容深入淺出的傳授與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們非常愿意接受。
(三)注重實用、指導規范行為
要把對國學的理解貫穿于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去,規范學生言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既注重國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又注重把學生在國學上的理解、感悟加以強化,引導、激發學生以此為目標,努力踐行,使之向圣人、賢才看齊,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比如:見到老師要問好、走路輕聲慢不靠右行、刻苦學習,做一名優秀的學生等等。
(四)注重組織、開展教育活動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教育。除了開展了每年一度的國學誦讀小標兵評選活動外,還開展了“國學書法比賽”,并結合各種節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如:“教師節”“國慶節”“九九重陽節”向學生進行愛國、尊師、敬老的教育。國學的浸潤,讓孩子們的言談舉止悄然發生了變化。每天清晨,當教師來到校園,迎面過來的同學都會立即站定,恭恭敬敬地向老師敬禮、問好,課間打逗現象明顯減少,國學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講文明知禮儀的習慣。
我相信只要對國學教育持之以恒,不朝三暮四,三天打魚兩天曬,利用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這一黃金時期,用國學的經典教導天性善良的兒童,即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同時,為更好做好這項工作,今后工作也有一些設想。
二、今后工作設想
(一)認真實踐,創新方法
與體育校本課程有機結合,將國學內容經改編成為體育游戲;也可以與音樂校本有機結合,既有特色,又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在學中玩,玩中學。
(二)辦好家長學校,形成家校合力
讓家長認識到孩子讀經誦典可以了解傳統文化,陶冶情操,為孩子將來做一個有道德、有知識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利用假期豐富實踐
利用寒暑假在師生中開展國學知識的學習,倡導廣大中小學生收看《百家講壇》等介紹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影視節目和相關書籍,在全校開展“四個一”活動,即“寫一篇國學學習筆記”——包括學習的具體內容和感悟的道理,通過絡、書籍和廣播電視等形式學習“會講一個美德故事”,“學習一個美德人物”,做到深入了解,并將在講故事大賽中進行評比展示,“做一件美德實踐活動”——組織“扶殘助困”小分隊開展定點扶助,開展向社會奉獻愛心的公益活動,豐富假期生活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自身內涵和修養。
總之,這次國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學生們受到了一次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對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和修養起了很大作用,有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教師,我也經歷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從中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不斷提高思想修養好道德修養。
國學經典5
國學,是我國的瑰寶。在我們華夏民族的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國學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
國學的魅力是強大的。因為在我們這個時代,曾有多少東西被丟棄?而國學,一直在歷史的長河中歷久彌新。
我,作為一名普通的五年級學生,對國學的興趣不是很深。我對國學的認識大多都來自課本和我從小讀過的國學書本,盡管我能說出些許和國學有關的東西,然而很多時候我感到這些東西還是枯燥無味的。但自從觀看了《國學小名士》后,從選手那口若懸河的表達能力和主持人和嘉賓評委那妙語連珠的精彩國學點評中,我漸漸從國學中找到了樂趣并深深地愛上了國學。
《國學小名士》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臺上哥哥姐姐們的勝利與臺下他們的奮斗和拼搏讓我明白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真實含義,而他們在臺上的精彩表現又告訴我,面對自己的人生,我要努力,我更要自信。
在這眾多的古詩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詩就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句詩讓我明白了朋友情意的重要性,我也學會了珍惜我和好朋友之間的友情。
國學,好似廣闊沙漠中的一朵花;國學,猶如蔚藍天空中的耀眼的太陽;國學,猶如漆黑夜空中的一顆璀璨的明星!同學們,讓我們從自我做起,將國學,將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6
中華文化廣博精微,尤其是國學經典,蘊藏著中國五千年歷史的智慧精髓,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杭州市首屆中小學生國學知識網絡大賽開賽伊始,開展國學教育多年的玲瓏小學便以極高的熱情積極地參與其中,國學讀物人手數冊,整個寒假更是在瑯瑯的國學誦讀聲中度過……截至三月十七日,已有九人進入小學高段百名榜。在整個教學、參賽的.過程中,感觸良多……首先,傳統經典中承載的“仁義忠恕孝悌禮信”的道德倫理觀,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通過學習,讓這些傳統美德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靈,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隨著他們慢慢長大,這些素養會與他們形影相隨,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影響。“我是家里的獨生子,以前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還經常與父母頂嘴。讀了《弟子規》中的第一章‘入則孝’后,我懂得了‘首孝悌,次謹信’、‘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由于大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自私、任性、不懂禮貌等現象在學生中比較普遍,自從孩子們接受國學教育之后,變得更加謙讓、團結同學、尊重師長了。國學經典讓傳統文化走進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進他們的家庭,規范著他們日常行為,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指南針”。其次,優秀的古典經文意存高遠,高度濃縮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其中不僅有文學,還蘊涵著美學、哲學。用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充實孩子,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古典文化底蘊和優雅情懷。也就是給了孩子們一把開啟心智的鑰匙。再次,讓學生徜徉于國學經典之中,感受著祖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在學生心靈最純凈、記憶力最好的時候接觸獨具智慧和價值的經典,會逐漸培養其人文精神。最后,《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三字經》、《弟子規》《千家詩》……這些經典著作,讀來瑯瑯上口,可以提升記憶力、理解力等智力。愿國學之路越走越寬,漸行漸遠……
國學經典7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
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6.――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宋朱熹讀書之要》
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0.――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1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史記留侯世家》
1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5.――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
19.――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20.――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2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22.――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2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2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2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2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28.――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29.――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0.――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
31.――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
32.――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33.――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34.――行成于思,毀于隨。――唐·韓愈《進學解》
3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經》
3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3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39.――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40.――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41.――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
42.――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
43.――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4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45.――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風相鼠》
46.――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格言連璧》
47.――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選自韓愈《師說》
48.――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4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志》
50.――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51.――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孝經。天子章》
5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53.――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5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55.――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
5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57.――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
58.――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5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6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6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6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6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
64.――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
65.――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66.――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 《戰國策》
67.――滿招損,謙受益。 ―― 《尚書》
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9.――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70.――不積跬(kuǐ)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71.――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
72.――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弟子規》
73.――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后漢書》
74.――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75.――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76.――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后漢書》
77.――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78.――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7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80.――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81.――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老子》
82.――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
8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8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85.――哀哀父母,生我劬(qú,過分勞苦)勞。
8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8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8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89.――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語·六本》
90.――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91.――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三國志》
92.――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93.――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9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9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6.――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
9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98.――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實學者,必不夸學。――《格言連璧》
9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100.――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10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10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
103.――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國學經典8
國學,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永遠的經典。細細品讀,你會發現它的獨特之處。
國學經典之——雅
雅,乃指文雅。文雅待人,文雅做事,孝順父母,尊重長輩,兄弟和睦……這才是雅。這樣一點,從《弟子規》中就有很好的表現。“父母呼,應勿緩”則是說要孝順父母;“兄道弟,弟道恭”這是說兄弟姐妹之間要相互有愛;“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是說穿戴要規整文明……這一切的一切,都緊緊透出一個字——雅。文雅使我們做人的基本要求,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求做到的基本原則。
國學經典之——尚
尚,是指高尚的品質。做人高尚就必須做到:以禮待人、認真學習、認真做事。這些在《論語》中都有體現。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言行的書,上面所記錄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則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做一個心地坦蕩的君子,不去做一個戚戚小人。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則告訴我們要把學習當做一種快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則說明了,想出人頭地就必須付出努力干出一番成就來。尚,是做人之根本,只有品德高尚,才會有所作為。
國學經典之——誡
誡,可以是長輩告于晚輩,又可以說是同輩之間相互告誡。誡,會使人明白許許多多自己平常不知道的東西,誡,也會使人茅塞頓開,恍然大悟。《誡子書》就是一篇以“誡子”為目的的文章,是諸葛亮54歲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家書,短短的幾十字,卻包含了諸葛亮對其一生之總結。誡,是告誡世人做人做事之理,有多少人,正應此而受益終身?
國學,是中國永不敗的經典,只有好好的去理解它們,你的一生會受益無窮!
國學經典9
教室里充斥著嘈雜,飯堂里充斥著嘈雜,操場里充斥著嘈雜……就連我們的世界也充斥著嘈雜,那么與嘈雜恰恰相反的又是什么呢?對,正是安靜。仔細想想人生最美的境界又何嘗不是安靜?但是要獲得本質上的安靜又談何容易呢?我想也只有依靠強大的精神力量與對國學精華的汲取才能做到吧。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古人所留下來的精神財富數不勝數!《誡子書》、《朱子家訓》、《增廣賢文》……當你靜下心來去學習國學時,你會發現自己仿佛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在這里你獨享湖光山色,旖旎風光,好不逍遙!而當你返回現實,相信你已不再是最初的那個你,相信你已經對為人處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可國學之美又怎么僅僅止于此呢?國學中我領悟最深的當屬靜這一字,安靜地學習,安靜地閱讀,安靜地寫作,而這些只有靜下心來才做得到,在學習國學的同時,我亦與上下五千年的.賢才對話,而這時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所有的問題,在這里通通迎刃而解。這時你會發現國學給人帶來的不僅僅只有枯燥的古文,而是給人全身心的享受。
國學給我帶來的最為寶貴的財富是靜,靜,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它會幫你洗滌人世間一切的浮躁,回歸本質的安靜……
國學經典10
很多人都覺得經典離自己很遠,可我覺得經典離自己很近。在我們孫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班開始了“經典之旅”。一開始,我老大不情愿,認為經典沒什么用,先人留下的東西我們只要知道就行。可是慢慢地,我認為不是那么一回兒事:經典真的挺神奇。古人們良好的修養,讓我十分欽佩。
讀經典還讓我加強了理解能力,這讓我歡呼躍雀!“什么?國學大賽!”聽到這個消息,我激動不已!對自己懷有滿滿信心的我一到家就打開了電腦,進入國學大賽網頁,注冊、登錄……一系列環節過后,我信心滿滿的開始了比賽。進入頁面,我傻眼了——整整一百道古文類題目!既然開始了,我只有硬著頭皮做下去。可是,越做下去我就越心驚肉跳:有些題目都是叫我解釋古文,甚至還有些題目中提到的古文我連聽都沒聽過!沒辦法,我只有瞎猜亂點。經過我絞盡腦汁的努力后,結果出來了——29.5分。我原本滿滿的信心露了大半!“唉……”我不由得長嘆一口氣。
不過,盡管如此,我還是提起精神繼續比賽。“36分!35.5分!”兩次比賽的.結果還是讓我打起了精神。但比起優秀的人還是差很多很多……目前我只涉及到論語、《大學》兩本古書,看來,我還得繼續努力啊!經典之旅還漫漫著呢!我要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強,努力的往這條綿長的大道上前進!我還懂了:讀經典,不是為了讀經典而讀經典。而是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為了了解古人,更為了發揚古代人們的優良品德!
國學經典11
有一天,齊景公宴請各位大臣。酒席上,君臣舉杯助興,高談闊論,直到下午才散。酒后,君臣余興未盡,大家一起射箭比武。輪到齊景公,他舉起弓箭,一支箭也沒射中靶子,然而大臣們卻在那里大聲喝彩道:“好箭!好箭!”
景公聽了,很不高興,他沉下臉來,把手中的弓箭重重地摔在地上,深深嘆了一口氣。
正巧,弦章從外面回來。景公傷感地對弦章說:“弦章啊,我真是想念晏子。晏子死了已經17年了,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人愿意當面指出我的過失。剛才我射箭,明明沒有射中,可他們卻異口同聲一個勁地喝彩,真讓我難過呀!”
弦章聽了,深有感觸。他回答景公說:“這是大臣們不賢。論智慧,他們不能發現您的過失;談勇氣,他們不敢向您提意見,唯恐冒犯了您。不過呢,有句話說'上行下效’。國君喜歡穿什么衣服,臣子就學著穿什么衣服;國君喜歡吃什么東西,臣子也學著吃什么東西。有一種叫尺蠖(huò)的小蟲子,吃了黃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變成黃色;吃了藍色的東西,它的`身體就又變成藍色。剛才您說,17年來沒有人再指出過您的過失,這是否是因為晏子去世后,您就聽不進批評而只喜歡聽奉承的話呢?”
齊景公聞言豁然開朗。
智慧小語:只有真心愿意接受批評,才會經常聽到別人對你的批評、建議。如果總是聽到別人恭維自己,那恐怕原因就在自己身上。
國學經典12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詩詞作為其中的一支,它通過樸實的文字、優美的韻律、凝練的語言來反映生活、抒發情感。兒時的我,就與詩詞結下不解之緣。
剛咿呀學語的我,每天便隨父母拿著鵝的圖片誦著“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雖不明其義,但那簡短的句子卻朗朗上口,令我牢記于心。每次在電視上或鄉下見到鵝時,這首《鵝》就會脫口而出。
大一些時,幼兒園的老師教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雖然并不完全懂那些句子,但在我心中種下要珍惜糧食的信念。
讀小學時,我已經能夠讀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是那么雄奇壯麗,也能夠理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親情是多么可貴,還能夠體會“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不一定那么準確,但我對詩詞的'理解在逐步加深。
升初中后,隨著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我讀到多美的詩詞。當讀到“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信念時,我不禁熱血沸騰,真想披甲上陣,與詩人共御外敵;當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操時,我不禁被深深折服,立志要忠誠愛國,為偉大的祖國奉獻一切;當讀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豪放與灑脫時,我倍受感染,告訴自己事無完事、人無完人,不要過于計較得失;當看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的悲哀與無奈時,我禁不住神色黯然,深深體會到詩人的愁緒……從詩詞中,我學會珍惜,學會欣賞,學會感恩,學會堅強,學會愛國,學會灑脫,學到優美的語言。
中國的詩詞,細膩處如少女情懷,欲語還羞;豪放處似天馬行空,徜徉恣肆;悲傷時如杜鵑啼血,寸斷肝腸,激昂時似金戈鐵馬,銳不可擋。中國的詩詞,國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語言中的精靈,它是會燃燒的句子,它激勵我前進,它指引我提高,它將一直伴著我成長。
國學經典13
小時候,我總以為《論語》等國學名著就像《三字經》。《弟子規》一樣,能讀得朗朗上口,甚至讀幾遍就可以背下來。記得剛開始讀論語時,我雖說不上心甘情愿,可也并不討厭它。開始讀學而第一時,我覺得論語還挺有意思的,有些詩情畫意。甚至有時我還會用一種男低音來讀,想象當年孔老夫子說這些大道理的時候的神色,邊讀邊搖晃著腦袋,裝出古人的樣子。可讀到子罕第九。先進第十一時,我就沒那么高興了。因為平時讀論語時都是從頭讀起,而一般沒讀一半,我就去干別的事兒。
所以后半部分我壓根不熟,讀起來也特繞口。于是我就結束了這論語生涯。不過現在確切的說是五年級開始,我又和論語打上交道。那本都快發霉的論語又被我從書柜中翻了出來。目前我的`進度也只到子罕第九這兒。
不過我也堅持了一個學期,比上次好多了。這次國學大賽開始的消息還是從孫老師——一個對論語的忠實粉絲告訴我的,是杭州市的比賽,我還從沒參加過這么大型的比賽呢。我打開電腦帶著一絲興奮,也帶著一絲失落。我連《論語》都還沒讀完呢。怎么可能獲獎?我嘴上雖這么說,可我心里卻依然抱著一線希望,萬一……開始答題,望著屏幕上的小字,我頓時傻了眼,看來看去,沒幾道是我能馬上答出的,我冥思苦想,只寫了十幾道就開始盲人摸象,到多項選擇題時,媽媽幫了我幾道,可也只有385分。不過我會努力的。
國學經典14
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您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您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國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您看不清前方時,為您撥開眼前的迷霧,為您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后,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松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并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國學經典15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是《論語》中的一句名句,強調了反復溫習已知知識來獲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唐代顏真卿的名句,意思是說只有讀很多書,才能寫出有靈魂的作品。
3、卓越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源于不懈的追求和不斷的進步。
4、青春如火,年華似箭,追求卓然成就,追求進取四方。
5、學問雖廣博,但學以致用才能發揚光大。
6、《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7、學習并經常鞏固、復習,不是很令人充滿喜悅嗎?朋友遠道而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
8、"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是《韓非子》中的一句話,告訴我們同類型的事物會聚在一起,有共性的人也會走在一起。
9、慎始之謂進,毅毅之謂進,追究之謂進,樂天之謂進,行動之謂進,唯有不斷進取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10、"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這句名句告訴我們,在接受信息時,應該全面聽取各方的觀點,才能獲得更為明晰的認知。
11、“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這是唐代李白的名句,意味著所有的事情總是會繼續前行,不會因為困難而停下。
1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這句話教導我們,有志者應該能夠和諧地合作,而不同意見的人也應該能夠和平相處。
13、心有靈犀一點通,千里之外也能通情達理。
14、明心見性,是提升自我認知的關鍵過程。
15、溝通的美在于心靈對話的愉悅,不斷升華思想的碰撞。
16、有所為有所不為,知行合一,做到適度,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17、春天又到了,萬物復蘇,如同一幅自然界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
1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道德修養的精髓。
19、披荊斬棘,沖破迷霧,耐心積累,腳踏實地,全心全力追求進取之路。
20、《論語》中的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要給別人做自己不希望別人對自己做的事。
21、《史記》中有一句名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表達了通過廣泛閱讀,我們能夠提高寫作水平,使筆下有神。
22、國學名句中的經典之作,如《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鼓勵人們積極勤奮地學習和實踐。
23、以誠待人,以禮待客,彰顯君子之風。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明代文學家鄭成功的名句,表達了自強不息的精神。
2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是老子的名言。
26、“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名句提醒我們,時間寶貴且不可逆轉,應該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奮斗。
27、吾日三省吾身,勤學苦練方能勇往直前。
28、學而優則仕,忠恕立國,寬以待人,嚴以律己,是為進取之道。
29、勤勞如流水之泉,源源不斷地涌現出無限的力量。
30、至人無憾,不負韶華。
31、不求相知只求相助,國學傳承繼往開來。
32、以仁愛之心對待動物,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33、人生苦短,煩惱困擾著我們,但國學名句指引我們尋找智慧與解脫的道路。
34、勤勞是智慧的搖籃,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開啟智慧的大門。
3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唐代詩人李煜的名句,表達了對友誼、愛情的感激和珍惜,也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懂得體恤、關心他人,用心做事。
36、千年古剎,繁華盡落,唯有國學書香永留。
37、崇尚禮義,秉持國學精神。
38、隨著午鐘的敲響,鐘聲如玉石之音在耳邊回蕩,引起人們對古代傳統文化的思索。《尚書》中提到:“龜筮維用,用乃龜筮。”表達了古人對卜筮之道的重視。
39、知行合一,始終保持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40、路漫漫其修遠,實踐何其艱難。但凡有心,必有所得。
41、關漢卿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句話表達了辯證法中時間流逝和變化不斷的特點,強調人們應該珍惜當下的時光,盡可能地去積累人生的經驗和智慧。
42、只要有恒心,萬物皆可成。
43、繁瑣之事擾亂內心,國學名句是平靜心靈的法寶。
44、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即使身在逆境也能在無數的小事中發現意義和價值。
45、書中自有黃金屋,國學名句是解放煩惱枷鎖的鑰匙。
46、國學名句如煩惱的智者,引領迷茫的心靈找到出路。
4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要保持敏捷好學的心態,不要因為不懂而羞于向下請教。
48、讀經誦典,培養了我對世界的認知與理解。
49、以仁愛之心見人,可以發現更美的世界。
50、猶如烈日炎炎,煩惱讓人疲于奔命,唯有國學名句能為我們遮擋漫天煩憂。
51、國學名句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被古人們反復琢磨,包含了他們對人生、社會、自然等各個方面的感悟,我們應該珍惜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
5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國學之本義。
53、行善積德,是提升個體認知水平的關鍵途徑。
54、塵世浮華繁雜,唯有謙遜容身,才能明辨是非。
55、溝通如書,可讀時需用心悟,可寫時需用心思。
56、《尚書》中的一句話:“不怕慢,就怕站。”意思是不怕慢,只怕停滯不前,督促人們勤奮努力。
57、化愁為力,以煩惱為動力,努力追尋人生的意義。
5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句意味著雖然面臨困難和挑戰,但不放棄也許會有轉機。
59、“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是唐代王勃的名句,表達出了情誼和友誼可以跨越時空的感覺。
60、學海無涯,修身養性則能有所依托。
61、敦詩禮義,塑人品高,追求天圓地方,進取不止,才成大業。
62、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句色彩斑斕,描繪了所有為追求美好而努力的人們應該繼承前人種下的果樹,為自己創造綠蔭,為沒有放棄的勞動用心。
63、《孟子》:人而不仁,疾之已甚;己有仁,則彼無不仁。
64、孩童時期的玩耍,是我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65、失敗乃成功之母,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
66、"不以言舉人,不以貌取人"——這句話是提醒我們,不應該因為一個人說話地好聽、長相帥氣就輕易判斷他的品格和能力。
67、禮尚往來,我們要待人以禮,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善意。
68、"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數行之書寫盡平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微小的缺陷也有可能會引發災難,而珍愛生命、注重細節是我們應該具備的責任和素質。
69、真心待人,如看珠,此人仁義廉恥之氣質盡顯于他的和藹可親的笑臉之上。
70、人不是從生下來就知道一切,學習也不是輕而易舉得到的。
71、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機關干部要時刻反思自己的崗位責任和使命,牢記初心,嚴格要求自己。
7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一種高度認知的境界。
73、《增廣賢文》中有這么一句名言:“知識越廣,人越謙卑。”,表達了知識的深厚帶來的余裕謙卑的品質。
74、為民服務,行為適度,方能成為真正的仁者。
75、飽讀經書,煩惱紛擾漸被明悟所代替。
76、古人所謂“知行合一”,正是卓越人格的體現和不懈追求的具體落腳點。
77、道德高尚、學問淵博、言行自律,這些是卓越人格的重要特征。
78、仁者視世人如親人,仁愛之心波及世界。
79、《紅樓夢》:不癢癢不痛痛,卻又虛心端凈。
80、人盡其禮則人盡其美,光亮世界,和諧共處。
81、“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這是《論語》中的名句,意思是說君子與常人并無不同,只是在學習中會善于創新和運用。
82、君子之道,盡在行,必離你而去;爬得越高,人越謙虛。
83、細膩如墨,善推理,這位偵探精通國學經典,不僅外表睿智,也洞察人心。
84、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刻苦努力的結果。
85、謙遜是國學的真精神,也是修身養性的初衷。
86、以仁愛之心待人,是人世間最美的恩賜。
87、國學名句中蘊含著互助精神,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88、求學之路從不嫌長,只因智慧無止境。
89、見賢思齊,思而不學則殆。
90、“勤奮是成功的密碼。”這句名言提醒我們,只有通過勤奮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鑰匙。
91、古人留下的卓越名句,承載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觀念。
9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生動地表達了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強調了堅持不懈地學習的樂趣。
93、"樂并蒂而生,善敬愛而歸。"詩經提倡家庭和諧,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9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強調了學習和實踐的雙重重要性,并且告誡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錘煉自己的技能,才能夠達到高超的境界。
95、仁者存心平等,以仁愛之德待人。
96、慎獨之時,思考能夠使人更加清晰地認識自我。
97、國學名句中蘊含的智慧,能夠增長我們的認知廣度和深度。
98、孟母三遷,居不重席,這句話體現了孟子母親的.勤儉節約精神。
99、“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是唐代杜甫的名句,寫出了游歷旅行的樂趣和欣喜。
100、求學之路上,保持謙虛的心態,敢于承認自己的不足,方能不斷進步。
101、漁舟唱晚,水天一色,獨立曲江臺,摘星吟月,韻切詩聲流。
102、啟蒙時刻,終身難忘。進取精神貫穿其中,勇往直前,不斷追求卓越。
103、虛心使人謙遜,謙遜使人進步,進步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104、國學名句告訴我們,解決問題并非一蹴而就,需要誠實、勤奮和耐心。
105、才情橫溢,博學齊全,這位學者古板的外表下蘊含著一顆渴望知識的火熱心靈。
106、詩意盎然,心曠神怡。
107、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08、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一句告訴我們,成就不是瞬間完成的,需要在日復一日的積累中才能最終達成。
109、溝通如水,流動不息,能夠滋潤心靈的同時,也能消除疑慮。
110、飲食有節,情感有度,生活才能得到平衡。
111、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方能建立起信任和良好溝通。
112、初夏午后,暑氣迷人眼目。正如《百家姓》中所言:“午休申古人午休陽朔。”古人在午后時分休息,是為了迎接剩下的時光充實自己。
113、以敬畏之心待人,專注之心學習,寬容之心處事,從容之心應對逆境,方能一步一個腳印向進取之路前行。
114、莫等閑,白了少年頭,淺嘗輒止,難以成就大業。
115、《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
116、一人知道,萬人明了;一言傳,萬人諧和。
117、"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孟子·公孫丑》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一定要注重基礎,只有打好基礎,才能體現出教育的價值。
118、敬老愛幼,仁愛溫暖人心。
119、人生自古誓不移,世事風波莫依稀。
120、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這句話出自《三峽》中的經典詩句,韻味十足。
121、《道德經》中有一句名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句話傳達了智者不需要大言不慚,而不懂的人卻喋喋不休。
122、溝通之道無他,唯有真心才能打開他人的心扉。
123、"詩,可以歌;禮,可以樂。"張愛玲奉勸我們教育孩子要注重詩詞的學習,注重禮儀的培養。
124、勤勞是提升自我品質的重要途徑,只有不斷努力,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
125、謙虛使人進步,驕傲只會讓人倒退。
126、用心用力,成事不易:做好機關工作需要有嚴謹的態度和敬業精神,任何事情都不能敷衍了事,要做到盡力而為,盡善盡美。
127、日月長存,人事如夢。
128、高山仰止,虛懷若谷,用謙和的態度走向人生的巔峰。
129、《詩經》里面有這樣一句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表達了人生的無可奈何和與命運的交替。
130、理解他人,則能鏈接彼此的心;知己知彼,則溝通無阻礙。
131、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是我們身為機關干部應該時刻牢記的道理。
132、“羊群跑散,狼來好說話。”這是《孟子》中的名句,意思是說遇到困難時要保持團結和力量。
133、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孝以敬之,言以信之。(《中庸》) -君子要以義為根本,通過行為來體現禮儀,用尊敬來表達孝道,以言行來彰顯誠信。
134、舉一反三,善于思考才能得到真知。
135、國學名句是一劑良方,解愁撥煩的功效令人驚嘆。
136、修身養性,才能獲得內在的平靜與安寧。
137、《資治通鑒》:文章合為時而著,歌頌發于事而起。
138、"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學,不怕千萬卷。" -這句名句鼓勵我們,只要每天都努力學習進步,無論遇到多少困難,都能克服并獲得成功。
139、易于仁者樂康,難于仁者樂己。
14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句強調了將心比心、拼盡全力的重要性,方能留下一段佳話。
141、君子按中庸之道,隨波逐流而無悔,圣人卻能。
142、紛紛煩惱為一線陽光,國學名句為心田帶來清涼。
143、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好人生的道路。
14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告訴我們,只有真正地喜愛一件事情,才能夠在其中得到最大的樂趣和成就。
145、從生下來就知道一切的是上位者;通過學習獲得知識的是第二位;在磨難中不斷學習提升是第三位;不愿意學習的人就是底層民眾。
146、"不問西東問自己,無為恢恢天道運",這句話告誡我們,要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尋找答案,以此來引導自己走向正確的道路。
147、仁者愛人,正人先正己:機關干部必須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做到心存仁愛,堅持正義。
148、相信的力量超越言辭,讓溝通的步伐更堅實、歡樂。
149、"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這句出自于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告誡我們要對待每一刻都要認真對待,寬心從容去應對。
150、鼓起勇氣,迎接挑戰,以進取的精神,攀登巔峰,創造輝煌。
151、"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教育孩子要有時間觀念,彰顯了抓住當下,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152、《弟子規》中有一句名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句話告訴我們,當我們犯錯誤時,要及時糾正,而在沒有錯誤的時候要更加努力。
153、仁者拯救眾生,仁愛光照千秋。
154、午后的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灑下,猶如古代文人筆下的山水畫,令人心曠神怡。
155、《紅樓夢》中有這樣一句經典名句:“得意忘形,失意忘形,都是因為人生太過虛妄。”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被外界的得失所困擾,要以平常心對待人生。
156、《大學》中有一句名言:“靜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個人修養、家庭和國家的和諧與穩定都需要靜心去實現。
157、謙和之人,學無止境,志永遠年輕。
158、《水滸傳》里有這樣一句名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句話表達了人生如逝去的東流江水般匆忙,英雄們最終也會被歲月淘汰。
159、《孟子》中提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表明善良的人喜歡山水之間的寧靜美麗。
160、《西游記》:世人皆謂我善惡難分,原來我本善良。
16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句話告訴我們,成功之路需要一步一步地積累,不要輕言放棄。
16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句名言提醒我們,無論與誰一起行動,我們總能從中學到一些東西并向他們看齊。
16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謙遜實現真正的學識。
164、心存感激,珍惜每個與親朋好友相聚的時刻,因為它們像是生命中最美麗的花朵。
165、深入研究國學名句,或許能找到解決煩惱的鑰匙。
166、"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明言教育孩子要勤奮努力,思考養成良好習慣,警惕毀于隨易的危害。
167、知其不可而為之,學其不可而精之。這是《孟子》中的一句名言,強調了面對困難時要有勇氣去挑戰和精益求精。
168、“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堅持不懈的勤勞精神,就能戰勝任何困難。
169、仁愛跨越國界,成就人類命運的共同體。
17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這句名言強調了一個人的修養,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應該以身作則,為社會做出貢獻。
171、"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孩子的學習態度和獲取知識的方法決定了他的學習效果。
172、"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提醒我們,教導孩子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學習,也要注重社交能力的培養。
173、知識改變命運,實踐成就輝煌。
174、縱有千古,慧心垂世,這位智者眉宇間透著深思熟慮的智慧光芒。
17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這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名言,鼓舞人心。
176、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岳陽樓記》) -讀過無數的書,行過無數的路程。
177、仁愛之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石。
178、"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這句名句告訴我們,只有始終堅持下去,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179、勤儉持家,方能興旺:在公共財務管理方面,節約和廉潔是一項重要的價值觀。
180、觸類旁通,以養德行。
181、“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九層之臺起于壘土。”這是戰國時期的名句,講述了一件小事情產生的影響可以是巨大的。
18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良好的家風和個人素養不僅能促進自身成長,也是治理一國和平安穩的基石。
183、如果不積累一點點的進步,就無法走完整個路程;如果不積累點滴的力量,就無法支撐大海江河。
184、對話是一場舞蹈,需要雙方的默契與呼應,才能演繹出最美的旋律。
185、“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是唐代李清照的名句,強調了在人生中要展現自己的價值和精神。
186、"飲水思源,感念先祖的付出與教誨。"-國學經典溫故知新,我們應該懷念和感激我們的祖先。
187、學典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國學名句如指南針,引領前行者。
188、君子之修身養性,必能影響人心。
189、天時、地利、人和,是成功的三個要素。
190、以禮待人,盡展君子風度。
191、孝悌仁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92、《論語》中的名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意味著有志者心胸開闊,而小人難免心胸狹窄。
193、儒雅風度,文質彬彬,這位書生氣質高雅,辭章之間流露著一股自信與傲氣。
194、從國學名句中,我們可以汲取卓越智慧和人生哲理,不斷推動自我提升。
195、知恥近乎勇,認識自己才能發揮實力。
196、傳承和弘揚國學卓越之美,應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使命和責任。
197、學海無涯,吾愿虛心學習,不斷完善自我。
198、孔子在《論語》中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意思是通過溫故知新,我們可以成為他人的良師。
199、國學名句中所蘊含的卓越思想,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和思考。
200、《資治通鑒》中有一句名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這句話描述了作者對亂世的無奈和傷心,反映了歷史的殘酷性。
【國學經典】相關文章:
學國學品國學悟國學優秀作文06-21
國學經典07-14
國學的經典01-24
國學經典07-28
什么是國學-什么是國學教育06-24
國學經典誦讀感悟范文-國學07-03
品讀國學經典感悟國學精粹作文07-02
實用國學經典作文國學經典 作文01-09
國學的名言09-30
國學經典名言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