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湯圓湯圓送湯圓,香香的湯圓是圓又圓……”,這是一首過元宵時唱的《湯圓》。因為,大伙兒都說吃湯圓,夢也圓,所以,阿姨唱,叔叔唱,伯伯唱,大伙兒唱。
在放假的幾天中,我最快樂的一天,要屬元宵節了。那天,伯伯來我家吃飯,伯伯剛坐下就問我:“凡琪,你放過煙花嗎”我回答道:“放過一兩次。”伯伯接著說:“那你還想放一次嗎”我說道:“當然想啦!可是媽媽偏說說放煙花有危險!不讓我多放。”伯伯說:“不用怕,我跟你媽說,她會同意的!”我高興得蹦了“三千尺”,我大喊道:“又可以放煙花了!又可以放煙花了!”我扭過頭對伯伯說:“還是伯伯最愛我!”伯伯對我笑了笑,又回頭看他的報紙去了。
吃過飯后,伯伯給了我一大袋煙花,和三根香,就讓我和媽媽下樓去放。到了樓下的石頭椅子旁,我先把煙花管放在地上放好后,然后用點燃的香將煙花管旁的引子點燃,沒過多久,煙花象火箭一樣“嗖”的'一聲,飛上了天空,然后,“碰”的一聲在天空散開了,真象一朵花開了!后來,我看了看,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綠的,各種各樣,各色各異,真好看!
后來,我回家后,媽媽端上了一碗湯圓給我吃,啊!元宵節我真喜歡你!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今天是元宵節,所以爸爸媽媽帶著我出去好好的逛了一下。早晨,我們吃好鮮美可口的湯圓就出發了。
我們第一個景點是廣袤的世紀公園。到了公園,我們急急忙忙地租了一輛三人的自行車。剛開始,我們還有點不習慣,所以媽媽一直說:“你們怎么騎的!要摔下來了……”后來,我們團結起來,越騎越快,越騎越好,越騎越開心。接著,我和爸爸一起去玩兒了游樂場的“慣性列車”。“叮鈴鈴”,鈴聲響了,列車開始慢慢上升。哇,我看到了整個世紀公園。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列車就隨著“旋渦”往下滑,嚇得我心驚肉跳。“嘩”,列車像是從浪尖掉下了谷底。唉,真是有驚無險。
第二個景點是古老而端莊的城隍廟。一進大門,就看到了一棵高大的樹,上面還有成千上萬的'紅色飄帶,這是為什么呢?哦,原來它的名字叫“許愿樹”;然后,我看了一下簡介,就到對面買了兩條許愿帶,使勁地往上扔。啊,我的夢想“成真”了。
隨后,我們到了九曲橋那里看四大名著。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西游記里的豬八戒背媳婦兒。孫悟空變的豬八戒欣喜若狂地背媳婦兒,而在一旁的豬八戒傻了眼,哪來的另一個我呢?
元宵節真快樂!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春節過后,最熱鬧的節日就數正月十五元“宵節”。
到正月十五的晚上,每家每戶都走出家門,全家人一起來欣賞花燈、看花炮。我和爸爸和媽媽自然也不例外。只瞧見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到處是燈火通明,一派繁華熱鬧的景象。而今天的主 角—花燈,更是讓人們“大飽眼福”。瞧,這花燈的造型真特別:它就像是個拱形橋洞般,在遠處看,霓紅燈一閃一閃得發亮,一會兒紅,一會兒藍,讓人眼花繚亂。走進,看那上面盤延著的不正是四 條威嚴無比的金龍嗎?它們睜著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們,嘴邊也不覺浮出一絲微笑呢!再到洞里面看,又是別有一番洞天。五彩的燈光照在人們身上,變幻莫測,一會兒是彎彎曲曲的優 美線條,一會兒又成多種顏色組成的花朵,這真是奇妙無比,妙不可言呀!
最熱鬧的就要數孔明燈,哇?上千盞孔明燈飛向南方,一閃一閃的'就像是夜空的星星。一些人在孔明燈上寫上心愿,隨著一盞盞閃閃發光的孔明燈緩緩升空,人們的心愿也仿佛被放飛。我問 爸爸為什么這燈取名叫孔明燈呢?爸爸回答說:“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為三國時諸葛孔明所發明。當年,孔明被司馬懿圍困于平陽,無法派兵求救,便制作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信息,后來果然脫 險,于是人們就稱這種燈為孔明燈。”“哦,原來是這樣啊。”我恍然大悟。爾后,心中油然而生對諸葛亮的敬意。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推移,元宵節活動越來越多了,不少地方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日子,它象征著團團圓圓,跟睦美好。可還有一些人卻遠離自己家鄉、親人,如武警戰士,他們為國家安寧,默默地堅守在自己崗位上。
為給遠離家鄉武警叔叔們送去歡樂與祝福,元宵節這天,我校“童鷹”小交警社團組織我們與武警叔叔們一起歡度節日。我們先在社區工作人員帶領下,來到活動現場。一到制作臺前,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洗干凈手一邊學阿姨婆婆樣子搓起元宵,一邊懷著興奮心情等待著武警叔叔們到來。“來來!”不知是誰喊一聲,只見武警叔叔們邁著整齊步伐向我們走來。一進門,他們就把軍帽整齊地排在桌子上,然后跟我們一起熱熱鬧鬧地搓起元宵。不一會兒,一個個圓溜溜元宵就搓成。
“燒好咯,燒好咯!”隨著社區婆婆叫聲,一碗碗熱氣騰騰元宵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趕忙把元宵端到武警叔叔手上,他們互相謙讓著……看著叔叔們開心笑臉,吃著自己親手做元宵,我們心里滿是自豪。
時間像飛箭過得真快。武警叔叔們要回隊,我們趕緊站成一排,大聲地說:“武警叔叔再見,元宵節快樂,后會有期!”大家聽全笑。
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元宵節啊!
元宵節的作文 篇6
原料:適量的糯米、大米、瘦肉末、醬油、胡椒、料酒、姜末、冬菜末、蔥花。
做法:
1.將糯米與大米混合,浸1~2天,用磨磨細放入布袋內懸空吊漿,制成面粉。
2.在鍋中倒油少許,油七成熟時下肉末炒熟,加入醬油、胡椒、酒、姜末,入味后起鍋裝盤。
3.熟肉末涼后,加入適量生肉末、冬菜末、蔥花,拌勻后放冰箱里冷凍,切小塊為餡心。
4.將面粉加入適量冰水揉和,取一小塊捏扁,包入餡心揉圓。
5.將湯圓下鍋煮,火不宜過旺,見湯圓浮上水面即撈出。
6.在碗中放入適量的醬油、胡椒、味精、化豬油、蔥花等,沖入適量高湯,將撈出的湯圓放入即可食用。 核桃酪湯圓
原料:干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江米面150克,麻仁100克,小棗50克,面粉、桂花少許。
做法:
1.將白糖放入碗內,加桂花、麻仁、面粉少許,再加開水少許拌勻,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見方的丁,即成湯圓餡。
2.將江米面放入簸箕里。湯圓餡放在漏勺里,用涼水浸過,倒入簸箕內,用雙手搖動,使湯圓餡沾滿江米面,連續3次,即成湯圓。下入鍋內煮10分鐘左右,漂起即熟。
3.核桃仁用開水沖兩次,剝去外皮剁碎,小棗洗凈,用涼水浸泡12小時。
4.把江米、核桃仁、小棗肉放人碗中,加清水200克拌勻,用小磨磨一遍,成為細漿。
5.凈勺放開水,下入白糖,上火見開,撇去浮沫,迅速將核桃仁漿下入,攪勻成粥狀,至熟,盛于碗內,將煮熟湯圓撈入即成。
橙羹小湯圓
原料:糯米面2500克,白糖750克,熟面粉150克,豬油50克,瓜子仁25克,核桃仁25克,芝麻25克,橙子3個,青紅絲、香精少許。
做法:
1.將熟面粉100克、白糖500克及豬油、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等拌勻,將用50克熟面粉打成的漿糊倒入,搓成餡,切成玉米粒大的小方丁。
2.在籮筐內放些糯米粉,將浸過水的餡塊放入滾動,滾成大小適中的湯圓。將橙子切成兩瓣,擠出汁。
3.水煮沸時,倒入湯圓,湯圓浮上水面后,再加白糖和橙子汁,待白糖溶化后盛入碗內。
拔絲小湯圓
原料:糯米粉300
克,綿白糖300克,豬板油25克,青紅絲、桂花、瓜子、芝麻少許,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實耗100克)。
做法:
1.將青紅絲切碎與豬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餡。
2.將和好的餡砸成3毫米厚的片,切成3毫米見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搖晃,反復3次即成生湯圓。
3.在炒勺中倒入花生油,燒至六七成熟時,下入湯圓并用筷子撥開,漂浮后用漏勺撈起,用小勺拍開口。
4.將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許清水,下入白糖150克,炒至金黃色時下入湯圓,離火顛勺,撒入青紅絲、芝麻等即成。
酒鍋湯圓
原料:糯米粉2500克,白糖1000克,熟面粉150克,豬油50克,核桃仁15克,花生仁25克,芝麻25克,瓜條25克,青紅絲、掛花醬、香精少許。 做法:
1.將白糖500克加熟面100克,加青紅絲、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醬、豬油、香精等,另外用50克面粉打成漿糊,倒在一起搓成餡,拍緊成塊,再切成小方丁。
2.在籮筐內放些糯米面,把切好的`小方丁進水浸一下,放在籮筐內的糯米面上,用手搖動,使糯米面掛在剩餡上,連續多次,搖成玻璃球大小的湯圓。
3.待鍋內清水燒開后,將湯圓下鍋,湯圓浮起時,加入白糖,連湯一起倒入已備好燒酒的酒鍋內,將酒鍋端于桌上,再將鍋內酒點燃。
元宵節的作文 篇7
因為元宵節是星期一,所以爸爸、媽媽就提前帶我到水街去看花燈,這次燈會的主題是:“盛世中華、和諧鹽城”。
晚上7點多鐘我們打的到水街附近,那兒人山人海,還沒到水街站臺,交警就不給往前開,我們只好下車步行。走好遠才到售票處,一看傻眼,那排五、六條長長的隊,都在等著買票,還好老爸機靈三下五除二就買到3張票,我激動地抱住老爸的臉親又親。
進水街,我好像身處燈的海洋里,水街處處都是喜洋洋的燈籠和彩燈,讓人們提前感受到元宵節的熱鬧氣氛。我們首先看到代表鹽城的各個景區??丹頂鶴、麋鹿的燈組,我們繼續向前走又看到一組龍鳳花燈。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一組代表著地方戲的淮劇燈組面前,看著淮劇燈里栩栩如生的`人物,讓我們立刻有一種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就這樣我們邊走邊看,忘情地徜徉于燈火輝煌之中,不知不覺我們開到最后一組燈面前:這組燈生動形象描繪我們鹽城人過去曬鹽、賣鹽的場面,我立刻為有這樣勤勞勇敢的祖先而感到無比自豪。爸爸說:“現在我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也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
今晚雖然沒吃到元宵,但是我已經提前過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8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元宵節。早晨,我一起床就和爸爸媽媽來到大街上。大街上熱鬧極了,有賣花燈的、有賣煙花的、還有賣許多好吃的。我讓爸爸給我買了一個兔子燈。
晚上,我拿著兔子燈來到大街上,和全家人一起看煙火。七點之后,隨著“咚咚”身,一個個煙火升上天空,“嘭”地炸開了。天空剎那間被染成了五顏六色的。只見那煙花有的像一條條調皮的小金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動;有的成一個實心的紅色大圓圈;有的`成兩個大小不一的扁圓。原本黑色的天空現在已成了煙火的世界。
啊,這真是一個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9
過了春節,又一個高潮到了,那就是元宵節。
元宵節前幾天,有些人就在大街上擺起了攤子,賣起了煙花,買煙花的人可謂是絡繹不絕。元宵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空蕩蕩的,沒有幾個人,全在家里吃團圓飯;而元宵街上人山人海,大家一吃完飯,就干著來看元宵。
元宵時,我們先吃完飯,然后拿著自己買的煙花在小區里放。大家都興高采烈的放著自己的.煙花,我差不多要放煙花了。一手拿著煙花,另一只手按著打火機,引線立刻被點燃了。在這時我的心激動得快要跳出來了。我的眼睛不敢睜得太開,怕煙花噴出來的沙子蒙在眼睛里。“嘭”第一響噴出來了,我迫不及待的等著第二發出來。煙花一發連著一發出來了,正當我在興頭上時,煙花已經放完了。我還是為煙花的美感到幸福 。接著,我們又出去看煙花,走出去,便看見許多大型的煙花在美麗的綻放著,讓人陶醉不已,還有許多人放孔明燈呢,祝愿家人平平安安。這確實是個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一晚上就過去 了,大人們照常上班,學生上學。可熱鬧的元宵卻讓人難以忘懷!
【元宵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歡樂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11
元宵節的作文通用-元宵節作文01-11
快樂元宵節作文_元宵節作文04-22
元宵節作文:源遠流長元宵節07-01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快樂的元宵節_元宵節作文02-15
元宵節元宵節作文3篇07-13
精選元宵節元宵節作文三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