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作文1
媽媽說今天晩飯去外婆家吃,我連忙問“,為什么呀?媽媽笑著說“,你想想“,哦,原來是端午節,說到端午節,我還聽說一個小故事呢,就是關于屈原受冤抱后自投日羅江的故事,人民為了紀念他也就把每年的農厲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我和哥哥坐上媽媽的車,一會兒工夫就到了外婆家。一進大門,我眼前突然一亮,不驚的大叫起來,哇“好漂亮的房子,高高的新樓房,寬闊的大院子,還有一陳迎面撲來的飯菜香味,使我迫不及待的朝外婆家的廚房跑會,我大叫一聲,外婆我來了。外婆笑著說,好個,趁著還沒到吃飯的時間,我和表弟在院子里玩,院子里種了果樹,蔬菜,還有許許多多的花花草草,有的開出了五顏六色的`小花,可漂亮了,還有一座小橋呢。橋下養著許多小魚……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吃飯了,我象兔子一樣飛快地沖進廚房,哇!好多菜呀!我一邊吃一邊說,外婆做的菜真好吃。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那盤龍蝦。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那是我的最愛。
時間過的好快呀,吃好飯帶著外婆親手包的粽子向外婆說了一聲謝謝,就和媽媽一起回家了。
端午節作文2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一起回奶奶家過節。
到了奶奶家后,大家都開始忙了起來。爸爸媽媽是主廚,爸爸洗菜,媽媽炒菜。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本來以為包粽子很簡單,我會像奶奶一樣包得又快又好,可包起來才知道其實很難,因為里面的米總是嘩嘩地往下掉。最后,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個五角星的小粽子,雖然爸爸媽媽都笑我包得不好看,可是我覺得很好看,心里也美滋滋的。
過了一會兒,媽媽端上了豐盛的飯菜,給爺爺和爸爸倒上了美酒,還給我和弟弟準備了香甜的飲料。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夸媽媽的廚藝非常棒,還夸奶奶的粽子非常好吃。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聊著天,開心極了!
吃完午飯,奶奶帶著我和弟弟去看賽龍舟。只見河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觀看節目的人們有的開心地手舞足蹈,有的著急地唉聲嘆氣,有的`和旁邊的親友聊著天,還有的安安靜靜地看著前方,耐心地等待著節目的開始。節目開始了,人們
大聲地歡呼著,可惜我的個子太小了,只能透過人群的縫隙看到一點點。這個時候,我真想自己快點長大!
今天吃了粽子,看了賽龍舟,真是歡樂的一天啊!
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日。在這天里,我了解到了中國傳統文化。
一大早,媽媽和奶奶就忙上了。走近一看,原先是在包粽子。我對這個感上了興趣,心想必須要學會包粽子。
學包粽子可不容易,首先,要把被水洗得干干凈凈的葦葉卷成一個三角形,里面留一個空間,把糯米、大棗和葡萄干放進去,填滿后,再把上頭的葦葉折下來,把它包得嚴嚴實實的,用細繩子捆緊系個扣,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一開始,我包的總是不太順暢,不是沒放大棗,就是細繩子沒捆嚴。之后,我越包越好,越包越像樣,連媽媽都夸我呢。
一個個粽子都包好了,接下來就該上鍋煮了。在煮的時候,那糯米、大棗和葡萄干的香味就像傳遍了全世界。
吃完了美味的`粽子,我們全家來到了海河邊觀看激烈的賽龍舟。只見兩對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前方。“砰”的一聲,比賽開始了。一條條龍舟整齊地往前沖,比賽十分激烈。人們也興奮地喊著,歡呼著,那聲音簡直響徹云霄。
今日,我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含義,中國傳統的博大精深。
端午節作文4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午節即將到來,傳統里是南方人喜歡吃粽子,北方人喜歡吃粘糕,其實都是糯米做,做法上花樣挺多的。
我家里人都喜歡吃粽子,媽媽每年都要給我們包好多粽子,里面放上各種豆子。花生和大棗,特別好吃。媽媽說家里人多,買著吃不過癮,還挺貴的,自己包的也好吃。所以每一次端陽節前一星期,媽媽就開始到市場去購買包粽子的各種材料,包之前要把糯米提前泡一兩個小時,把豆子。花生。大棗洗干凈,粽葉還要放鍋里煮一下,不煮太硬了不好包,然后才可以開始包了,我常幫媽包,不過我包不好,媽媽說沒關系,包緊不要散出來就好了,自己家人吃,又不賣。
所以我對包粽子總感覺不好包,不好學,粽葉太小了,可是小粽葉又挺香的,包一個粽子得兩三片葉子,包不到一起就散伙了。煮的時候,先大火,后下火慢慢煮,煮的滿屋子都是粽子的味道,好香呀!煮好的粽子,我喜歡放糖,或者蜂蜜吃,現在想起來都好想吃。
粽子里面還可以包肉,火腿腸,臘肉都可以放,放鹽吃咸的`,都挺好吃的。還有的人家蒸成大塊糟糕,里面放各種自己喜歡的材料,吃的時候,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
我們是北方人,聽說南方在端午節這天還要賽龍舟,很熱鬧。
端午節作文5
“節分端節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媽媽教我的這首古詩,讓我從小就盼著每年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重頭戲當然是吃粽子,軟糯清香的粽子撒上白糖,真是太美味了!媽媽頭一天就把包粽子的粽葉和糯米泡在盆里,這樣包出的粽子才能好吃。
我看媽媽那嫻熟的動作,心里癢癢的。于是,我學著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粽葉,將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粽葉翻折過來蓋住米粒。但這些米粒就像跟我作對似的,不聽話地跑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粽葉把漏的.地方裹住,生怕糯米都擠出來,一片不夠再來一片……結果,我包的粽子就像個“大肚子將軍”,逗得大家笑得合不攏嘴……
包好的粽子被媽媽慢火煮了一個下午,整個屋里充滿了粽子的甜香味。剝開一個大粽子,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不僅甜在了嘴里,更甜到了心坎兒里……
端午節,因為有那愛吃的又香又甜的粽子,讓我滿心歡喜的年年期待著!
端午節作文6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端午節。相傳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因苦勸楚王無果,憂憤投江自盡。楚國百姓懷念這位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世延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端午節。
每個地方的端午節的風俗都不一樣,我們家鄉主要是吃粽子,吃食餅筒和插艾葉。首先包粽子,先把肉或者豆沙放在糯米上,再用粽葉裹起來,包成四角菱形的樣子,放在鍋里蒸,最后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吃了。我們家的粽子可好吃了,有肉餡的,有豆沙餡的,有蛋黃餡的,各式各樣,加上粽葉的`清香,滲進粽子里,咬一口,讓人回味無窮。其次就是包食餅筒,食餅筒是我們家長最地道的小吃,在一張薄薄圓圓的面粉皮里放上十幾種食材,有豬肉,雞蛋,蝦,炒面,豆面,筍等,包成長長的一筒,應有盡有,尤其是煎過之后,更加香脆,入味,看著都讓人饞涎欲滴。
端午節當天我們還要插艾葉,先把艾葉剪成寶劍形,插在門口,為保平安。或者把艾葉搗碎,做成藥,噴在家里的每個角落,再噴在小孩子的身上,這一年就不怕蚊子咬了。
端午節真的是樂趣無窮,令人難忘啊!
端午節作文7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叫端陽節、正午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午、正午和夏季節。盡管名字不同,但各地人們的風俗是一樣的。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來的一個古老習俗。在這一天,每個家庭都會懸掛艾葉和菖蒲,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在各種疾病中游泳,還會佩戴香包。
今天是端午節。你知道端午節的起源嗎?!我不知道!那讓我告訴你!你還記得楚國的愛國將軍屈原嗎?讓我來談談他。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的學者。他是楚王身邊的一名官員,以自己的形象使國家繁榮富強。壞楚王聽了奸臣的話,把屈原流放了。屈原在流放中聽說楚國的首都被敵人占領,人民深受其害。他非常憤怒。5月5日,他來到汨羅江邊,手里拿著一塊石頭跳進汨羅江。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出國的人們深感悲痛。他們熱淚盈眶,劃著船去救屈原,把粽子扔到河里喂魚,希望魚兒不會傷害屈原的.身體。這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地方。
端午節有許多有趣的活動。例如,龍舟比賽被裝在裝滿朱砂、雄黃和芳香藥物的小袋中舉行。香包上覆蓋著絲綢,聞起來很香。然后將五種顏色的絲線串成繩,形成各種形狀的線,形成各種顏色的線,精致而耀眼。還有懸掛艾葉和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期間有很多活動。
端午節作文8
今日,我早早的起了床,媽媽問我:“泓杰,你明白今日是什么節日嗎”我還真沒在意,隨口說了一大串:“勞動節、兒童節……”我拍了拍腦袋:“噢,想起來了,端午節。”媽媽說:“端午節要吃粽子的。”媽媽很快買回來粽子。
我看見粽子呈三角形的,里面有糯米,還有紅紅的大棗。一聞就會讓人垂涎三尺。媽媽說:“想吃嗎”我抓起一個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叮鈴鈴!”門鈴響了,會是誰呢我拿起對講,一聽竟然是我弟弟。他叫我下去教他玩活力板。
我下樓一看,他是真的一點兒也不會。我就讓他自我練習,他有了基本功后我開始教他了。我教得很仔細,他也學的很認真。我們正教學投入的時候,媽媽說學作文的時間到了,我們也就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操場。
今日我這個端午節過得很充實!
端午節作文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喜歡端午節是因為在這一天可以吃到香甜的粽子。
一大早爸爸就帶我去超市買粽子,那里的品種可真多呀!有紅棗的、有蛋黃的、有紅豆的、還有肉餡的呢,真是令我眼花繚亂,最后我和爸爸各樣都買了幾個回去。
我邊吃粽子邊問爸爸:“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呢?”于是,爸爸給我講了個故事,在很多年以前,有一個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正義,收到了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他禁不起內心的憤怒,最后投江自盡,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當地老百姓都非常尊敬愛戴他,為了他的.尸體不被魚蝦吃掉,就用粽子皮包了米扔進江里喂它們。以后的端午就用這種方法紀念屈原,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我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個故事呢,爸爸還說許多地方還有賽龍舟、捉鴨子、熏艾葉、喝雄黃酒的習俗。
“哇!”原來端午節還有這么多好玩的啊,這個端午節我真是知道了不少知識,收獲滿滿哦!
端午節作文10
我的成長生活豐富多彩,猶如一個萬花筒在千變萬化。不知不覺中,我在慢慢長大,學會了很多。但這次包粽子,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這是一個趣味課堂,劉老師拿來兩個大臉盆和一個碗。同學們一看,開心得手舞足蹈,“今天包粽子!”可是同學們包起來,卻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老師先給每個同學發兩片粽葉,折成漏斗形,可同學們一個個尋求老師的`幫助,接著在“小帽子”里放點兒糯米,挖個小坑,再放上肉,然后再放上一層糯米,壓平,包好,最后捆兩圈棕繩。
別看這幾個簡單的步驟,對我來說可難了!好不容易做好了“小帽子”,挖了個小坑,把肉放進去,輪到包了,只聽“嘩啦”地一聲,有些糯米撒了,我心想:完了,完了,這下全完了,是不是要重包啊?幸好我及時挽救了,終于包好了,我拿了幾根棕繩,把它包得嚴嚴實實的,像個“大草包”,我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來了。
這次包粽子讓我明白了失敗時不能退縮,要堅強面對。
端午節作文11
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為什么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可以回答這兩個問題:端午節在農歷五月初五。之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家也一起做粽子。媽媽一大早起來去市場買食材。到中午,一切都準備好了。起初,我把兩片竹葉折疊在一起,在三分之一處折疊一個角,形成一個三角形。然后,我在里面放了一塊綠豆沙,里面放了一點糯米。最后我想用竹繩把粽子包起來,但是香腸和糯米總是從下面的小洞露出臉來。我用夾子夾住小孔,媽媽卻說:“我做不到。以后怎么做?”我像媽媽一樣摘下夾子,把洞縮小。最后成功做了第一個粽子,精力越來越旺盛,一共做了18個粽子。我煮了一些我的優秀作品。過了一會兒,我把喜歡的作品拆開,送到嘴邊。突然,一陣香味飄進我的嘴里。吃了粽子,覺得很自豪。吃完粽子后,我們家舉行了一個小游戲:把三個不同的人包好的'粽子放在桌子上。我嘗了嘗我自己做的那個。起初,我嘗不出我做的粽子的味道。最后發現最后一個粽子底部露出了一塊綠豆糊。我高興地指著它,爸爸翻了翻下面的答案,我猜對了。
這個端午節真的讓我難以忘懷!
端午節作文1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這時大家都包起了粽子,我們家也開始包粽子,應應這個中國傳統節日。
我照著外婆的樣子,手里拿著兩張長方形的粽葉,把它們折成一個漏斗狀,接著將糯米放在里面,可我放一點它漏一點,放一點漏一點。外婆笑著對我說:“你的漏斗可真漏,一定要把它包實。”聽了外婆的`話,我把粽葉折得像一個尖尖的小漏斗一樣才罷休。我再一次把糯米放進粽葉里,終于不漏了,放好糯米我還在里面加了一顆甜蜜棗,然后我拿了一片粽葉把大口子封住,最后用一根線把粽子嚴嚴實實包住。我看看外婆包的粽子,像一個威武挺拔的將軍,再看看我的粽子,像一個干癟的老太婆,這一兩秒就趴在地上開始睡覺了。
唉!包粽子太難了,還去超市買著吃方便啊!我心里默默想著。
端午節作文1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每當我唱起這支歌,便想起即將到來的,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由來,可有意思了,我來講給大家聽聽吧!愛國詩人屈原,很不同意楚王管理百姓的方法,便去向楚王說理,結果楚王不同意見屈原,屈原很生氣,一怒之下投了汩羅江,老百姓很尊敬屈原,為了不讓魚蝦蛟蟹吃屈原的遺體,就用粽葉包著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年五月初五,老百姓都會坐舟投粽子,慢慢地就變成了吃粽子,賽龍舟。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頭上寫一個大大的“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有表驅怪避邪保平安之意。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讓我們所有人在今年的五月五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作文14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帶著我去曾國藩詩文島看龍舟比賽。到了漣水河邊,我看到四面八方早已人山人海了,突然,河面上一架紅色龍舟快速地飛馳而來,激起人群的一片吶喊聲。而在不遠處,有個黃色龍舟卻呆在那兒一動也不動,我很奇怪,爸爸說:“紅色的龍舟那是在熱身,而黃色龍舟在休息”,哦,原來如此。過了一會,黃色龍舟慢慢地游到起點,好!只聽到一聲炮響,比賽開始了,很快,紅龍一下就把黃龍遠遠地給拋在后面了,當黃龍游到我們面前時,隨著站在岸邊上的'我們大聲呼喊,黃龍不知哪來的勁,飛快地向終點駛去,黃龍最終超越了紅龍,一開始就拿了第一名。第二場比賽很快又開始了,紅龍還是在前面,不知是為什么,站在岸邊的我們只要大聲喊加油,黃龍就跑得得非常快速,但我們沒有呼喊時,黃龍就又在紅龍后面了,就這樣來來回回的搶先,太過癮了。最后,紅龍贏了,它們就這樣打成了平手。看完比賽,依依不舍的回家后,我的腦海還仍就記得那激烈的龍舟比賽!真的很棒!
端午節作文15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重陽節、中秋節、七夕節……但我最喜歡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就會說到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屈原提出許多好的建議,楚國大王不但沒答應作文,還把屈原逐出楚國,免官流放。當他聽到秦國把楚國給滅了,屈原很傷心,投汨羅江自盡,鄉親們聽說屈原投江而死,極為傷心,他們劃小船,去找屈原的身體,還包粽子扔進江里,讓魚兒們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體,端午節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端午節的習俗有許多,有包粽子、賽龍舟等,但我最喜歡包粽子。
我先把粽葉洗一洗,把食材也洗一洗,曬干。開始了,我先拿幾片葉子,把兩片葉子合在一起,卷成漏斗形,再把糯米、蜜棗放在中間,用勺子壓緊,用線綁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一煮,不一會兒水蒸汽夾著香氣飄了出來,讓人垂涎欲滴。我把鍋蓋打開,一陣清香撲面而來,我先把線剪斷,把粽葉給打開,就可以看到煮熟的`糯米,油亮亮的。我咬了一口,又糯又香,一口兩口就把粽子給吃進了肚子里,留得香氣在口中徘徊。
我愛端午節,更愛我自己包的粽子。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作文:家鄉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兒時的端午節06-27
端午節作文:童年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民間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美味的端午節06-26
端午節作文 :歡樂的端午節06-26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六篇08-11
【精選】端午節端午節作文四篇08-09